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他在盛唐种牡丹>第60章 社庙

  贺连加入之后,中路的三位戏角就凑齐了,再添七把四弦,七块悬石,三只木鱼,统统地载上十几辆板车,不嫌弃人多眼杂,吱呀颠簸地往南门明德而行。

  过安仁坊时,几位侯府小姐在高阁上认出当红乐官的脸,都觉得新鲜,让仆妇偷跟去抛花伞,成了一条茜色的尾巴;过安义坊,鼓槌署的鼓手看见兰丘,抡起木槌,“咚咚”击两下,引来城南的农户好奇相随,成了一条霜色的尾巴。

  浅浅的雾气之中,涌动着无数声浪,这是自夏以来南郊野原上最热闹的一天。

  城门郎放行,向万年县衙禀报,县令得知,派人转告兆尹府。冯兆尹虽没有露面,却因小心谨慎惯了,立即吩咐司录前去相随,又跟了一条石青的尾巴。

  一列板车,闹哄哄跟三条尾巴,南郊的流民不知其中缘由,开始窃窃私语,于是,苏安的板车乐队的后面,排起了第四条蓝灰的尾巴,变得声势浩大了。

  却正是社日,郊庙也不清闲,烧红香,行礼舞,虔诚地祭祀着百神。苏安仔细听郊庙舞郎口中唱出的曲词,辨认出祭的是赤帝和黄帝,觉得既熟悉又感慨。

  於穆浚哲,维清缉熙。

  肃事昭配,永言孝思。

  涤濯静嘉,馨香在兹。

  神之听之,用受福釐。

  苏安指向那处香烟环伺的庙檐,问贺连道:“这三年坐部伎,还记不记得祭词怎么唱?”贺连道:“唱过千百遍,怎生不记得,倒考考兰丘姑娘才是。”

  兰丘一袭麻衣,一顶翠螺髻,双膝并拢端坐着,笑回道:“别,我今是良妇。”

  苏安道:“也没说笑,你在吟诵的时候,音亮,情也自然,真像是良妇,我就不行,在宫里奏乐成了习惯,表现得过度,一看就是在摆样子。”

  兰丘道:“教过的不是,你得把自己唱进词里,你就是李郎子,我就是隽娘。”

  板车在庙门正中停下,人群环绕在他们的周围,京户口中传说着苏莫谙的名字,而衣衫褴褛的难民面面相觑,满脸迷茫,只看到他们手中的几件破旧的乐器。

  苏安站起来,摘下斗笠和蓑衣,露出穿的那件单薄而破旧的乞服。底下顿时哗然一片,每张面孔的表情都不同,他看着他们,分不太清善意还是恶意。

  他却很心安,因为他还看见顾员外正站在庙里,隔着几尊神像,静静守着他。

  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即使出现意外,只要及时躲入社庙,谁都伤害不了他。

  一曲楚歌《李郎子》,伴随低沉的男音合鸣和混沌的石响开始了。入词前,他是苏安,他是贺连,她是兰丘;入词后,他是李郎子,他是县官,她是隽娘。

  以石代钟,就像回到久远的汉代,以破四弦为景,扫弦是笑,拨弦是说唱。

  时,汉

  李郎子应征三年役,回乡时听闻村中遭灾,胡商串通官府夺家中女子财产,李父含恨而亡。李郎子大恸:“父亲大人!”随后割发明志,踏上替父鸣冤之路。

  路途漫漫,人心叵测,春至一州,州官不结案,夏至二州,卖祖田换了几条金锭,得到一卷去长安的引书,秋至长安,案子打回三州,无奈,只能回头。

  凛冬大雪,乡路寸步难行,李郎子路遇易子而食,又吓又冻,昏了过去。醒来时,唇边是一勺热汤,隽娘坐在他身旁,杏眸子里含着温暖笑意,融化三冬雪。

  隽娘今夜缝衣裳,明夜熬米粥,李郎子一日扶锄头,二日松土地……三年又五月,李郎子做着零工,吃着口粮,心中安逸,每每瞧着隽娘,捧似人间仙。

  直至那日秋风卷帘,县官终回府,撞见娘子与李郎子偷欢,双双才知,给了恩情的,便是夺了祖宗命的,怎奈何年年岁岁过去,人已忘了仇,深陷孽缘冢。

  李郎子:“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赖得贤主人,揽取为吾绽。 ”隽娘:“夫婿从门问,府吏急催逼。斜柯西北眄,远行无时归。 ”……

