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你馋的是皇位么>第11章 安王在线炮灰小榜眼

  “讲。”

  新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他的一声,让下面微微哄乱的场面瞬间安静。那名跪在地上的臣子得了新帝的允许,就一秃噜说了出来。

  这个人说话铿锵有力,只听语气的话,仿佛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张庭才气如何,与之共读之人都知。那所谓的才气内敛都是假的,根本就是草包一个!臣可提供人证,证明那张庭是个无能之辈,请陛下明察。”

  这句话一说出口,原本精神散漫的大臣们都一个激灵。就连站在前面的大司马,也严肃了不少。当然,他的眼中还有一点嘲笑之意。就是不知道他嘲的是张合,还是安远了。

  这……大臣们相互对视。

  此人的意思很明确了,张庭肚子里没有墨水,这榜眼是靠着张尚书的脸皮得来的。

  家中有子嗣与那张庭同读的听了这句话后,面上懒散的神情消失,正色了不少。同时他们的心中也忍不住深思:

  他确实没有听自家的孩子夸奖过那个张庭如何、如何,倒是总提其他人的名字。而就连张尚书自己,好像也甚少提起孙辈。

  不说大月国,就说京城才气出名的小辈有好几个,但是这里面也没有张庭的名字。

  那么同样参加科举……怎么那些有名的才子没有挣得个榜眼,这个平时没存在感的张庭倒是得了去了?

  这不知道是真是假的话一出,朝堂是可算是炸开了锅。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啊?

  有维护张尚书的。张家的人素来都是有才气的,小辈内敛一点、谦虚一点有什么不对。怎么如今倒成了错处了?

  科举那是考着玩的吗,十几年苦读,考场上见真功夫。那阅卷是闹着玩的吗,还靠脸皮得的榜眼?既然靠脸皮,怎么不直接得个状元?

  张尚书至于吗?他直接举荐自己孙子,张庭的官职岂不是更高一些?

  也有诋毁张尚书的。张家才气是有,但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张尚书的孙子辈,更是直接没有了声音。这榜眼到底是怎么来,你们还是不要一口咬死了。

  凡事查一下就知道了,那人不是说有人证吗?传人证上来不就知道了?你恼怒个屁啊!

  总之你一句我一句,皇帝还没说什么,他们倒是脸红脖子粗,要打起来了。呜呜泱泱这一闹腾,倒是比平时张、王等人在场时,更热闹了。

  这样的场面,大司马垂眼没什么反应。显然他对于张尚书的孙子如何,榜眼如何,一点都不关心。

  而安远正笑盈盈的看着上面人的反应。他倒是要看看,原启要怎么处理。

  原启坐在高位,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面臣子吐沫横飞。他没有出言阻止,仅仅是眼神扫过一遍,那些人就渐渐的熄火了。

  为什么呢?再高的怒火,也顶不住新帝那如寒潭般的双目啊!有些老臣心中感慨,幸亏这新帝还未上过战场。若是战场归来,那日后任谁也不敢与之对视?忠亲王二号,妥妥的!

  吵闹终于停止了,朝堂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庄严肃穆。这个时候,坐在那个位置上的原启才开口说话。

  他之所以没有阻止,实则就是想听一听下面的人会说什么。愤怒,总会让人说话不过心不过脑。看着这些臣子由刚开始的说面子话,到后来嚷嚷的将心里话吐来了。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也是有人对张庭那榜眼起疑的。只是因着种种原因,未说出口。今天有人出头了,他们就顺嘴说了。

  原启的眼睛中寒风略过,百官神色尽在他掌握。是安远想要挑拨他与张合的关系,还是这个榜眼真的有问题?

  传人证吗?

  原启的眼中似有利箭射出,他丝毫没有被朝堂上人的心思左右。

  又何必要传人证呢?

  新帝冷着一张脸,在众人眼巴巴的视线下开口:

  “传——张庭。”

  直接传榜眼,不是更好吗?他又为何,要顺着安远的心思走下去呢?

  安远听到新帝的话,笑容稍稍收敛。啊,真的很没意思啊。这样一来,他用来搅混水的人,就派不上用场了。

  大臣们离得近的相互对视一眼,不懂新帝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不传人证,而是直接传榜眼?难道新帝是信了那人的话,要直接治张庭的罪?

