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王爷的厨娘宠妃>第132章 开荒第一三二天

  炉子边上烘着土豆, 小黑疙瘩看着也没啥神奇。

  “这些长孬的这么吃也不错。”靠炉子最近的男人伸手给黑疙瘩们翻了个,顺手还捏了捏,“这个软了, 谁要?”

  “我要。”放下针线的女人伸长了胳臂从男人手上接过熟透的土豆, 撕开外面一层,露出了土豆绵软黄色的内在,热气从中心处冒出来, 带着土豆本味的香。

  “不是有煮熟的咸肉吗, 切点过来?”女人说。

  “我去弄。”

  很快咸肉丁就过来了,女人把咸肉丁和压碎的土豆放在一块儿拌了拌,吃了一口, 眉头缓缓皱了起来。

  其他人都眼巴巴看着, 有人问:“咋样?”

  女人摇摇头说, “不好吃。”

  “啥味道?”

  “土豆是土豆味,咸肉是咸肉味,分开来都挺好吃的 ,合在一起就不好吃。”

  旁人去扒拉宁华周报,“上面是这么写的吗?”

  读报纸的人又把中缝里面土豆的做饭读了一遍,女人听后摇摇头,“我不是就这么做的,你们都看到了, 为啥不好吃?”

  “所以说嘛,人家黄铲子能够在王府里面当大厨, 你要是做出来的一样好吃,那也能够当大厨了, 还愁没有钱啊。”

  女人听了觉得也是这么一个理儿, 笑着说:“大厨子说不定有什么秘方, 咸肉拌土豆还不如我自己做的好吃呢,晒干的土豆片泡水了加点咸菜一起炒,能当饭吃。”

  “玉米也不错啊,热乎乎地煮一大锅粥,就着咸菜吃别提多香了。”

  大家纷纷说起新得玉米和土豆的好来,它们出现也就是近三年的事儿,是衙门重点推广的。新事物,有人勇于尝试,也有人觉得不靠谱,但幽州城的变化太多了,使这里的人们接受度很高,衙门里让种就种、让吃就吃,不占用主要种植的口粮就成。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却没想到就此多了两种口粮,还能够当菜的口粮。

  土豆好种,普及后价格很快走低,成了寻常人家饭桌上的常客。红烧土豆、清炒土豆丝等等,只要能够想到的做法都能够用在土豆上,怎么做都好吃,还能够填饱肚子,成了许多人家的救命粮,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在米面吃光的时候,土豆和玉米悄然填补上了空缺。

  冬季漫长,今年的冬天格外的长。

  硝烟四起后,本就苦难的日子更加难过,东及郡南下便能够到京都,越是靠近京都,就越发的安全,许多百姓举家逃难,目标就是向南,但沿路卡口太多,还未靠近就倒在了路上。本郡乃文化昌隆之地,庸泰书院更是其中翘楚,连年为朝廷输送大量人才,可是朝廷百官以国舅马首是瞻,学子们进入官场后要么成为一丘之貉,要么远离权利之外,很难说读书人的前路在哪里。

  这一日,东及郡的太守没有见到庸泰书院的山长,挥袖冷笑一声走了,走时吩咐手下,“围住这里,不允许粒米进入。”

  不愿意辅佐他的大业,那就不能够当绊脚石。

  有幕僚迟疑,“太守,庸泰书院在读书人心中的分量不一样,围困这里恐引起天下读书人的不满。”

  “不满?”东及郡太守乃刚愎自用之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天下都乱了,读书人有什么不满?郡中征兵,凡年满十六、年不及五十者,不管有无功名,尽皆入伍,违抗者鞭五十。朝廷里就是重用你们这些读书人,才变得乌七八糟的,当年□□皇帝东征西讨,马上得来的国家,何等昌盛、何等威武,哪里像现在这般没个章法,让贪官污吏横行霸道。哼,凡是敢贪污受贿的就应该剥皮充草,以儆效尤。”

  幕僚不敢吭声,他也是读书人。

  太守前脚走,后脚庸泰书院被围,山长和一众博士站在台阶上看着山下的书院门口,面色凝重,久久没有言语。

  “山长,与太守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将被视为乱臣贼子。”

  “此人刚愎自用,气焰嚣张,不是久长之人。”

  “书院有来自六个郡,一千五百多名学生,被围困是小,一旦对我等动手,那就是屠杀。”

  “读书人气节为重,以身殉国又何妨!”

  “未报国就死,不值得。”

  博士们你一言我一语,虽然克制着没有骂起来,却也陷入了争吵,谁也不服谁,可谁也不知道出路在何方。都说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太守的人真要打杀进来,他们的确毫无反抗之力。

  怎么办?

  所有人看向了一言不发的山长。

  山长摸着胡须问:“信送出去了吗?”

  “送了。”

  有侍从说,“五天前就已经送了出去。”

  山长说,“我有个师弟,姓周。我有个老友,姓葛。”

  大家不明所以,彼此看看。

  忽然有人想了起来,“周野先生,葛滔先生?”