  今,南郊

  木鱼敲罢,苏安仍在唱词:“这件破衣,是何人为它绣了花?我的这件破衣……”三叠过后,他确确实实把自己唱进去了,这刻,他觉得自己就是李郎子。

  他就是李郎子。

  兰丘笑笑,拿袖拭去苏安的汗水:“苏供奉,醒醒,看来你也是会醉戏的人。”

  一个把自己唱进词中,浑然不知群情汹涌的流浪乐人,怎么不会打动人心?

  板车来回地行走于城门与郊庙,千万双麻木的眼睛,在跟随中逐渐明亮起来。

  一遍过后,破衣烂衫的难民们哈哈大笑,这李郎子也太傻了;二遍过后,难民们大呼爽快,这世上还有比自己更惨的人;三遍过后,大家若有所思,沉默不说话;直到最后一遍,突然,有个人哇一声哭了出来,这说的不就是咱自己么!

  酝酿已久的动乱,从一块飞向兆尹府司录的石头而起,石头“啪”一声,把司录的乌纱帽打下了。“好!!!”底下登时叫好连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唱词。

  顾越走去捡起石头,拿去对季云道:“令人回城中通报,南郊万民请愿。”

  与此同时,金吾卫策马执枪赶到,南衙左右卫的旗帜也出现在明德门,正往这里驰来。兵部司绕着难民群体围拢出维护秩序的兵阵,成了第五条金色的尾巴。

  礼部官员只得终止祭祀,郊庙舞郎纷纷出来看场面,成了第六条红色的尾巴。

  顾越没有想到的是,于板车旁做戏的苏安,身陷六条尾巴的重重包围,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完完全全融入于角色之中,一刻不停,一遍又一遍地唱词行吟。

  好在,即使难民就要成为暴民,矛头也不指着苏安,而是概不接案的兆尹府。事从权宜,顾越当即示意谷伯强行护送所有乐人至社庙暂避,而后再撤回牡丹坊。

  季云不敢拖沓,大步走到台中,接替苏安,挂起一面三丈长的大榜,让事先请好的宋州吏宣而传之——兆尹府不解民怨,若有冤屈,当从社庙告知天子

  晌里,不光是正南的明德门前如此,连同东西二道门前,民沸已成燎原之势。

  难民挤向前去按手印,就像一波又一波的巨浪拍在礁石上,激出万千飞沫。

  一个时辰过去,终于有信人找到顾越,禀说,冯兆尹亲领衙兵过来了。顾越问道:“城中如何?”季云接道:“萧阁老的态度是,查案伸冤都可以,不能以暴乱上报,否则就立刻镇压;十王府邸一口咬定是刁民造反;韩阁老请命要追查到底;裴家和张家都没有动静;韦寺卿……示意我们把事情交给兆尹府办。”

  说话之间,冯临渊身着三品绛紫官袍到场,不仅其人唇角泛油光,腰腹浑圆,一并还送来了五百车粮食,气粗声响,笑着要衙吏发放下去以安抚民心。

  顾越上前拜礼:“这些日子难得能见到冯兆尹,让下官好好拜一拜。”冯临渊瞥了他一眼,六品,礼部,韦侍郎的心腹,清楚明白,于是只淡淡地应声,迈步要从他身旁走过去。顾越一把拦住:“冯兆尹,事情发生在社庙,不归兆尹府。”

  这场力量不均衡的对质结束得很快。冯临渊想的是尽快息事宁人,顾越偏偏让手下暗中详查,原来这五百车粮食是紧急从陆家来的,粮袋上还有商户的记号。

  如此,排在前面的男子们先抢到粮食,一扭头,反倒抱怨得更厉害,排在后面的孤儿寡母分不到,眼红起来,便开始以讹传讹,说这姓冯的定还污了更多。

  一个披了厚实的绒皮的人,能畏缩在雪窝中过冬,却经受不住烈火的炙烤。

  冯临渊嘴角抽搐,变了脸,不再笑,直接对金吾卫和南衙卫队下达命令:“暴乱!镇压暴乱!”可他无权,没有将领愿意听从。无奈之下,冯临渊又抓住顾越:“顾员外,你也看见了。”顾越道:“看见什么?”冯临渊道:“刁民造反!”

