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娃都有了,王妃还在套路>第44章 饶是宁长乐软硬不吃,也……

  宁长乐躲在寝室, 两天没有见人。

  再出门时,发现久安正指派着侍卫来来回回搬东西。

  “做什么呢?”宁长乐询问道。

  久安别过脸,心里还在生闷气, 瓮声瓮气地说:“把东西搬到银安殿去。”

  宁长乐脸色顿沉,呵斥道:“谁让你们搬的?我才不搬呢。”谁要搬去和萧厉同住?仅一次就要他半条命了。

  “王爷吩咐的,你问王爷去。”久安甩头就走。

  宁长乐奇怪,这孩子生什么闷气呢?算了,先收拾萧厉要紧。

  他气势汹汹地踹开银安殿的大门。萧厉正吩咐众人挪动东西, 瞧见气鼓鼓的宁长乐,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娘子生气也这般好看。

  “萧厉,谁让你动我物品?!”

  宁长乐就是不讲理, 他未经允许拿萧厉的东西可以,萧厉未经允许敢碰他的东西,手给剁掉!

  “夫君!”

  萧厉一声夫君。忙碌的众人纷纷抬头,内心感慨, 王爷是真不要脸啊。

  “闭嘴!”

  宁长乐不如萧厉脸皮厚,瞧见大家一副“我不在”“我瞎了”“我聋了”的模样,轻咳一声, “你们先不用忙了。”

  众人飞也似的出了银安殿, 贴心地关上门。

  宁长乐脸色通红, 捏住萧厉手腕,进了卧室, 关门打狗。

  宁长乐还未有动作,萧厉先一步握住他的双手。

  “长乐哥哥,你的手真凉。我给你哈哈。”

  哈什么哈?哈巴狗嘛。

  宁长乐没好气地白他一眼,一下子便落了气势。再回神,已被萧厉抱在怀里, 轻轻揉搓着双手,呼气保暖。

  萧厉的体温高,宁长乐倚在他的怀里,就像倚着火炉,滚烫烫的。

  不仅手热起来,身体也逐渐燥热,泛起酥酥麻麻的痒意,似乎只有再靠近萧厉一些,才能缓解。

  两人用的同一种澡豆,如今闻起来却略有不同。独属于萧厉的气息突然浓重起来,清甜的味道萦绕在鼻尖,挥之不去,像被浸在温泉里,浑身惫懒无力。

  宁长乐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脑子内不受控制地回闪两人这样那样的画面。

  身子软软的,脑袋迷迷糊糊,像只猫儿似的轻蹭萧厉,渴望得到更多。

  萧厉眼见宁长乐软绵绵得化作一汪春水,心想这可能是情热期了,毫不客气地为所欲为。

  逼着迷糊的人唤了无数句夫君,喊了无数次“厉哥哥”,怎么狗怎么来。

  接下来的五六日,完全没有双儿常识的宁长乐被萧厉身体力行地好好教导一番,从内到外深刻地了解。

  等宁长乐理智上线,月华殿早已清空,同床共枕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萧厉初尝□□,无时无刻不想与媳妇腻在一起。

  宁长乐冷笑连连,在萧厉凑过来讨要亲吻时,顺手从萧厉的怀中摸出贴身匕首,一刀扎在耳侧。

  “还亲吗?”嗓子因过度消耗,喑哑低沉得近乎无声。

  萧厉知晓真把媳妇惹毛了,赶紧低头认错:“夫人,我错了,我克制。”

  端茶递水,按摩上药,做小伏低,装乖卖巧,要打左脸,绝对不伸右脸。

  饶是宁长乐软硬不吃,也被磨得没了脾气。

  -

  几日后,到了每月十五的大朝会。

  李器跃刚从北疆返还,马不停蹄地提出奏折,要恢复大周建立初期的府兵番上制度。

  一言以概之,各地方军队采取轮流上番,守卫京师的制度。

  大周初期,曾在全国各地设立十二道军府,每道军皆有将军、副将各一人。京师禁军由十二道军按照距离京城远近,轮流上京守卫。禁军选拨也极其严苛,皆是五品官员及以上官僚的子孙组成。

