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带着空间去逃荒[种田](穿越)>第一百二十九章 

  嫂子来了, 周子墨不太愿意出门了,反正现在石灰石没找到,他也没有什么事做, 只是每天看看账本, 然后就往嫂子那处院子跑。

  只是没有几天, 秦秀芸就想要搬出去了,“我们这几年也攒下了一点家底,不用你们出钱,我们自己去买处宅子住着,再盘个铺子,还是过的下去的。”

  周子墨不太愿意, 想要劝劝他, 她也不听劝, 只是强调道, “我们一家都是有手有脚的,怎么的能叫你来养活我们?不必劝我, 这事没得说。”

  说着, 秦秀芸还劝起了周子墨, “这段时间你想着我们一家来了陌生的地方, 想要多陪陪我们,我们也是能理解的,只是我们都不是几岁的孩子了,这点时日也是够了,你且去忙你的事去, 我这儿也和你大哥到处走走。”

  周子墨劝人不成反被劝, 有点无奈, 又不知该说什么好, 只好离开了。

  秦秀芸铁了心要走,谁也拦不住,周子墨只好去帮秦秀芸去看宅子。

  他倒是想要送一处宅子给李扬一家住着,但是他也知晓,若是这般做了,秦秀芸怕是会不知会他们直接自己找一处宅子,然后就这么搬出去呢。

  现在周子墨去找宅子,好歹还能替他把把关。

  等到秦秀芸搬出去的时候,石灰石也找到了。

  周子墨带着段许一起干起了水泥工。

  跑来许府的许纹绣和李妮两人一脸茫然。

  李妮更是怀疑周子墨和嘉昭县主是在玩泥巴。

  周子墨拍了拍手,看着县主府上被他们糊上了一层水泥的地面,让人搬来了几块木板,段许亲自接过木板,然后给水泥地铺上了木板。

  一般水泥需要3-5天的时间才能干透,所以周子墨和段许挑的是几乎没有人走的路,后面段许还下令不许人来这里。

  等待水泥干透的时间里,周子墨也没闲着,他拿着石灰石去琢磨它的其他用法了。

  玻璃要烧,要知道要烧制玻璃,有两步,那就是配料和熔制,周子墨只知道玻璃的配料和大概的温度,但这个温度需要什么样的火,其余的步骤他也是不知道的,因此他也没办法直接拿出来,只好交给许文崇给他搜罗来的那些工匠,让他们试着烧出透明的玻璃来。

  周子墨没有抱有很大的期望。

  周子墨想着水泥有了,橡胶轮胎是不是也该有。

  可他空间里没有橡胶树,他穿越前也不知道自己会穿越,根本没有买橡胶树,因此这个想法比玻璃还不靠谱。

  周子墨只好放弃了。

  可周子墨不甘心。

  他知道橡胶在海外,而他现在就在海边,要是有大船,有大船能够到适合橡胶生长的地方去,或许他们就可以找到橡胶树了。

  只是……

  就以大魏现在的造船技术,是不适合远航的,贸然出海,只能徒增伤亡。

  周子墨只能把这个写入自己的计划表里。

  四天的时间过去了。

  段许匆匆的赶来了许府。

  “成功了!硬度合格了,我们用了火药去炸,只留下了一点黑色的痕迹,没有崩掉。之后再试试涂到墙面上用铁锤砸它试试。”

  周子墨也激动的站了起来,他眼亮晶晶的转了一圈,这才唤了夏槿进来,“你去寻人,给老爷递消息,说我有事找他。”

  用水泥做墙的话,那就需要找个地方了,段许一个人可能瞒不住其他人,再加上一个许文崇或许就可以了。

  许文崇果然很快就赶了回来,“子墨?”

  周子墨和许文崇说了水泥成功这件事之后,又提了他和段许想要找一处地方做个城墙,然后用锤子砸砸试试。

  许文崇沉思片刻,“城墙不是等闲就能另立的,这最好交由陛下或者知州下令。”

  周子墨闻言有些失望,“那怎么办?现在的水泥硬度其实已经够可以了。”

  当然,要是有钢筋就更好了。

  还能用来盖房子。

  现在之所以做城墙,那是想要拿石头做支撑的。

  或者用来修补城墙用的。

  许文崇没有急着说话,而是问起了段许的意见,“不知县主有什么想法?”

