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丞相他是斯文败类>第73章 除夕

  温庭终是放开了应辞, 他在那双眸子中看到了熟悉的情绪,他再熟悉不过,那是无法掩藏的恨。

  他知道他的话起了作用,他也知道仇恨的力量有多大, 应辞不会再去寻死, 即便要死, 也是在痛杀仇敌之后。

  温庭重新上路, 不过半日, 便赶上了先头部队。温庭不是将军,没有自己所辖军队, 此次出征带领的,不过是京都周围可调遣的五千精兵, 其余军队, 早已在边地待命, 已经与北狄展开了厮杀。

  雍州岐山。

  应煦帮助林铁头夫妇整理好行装, 将二人送上了马车:“爹娘,你们暂且去豫州避乱,战火到不了那里, 等战事结束,再回来。”

  “你真的不跟爹娘走吗?”林铁头不死心,又问了一遍。

  应煦笑了笑:“儿子已经说过了, 好男儿顶天立地, 异族来犯,岂能退缩于后, 苟且偷生, 况且爹也说过了, 儿子本就是从军中出来的, 休息了三年,也该回去了,只爹记得,若是有族亲来寻,便将我所写书信交给他们。”

  林铁头见劝说不动,叹了口气,终于放弃,若是以前,他还能强压着林耀跟他们一起走,但现在林耀知道了一切,铁了心要去参军,他也阻挡不了。

  应煦送走了父母,简单收拾了一下铁匠铺子,向着报名参军的地方去了,战火已到了雍州界,到处都有临时的征兵站,他隐隐觉得,军中才是他该去的地方,当他提起剑的那一刻,只觉得热血沸腾,似有未竟的雄心壮志又重新升起。

  北狄突然进犯,一路势如破竹,一方面是因为,北狄出其不意,另一方面,却不知是何原因,北狄似乎对祈朝的边防布控了如指掌,总能轻易突破,以至于祈朝军队节节败退,退守雍州。

  而这一切,终于在温庭到来之后,得到了缓解。

  温庭自然知道是何原因,有人为内应,不断给敌人送情报,能守住才是奇了怪,在他命人掐断了那条情报线之后,北狄终于吃了瘪,自此变成了僵持局面,成了他与擎王之间的博弈。

  边境战火喧嚣,远在京都的丞相府里,日子渐渐恢复了往常的模样。

  温庭刚走的那几日,念珠几乎寸步不离的跟着应辞,晚上也不再回自己的屋子里,就在榻上休息,生怕应辞再做什么傻事。

  而应辞在那日大哭一场,似乎流尽了积压的所有眼泪,也终于将闷在心中的情绪释放,在那之后,受创的身心才渐渐好转,而温庭那一日刻在她心中的那一点点痕迹,则一天天加深,扎了根,发了芽。

  她知晓念珠的担心,她不会寻死了,至少在替应家报仇雪恨之前,都不会了。

  她极力配合所有的关心,按时吃饭,按时休息,任由念珠粘在她身边,待她身体恢复,能下床时,还让念珠陪着她在园子里转一转。*T

  只有时候摸着自己平坦的腹部,有些恍惚,那里曾经竟然有个孩子,是她与温庭的孩子,那是她曾经偷偷企盼却又被扼杀掉的一个小小的奢望,但是都不重要了,从今之后,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日子一晃而过,转眼便到了年节,只前线战火连绵,今年的各项活动典庆都不如往年那样热闹。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烨帝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之际,大臣频频进宫侍疾,带出来的消息一日比一日糟。

  他们心中明白,雄才大略的烨帝真的要不久于人世,这个王朝,很快就要换一个新的主人。他们不是没想过换一个自己支持的人,只是太子从小培养,根基颇深,再加上烨帝在最后的时间,依然在为太子安排着一切,虚弱的身体仍旧掀得起雷霆之势,所有有异心之人都被迅速拔除,再无人敢轻举妄动。

  除夕之日,宫中举行了宫宴,但丞相府唯一的官员上了前线,白日里老夫人带着应辞和念珠去拜见过皇后后,便回了府里,不用去参加那什么宫宴,与亲近的人在家里过除夕,自在的多。

