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夏凉[种田]>第91章 

  可惜他们的欢声笑语没能持续多长时间, 就被负伤归来的葛正修和宁戟打断了。

  几个脸生的小兵闹哄哄抬着一竹木做的简易担子敲了侯府的后门,说是宁戟的部下,今日宁小将军得了一绝好的弓|弩, 为了试验弓|弩的准头, 就将今日的校验换成了林中破障骑射。

  结果郊外多山, 兵马施展不开, 宁小将军便带着身边新来的兵独自出了兵营护林,去更远的山麓打猎去了!

  谁知道猎物没打着, 两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回来就一个断了腿,一个肩膀擦伤手臂脱臼了。

  军营里的军医给两人做了简单的包扎,几个宁戟的属下一商量,决定派人将两人悄悄送回侯府。

  本来宁戟不愿意, 自己丢了这么个大脸,恨不能长在军营里等腿好了再回去, 但被属下言辞阻止了。

  他们一支庞大的军队驻扎京都郊外,时刻受着上面的关注,因此应对事情,绝不能像在关外那样随便, 今日宁戟的事情流出去, 他和葛正修或许没事,与之同行的士兵却不一定有这样的好运了。多事之秋,若被人钻了空子拿了筏子,便是一场无谓纠纷。

  军营里的好几位将军都曾是老侯爷的旧部, 是从小看着宁戟长大的, 宁戟的心思几位长辈摸的一清二楚——就是要叫他回家丢次人,他才知道厉害。

  可怜葛正修, 刚到军营报道,军服还没领上,就因为陪宁小将军校验骑射受伤而出名了。

  侯府的下人定睛一看,担子上躺的人可不就是他们家大少爷么?

  顿时就是一阵兵荒马乱,刚一起将果酱装罐完毕的傅居言和谢夫人听到消息,急匆匆从后院赶过来,急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受伤了?”

  下人领着送人回来的士兵去管家那里领赏,宁戟从担子上坐起来,阴沉着脸,“二婶,莫担心,我没事,就是不小心摔了一跤。”

  谢夫人抬手给了他脑袋一巴掌,指着他还渗着血的大腿急道:“都这样了还没事儿呢?哪里摔一跤能摔成这样?你是被人从城门上摔下来的吗?!”

  宁戟青着脸不说话,显然并不想提起此事。

  葛正修只好代劳,简单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原来两人为了试验新到手的兵器,利用校验便利,骑马出了北郊去射猎,马跑得太快,不慎摔下马,这才伤了腿。

  谢夫人一听,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来,但这事到底有葛正修的一份,她并不好当着下人的面给姑爷脸色,只好数落了宁戟几句作罢。

  宁戟全程闷着脸,谢夫人拿他这倔脾气没办法,又问了问葛正修的伤,忍着脾气吩咐下人去府外找有名的郎中,给两人好好诊治一番,这才走了,留下他们几个小辈好说话。

  傅居言上下来回摸了葛正修几遍,见他只是肩膀上有些擦伤,便放了心,示意他不用担心谢夫人那里,这才看向宁戟:“大哥你不用担心,我那有上好的疗伤药,回头给你拿过来用,伤口好的快些。”伤筋动骨一百天,让他这好武的大哥老老实实在屋里待上三个多月,也够磨人了。

  宁戟点了点头,无奈道:“谢你了。”他撑着扶着下人给他准备的木拐站起来,用木拐拨了一下担子上面的白布,吩咐下人,“给爷把这东西扔了,用不着。”

  担子上面的白布被掀开,露出几块白色长条状像是断木一样的白色石头来。

  傅居言觉得眼熟,拿起来摸了几下,凉凉的很舒服,“这是什么?”

  “什么?”宁戟看一眼傅居言手里拿的是什么后,大为恼怒,“这破玩意儿他们还带回来了!”

  傅居言察觉到两人的受伤不简单,连忙问道:“怎么回事?”

  葛正修道:“我们两个出了护林,一路向北,走至群山麓就停了下来,结果遇见一罕见的赤炎火狐,便一路追踪,出了北郊范围进了示贺群山的边界,那地方荒戈无迹,又地形复杂,我们险些迷路,好不容易转出来却一不小心掉进了一出斜行洞穴,因此误伤。”

  “这是那洞穴里面的东西?”

  “对,那洞穴并不如何深,奇怪的是,外面流火难灭,里面却是截然相反,流水叮咚,冰石丛生,犹如凉冬。”

  “流水、凉冬、冰石……凉……”

  傅居言陷入回忆。

  葛正修和宁戟见状,各自捡起一块仔细打量,发现如果去掉外表的那些个污秽,这石头晶莹剔透,格外好看,握在手里也一场冰凉,宁戟道:“若是打磨圆滑了拿在手里,倒和冬日里的汤婆子有异曲同工之妙,或可解暑。”

  “汤婆子?”傅居言重复道。

  宁戟以为他不知,便解释道:“北方冬日难捱,在屋里还好说,不得已奔波在外的,便有人把牛皮制成饼状或柱状缝了,装些热水来暖手。做得精致些的,更有用轻铁打造的小炉,有开合的机关,里面放上耐烧无烟的银炭,便能更顶一段时间。”

  “老天!”傅居言喃喃一声,继而激动道:“你们这是什么狗屎运?!”

  他突然的这一叫,把两人叫的不明所以,葛正修连忙道:“这石头,可是有什么来历?”

  “有什么来历?来历大了!大有来历!”

  傅居言激动得只想原地打转,他死死抓住葛正修的前臂,“你们发现的那洞穴,仔细与我说说它的规模大小,这样的冰石有多少?丛生到底是多少?我不要含糊其辞,具体到分寸!没有发现其他洞穴?那地方地貌如何?”