  段许比周子墨更了解陛下,还有太后,“如果这样的话,倒不如直接把水泥敬上,然后和陛下提及水泥可用来修补城墙。”

  “陛下自然会让人试验一番。”

  “那也只能这样了。”周子墨见两人都这么说了,只能有些遗憾的同意了这一点。

  不过比起上折子给陛下,周子墨更关注的还是自家的超市。

  他给超市铺上的是白水泥。

  这样的水泥干了之后颜色浅,用的是白色石灰石代替部分熟料。

  看上去就很高级。

  等超市的水泥干了之后,给超市打的那些货架也陆续好了,可以摆入超市内了。

  周子墨和段许手下的各个工作坊也备好了货,就等着八月份超市开业了。

  不过比超市开业更快的是,修水泥路。

  在给家中恩师传了信之后,许文崇也不再耽搁,准备修好路再说。

  周子墨有的话说到了许文崇的心坎里去了,修好了路,那么就会有行商愿意过来,他到时候再减免关隘的那些杂费,就能吸引那些行商多跑点北沧府。

  而百姓们要走起来就轻松许多。

  许文崇来北沧府半年了,还没有征过徭役,这也是令百姓们觉得高兴的地方。

  而这个月,许文崇突然下令——征徭役修路。

  这事一出,北沧府上下皆惊。

  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许文崇是疯了吗?你征徭役修路?

  这儿也没有路需要修啊,总不能重修吧?

  这不是故意给百姓找事干吧?

  现在的路又不是不能走,又何必费心费力的让人总修。

  可不是重修,哪儿有路需要修?

  自古以来,没有缘由的徭役都是横加名目,搜刮百姓的一种手段。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许文崇是按捺不住了想要搜刮百姓了,但他们又觉得这不像许文崇一贯的行事作风。

  许文崇之前新官上任烧了多少把火啊,刚上任还很收敛,等他的夫郎和嘉昭县主相熟之后,间接的有了兵权之后,许文崇的行事就愈发没有收敛了,每隔一个月就有几户人家被清算,等着秋后问斩的人都塞满了一个监牢。

  多少也能看出许文崇看不惯贪官污吏了,现在许文崇要是搜刮百姓,那他之前是做什么?难道是想要自己一个人独占这些钱?

  Emmm

  大可不必。

  就算他们尸位素餐,还贪污,那也是正儿八经的考上来的,又不是真的傻,也不会觉得之前杀的他们噤若寒蝉,战战兢兢的许文崇就是这么个傻子。

  所以许文崇肯定有深意。

  周子墨的超市水泥地还没有透露出去,这些人实在是想不出许文崇这一举动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在北沧府上下的猜测中,许文崇宣布重修官路。

  ???

  不是?

  你怎么真的去重修路去了,还直接重修官路?

  最好的路你说要重修?

  北沧府上下真的搞不明白许文崇到底要做什么,官路一直都是维修的最及时的路,所以现在的官路的土都是最夯实的,哪怕下了雨,路也不会泥泞不堪,只有下暴雨了,才会难以行走。

  同样的,这么好的路也是最难修的,当初修这么一条官路,累死的民夫数不胜数。

  重修不是维修。

  也就是说,当年的惨状将要再次上演。

  而且现在就要到八月底的高粱成熟的时间了,重修官路少说也要半年的时间,那岂不是要错过农忙?

  哪怕北沧府的官员们再忌惮许文崇都要怀疑他是不是疯了。

  这一个不小心,就是民怨沸腾!

  要是以前,他们还能和许文崇联手把百姓们的声音压下去,但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和许文崇有点仇怨在,哪里肯帮他?

  只是现在留下的北沧府官员们谨慎小心了许多,哪怕觉得许文崇大概是脑子被门夹了,也没有贸然出头,而是悄悄的观察起了后续。

  要是后面的百姓们真的死伤过多,他们也可以想办法递消息给知州或者其他府的知府,请他们递折子下罪于许文崇。

  但其他县镇的官员们就没有这么小心谨慎了,他们迫不及待的把知府下令征徭役去修官路的事公布了出来,然后安了些人进去鼓动百姓。

  果然,如他们所想,知道了这个消息的百姓都沸腾了。

  只是唯一和他们想的有出入的就是,百姓们只敢嘴上抱怨,顺带寺庙的人多了些以外,没有一个人敢说去闹的。

  这个时候,这些官员倒是大骂起百姓愚昧来了。

  许文崇清楚这一点,他是农家子出身,所以他知道百姓们除非真的活不下去了,是觉得不敢冲击官府或者出逃的。

  当他只是说要征徭役,哪怕像是没事找事去修官路,百姓们仍旧不会有什么动静。

  其实那些县镇的官员们也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多少都践作过百姓,但他们被许文崇压了半年了,心惊胆战的害怕头上的利剑掉落,他们想要把许文崇弄走,他们才好回到以前作威作福的日子里去。

  所以没有想到这一点。

  反倒让许文崇注意到了他们。

  许文崇现在基本都知道这些人做的那些事了,但是要是都杀光了的话,下属的县城可用的人就太少了,起码要等到下次科举的时候,才有足够的人补充到下面来。

  所以许文崇暂时没有动这些人。

  不过,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再杀一批人,警告下他们。

  许文崇还收到了一封信。

  是澜海县知县送来的。

  一封痛骂他的信件。

  许文崇有些头疼的放下了这封信,然后让人看住齐知理,让他好好的征发徭役。

  他提笔写自己自有打算,不会劳民伤财之后就没再理会这件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