  顾越道:“下官眼中,不是暴乱,更不是造反,而是请愿。”冯临渊一怔,从顾越身上放开手,再开口时,语气冰冷,面色死寂:“顾员外。”顾越不搭理。

  无论几路来叨扰,顾越在其职,谋其事,只死死把握住两个要害,一者,郊庙祭祀受阻,个中情节,礼部有权且必须上报,谁要是阻拦民众呈供,谁就没有道理;二者,遵从萧阁老,和兵部司保持口风一致,不是暴乱造反,而是请愿。

  一日之内,三百人成诉状,涉三千人,三日之内,满城楚歌,万人诉状成案。

  十日之内,冯临渊因渎职罢官,圣上命户部侍郎裴耀卿二度兼镇兆尹府,严查各州土地兼并之案情,继续解决洪灾与饥荒留下的民怨,绝不遗漏,绝不姑息。

  波涛背后是微妙的暗澜——无论萧乔甫还是韩休,二人都被巧妙地绕开了

  这也就意味着,现在查案的人虽是裴耀卿,承担后果的人却是二位领着同平章事职衔的阁老,如此,朝野上下胆战心惊,一团和气的背后弥漫着猜忌的味道。

  顾越正是嗅着这股味道,前去拜访韦府的。说来也奇怪,他为这两位父子办了将近十年的事,却从来都没有敢堂堂正正地上过一次门。他每年收着韦文馗的乾和酒,却从来都记得很清楚,自己不过是一颗低处的尘埃,永远只能顺着风走。

  韦府好造酒,刚入堂便能闻见粮食发酵之后,散发出的介于酒与醋间的酸醇。

  府中还养着十七八位酒娘,每有贵客来访,皆是满席绿树红妆,煮酒论英雄。

  韦文馗叫来陪顾越的人,自然是当年风华满长安的醉仙楼头牌,碧云姑娘。

  顾越行过礼数:“韦兄,这些日子多有悖逆之处,我来,是想将功赎罪的。”

  韦文馗笑了笑,哎呀呀揽着碧云的肩,往后靠坐:“当真是小觑顾员外,自己闯下弥天大祸,竟还想着能与某谈条件,知不知,冯兆尹走了,前有十王府邸,后有安丰会,就算裴耀卿自诩关中豪杰,查起要紧的案子,他也同样会拿你祭天。”

  顾越道:“或许会,或许不会。”韦文馗道:“我倒是很好奇,那日,吴侍郎为何愿意出兵帮你镇场面?”顾越道:“大概是裴侍郎的手中,有什么兵部司的把柄,提前招呼过。”韦文馗道:“哦。”顾越道:“嗯,与我无关。”

  碧云挽起青色的衣袖,露出一段洁白清瘦的手腕,又用青葱玉指捏起玉壶,抬高半尺,为客倾酒:“员外郎,听闻兰丘妹妹在南郊唱了楚词?”顾越道:“是。”

  韦文馗笑着道:“碧云,何止南郊,现在是满城楚歌声,他们唱哪里,兆尹府就查哪里,要不然,顾员外又何来的底气答你?”碧云低眉道:“婢子放肆了。”顾越道:“韦兄,再过阵子就要唱宋州,我们早做防备才是。”

  面对严查,顾越拿出诚意,为韦文馗提出一条金蝉脱壳之计——趁还未起事,知会宋州的韦刺史做准备,毁去证据,推责给司马宋成器,如此,韦家能保无虞

  韦文馗听完,探身过去,问道:“你,还真敢让他们查宋州?”顾越道:“若能提前知道查什么账目,查哪个郡县,又有什么不敢呢?韦兄放心,我说要将功赎罪就是这个意思,之后,再不会给你添乱。”韦文馗淡淡道:“明白了。”

