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王爷,这厢有礼了>第134章 太后的执拗

  很快,唐云舒就接到了一条暗卫传来的消息,花慧半年前不慎摔下山谷,后卧床不起,三个月前意外被个游方道士给治好,后来入宫。

  “又是道士?”

  怎么最近他遇见的事情,都和道士有关。

  萧以霆从身后拥他入怀,语气透着温柔:“一次是巧,次次都与道士挂勾,就难以巧字来形容。”

  “我自是明白。”放下手里的纸,唐云舒笑道:“我看是哪位神仙下凡,想体验人间疾苦来着。”

  要是让他知晓是谁,他手都给切掉。

  “不管是谁,总会留下把柄的。”

  百密必有一疏,对方再滑熘,也绝不可能没有留下一丝的线索。

  唐云舒抚着他的手臂,笑得跟个狐狸似的:“我敢确定,花慧就是韦甜。”

  “如此,身后就是成国公府了。”

  萧以霆说到成国公府时,清冷的眸子透着厌恶。

  新的成国公继位后,老国公见到太子羽翼渐丰,开始心急。

  别人越是心急,就越是容易出招。

  老国公相反,他越是心急,面上越是风平浪静。

  唐云舒挑眉,笑得云淡风轻:“我那好父亲,这几个月安静得不似他本人。”

  “之前欲调往外县为官,被我训斥过,他不敢不安静。”

  朝中大臣都知晓,韦声一心想外放,却屡屡被阻,心中早就生出怨气。

  他如此安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可能在别求他法,甚至已成功求到。

  韦声不傻,朝中谁都知晓,现任成国公也就是韦声的岳父,因为女儿的死十分厌恶韦声,绝不可能再提拔他。

  他现在四处钻营法子,尽快调离京都。

  唐云舒扯着他的衣领,笑道:“你说,要是亲爱的父亲大人知晓,女儿变成今天这副模样,会如何?”

  别人他不敢保证,这件事情他却有自信知晓,韦声并不知女儿的事情。

  韦声再有不是,也绝不会拿自己的女儿冒险。

  老国公只怕才是最后的得益人。

  萧以霆把玩着他细长的手指,温柔道:“云舒不必挂怀,那花慧就在眼皮底下,不怕拿捏她不住。如若发现她真是韦甜,第一时间会直接将人拖走。”

  韦甜十分得老国公信任和宠爱,比起父亲韦声,韦甜更对老国公忠心。

  “嗯。我倒是想瞧瞧,对方的目地到底是为何?

  太后宫内,太后病情霎然加重,闻疏等人正在愤力抢救。

  在经过半个时辰的抢救了施针,太后终于幽幽转醒。

  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吐了口血,吓坏了所有人。

  闻疏让他们放宽心,太后如此是很正常的,到底病已入骨。

  太后难受得满床打滚,身上奇痒无比却不敢抓挠。

  想到什么,太后吼道:“去,去寻他,快点过来。”

  闻疏和任御医相视一眼,不明白太后想寻谁。

  花慧立于床侧,自不敢多说,垂手不语,最后跪下静静握着太后的手。

  太后实在痛得厉害,就开始疯言疯语,一会太上皇,一会杀贱人,一会说着其他一些胡话,让人听得云里雾里。

  闻疏看情况不妙,改变施针穴位,一刻钟后,太后的情绪才慢慢平稳。

  她仍是握着花慧的手,眼中满是悲痛:“花慧,快把药拿来,快把药拿来。”

  花慧紧紧握着她的手,似乎恨不得与她一起承受这种痛苦,苦口婆心道:“娘娘,明天就到了,明天就到了。”

  任御医微皱眉,语气满是疑惑:“什么药?”

  花慧忙诚恐跪倒在二人眼前,状似慌乱道:“是,,是我们那里有一个道士曾治好一个身患花柳的男人,太后知晓后,就让奴婢拿来那药方。”

  哦。。闻疏瞬间来了兴趣,道:“那药方呢?”

  他知晓在民间,有许多医术高手在,不乏真能起死回生之辈,那是真正的大国手。

  在荆城时,闻疏就常寻一些民医,走脚医聊天,他们手里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得力的偏方。

  他拿在手里,可以造福于民,求人脱离病魔。

  如果民间有人会治花柳之病,那是很正常的。

  闻疏凝视着太后苍白的脸色,心中冷哼,可再好的药,也救不了太后。

  她不止得有花柳,还有血液的问题。

  这种血液病并不会遗传,正确的来讲,她是生下萧以霆几年后中毒,病变痊愈后血液出现问题。

  这种血液病平时没有什么表现,风寒,高烧,也不会危及生命。

  但是大病上,却会出现奇怪的药物反应,如果用药错误,可能会终身瘫痪。

  闻疏望向太后,语气坚定道:“太后娘娘,这个药还请给草民看看,如果有问题,不能服用。”