  只是到了府里,念珠却没跟着回来。老夫人疑惑问道:“念珠那丫头呢,还没回来?”念珠中途被一个宫人唤走,那会她正在与皇后说着话,既是在皇后宫里被叫走的,当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她便没有细问,只她们都回了府里,念珠竟然还没回来。

  应辞想了一下,笑了笑:“老夫人别担心,时逢年节,宫中事务繁多,许是被什么事绊住了,应该快回来了。”那个叫走念珠的人,她认得,是东宫的内侍。

  老夫人点了头,放下心来,看着应辞的笑,心中又叹了口气。小时候的应辞笑起来,活泼可爱,后来在丞相府里,虽然受了惊吓,但时间久了,笑起来也是温柔可亲,可现在的应辞,虽然嘴角勾着笑,却怎么看都是冷冷清清的。

  过了午后,沈婆和厨娘开始准备年夜饭,应辞便道:“我也去做些点心。”

  沈婆忙笑呵呵地拦住了她:“姑娘歇着就行,不用亲自动手,其他的我来张罗就行啦。”

  倒是老夫人开了口:“她想做,便让她去做吧。”有点事情做,总比闲着胡思乱想好,她还记得应辞自缢那日,简直要将她吓晕过去,在床上歇了几天才缓了过来,如今温庭不在,她要好好看着才行。

  正好念珠回来了,手里大盒小盒捧了不少,刚踏进慈溪堂,就哎哟一声:“沈婆婆,快,帮我接一下。”

  沈婆赶忙接过,又问道:“你去买东西啦?怎不多叫点人?”自从檀木走后,府里的内务便由念珠管着,好在念珠虽然大大咧咧,但办事细心,以前是有檀木在,她懒得操心,现在不得不上,也学得有模有样。

  念珠嘿嘿一笑:“没有,不是买的。”

  应辞心里有数,便问:“你做什么去了,*T 这样久,老夫人担心的很。”

  念珠看了一眼应辞,这才答道:“太子殿下将我叫了去,说是即将新岁,大人不在府中,他便替老师孝敬孝敬老夫人,拿了这许多东西,让我带给老夫人呢。”

  老夫人听了,呵呵的笑起来,手里转着佛珠:“太子是个好孩子。”妩簪养出来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与逸轩的缘分浅,想到此处,又不免有几分伤感,应辞见状,便扶着老夫人去歇着了。

  老夫人休息前又道:“既是新岁礼,你们便挑挑去,有合适的便领了去吧。”

  应辞哎了一声。

  应辞送了老夫人去休息,准备去做点心,叫上念珠替她打下手,念珠明白应辞是有话要与她说,便一同进了厨房。

  进了厨房,应辞一边准备材料,一边道:“太子殿下今日叫你去,是不是还有别的事。”

  念珠摇了摇头:“也没别的事,就叫我过去说了会话,今日又上了哪些课,晚宴又要做些什么,都是些寻常的事,除了我带回来的那些,太子殿下还另给我了一份新岁礼。”

  现在的情形,其实已经很明白了,但这些事,也只能跟应辞说说,她没有别的想法,只能以平常心对待,况且太子也从未说过什么出格的话。

  “没事便好。”应辞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一切都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没有要到做决断的时候。

  她现在对皇家的人没有任何好感,至少,烨帝便是一个不辨忠奸的昏庸皇帝,但也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人,太子也许会不一样,至少,不能在他没有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前,就判了他的死刑。

  “哦对,阿辞,今日太子还问起你了。”念珠想了想道。

  “问我,问我做什么?”应辞有些惊讶。现在她倒不再怕暴露了身份什么的,应家全族被判死刑,临刑前都要验明正身,烨帝不可能不知道少了一个人,但到现在都没有动静,便是饶了她一命。