  如此一来,张尚书的心,怕是要寒了。大臣们的心,也有一些凉凉。

  只用了半刻钟,那张庭已经被带了上来。此时的他穿着七品官员的朝服,看神情有些畏缩,哪里还有当日中得榜眼时的得意之色。

  不过,大臣们还是可以理解的。张庭没有上过朝,即便是张尚书的孙子,也没有几次近距离接触皇帝的机会。更不用说,正五品以上的文武百官都在这处了。这散发的威压,不是一个刚中得榜眼的书生能受得住的。

  原启看着站于中央的张庭,虽面上表情没有多少变化,但是心中已是有些怪异。不因为别的,这个张庭,看起来有些面熟。

  原启寒目微迷,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人。是在哪里见过这个人呢?原启的眼睛稍稍睁大,他想起来了。

  就在刚刚张庭慌乱抬头的那一刻,他看清了这个人的面容。张庭与昨日张尚书推荐的那韩山,竟然有三分相似。

  原启脸上的表情,就不那么好看了。一双眼睛中似有寒星射出,直指张庭。这是因为张合不在此处,不然受他这一目光的,就会变成张合。

  所以……韩山与张合之间,真的只是门生么?

  新帝俊朗的眉稍稍皱起,这跪在地上的张庭,比昨日的韩山还不如。张家……真的已经开始没落了?

  “张庭。”

  新帝开口,声音扩散整个朝堂。其他人垂目不语,却竖起了耳朵。被点了名字的张庭,根本不敢抬头。弓着身子瑟瑟发抖,这礼数都做的有些勉强。

  他这个样子,倒是让原启有些怀疑:他真的,这么可怕吗?那么为何,安远却总是盯着他看呢?

  原启看着那边似在看好戏的安远,看着对方面上的笑容心想,这个人为何如此爱笑?

  “小、小人在。”

  张庭都没有敢自称为“臣”,昨日爷爷病倒在床,今日陛下就召见他。难道是知道了他这个榜眼得的……不太正当?

  可是、可是那韩山说过!没有人能查出来,他的榜眼事凭本事得来的!

  张庭想起韩山的话,心绪稳了不少。连带着对韩山的厌恶,也少了一些。此时此刻,他只能相信韩山。

  他又没有贿赂考官,他怕什么?

  试卷是他亲自写的,他怕什么!

  榜眼是他自己挣来的,他怕什么!

  “殿试策论答卷,是你亲自所作?”

  张庭听到了那来自头顶的冰凉声音,刚刚建立的信心又有些崩塌。但是一听这问话的内容,他又有了底气。因为那确实是他亲自写的,张庭微微挺直脊背。

  “回陛下,是小人亲自做所。”

  张庭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平缓了很多,不像刚刚那么慌张了。

  语气的变化,最最瞒不了的就是这身在高位的几人。这个人说的是真话、假话打耳一听,就能辩个八九不离十。

  所以,原启看向张庭的神情,更是冷然。既然是亲自所作,刚刚又为何犹豫?他知道这考试的试题是绝无漏题的可能,因为试题是父皇当时即兴所出。

  所以问题出在哪里呢?原启垂眸,看来,还要继续问下去。

  “可还记得当日所作内容?”

  当日所作内容?张庭听了,心中稍稍缓了一口气。这个他记得啊,何止记得,烂熟于心啊!

  “小人记得!记得!”

  原启听了这句话后,侧头看向旁边的内侍三宝。三宝公公见新帝眼神,躬身离去。不需片刻,三宝脸色稍红的又走了回来。

  三宝公公手中拿着的,俨然是当初殿试那张庭答的考卷。三宝公公将考卷递到新帝的手上,后又退到了旁边当起了透明人。

  原启打开考卷,入眼的字方正乌黑,略有些瘦弱,字如其人。不过……也看得过去。他略微扫了一下里面的内容,俊眉稍稍上扬。

  写的不错。

  原启手拿着考卷抬起头,底下的大臣因为他的动作连忙低下头,掩饰刚刚在偷偷打量的行为。原启张嘴:

  “如此,你背来听听。”

  新帝这话一出口,底下人的都是瞪圆了双眼。今上这么什么意思?这谁背的下来?能记住自己写的大体内容就不错了……

  大家悄悄看向那跪着的张庭,心中默默给张尚书点了一支蜡。

  而那张庭听陛下让他背,还真的就背出来了。由最初的有些磕磕绊绊,到后面竟然越背越顺溜。

  众人逐渐被这考卷的文字所吸引,摸着胡须点头。他们的心中,不得不给张尚书竖起大拇指。实在是尚书的孙儿写的,太好了!

  那些拥护张尚书的人听了,趾高气昂。那些诋毁张尚书的人听着,也慢慢的低下了头。但是……这越听,怎么越觉得哪里怪异呢?

  安远看着背的滚瓜乱熟的张庭,慢慢的眯起了眼睛。这双美目此时染上了毒辣的神色,虎视眈眈的盯着张庭。直将背的顺溜的张庭,被盯的一个卡顿……被唾沫星子呛到了。

  安远那红唇勾着:原来,问题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