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带着空间去逃荒[种田](穿越)>第一百二十三章 

  周子墨回过神来, 对着站在他面前的柳大夸奖道,“你做的很好。”

  柳大脸色泛起潮红,他强压下激动, “多谢夫郎赞赏。”

  柳大很清楚这次这么顺利的就让五个人花了五千两银子, 靠的还是老爷的地位和夫郎手中的食谱, 他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但是夫郎愿意抬举他,他自然也不会再去否认说什么自己没有什么用处的话。

  周子墨对柳大的这番态度很满意,他摆了摆手,“你继续去盯着二楼和一楼的事吧,我就先离开了。”

  柳大连忙恭敬的应是, 送周子墨从白玉酒楼的后门离开登上了早就准备好的马车。

  等到周子墨离开了, 柳大这才重新回到了白玉酒楼的大堂。

  他刚还回去, 就被在三楼工作的一个伙计喊住了, “柳管家,刘家和欧阳家来人了, 说是想要问一问关于贵宾令的事。”

  柳大眼睛一亮, “我这就去, 你让人准备好茶点, 不能让客人干等着。”

  那个伙计也有点激动,“瞧您这话说的,打他们来了,我们就准备好了茶点,断然不会让贵客们等着的, 您亲自训练的我们, 您还会不不清楚我们?您就放心好了, 上面还有几个伙计在陪着呢。”

  柳大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些人家派了人来询问,那多半就要预存的,这可是一千两银子呢,你们都要好好的伺候着。”

  那个伙计笑着点了点头,“是是。”

  柳大也不含糊,马上就往三楼去了。

  柳大这边的事暂时不提,周子墨回到了家中问了一句,说是许文崇没有回来,他也就不再过问,而是换了一身衣服往段许府上去了。

  之前跟段许说的开一家鞭炮厂的事不知道段许考虑的怎么样了。

  在段许蹲在密院的院子里面跟那几个工匠说话的时候,周子墨到了。

  段许特地吩咐了下人周子墨来府上的时候不需要通报直接迎进来,也因此,周子墨进来的时候段许根本不知道。

  周子墨看着段许脸上手上都是灰黑,仍旧端着饭碗扒着饭的时候,脸上一度失去了表情。

  段许一转头,就看到了周子墨面无表情的站在院门口,“嗨,你来啦?白玉酒楼怎么样啊?那个贵宾令卖出去了没有?”

  周子墨深呼吸了一口气,没好气的把他手里的饭碗拿走,吩咐人给他端一盆水来,“你吃饭前不可以洗洗手还有你的脸吗?这么脏。”

  段许讪讪的伸手摸摸自己的脸,狡辩道,“我这吃饭也用不到手啊,脏点没有关系的,而且这不是我刚和他们研究了一下鞭炮,弄得时间比较晚了,这才……”

  在周子墨的目光下,他没有再说什么,老老实实的洗了手和脸,又被拉着去了密院的侧厅里用饭。

  并且在用饭期间接受周子墨的唠叨。

  等用完饭之后,段许迫不及待的拉着周子墨去看实验室。

  他急需有东西能够转移周子墨的注意力,不要让他再继续念叨他了,他感觉周子墨的孩子越来越大之后,他好像更会碎碎念了。

  果然,周子墨被他转移了注意力,“怎么了?是又研究出了什么吗?”

  段许冲他神秘的笑了笑,“你可以猜猜看。”

  周子墨拍了他一下,“黑-索金能做出来了?”

  段许脸顿时垮掉,“这个倒还没有。”

  周子墨斜眼看他,“那就是火铳研究出来了?”

  段许彻底说不出来话了,“都没有,好了好了,我们直接去看吧。”

  周子墨心中暗笑,顺从着段许的力道往实验室走去。

  实验室就是段许命名的了,是那些工匠捣鼓火药的地方。

  直到到了实验室里面,周子墨这才知道段许为什么这么神神秘秘的,虽然黑-索金和□□做的火铳都没有搞出来,但经过扩招的那群新来的工匠里有人复原了制作黑-索金的步骤中的一步,这就代表距离黑-索金的出现更近了一步。

  离开了实验室,周子墨沉默了片刻,问段许,“你那个鞭炮厂筹备的怎么样了?”

  段许挠了挠头,“这个你放心好了,我前世好歹是在公司打工的社畜,多少了解一点企业管理。”

  周子墨点了点头,然后和段许分享喜悦,“白玉酒楼那边我刚回来的时候已经有五个人办了贵宾令,之后应该还会有人来,到时候我们的超市就可以开起来了。”

  周子墨打算和段许合资开一家超市。

  他自己研究过了一些比较简单的东西,诸如香水,也就是古人常说的香露,这是真的花朵提取的,但周子墨手中有的是更精纯的方法,还有糖点糕点,诸如此类东西作为支撑让自己的超市大放异彩。

  至于什么肥皂,其实是不好卖的。

  肥皂换个说法就是猪胰子,贵人们不会去用这种东西,而百姓们有皂角,肥皂的制作方法就注定了它的价格是要比皂角贵上一些的,也就是说,比较贫穷的百姓不可能会用肥皂代替皂角,那么会用肥皂的也就那么中间一小撮人,肥皂能创造的利润也就比较少了。

  当然,也不是讲完全不好卖,周子墨还是让人做了一批肥皂还有手工香皂拿去卖。

  也许会有人用手工香皂当作香膏的平替呢。

  高仿嘛。

  还有一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周子墨一气儿的拿了出来,然后塞进了预计八月份开的超市里,这些东西都将成为他超市的一个宣传点。

