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王爷的厨娘宠妃>第87章 开荒第八七天

  时间倒退几个时辰, 此时医疗队还没有离开,继续为剩下的村民接种牛痘。

  因为接种牛痘要先检查身体,看是否合适接种, 也算是官府免费给百姓了一次全民体检。

  和王异的交谈, 使杨久打开了一些思路,分别后就回到房里把昨晚草草写的计划书补充完整。越写越多,越写她反而没有了一开始的壮志酬筹, 变得长吁短叹了起来。

  “公子, 蜜水。”

  小乙给杨久倒上热水,“公子这是怎么了呀,怎么唉声叹气的?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公子说出来, 小乙说不定能够帮忙呢。我可以给公子磨墨, 给公子铺纸,给公子讲笑话。”

  杨久噗嗤笑了,“给我讲小明吗?”

  小乙跟着乐了,“公子知道了啊。”

  “是啊,知道我们小乙到处和人讲小明背井离乡。”

  杨久知道的时候嘴角抽抽,没想到自己心血来潮给小乙讲了个讲话,然后这个笑话就遍地开花了。

  时不时能够听到人说“小明背井离乡,全村人没水喝了”, 然后大家一阵尬笑,尬笑完后进入冷漠……明明是夏天, 竟然感受到了冬天的凉,真是消暑降温之必备良品。

  小乙抬头挺胸, 骄傲地说:“我已经知道小明背井离乡后为啥全村人没水喝了, 公子好坏哦, 玩文字游戏。”

  “你是自己弄明白的,还是小甲说的?”杨久好奇。

  小乙心虚地说:“当然是我自己。”

  好吧,是小甲。

  杨久笑了,有时候人思维转不过来,钻了牛角尖就是弄不懂的,小乙就是这样,一根筋地弄不明白,小甲一点就透了。

  “公子,光顾着说我了,你的烦恼还没有说呢,说说嘛,小乙帮你解决。”

  杨久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就是文字啊,不识字,是不是背井离乡的笑话就弄不懂。因为不识字,很多推广就是空谈,百姓不懂你在讲什么。还是要搞教育,但这个课题太大了,我承担不了啊。人没法一口吃个饼,慢慢来,先从田庄的教舍说起。”

  她端起水杯,一口喝干,抹抹嘴,槐花蜜,甜丝丝的。

  “吃饱喝足快读书,走,我们去河边看看。”

  小乙去拿帷帽,给公子戴上,“现在外面太阳大,公子戴上。”

  他看了一眼外面的太阳,眉毛皱了起来,忧虑地说:“中午不睡会儿吗?”

  “睡觉浪费时间,不睡了。”

  杨久扎好帷帽的带子,“睡下去,一个下去就没了。”

  刚走出小院,不知道藏哪里的两个近卫就跟了过来。杨久已经习惯了,跟着就跟着吧,有啥事儿了还能够有个应急处理。

  视线扫过院墙,她看了鲜艳的颜色。

  “小乙,看看,那是花吗?”

  小乙跑到墙根处捡起一束花,“扎得挺好看的,不知道谁放在了此处。”

  杨久伸手要接过。

  一个近卫抬起手臂阻止,“公子,先让卑职查验。”

  杨久,“……不至于吧,一束花。”

  “小心没有错。”

  近卫从小乙手上接过花束,又是翻看又是闻还掐了一点花瓣尝了尝,确保无事后才送回到小乙手上。

  他交握双手行了一礼,“得罪。”

  “无事,谨慎点好。”

  杨久从小乙手中拿过花束,漂亮的不知名红色花朵,每朵花都不大,扎成这么一束脑袋大该收集很长时间吧。

  “不知道谁摘了放在这儿的。你们看见了吗?”

  “回公子,是那个叫做芒的孩子。”

  “……你们知道还对花束反复检查啊。”庄子上的孩子,应该不值得怀疑吧?

  近卫说,“小心无错。”

  就算是公子怪罪,他们依然会这么做。

  杨久无力地摆摆手,肯定是赵禛走的时候下的命令,她多说就是浪费口舌。

  她低头研究起手上的花。

  “这些是什么花?”

  “一种荆棘的花。”小乙摇头,有个近卫知道。

  杨久闻了闻,没有香味,轻薄如皱纹纸的红色花朵看起来有点儿像虞美人,她脑海中都有画面了,炽烈阳光下一个矮小的孩子在荆棘丛里够着脚摘花,一朵又一朵,小手里面的花束逐渐变大。荆棘的刺扎到了孩子的手,在娇嫩的皮肤上留下浅浅的伤痕,也许有鲜血流出来,但那个拥有蓝色眼睛的孩子倔强地没有放弃……

  她要被自己的想象感动了。

  “你们看到他摘花了吗?”

