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风日好>第18章

  萧长正看着干净简朴的温宅,墙上没有山水字画,一大片白墙空荡荡的,白得扎眼。桌椅也不过是普通木材,连漆都没上勻净,一踏进来,萧长正就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他那自小锦衣玉食的弟弟还能受得了这份朴素。

  温宅没有下人,温文给萧长正倒了一杯茶水后便出门了,留两兄弟自个儿说话。

  喝一口茶,萧长正一挑眉毛,随即明白了,萧长肃从前从府里带出来的。再看看坐在对面的弟弟,不见几天,没有消瘦憔悴之色,看着是让人照顾得挺好。

  萧长肃看到大哥来自然是欢喜的,但是再看看随同而来的箱子,不像是来劝他回家的样子,“大哥,您这样来时什么意思?”

  萧长正低头再喝了一口茶,叹气道:“家中正逢多事之秋,我打算着,要不你还是在外住多两天,不着急回去。”

  “家中出了什么事?”萧长肃以为大哥是来劝他回家的,没想到却是来给他送东西的。

  萧长正看着一脸着急的弟弟,他比萧长肃年长不少,萧长肃小时候长得乖巧白嫩,说话奶声奶气,总喜欢迈着小腿跟在他身后含糊不清喊“大锅”。没想到,时光倏忽,当年话都不说不清楚的小奶娃已经和他一般高。甚至还会维护他,想到萧长肃在父亲面前说的话,萧长正心底不禁一暖,安慰他说:“没什么大事,你好好在这里读书便是,在外不比在家里,你别给温公子添麻烦。”

  萧长肃却依旧不依不饶,若不是大事,为何大哥不带他回家,难道真是父亲生气了,要将他逐出家门,连母亲都劝不动?

  “你若不告诉我,我就回家自己去问。”萧小公子现在才是真正的任性妄为。

  萧长正因着萧长肃对自己的维护存着几分感动,一时之间也端不起架子斥责他,想想萧长肃也大了,家里的事情也该是让他学会分担,沉吟了一会儿,便说:“父亲被撤了大将军,此次回京是要交出虎符。”

  萧长肃听了这话,一下子瘫坐在椅子,愣愣地看着萧长正,满眼都是难以置信。

  萧长正继续不停地说,“其实皇上忌惮萧家已久,不然当年……当年也不会让我做个闲职。就是怕萧家人在朝廷中权势过强。不过,父亲担心交出虎符还不能让皇上消除戒心,你回家的时候,父亲才刚刚从宫里出来,心里也难受得紧,你别放在心里。现在家里也一片愁云惨雾,是我的主意,让你在外住着先。若果真有什么事,你也好……”

  耳边还回荡着萧长正的声音,萧长肃却是连一句话都听不进去。

  怪不得,怪不得当年大哥考取了武状元以后,母亲会进宫求皇上赐大哥留在宫中。现在看来,恐怕不是母亲去求,而是皇上希望是由母亲来求。怪不得,大哥明明梦回千转的都是参军,却只敢在府中的小书房翻着兵书,却不再外人提起从军一事。

  萧家满门忠心,最后也不过是落得被人猜忌,削去兵权。

  萧长肃思绪一片混乱,脑子里走马灯一样跑过旧事,一会儿是萧卫金甲上身,出征西北的样子。一会儿是萧长正带着他在马场上驰骋,意气风发地和他说,以后等他当上将军了,就带他去西北看落日。一会儿是祖母在小佛堂里烧香拜佛的样子,求家宅平安,求一家团圆。

  温文回来的时候,萧长正已经走了,萧长肃一个人坐着,桌子上的茶都已经凉透了。看到温文回来,萧长肃嘴角扯了一扯,想要冲他一笑,但最后还是僵硬着一张脸。他看着温文忧心忡忡的样子,想要告诉他没什么事,但还是忍不住,“温文,我以后不是将军府的萧小公子了。”

  萧小公子人生一片顺遂,连秋试都不过温书几个月就能榜上有名。想来人生最惨痛的经历,就是和绸缎庄的钱公子在大街上打架,最后被自家大哥抓回去跪祠堂。却不曾想到,人生变幻莫测,一下子就让他不知所措了。