  除了周子墨拿出来的东西以外,段许也回顾自己的记忆拿出了一点稀奇古怪的东西。

  看着对方拿出来的东西,周子墨和段许都觉得对方怎么会去注意这些东西,还记得这么牢。

  周子墨是清楚自己是因为空间里的书和那本笔记本,但段许是怎么回事啊,手工香皂的几个配方就是段许提供的,然后再研究出的肥皂配方。

  段许对此的回应就是自己想要学点新奇的东西哄女孩子开心,这样他就能有个女朋友了。

  周子墨听完就沉默了。

  段许勉强露出坚强的微笑,表示这个也没白学,现在还能赚钱呢。

  这越说越让人心酸。

  段许问周子墨的时候,周子墨就老实说自己是看的化学书还有化学试卷上的化学流程题,对里面的一些原理比较好奇,就买了书看或者上网搜了。

  段许听完半天没有说话。

  总之就是段许和周子墨拿出了自己印象中的一些比现在更先进一点的东西,然后准备每个人各出一半的钱开一家超市。

  各自拿出来的东西按照折扣价再供货给超市。

  亲兄弟明算账。

  商量了一番超市开业的注意事项之后,周子墨将超市的选址交给了段许。

  超市是肯定要装修过的,而且现在的一个店铺的面积不太够,要想办法买到连在一起的两三个店铺,之后还需要再打通和放置货架。

  这就是两个人一起商量着来了。

  和段许说了几句之后的安排,周子墨想着家里的两个小孩,就先离开了。

  等回到了家中,周子墨去看了看两个小家伙。

  两个小家伙都起来了,现在正在跟着何氏认字。

  何氏会认字,也会写几个字,教导两个小家伙是没有问题的。

  如今两个小家伙三周岁了,但仍旧很粘人,见爹爹回来了,团团还好,只是眼睛亮了起来,倒是圆圆,屁股上好像有针扎着似的,扭来扭去的,小脑袋时不时的往周子墨那里看去,心思完全不在认字上了。

  何氏自然注意到了圆圆的这个动静,之前都是很乖的,现在这样子一看就是周子墨来了,她抬头,对着门口的方向招手,“回来了怎么不进来?”

  周子墨莞尔一笑,“我这不是想要看一看他们上课的状态怎么样嘛。”

  何氏好笑的看了他一眼,“他们上课的时候都很乖的,圆圆也是,这个你放心好了。”

  上课这个词还是周子墨说顺嘴了,何氏跟着一起说的,现在说起来也觉得很顺畅。

  圆圆听到何氏这么说连忙点着小脑袋,“是的,圆圆很乖的。”

  周子墨呼噜了一下小儿子的头毛,“好了好了,爹爹知道圆圆很乖。”

  他轻轻的捏了捏小孩的小脸,“那圆圆之后是不是也很乖呢。”

  圆圆闻言有点犹豫,爹爹回来了,他就想要跟爹爹贴在一块儿,但是爹爹说他很乖,想要圆圆继续乖下去,圆圆陷入了纠结之中。

  周子墨一看这小破孩就知道他又在想什么了,他没好气的点了点他的额心,“你还犹豫上了是吧?好好给我跟着奶奶学字,爹爹不在这里干扰你了。”

  圆圆撅着小嘴。

  周子墨捏了捏圆圆的小嘴,“你这小鸭子嘴干嘛呢,你还不乐意了?”

  圆圆改为嘟着小嘴。

  周子墨懒得理会他了,对着何氏点头,“娘,您继续教着他们两个,我去书房了。”

  何氏乐呵呵的摆摆手,“去吧去吧,这段时间这么辛苦,还不休息一下。”

  周子墨在何氏要开始唠叨之前离开了。

  他确实有事要回来,他想要写信问一问李扬媳妇他们一家要不要来北沧府。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许文崇将会要在北沧府呆上六年的时间。

  他们之前说过了如果李思博想要读书的话,那就帮他找一个好老师教导他,之前收到了李扬媳妇询问这件事的信件,想要把李思博送来学习。

  周子墨之前一直在忙白玉酒楼的事,暂时没有处理这件事,现在得了空,他就准备写信了。

  不过原本他是想要派护卫前去接李思博来北沧府的,但现在突然想到了自己现在手里也有钱了,为什么不把嫂子一起接过来?

  反正他现在也不需要嫂子一家帮自己照料村子里的那点产业了,他手里不差那些钱了。

  他在这里的钱完全可以把嫂子一家妥善安置,也有机会给李妮找个好点的人家。

  打定了主意,周子墨没有急着写信,而是打算等许文崇回来了跟他商量一下。

  虽然他用的钱肯定是自己赚的钱,但一家人做这个一个决定还是要互相商量的。

  周子墨有点激动,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嫂子了,嫂子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第一个对他好的人,也是他真正意义上第一个接纳的人,哪怕是两个弟弟都要往后一点,他最开始只是想要让两个小孩好好长大就好了,其实并没有真的法子内心的把他们当成亲人。

  所以那个时候他可以狠下心肠看着他们饿着,不敢暴露自己的空间,从空间里拿东西给他们吃,要是现在两个弟弟会饿着肚子,他哪里会管什么会不会暴露?

  作者有话要说:

  嫂子要来了~

  这篇文是写到北沧府结束的嗷,最后六年时间了,应该一个月左右就能完结了,然后我去存新文的稿子(兴奋)

  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古代富贵人家的生活有多离谱,肥皂真的不算什么,近现代肥皂好像很多人买是因为生产水平起来啦,在古代买得起肥皂的人不多,近现代就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