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茗未听楚钦临行嘱托。

  原本的计划是赵茗挟持楚钰,拖延够时辰后率黑骑逃离。

  赵茗不想这么做。

  他要杀了狗皇帝。

  皇帝一死京城群龙无首,西北王不得不为防止天下崩裂而坐上皇位。

  他要替哥哥报仇。

  这吸食赵长宁血脉赖以为生的盛世不要也罢。

  而赵茗并没有想过他若是杀不了楚钰,反而被楚钰逃脱,朝廷的人马再无顾忌时候黑骑面临的困境。

  赵茗眼中有刀光剑影。

  楚钰面颊沾染血污,狼狈不堪从地上爬起来还未站稳便被黑骑举刀砍向脖颈,刀风凛冽袭来,眼看就要命丧于此。

  于小野带着守陵卫队的人马冲入地宫的时候便看到这一幕。

  守陵卫队统领贺山被反贼挟持为之指路密道后被弃如敝履,于小野在密道入口遇到贺山的时候他已经摔断了一条腿。

  守陵卫队的人并没有理会贺山,因为他们知道等待贺山的将是暗无天日的牢笼。

  于小野久经骑射,随身携带弓弩,弯腰搭弓一箭射出,羽箭驭风快急直中举刀黑骑的胸膛,黑骑胸膛飞溅出大片血花,手中利刃重重砸落地面的青砖。

  赵茗回头看去便见一名短打装扮的高大青年放下了手中的弓弩,耳后至脖颈有一道深可见骨的疤。

  因这一箭楚钰回过神。

  楚钰从倒地的黑骑腰间转瞬拔出兵器,趁之不备砍伤一人往杨廷方向遁逃去,红衣禁卫此刻得了先机,人群中有人喊一声护驾,红衣禁卫与为数不多的府兵在守陵卫队的掩护下往皇帝的方向涌至。

  赵茗眼看机会已失,带着自己的黑骑与朝廷三方人马厮杀混战,疾风四起,火焰冲天,转眼地宫中已是刀锋卷刃,哀嚎遍野。

  楚钰死里逃生,衣袍皆红,脖颈上一道伤口汨汨淌血,眉眼中泛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援兵何至?”

  杨廷道,“潼关距皇陵比京城更近,再有半个时辰乱臣贼子必当伏诛。”

  而他们必须要撑到援军的到来。

  这是一场死战。

  各府私兵全然滥竽充数,守陵卫队常期散漫疏于训练,只于小野一人还算得力,真正能与黑骑拼杀的唯有红衣禁卫,而红衣禁卫早前在地宫外已经被折损过半,楚钰带进地宫的寥寥数人难与黑骑匹敌,是以一开始黑骑几乎势如破竹。

  直到潼关太守带着黑压压的万名援军涌至地宫的时候,战局才真正扭转。

  黑骑即便有通天的本领也敌不过对方人多势众,皇陵中鱼灯沁血,腥气扑鼻,长久的人海战术耗进了黑骑最后的体力,赵茗一方渐渐趋于下风。

  皇帝下了命令要将黑骑为首之人生擒。

  于是到最后数百黑骑尸骨横陈,惨烈之至,只余下赵茗一人还在奋力顽抗。

  赵茗的身边是死去的黑骑尸体。

  血腥味从他的鼻尖蹿进来。

  他是久经战场的人,曾经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边境驻成一道白骨累成的墙,守护住了边境百姓的平安。

  而今天子不仁则休怪他无义。

  天下在他眼中不如赵长宁一人。

  他的哥哥此刻甚至不知是死是活。

  赵茗身上刀口密布,双脚被碎石碾磨破碎,眼瞳中暗藏凛冽杀气。

  没有人要他的命。

  他像一匹困兽被数十方红缨枪围袭一隅,稍微一动就要被万孔穿心,红色的盔胄悄然龟裂,猩红的液体一滴滴坠落在地,风扬起的发上布满血垢,眼中狂焰比风中火云更甚。

  赵茗立在死尸中央,身后是肆虐的风声与昏暗的灯光。

  他挺直了背脊,握紧腰间的刀。

  因主将一个危险的决定导致黑骑全军覆没。

  黑骑本可以活着回去。

  赵家的男人没有孬种,是他酿成的血债也将由他来终结。

  赵茗闭上了眼睛,握刀的手背微微一动,心中已生死志。

  就在他决定用自己的性命来偿还这几百条人命的时候,一身狼藉的楚钰从烈风中向他走来。

  赵茗曾经是一个纨绔,京中少有人瞧的上他。

  后来少年从军,军营历练多年,形状体貌又与当年有别,是以眼下赵茗虽落入敌手,盔胄被掀开,眉眼在火光中清晰可见,诸位大人中也无人认出这是赵家二爷,遂未怀疑到西北王的头上。

  在场认出赵茗的只有三人。

  楚钰,崔嘉与刘燕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