  “回公子,我们二人未看见,但有人看见了。”

  “去问问。”

  杨久捧着花束又看了看,没想到自己两辈子——现代+现在——头一次收到花朵,是个毛孩子送的。

  又感动又好笑。

  近卫的办事效率很快,马上就把看到芒摘花的人带了过来,是个矮个子的庄户,见到杨久头都不敢抬,拘束地收着手脚,说话坑坑巴巴,很紧张,“那个野、野孩子喊了一堆其他孩子、孩子摘花的,谁摘的不好,他、他还骂。”

  杨久,“……”

  白感动了。

  她现在甚至觉得花束上有被芒指使的孩子们的血泪。

  啊啊,什么破孩子,这么小就会差使人。

  “他说谎。”气急败坏的声音从墙后传来,是芒。

  “我没有。”庄户胡乱地挥着手,整个身体都抖了起来。

  芒跳脚,他从墙后面冒了出来,“我是喊他们帮忙的,谁帮我,我就给谁吃的。是他们自己笨手笨脚,弄坏了花,我才骂的。”

  “你哪里来的吃的?”杨久问。

  芒见杨久不相信自己,还反问自己,噘起了嘴巴,凶巴巴地说:“我省下来的口粮 。”

  像是一头不服管教的小狼。

  “你的汉话怎么一下子变这么好?”杨久觉得神奇,还带着口音,但条理清晰,和之前见判若两人。

  芒觉得自己被夸奖了,小孩子的心情就是那么喜怒无常,他翘着嘴角,傲娇地说:“我学的,那么简单,有什么不会的。”

  说完,一溜烟跑了。

  “……小破孩子。”杨久失笑地摇摇头,“你去问问那些孩子,是不是如芒所言,是有偿的劳动。”

  她相信芒不至于在这件事情上撒谎。

  那是个骄傲的孩子。

  近卫叉手,“喏。”

  “等等,你们两个叫什么?”一直跟在自己身边,却一直不知道姓名是什么,杨久有些过意不去,总不好喂来喂去吧。

  两个近卫不动声色地对视一眼,

  几乎齐齐说道:

  “王成。”

  “张济。”

  杨久看着王成,回忆地侧了侧头,唔了一下,“你是不是那个找到母牛的兵?”

  王成没想到杨久还记得自己,按下心中的激动,他说:“回公子,是卑职。”

  “你向王爷求的恩典是进入近卫啊,那好好干。”杨久笑着勉励,“大家都好好干。”

  二人称喏。

  心里面无不感慨,被上官记住可不容易,王成之前不过和杨久有一面之缘就被认了出来,着实令人欣喜。

  王成去问询那些孩子了,张济随行。在让小乙把花送回屋内前,杨久摘了两朵簪在发髻上,虽然没有镜子照照,但觉得自己挺臭美。

  竟然有人给自己送花了呢。

  想想能高兴许久。

  杨久哼着不成调的曲子,往河边过去。

  这条田庄浇灌和生活赖以生存的小河蜿蜒着从远处来,又蜿蜒着去向了远方,听老人们说小河曾今干涸消失过,现在又出现了,且没有因为干旱消失,是老天爷给大家伙儿的一线生机。

  河水不深,成年人跳进去不没顶。

  河面不宽,两米不至。

  河水清澈,看得见里面有鱼探头吻着水面,带出涟漪。再仔细看,能看到那些几乎融于水色的青虾在游动。

  两岸有茂密水草,给水中鱼虾提供遮蔽阳光之所,也缓解了水汽蒸发。

  在河边,杨久见到了石老大带着庄子上两个管事走着。

  杨久一到,他们就迎上来行礼。

  没有寒暄什么,杨久直接问,“小河的源头在哪里?”

  “我沿着河骑马走过,它全长十里,河道宽宽窄窄,头尾都不连着山河水脉。”

  石老大看了眼左手边一人,那人上前说。

  “没有源头……”杨久眉头微蹙,不可能凭空出来的,它下面有地下水脉!

  此猜测一出,杨久心的就狂跳了两下,目光灼灼地看着水面,如果地下真的有一条水脉,是否能够引出水脉,以解幽州用水之困?

  她知道,赵禛手下三州虽然都在边境线上,但又略有差别,靖州、单州二地要往里面凹一凹,幽州突出,三地犹如一个品字,相较于二地,幽州干旱情况更甚。如果能够引出地下水,那绝对能够解燃眉之急。

  问题是,水脉走向是什么?

  怎么引出地下水脉?

  杨久抬头看着某个方向,那里有着储量丰富的露天煤矿,要是再发现地下水……

  幽州藏着宝藏。

  “连日干旱,小河水位可下降过?”

  回答的依然是石老大左手边那人,他说:“回禀公子,下降过,约莫一掌的深度。但这两三日,据我观察,水位又上来了。”

  “这是好事。”杨久问,“那位请来挖井的师傅呢?”

  “刚才,还在。”石老大说。

  “他有什么说法?”

  “他说,此地,本有,大湖。”

  杨久疑惑,“大湖?”

  “他、发现,此物。”石老大伸手向右,右边那人已经从褡裢中取出一块石头,石老大没有把石头直接给杨久,而是看了眼近卫张济,把石头交给了他。

  张济拿过后给杨久。

  杨久惊讶地发现石头上有鱼的化石。

  “这东西多吗?”

  “多。”石老大言简意赅。

  杨久说:“我要见那个师傅。”

  说曹操曹操就到,石老大的视线落在杨久的身后,说:“来了。”

  杨久转身,定睛找了许久才分辨出远处一个移动的黑点是人骑着一头驴。驴脖子上挂着老铃铛,发出叮当声响。人很远,声音也很远,石老大就听见看见了。

  等声音近了,人已经看到,是个面黑身瘦的老汉,从外貌看不出年纪,看眼睛,应该不是很老。

  老汉已经看到了杨久,下了驴子走了过来,给杨久行礼,“见过公子。”

  “师傅好。”杨久没有耽误,直接问,“师傅,你是否能断定地下有条大河?”

  老汉眯着眼睛没有把话说实,“应该有地下水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