  于顾越而言,这是他最后一次为京兆韦氏无偿办事,从此之后,只有礼尚往来,再无恩家;于韦文馗而言,唯独一条最伤感,他不能再以苏安来胁迫此人了。

  当堂,顾越主动饮尽十杯烈酒,因是先得吏部司消息,明年三月当迁户部郎中,故征得韦文馗同意,去后堂以晚辈身份拜过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寺卿韦恒。

  也不知是不是在花萼宴上锻炼出了酒量,顾越离开韦府时,竟是清醒得很,根本没敢要碧云搀扶。碧云回头瞥了眼,从袖袋取出个小香囊,让他转交给兰丘。

  世间冷暖,行者自知。

  开元二十二的这场雨整整持续一年,终于在腊月初的一个清晨,戛然而止。兆尹府把京郊的流民都送回乡里之后,回过头开始整饬各州,眼下,正值宋州。

  是日修沐,久违的阳光灿烂,顾越处理过公务,去诗社听完名家讲述博学宏词,心心念念怎邀了苏安却不见人,才拿着碧云的小香囊,去向兰丘打听情况。

  他现在确实是不敢频繁打扰苏安,因为,自从苏安在社庙唱过《李郎子》,全城开始流行复古的清乐和楚词,原来盛行的龟兹乐、广陵乐和高丽乐都暂时偃旗息鼓,更要紧的是,牡丹坊周围,多了一批成天监视进出人物的眼线。

  进出人物的成色很杂,有吏部李徐的人、诗社张裴的人、宫里的人、做生意的人,眼线的成色也很杂,有十王府邸的,有安丰会的,也有永兴坊的。

  都知道苏安是梨园供奉,五品文散朝议大夫,也知道苏安是牡丹坊主人,南音乐坊的友人,更有痴迷的,说苏安是既为帝王唱,也为难民歌的人。

  花房里,兰丘把石榴裙一扬,斜倚在扶手,两条纤长的玉腿叠放,手中捏紧了那袋柔软的香囊,眸子含笑道:“顾员外,只要粮价没下来,事情就还没完,冯兆尹一走,陆老板当然着急了,大小王爷哪个得罪得起?让苏供奉小心为好。”

  顾越道:“姑娘与他一起排曲,可是有了什么消息?”兰丘道:“昨儿刚合成《宋州词》。”顾越道:“这么快?”兰丘拈花一笑:“他入戏深,自然快了。”

  面对兰丘的一尺楚腰,顾越强忍住不去想那画面:“好,顾某这就去找他谈此话。”兰丘点了点头,起身,撩开珠帘,走到妆台前坐下:“另外,为报答员外传情递物之恩,奴家送您一样礼。”顾越道:“不必,顾某收不得。”

  镜中的那抹红唇勾了一下。

  “顾员外,收不得的话,好歹看两眼再说,毕竟是苏供奉碍于身份,才不得不托了奴家去找妙开师父给打磨的,说原本是块匀药石,珍藏了好些年呢。”

  顾越道:“什么?”

  “唉,世间断袖分桃的多,可似您这样,捧着怕摔着,含着怕化了,这么多年连那处都不念想的,恕奴家多言一句,真真还是头回遇见。”

  腊月,晌午,顾越跌跌撞撞离开醉仙楼,怀里抱着一个镶嵌血珀的红木匣子。

  “苏莫谙!”

  艳阳之下,苏安巧步下楼来,一边送走两位狐裘佩剑的贵客,一边又听见顾越的声音,只回过身,摘下了凤尾蝶面具,整张脸荡漾起舒朗的笑意。

  “顾员外,何事?”

  ※※※※※※※※※※※※※※※※※※※※

  下章发糖,吼吼,感谢颜疏浇灌的营养液,谢谢,一枝红杏出墙来~

  你们可以猜猜匣子里是什么,很容易,过完这段剧情有妙用,捂嘴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