  其实结合东陵的气候,以及葛正修提及的洞穴,傅居言已经有七八成的把握肯定了,手里的这石头,分明就是硝石!这样的颜色,摆明了纯度不低,以他的眼光来看,起码达到了工业三级的标准。

  硝石,又名焰硝、钾硝石,化学名为硝酸钾。工业上是制造烟火|药、黑|火|药、玻璃的原料,常产于炎热干旱地区的土壤中,亦可出现在含有硝酸钾的水长期浸润的洞穴、石壁中。

  根据其于高热状态下可吸收大量热量的特性,可用于制冰。

  没错,它就是每一个玛丽苏穿越人士的装逼利器、可以从茅坑边上挖土提纯,进而加热产冰的那个硝石。

  傅居言万万没有想到,他的穿越之行和玛丽苏小说里的人物比起来也不遑多让,甚至还有凌驾之上的趋势。

  毕竟,他现在可是不用为了治冰,辛辛苦苦挨家挨户地求要人家厕土的人……

  猝不及防暴富gif.

  亏得他高中基础好,学得那一点化学知识没有交给老师,要不然就是硝石站在他眼前,他也不可能认得出来。

  他这表现叫葛正修也重视了起来,连忙仔细回忆一番,将当时看到的一丝不露说了一遍。

  傅居言忍着冲动,严肃地点了点头,“找个时间,你带我再去那地方看一遍。”

  他要亲自观察过了,才能十分确定,北郊那里,是不是真的有硝石矿存在。

  宁戟一直在旁边看着,见傅居言迟迟不说这石头的特殊之处,追问道:“这石头有什么用?可是对你制茶有什么好处?”

  他虽然对茶一类的饮品不怎么感兴趣,但生在东陵,对各类茶叶还是能辨出好坏的。他尤其喜欢傅居言制的花茶,喝起来终于不是千篇一律的味道了。

  对于傅居言他们的茶叶生意,他也是在时刻关注的,毕竟,他宁戟可是打着靠弟弟救济的小心思的。

  当然,这夫夫俩刚回京他就能跟人家自来熟,也是因为真的欣赏傅居言和葛正修两人,葛正修就不用说了,那是他曾经的旧部,脾性什么的,他已然清楚。

  至于傅居言,他本来还以为这位小弟长在乡野,就算没有他讨厌的那股子京都贵女的矫揉做作样子,怕是初来乍到,也要小心翼翼应着规矩和那些人学个八九不离十,那样就太无趣了。

  没想到倒是异常朗朗大方,处事也是丝毫不露怯,对于这样一个在下乡久待的小哥儿来说,其风度叫人佩服。

  傅居言知道自己用嘴说出来,两人也是不信的,于是索性动手做给他们看。

  他将地上的硝石都捡起来,掂了掂分量,觉得这几块足够了。

  怕一会儿郎中来了,下人带人闯进来,将两人拉近了旁边的隔间,隔间是在来客时,供不方便露面的主人家休息用的,说白了,就是偷窥用的。

  这地方平日里很少有人来,傅居言左右看了看,这才放心。

  从外面端了已经融化的冰盆进来,放在桌上,又将屋里备用的茶壶拿来放在桌上,摸了摸冰盆里的水,还是带着些凉意的,便将其放在窗外阳光热烈处等了一会儿。

  这期间宁戟和葛正修一直看着,不明其意,这时见他不动作了,便有些想问,但见傅居言不容置喙的严肃表情,便忍住了。

  好在等待的时间并不长,盆里的水基本上达到了常温,傅居言便将几块硝石放在了盆里。

  示意两人来看,两人看了看,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正要问,宁戟突然道:“不对,有凉气!”

  葛正修亦点点头,眼中的光彩熠熠。

  小隔间里温度很高,因此硝石入水之后,吸收水里的热量而释放出的凉气很快就被感觉敏锐的两人捕捉到了。

  两人这才明白傅居言的用意,感受到盆里不断变冷的水温,他们心中震撼不已,这简直……神乎其技。

  若是只用几块这样的石头便能解决夏日纳凉问题,那么东陵,绝对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宁戟急忙问道:“这冰石水,可能食用或外用?”

  傅居言笑着摇了摇头,“不急,你们等着看。”

  说着,他将手中这只传热性能很好茶壶放进了盆中。

  不知道过了多久时间,死死盯着水盆的宁戟和葛正修惊奇地发现,盆中的水已经结成了冰,就连壶中,也有了星星点点的冰凌。

  葛正修明白了他的意思,道:“这冰石水不可食用,但却能如此间隔制冰。”

  “对,不止如此,你们应该知道食盐的取制方法,食盐从海水中晾晒析出,方成结晶。这硝石也是这样,溶水吸热制冰,反之,遇热析出成晶。”

  宁戟大喜,“这样一来,岂不是可以反复多次使用?”

  东陵什么时候缺过烈日?只要将这盆冰水利用之后,放在日光下晾晒,便能重新得到石头,天时地利,巧夺天工。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确定,北郊是否有硝石矿,若确凿有,制冰一事,可行。”

  此事事关重要,宁戟恨不能亲自领着傅居言去,但他腿确实摔得不轻,刚被军医接上,正是要静心养伤的时候,因此大为遗憾,“正修,你先带小弟秘密走一遭,绕过军营,出城走护城河外的小道,切记不要声张,只需要确定是不是小弟所说的硝石矿即可。”

  葛正修郑重应下。

  傅居言道:“大哥不必心急,养伤一事不可怠慢,此事交给我和正修哥,等得了确切的消息,咱们再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