  十二道将军、副将不属于地方官制,而是属于京师任职系统,有效遏制地方军事的增强。各地士兵无事在田野耕种,有事上战场,极大减少将军手握重兵的积弊。

  只是朝廷发给士兵们的饷银太少,加上各地远近不一。远离京城的士兵来京服役,难免长途跋涉的困难疲惫,甚至在途中丢了性命。因此,逃兵越来越多,番上制度逐渐败坏,不能再用。

  现如今,各地将领驻地多年,甚至几代,自拥重兵。萧厉及其父亲安定王便是拥兵自重的翘楚,连乾详帝不敢轻易触动,不得不采取迂回的策略,把一半安王军纳入禁军。

  这些士兵对萧厉极其忠诚,三年时间过去,仍旧只听从萧厉派遣,反倒直接威胁到皇宫安全。

  于是太子萧昀打算釜底抽薪,重启番上制度。西南李将军乃是太子远亲,他打算让李将军的部队上番,把萧厉的五万安王军遣到西南驻扎,任命自己的心腹为首领将军。

  一个倒换,安王军远离京城,去了大西南,既不能威胁京师,又不能被萧厉所用。

  萧厉其实也早已发现如今藩镇拥兵的弊端。他打算等自己造反登基,撤藩整顿军务,收归军权。没想到,太子萧昀和他不谋而合。

  只是可惜,作为现在被裁撤军权的人,萧厉不会如萧昀所愿。

  萧厉直言谏上,大义凛然地说着场面话:“陛下!大周边境,突厥虎视眈眈,西南蛮夷时常侵扰,此时大改兵制,置国家安稳于不利,置百姓生死于不顾!”

  “边疆多年战事,迟迟未能打趴下外族,想必就是我等军士怠慢,理应大刀阔斧进行革改。”

  李器跃辩驳萧厉的说法,冷哼道,“老臣以为这是安王爷为自己的私利辩白,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呸!李尚书,你多年没打过仗,甚至年轻时也没打赢过几场。年老了,倒是学会倚老卖老,张着一口黄牙,血口喷人,满嘴胡言!”

  萧厉啐一口,想起临安水匪就愤慨不已,借机不留情面地狠骂李器跃,把对方气得半死。

  荣国公接力上场,横眉冷对:“安王年纪不大,口气不小。老臣以为番上制度势在必行,利国利民!”

  “臣等附议。”有近乎三分之一的臣子站出,支持恢复番上制度。

  “老臣认为安王说得有理。”出声的是太子太傅,三朝元老,葛老先生。

  葛老一出,萧昀大惊望向萧厉。葛老向来中庸而立,萧厉何时把人笼络到他身边?

  不只葛老,就连荣国公势力范围的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纷纷表态,还有萧昀趁机提拔的新晋丞相。

  朝堂竟有半数臣子站在了萧厉一方。

  萧昀惊得冷汗涔涔,瞪大眼睛,甚至无法呼吸。

  乾详帝见此,没法强制推行,撂下一句‘改日再议’,草草退朝。

  萧厉不疾不徐地走到萧昀面前,眼睛似淬毒的箭,直射进萧昀的胸膛。

  他轻声道:“想要射杀猛虎,先看看自己有没有练就好本事吧。”

  萧昀僵直在原处,感觉浑身血液被凝固,冰冷彻骨。

  这是萧厉第一次与萧昀正式交锋。一旦撕开伪装,露出獠牙,必然是将猎物扑倒在地,撕咬得粉碎。

  众臣散去,李器跃唤了好几声,萧昀才缓缓回神。

  “殿下莫慌!突厥王已与我们达成意向,已经把北疆边防布阵图交到突厥王手上,定能杀得安定王措手不及,看萧厉没了安定王、没了北疆做倚仗,还能嚣张到什么时候?!”

  李器跃亲自护送粮食到北疆,为的就是和突厥王达成合作,以半个北疆作为条件,用突厥解决安定王,彻底毁了萧厉的根基!

  “好!很好!”萧昀眼中闪过厉色,咬牙切齿地说道,“你暗中布置兵马,绝不留萧厉的性命!”

  大半朝堂官员倒戈,绝对不能让萧厉活着。

  安定王要死!安王更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