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少将军>第104章 糖葫芦

  四人相处甚欢,文乐想起傅骁玉跟他说起的事儿,皱着眉头想想,说:“古华轩并不大,是如何藏那红珠的?”

  周崇看着严舟,严舟这才说道:“殿下近日晚上会抽筋,奴才差人请了太医来,说是在长骨头,需要多吃些东西。这事儿闹得大,宫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九殿下娇惯,连晚上床头都得放着几碟子吃食,以免醒来肚饿。奴才每日都会将红珠搁置在那点心里头,最下头摆得瓷实,瞧不出来嵌着红珠。”

  周崇回想了前些日子的小吃,说道:“难怪......你明知我口味,每次带来的点心,却有一盘是我不爱吃的。”

  严舟抿着唇笑笑,说:“以防万一。”

  说着话的功夫,马骋敲敲门,说道:“主子爷,外头来了个人,说是姓元。”

  周崇与严舟对视一眼,傅骁玉把一茶盏的松子放置到文乐跟前,说:“叫人进来。”

  元晴也不知道跑了多久,发带都散了,喘着粗气。

  一进屋,就瞧见了自己最仰慕的傅骁玉坐在那儿,差点又岔了气。

  严舟刚想起身让座,就被周崇严严实实地摁在了座位上。

  一旁的马骋找来木椅,扶着元晴坐在那木椅上,总算是将自己的气喘匀乎了。

  “咳,给、给殿下、少将军、祭酒大人请安。”

  周崇呷了口热茶,说:“坐吧。”

  元晴坐下,从自己的衣袖里拿出一折纸扇,说:“听殿下所说,我回家后便去姐姐闺房找了一番,这是搁置在姐姐闺房中暗箱的折扇。”

  严舟瞧了瞧那扇柄,是梨花木做的,没有一两百两买不来这折扇,用它之人一定非富即贵。

  文乐托着腮帮子看,说道:“若这真是与你姐姐......的人的物件儿,她怎么会不带进宫呢?”

  “被父亲送进宫,自然知道此生与这人无缘,带着扇子若是留下话柄,她的命与元家的命,都留不住。”傅骁玉说着,将扇子打开,递给了周崇,“她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年少缱绻爱意都已经封存在闺房之中。岂料竟与意中人在宫中重逢......”

  扇面上写着一首词,底下刻有一枚印章。

  璋。

  当今太子,名唤周璋。

  周崇将扇子合了起来,握紧了严舟的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话。院子外头吵闹,傅骁玉皱着眉站起来,推开门问:“何事吵闹?”

  思竹抿着唇,与马骋对视一眼,对院中各人行了礼,最后将眼神聚焦到元晴身上,说道:“城南失火,元家三十二口人,无人生还。”

  元晴一怔,猛地跪坐在地。

  他爹,他奶奶,还有尚未入殓的姐姐,都让火烧了?

  元晴撑着身子要往外走,手抖得撑不住,让地上的石子绊了一跤。

  严舟连忙上前将人扶起来,说:“元公子,你冷静些。”

  “我如何冷静?你告诉我如何冷静!?”

  傅骁玉皱着眉,今日元晴若是犯懒托人将这纸扇送来镇国府,只怕他自己也会葬身于火海。

  夏初,还未到那炎热时候呢,前些日子雨水不断,怎会在这时候起火?

  周崇摁住了元晴,说道:“你此时若是回去,怕是活不到明日。”

  元晴失魂落魄地跪坐在地上,说道:“若不回去就能活着?一辈子生活在镇国府再也不叫那暗中的人瞧见?”

  周崇皱眉,却没治他出言不逊的罪,而是说道:“若你捱过这两日便不同了。”

  “有何不同?”

  “马上放榜,你是状元之才,入朝便是四品官员。”周崇说着,“那人敢动你,无非是你家人微言轻。而你不同,你若是状元,便能为国效力,你一日是今上的势力,他便一日不敢动你。”

  元晴的眼睛红了,像是抓着救命稻草一般,抬头看了眼周崇,问道:“真的?”

  周崇看着他,眼神笃定,说道:“真的。”

  元晴在镇国府住下,暗卫把整个屋子都围了起来,伺候都由思竹亲自伺候,一丝风都放不进去。

  周崇与严舟匆匆回宫,傅骁玉看着那院子外的兵,没说话。

  文乐做百夫长时,他带回来的百余个士兵皆是精壮,被文帝顾忌,尽数打散安排到了不同的兵营中。

  按理说,文乐的少将军只是个名号,并无手下才对。

  这些一招即来的人,是谁?

  “少将军。”为首的男子穿着青衣,头发高高的盘起,用一盏银冠别好。

  文乐笑着与他打招呼,说道:“杨擎,又壮了几分。”

  杨擎有些腼腆,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看向傅骁玉,敬畏地说道:“祭酒大人,下官杨擎,守城军统领。”

  守城军。

  傅骁玉瞧着他那莫名其妙崇敬的模样,挑着眉瞧了眼文乐。

  文乐拍拍杨擎的肩膀,说:“以前在边关的时候,祖君迫着我们一边训练一边去听夫子讲课。那会儿杨擎性子急,老是招夫子罚,我们在训练,他一人抱着书在旁边背,背错一个字就打手心。”

  杨擎不好意思地挠挠下巴,说:“那会儿年纪小,不知道是在学东西呢,招夫子不喜也是应当的。”

  傅骁玉喜欢听文乐说起在边关的事情,眉头微展,问道:“那夫子呢?没同你们回金林?”