  、第 12 章

  十二

  萧卫被撤去兵权一事很快就在京中流传开来,所幸当今圣上顾念萧家以往立下的汗马功劳,也是看在自己姑姑恭孝郡主的份上,还保留了萧卫大将军的职位,只是要留守京中,不得外出,变相的将萧卫软禁了。

  萧长肃听到消息后,沉默了许多。

  他一直是家中最不争气的,就连小侄子都知道早起练功奋发图强。现今家中出事了,家里却还护着他,不想让他在家中受牵连,让他在外好好温习,准备明年的会试,还经常差小茂过来送吃送喝的。要不是温宅没有空房间,估计大哥都要安排小茂过来住下了。

  其实还准备什么会试呢?皇上忌惮着萧家人入朝为官,就算萧长肃考取了状元,也不过是让皇上对萧家人疑心更重。

  不过为了让家里人放心,萧长肃做做样子,装作在温宅安心看书,让父亲和大哥少为自己忧心。

  幸好还能有一处地方可去。

  温宅小,比不得将军府的雕龙画栋,富丽堂皇。所见不过几面白墙,几根木桩。但好在温文性喜洁净,小小的一进院子收拾得干净整洁,东西也都摆放得井井有条。庭院里还特地种了牵牛花,顺着墙攀折而上,一簇一簇紫的红的花开了满墙,又爬出墙外,显得小院子活力满满的样子。

  温宅也安静,本就在深巷中,鲜少有人经过。就算是大白天,也能听到雀鸟在树阴间叽叽喳喳的声音。

  温文特地将一间空房子收拾出来给萧长肃用,没有再多余的房间,只能和温文共用一间书房,在房间里摆上一张桌子椅子,虽然是将就,但对于现在的萧长肃而言,能有这么一个清净地方,却是没有比这再好的地方了。

  萧长肃本来以为家中发生这种事情,日子会难熬。但在温宅里,日子都也过得飞快。

  温文的生活很简单,不过是衙门和家两点一线。

  每天看着排班,看是上去还是下午去当值。若是下午去,温文会趁着空闲的时间去早市上买些早点回来,等到萧长肃从梦乡醒来时,就能看到饭桌上热气腾腾的包子面条。在一起住了小半个月,萧长肃就发现温文这个人有些“懒”,认定了一样东西就不再换。第一天给萧长肃买的包子是早市上坤记的荠菜牛肉包,萧长肃赞了一句味道不错。之后连着半个月都是同一家店同一款包子,深知“吃人嘴软”的萧长肃都忍不住问能不能换一样,温文才后知后觉原来萧长肃吃腻了,第二天就给换了坤记的酸菜碎肉包。萧长肃看着桌子上天天一样的包子面条,只得认命乖乖吃下。谁让萧小公子早上起不来。

  若是上午当值,每天天没亮,萧长肃就能听到房间里窸窸窣窣的动静。老房子墙壁薄,就算刻意放轻动作,也终究还是会闹出些声响。每回,萧长肃总要从床上挣扎着起来,和温文道一句“注意安全”,之后再回去睡到日上三竿。

  待到温文忙完衙门的事回家时,总会抱着几大本书。他会不好意思地说是府尹大人让他多看些卷宗,总不能一辈子当个捕快。那些衙门里陈旧的卷宗又重又脏,字迹不一,多是一任又一任的师爷记录下来。温文看得认真,总要拿着干布将卷宗上的脏污仔细擦拭一番,自己边看边在在本子上抄录,密密麻麻记了好几大本。

  说起府尹大人,温文总是藏不住的敬佩之意,为人品行端正,知书识礼,性情高雅,待人宽厚,一套又一套的词只听得萧长肃耳朵疼。偏偏温文还总希望自己多向府尹大人多学习,将来若是能入朝为官当一个父母官护一方百姓也是好的。一句句,虽没明说,但也把萧小公子这个纨绔子弟的过往二十年人生贬得一文不值。偏偏萧长肃还敢怒不敢言,就连面上也不能显露半分,就算他再不好,宽阔的胸怀还是能装一装的。

  在温宅住久了,萧长肃也知道了,这老宅子是温文祖父时便有的,左邻右舍也都认识十余载,感情深厚。日常里帮着看个火,送些菜都是常有的事,也因为这些个热心肠的邻居,温文才得以在父母双失的境况下平安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