  “是啊。”山长迎着风,看向北方,“我们筹划一条路线,看怎么走才算是稳妥。”

  幽州,王府内。

  杨久满心疑惑地从胡骁手中接过一封信,“不是给王爷,是给我的?”

  胡骁刚刚到幽州,就马不停蹄地求见杨久,没什么耽误地就进入了王府,在花厅中见到了日益成熟的杨久。与多年前第一次见时相比,公子容貌依旧出色,却更添了从容不迫的气度,看起来明艳大方,更令人挪不开眼睛。

  他是不敢直勾勾欣赏的,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有些事儿只能够暗戳戳想想。

  “回公子,庸泰书院的山长让我一定要送到你的手上。”

  杨久看着信封上苍劲有力的几个字——杨公子亲启,“你一路北上而来,情况如何?”

  胡骁苦笑,“很乱,也很艰难,卡扣极多,各种盘剥,货物十不存一。”

  天寒地冻的影响了各方势力的发展,商路勉强通畅,胡骁有种直觉,等天气回暖、春暖花开,胶着态势一旦崩解,就会彻底混乱,到时候再想做生意、运送货物就要有手眼通天的本事了,不然面对的可不仅仅是盘剥,而是时时刻刻的生命威胁。

  “不过相反设法靠近北境就立刻有人接应,一旦进入北境就畅通无阻,能够快马加鞭来到幽州。”胡骁擦擦脑袋上不存在的汗,有点虚弱地说:“因为有信在身上,我就先货物一步赶来的幽州,大宗货物行动不便,速度很慢,要晚上三四日。”

  公子是越发美丽了,与日俱增的还有威仪,胡骁还真不敢像以前那样插科打诨了,不敢不敢。

  杨久点点头,“辛苦你了。”

  胡骁忙说,“不辛苦不辛苦。”

  他胆子也是出奇的大,借家中人脉弄来盐引的同时还夹带私货贩卖私盐,大张旗鼓地送往宁王封地。

  短短时间内就累计了偌大身家,外人看着眼红不已,却无可奈何,谁让人打通了宁王的门路,还敢用比市面贵三四倍价格把盐卖给宁王。

  知道的人都说宁王是冤大头,

  但更多人不知道,胡骁做生意那全是仰仗了宁王的势力,看似大张旗鼓其实是声东击西,看似明目张胆其实是暗度陈仓,。

  有道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胡骁敢接下杨久的单子,就要有给宁王府卖命的准备。

  杨久边听胡骁说一路的情况边打开信封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越看越是惊讶、越看越是兴奋,她抬抬手猛地打断了胡骁的言语,吩咐着,“快请周先生过来,派人去书院把葛老请来,还有,快马去营里和王爷说一声,让他快点回来。”

  小甲应诺,连忙出去吩咐。

  胡骁不明所以,但绝对不敢多问的,“公子有事,我就先告退了。”

  “你在偏厅稍等。”杨久说。

  胡骁可不敢说不,当下点头去了偏厅。偏厅内暖和程度打了个折扣,但和外面比也是很好的,还有茶有点心还有书看打发时间,他没有任何不满,看着印刷出来的小说集子,胡骁的思维发散,当自己第一次将印刷成册的《论语》《诗经》《大学》等献宝一般送给庸泰书院的山长时,不过是出于小辈炫耀的心态,没成想促成了山长对北方的好奇。

  山长的信里会有些什么?

  胡骁的心里面不断猜测,打开的书书页没有翻动一页。

  房门推开,胡骁被灯光刺了眼睛不由自主地眯了起来,这才发现外面已经天黑,公子说的稍等,成了长等。

  点灯的下人说,“胡公子,到饭点了,您是去食堂用饭还是我送来?”

  “不知道公子何时传唤,我就在偏厅吃吧,劳烦小哥了。”胡骁很客气。

  “不麻烦,今儿个有土豆烧鸡、红焖鱼头这些,胡公子要吃什么?”

  胡骁不要意思地说,“能每样来点吗,我吃得下。”

  “成啊,马上就送来。”

  胡夏感谢。

  他每次来幽州,最喜欢的就是吃王府的食堂,饭菜之美味,比宫中御膳都好吃,可惜没法天天顿顿吃到,王府外不少馆子卖着说王府的食堂菜,但他吃够了,做得压根不像。在没法吃到王府食堂菜又逗留幽州的日子里,他就去得意楼吃点聊表慰藉。

  王府内侍从的工作效率很高,不久后就将饭菜送了来,胡骁大快朵颐,土豆和玉米在走出了宁王风封地后就没有了,他每次都要吃够本了才离开……正吃得香,他忽然听到不远处的花厅门被推开,有说话声传来,想是王爷、公子他们的谈话结束了,胡骁放下了筷子,立刻做好准备,果不其然,很快就有侍推门,喊他过去,王爷召见。

  胡骁不敢有丝毫耽误,匆忙漱口后就往花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