  她自然不会感激,但现在也确确实实不会害怕被人知道,知道了便知道了,大不了便是一死。

  “也没问什么,就随便问了两句,问你是不是还在府里,一切可都还好?”念珠挠了挠头,其实她也疑惑的很,都怀疑太子是不是知道了什么,不然干嘛这么关心丞相府的一个侍女。

  应辞哦了一声,垂了眼眸:“无妨,问便问吧,你照常说便是。”

  念珠见应辞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又是一阵心疼,她现在觉得,应辞鬼门关里走一遭,竟是什么都不在乎了,要是能想开点就好了,虽然很难。

  她想了想道:“我是个孤儿,无父无母,没有亲人,但有幸遇到了老夫人和大人,现在的生活是我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他们便是我的亲人,这里便是我的家。”

  “阿辞,已经过去的,不能改变,但如果你愿意,这里也可以是你的家。”只要应辞愿意,这里*T 也能成为她真正的家。

  应辞抿唇一笑,“知道了,快帮我做,不然赶不及了。”她知道念珠在安慰她,但是一个亲眼看着家被毁的人,怎么可能毫无芥蒂的走进一个新家。

  等到晚间,沈婆张罗了一桌子菜,应辞也端上了自己做的点心,在丞相府这半年,其他的没有什么长进,厨艺倒是长了不少。

  老夫人,念珠,应辞还有沈婆,一桌子人欢欢喜喜地吃了饭,说着曾经的一些趣事。大部分时候,都是其他人在说,应辞安安静静地听着,适时地笑一笑。

  用过了年夜饭,便是守岁,老夫人和沈婆年纪大了,有些熬不住,应辞便取了些自己抄的佛经过来,拿给老夫人:“老夫人,这是我抄的佛经,年节要供奉的地方多,我也该尽些心意。供奉完,老夫人就去睡吧,佛祖不会怪罪的。”

  老夫人拍了拍应辞的手,多好的丫头,怎么就这么命苦。

  温庭在战场上,老夫人其实担心的很,只是现在府中无人,她作为家主,若是心神不宁,难免会让整个府里都人心惶惶,连年都过不好。

  这会有厚厚一沓佛经,老夫人奉了许多在佛前,念了会经,替温庭祈福,才上床休息。

  应辞和念珠回了清竹轩,这一回来,瞬时觉得有些冷冷清清,其实府里到处都点着灯,十分亮堂,可清竹轩里没有主人在,连灯火都感觉冰冰凉的。

  应辞问:“你可要睡?”

  念珠挺了挺胸:“不要,我还年轻,熬得住。”

  应辞笑了笑,取了一壶酒出来,是温庭曾经爱喝的那种,两人在院子里的亭子里坐下,游廊水榭,灯火游鱼,衬得应辞面色忽明忽暗。

  念珠率先打破了安静的气氛,举起酒杯,十分豪气地道:“新岁将到,祝阿辞新的一年……”她打了个顿,接着道,“事事顺遂。”

  应辞笑了笑,举起酒杯碰了下:“好,一口饮尽,莫要停留。”她是这样对念珠说的,自己却是让那清冽的酒在口中停留了许久,才吞咽入喉,苦烈的滋味,竟没有从前那样难以忍受了。

  念珠听了应辞的话,一口饮尽杯中酒,唇齿留香,还有点甜甜的,她眼睛亮了起来,等不及应辞再倒,自己就又倒了一杯,完全忘记了这是酒,以至于几杯下肚,还未来得及听到应辞的祝词,就已经醉倒在石桌上。

  应辞看着念珠摇了摇头,又自倒自饮,喝了几杯,却好像是喝不醉似的,她放下酒杯,靠在了美人靠上,月亮挂在天边,她想起了在边地的那个人。

  她知道那些佛经,老夫人是拿去给温庭祈福的,但她自己其实早就不信了。她还记得,中秋之时,她向上天祈愿,许了两个愿望,其中一个便是,应家平安出狱。

  瞧,上天根本看都未看一眼,想要实现什么,大概还是要靠自己。温庭想要平安回来,也得靠自己。

  他能回来吧,应*T 辞想。

  毕竟,她还有很多疑问,需要他解答,比如,应家之事,他也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