  “你治不好,还不许别人治好不成。”

  在太后看来,闻疏之所以如此,正是害怕自己没治好的病,给别的乡村野夫治好,损掉他的顔面。

  不得不说,太后娘娘十分有想像力。

  闻疏作揖,语气认真:“娘娘,您的身体不同常人,如若您不听我的,必然会后悔终生的。”

  太后冷哼,语气透着不悦:“你开的方子药效极慢,哀家夜里生不如死。现在有更好的方子,哀家自然会用。”

  “太后如此固执,那我只能请陛下定夺此事。”

  人是他治的,绝不能死,瘫在他手里。

  他心里再不喜太后,现在是自己在为她看病,可不能砸了招牌。

  不过,如若是她自己乱来,可就与他无关。

  太后不以为然,在她心中就是觉得闻疏心胸狭窄,容不得比他医术更好的人。

  什么神医,都是狗屁。

  任御医恭敬作揖:“太后娘娘,师父医术天下独步,但也不影响仍有神医在名间。我们只是想看看方子,以防万一,并没有别的意思。如若真能治好娘娘,自然是天下大幸。”

  任御医在宫中多年,太后在想什么,他一眼偏知。

  太后闭上眼,语气透着不悦:“最好如此。”

  任御医看她要休息,拉着闻疏片外走。

  宫廊下,二人闲步观景,任御医见闻疏沉默,轻叹道:“师父,太后娘娘看样子是病急乱投医了。”

  他可以确定,师父说治不好,天下间再没有人可以救太后娘娘。

  想了想,任御医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娘娘的病您是有法子治好的,为何师父说要终于服药。”

  闻疏背手侧头望向旁边的鲜花,回头凝视着他:“我和你说过,有些病再好的药都是治不好的。比如关于血液方面的。”

  任御医恍然大悟,惊唿出声:“师父的意思是说,太后有血液方面的病症。”

  他跟随师父多年,知晓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医识,顿时愁上心头。

  真如此,那就十分棘手了。

  “嗯。”闻疏轻叹,语重深长道:“她的病是后天生成,该是中毒后毒素过于霸道,引发的后遗症。这是十分罕见的,也是十分少有的情况。”

  任御医皱眉:“十几年前,听闻太后确实不慎中过一次毒,险些丧命,后来被上一任院首治好。师父,那时候您还没有出名。如若现在太后再中那种毒,定然不会如此。”

  “世事难料啊。”

  闻疏医术再好,也绝对不会打包票。

  很简单,每个人的身体不一样,接受药的各度,也大不相同。

  干康宫内,待他们走后,太后缓缓睁开眼。

  花慧以为她睡着了,没成想只是闭眼休息片刻,忙跪着上前。

  “娘娘。”

  太后侧头凝视着她,冷声道:“你明天让人将药拿来,不必给他们知晓。”

  花慧心神一惊,碍于她的威望还是点头。

  花慧偷瞄她神色,轻声道:“娘娘,奴婢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现在哀家身边,只得你用心了。”

  自从生病后,除了这个一心想当妃子的丫头愿意跟在她身侧侍候,谁还愿意靠近她。

  就算知晓她别有用心,太后也觉得她亲切。

  花慧抿了抿唇,有些迟疑道:“您的病情一直起起伏伏,奴婢觉得,是不是上天觉得您的虔诚不够啊。”

  太后微眯眼,语气凉薄:“何意?”

  “娘娘。”握着她的手,花慧道:“您之前发下宏愿说让太子们住入云虚宫抄经,后来没有达成,会不会是。。是。。”

  后面的话没有说,太后却知晓她的意思。

  太后道:“哀家这两天也在想,是不是这个原因。”

  “娘娘,奴婢没有别的意思。”握紧她的手,花慧满脸担心:“奴婢只是随口一说。”

  “不,,你所言不假,你现在去告诉陛下,哀家一定要太子他们住入云虚宫,为哀家祈福。现在,立刻就去。”

  花慧不说还好,越说太后越觉得有这种可能。

  人就是如此,只要捉住一点点希望,就会拼尽全力绝不放手。

  有的时候,某些想法印入脑子,绝对不会再被根除,除非达成所愿。

  太后病情反复,又相信神佛仁慈,必然是自己诚心不够,更加觉得是之前太子他们不入住云虚宫的原因。

  说不定之前儿子不反对,太子和各皇子入住云虚宫为自己祈福,现在她的病情早就有所好转。

  念头一起,太后越是相信,就是这个原因。

  暗暗握紧双手,太后脑子不断想着,如何才能让儿子同意太子们入住云虚宫。

  花慧见计谋得逞,垂下掩隐得意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