  “夫子死了。我与另一个小子那日在夫子家背书,匈奴突现,夫子将我们藏在地窖之中,等我们出来时,夫子已经被丢进井里了。”杨擎说道,“镇国将军亲自为夫子寻了墓地,就在那边关旁,日日夜夜望着那瞭望塔,也算是全了夫子守城的心。”

  傅骁玉沉默了一瞬。

  杨擎后知后觉,发现自己把天聊死了,不好意思再与傅骁玉这般有才华的文人交流,怕露怯,行了礼之后离去。

  傅骁玉瞧着那人的背影,问:“像这种‘朋友’,乐乐还有多少?”

  以前作为百夫长的士兵被打散到了各个兵种之中,都是十七八年纪。如今已经各个地方的中流砥柱,守城军、金吾卫与禁卫军,甚至是兵部侍郎、兵部尚书。

  这些人,都与文乐是过命的交情。

  文乐看着他,说:“知根知底的,约二十人。”

  二十人。

  傅骁玉心想,一人号令百人,就已经能将皇宫完全控制了。

  文乐见傅骁玉不说话,低声问:“怕啊?”

  傅骁玉瞥了他一眼,说:“怕你作甚?”

  文乐笑了下,被衣袖遮住的手,在大庭广众之下,悄悄地勾住了他的手指尖。

  他家的妻,胆子是比别人大些。

  春闱放榜,这日天色正好,太阳高照,万里无云。金林热闹至极,各个地方的学子都聚集在这都城中,等着候着放榜。

  府邸的小厮们你挤我我挤你,老想霸占最前面的位置。

  一声锣响,腰佩长刀的人带着黄色的布榜上前,别到了木板上。

  人潮涌动,不知道是谁瞧清楚了那榜,大喊一声:“是元家少爷!元家少爷得了魁首!”

  “元家?哪个元家啊!”

  “还有哪个元家,说起来也是命苦,一个大火,一家子人都没了。”

  “一家子都没了?真是作孽。”

  “我听说是有人刻意放的火呢!”

  “别胡说,当心让人听见——”

  马骋在屋顶上眯着眼瞧,看清楚了之后,使着轻功往回赶。

  元晴这几日都在屋中,一步都未曾出去,偶尔与思竹聊上几句,却也是心情恹恹的。

  他那一大家子,如今都已经烧得干净。官府只给他余留了部分的骨灰,拿一木盒子装着,三十余人,箱子他一手都抱得起来。

  人命,轻贱得很。

  “中了。”

  元晴动作微顿,手指在棋子上按按,说:“祭酒大人,我今日想回一趟元府。”

  傅骁玉摩擦着手中的墨玉棋,说道:“可以。元府地契在官府那儿有存证。若是你想再建......可以找傅家。”

  元晴笑着点点头,眼底却不见笑意。他起身向傅骁玉做了个长揖,起身后,往外走去。

  外头天光大亮,花草的香气十分清新。

  元晴眯着眼望了下,由思竹护送着回了元府。

  说烧干净倒也没那么严重,就是木头都见黑了,瓦片也到处都是。四下看看,漆黑一片,瓷器碎裂,金银都已被乞丐们摸了去。

  元晴走到门口,拂开元府牌匾的灰尘,问:“思竹先生,这些可否帮我带去客栈?”

  思竹点头,唤了护院过来,将牌匾带去了元晴所居住的客栈。

  元晴站在门外,他恍惚间,好像看到里头有人跑出来,穿着嫩黄色的裙子,头上朱钗摇摇晃晃的,身后跟着一个矮矮的小少爷。

  “晴弟,你这般木讷,以后怕不是找不到漂亮媳妇儿!”

  “我才不要漂亮媳妇儿呢,我要做大官,爹说了,只要做了大官,什么姑娘都由着我挑!”

  “乱讲!那也得看你是什么人——你当那油嘴滑舌好吃懒做的汉子,有人中意?”

  “总归还是有家姐陪我的,奶奶说了,家姐这么不遵循女戒训导的,嫁了人也是不安生的!”

  “不安生就不安生呗,总该寻着我自个儿喜欢的。大不了被休了回元府,到时候......晴弟,爹爹要是骂我,你可得替我说说话!”

  元晴站得笔直,瞧着那两人前后走出去,找那路边的大爷买糖葫芦。

  自己当时是怎么回答的?

  好像是说——好,爹不养着你,弟弟考取了功名也养着你,大不了不嫁。

  “元公子?”

  元晴被思竹的声音唤得回过神来,愣愣地瞧着那卖糖葫芦的大爷,一步步朝着他走去。

  “大爷,来一串糖葫芦。”

  “好嘞!两文钱啊公子。”

  作者有话说:

  别人眼中:少将军55555太惨了,那么努力成为百夫长,结果现在金林质子,只有空名,啥也没得,还要和男人成亲5555太惨了太惨了。

  傅布灵眼中:好家伙,别努力了,你再努努力都能篡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