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风日好>第14章

  最适合自己的还是当个逍遥的贵公子。这么想着,对温文的话含糊地点点头。

  看着萧长肃似懂非懂的样子,温文不再多说什么。正好小二过来上菜,两人都累了一天,准备吃完饭好好休息。

  小二上了菜也不走,上下打量了温文和萧长肃一番,小心翼翼地问:“两位爷可是从京城来?”

  萧长肃疑惑地看着小二,不知道他为何有此一问,“从京城来的怎么了?”

  小二连忙摆摆手表示自己并无它意,“两位爷别误会,我听说今天有人从京城过来调查镇上的事,所以才多嘴问了一句。两位爷慢用,小的退下了。”说着拿着餐盘要走了。

  倒是消息灵通,两人不过到了镇上一会儿,小二从哪里来做什么事都已经了解得一清二楚。看着小二满脸的机灵,眼珠子一转似有无数的主意流出的样子,连忙拦住他,“我们正是从京城来调查最近镇上的失踪案,你可知道什么消息?”

  小二一直在周镇的客栈干活,客栈的人南来北往皆有,再加上日常送货送菜的商户,街头走过的卖货郎,一日所接触的人几十上百,说是镇上信息的集散处也不为过。若是想要知道什么消息,问这店小二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听到温文拦他,小二马上又回来。小二也不扭捏,温文开口问了,小二毛巾往肩膀一搭就开始小嘴叭哒叭哒说起来,“我和两位爷说,其实我们镇上的人都知道那三位书生去了哪里,就是不敢说出口。”

  这倒是稀奇,温文和萧长肃一听这话,都正襟危坐起来,温文示意小二赶紧说。

  “那三位书生不是失踪了,而是让文思庙的菩萨给抓走了。”

  萧长肃的脸色差点没绷住,连温文都愣住了。小二倒是没有察觉两人的异样,继续煞有其事,“有一位书生失踪前,镇上送菜的老伯看到了,他一个人往文思山上走。文思山上有啥,不就是文思庙吗?还有,这几天,有人在文思庙里捡到其中一位书生的香囊。肯定是在菩萨收走人时拉下的。镇上的人都说找不回来,不过菩萨闹这么一出,以后哪还有人敢去问文思庙拜菩萨……”

  “好了好了,你先下去吧。”萧长肃听不下去这小二的胡言乱语,摆摆手让他退下。“真是的,都让菩萨收去了,那还查什么,这都什么流言。吃饭吃饭,吃完早点歇息算了。”说着开始动筷,本来就够累的,还要听这小二一顿胡言乱语。

  温文不似萧长肃般恼怒,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半响,他才开口道,“我明天想要去一下文思庙,你可要和我一同去?”

  萧长肃惊讶地看着温文,“子不语怪力乱神,你难道相信小二说的话,也觉得失踪的书生是让文思庙的菩萨收走了?”

  “自然不是。不过刚才小二说的一番话,比我们今天跑了一下午都更有意义。”说着,温文夹了一筷子菜,嘴角露出一抹狡黠的笑。

  萧长肃不懂,让温文别说一半藏一半,赶紧都说出来。

  温文看着萧长肃着急的样子,忍不住轻笑出声,伸出两根手指头弯了一弯,“小二说的话有两点很关键,一是有人看到书生失踪前前往文思山,二是有人在文思庙拾到了失踪书生的物品。这两点都说明书生的失踪和文思庙有关系,至于到底是不是菩萨收走了书生,我们去文思庙看看不就知道了。”

  萧长肃没想到在小二那一段胡言乱语之中竟然还有如此关窍,心中不禁对温文的细心敏锐多加赞叹,“那我自然要和你一起去的,我们赶紧吃了早点休息吧。”

  说到休息,温文也有疑惑,“对了,我刚才就想问,为何只要了一间客房,这如何够睡?”

  萧长肃手上的动作不停,夹了一筷子的醋酸肉片到温文的碗里,“多吃点多吃点,这小店的肉片不错。”

  至于一间客房的问题,他萧小少爷出来得匆忙,身上银钱不够。对,就是这个原因。大不了他睡地板就是了。

  、第 9 章

  九

  文思山风景清秀,适逢秋日,沿着山路上山,倒也不觉得累。萧长肃和温文不过一会儿就到山顶的文思庙。

  文思庙不大,不过是个略大的一进院落,一尊菩萨摆在南向的正房受众人参拜,厢房里住着的是看着院子的一个老和尚,此外便再无他人了。

  萧长肃看着镀金的菩萨像,慈眉善目,供奉的台面上也摆着许多鲜花香果,看起来倒有几分香火鼎盛的样子。但是两人在正房里里外外转了一圈,猫儿狗儿都不见一只,萧长肃还不小心差点碰倒了油台,发出好大一声动静。

  许是萧长肃闹出的动静惊动了老和尚,老和尚蹒跚着步伐从房后的帘布出来,看着突然出现的两人十分惊讶,“你们来做什么呀?”

  终于有人出现,温文上前一步,双手在胸前合十行了一个礼道:“阿弥陀佛,我们两人从远方到京城考学,听闻此地文思庙能保学子高中,所以特地前来上香求菩萨保佑。不过这文思庙怎么看着人烟如此稀少?”

  老和尚斜眼瞥了两人一眼,“如今秋试已经放榜,早就过了求菩萨保佑的时候了。”

  这倒也是,秋试已然放榜,会试还有约莫半年的时间,这时候过来拜菩萨时间不对,也就初一十五人多一点,平日不过游客三两个。

  萧长肃看着立在堂中的菩萨像,好奇地问老和尚:“一般保佑高举的都是拜文曲星,怎么文思庙放的是菩萨,可没听说过哪个菩萨保佑功名呀。”

  老和尚倒是好耐心,将文思庙香火鼎盛的缘由都一一说予两人听。

  文思庙本来只是文思山上的一座小庙,因着庙小,一向和尚不多香火不旺,到了后来更只有老和尚一个人守着庙。十年前,有一个书生上京赶考,因路上遭贼钱财被盗,迫不得己到文思庙借宿,老和尚心软收留了他。没想到书生争气,一举考取了功名衣锦还乡。因着书生考学前一直住在文思庙,所以文思庙能保佑考子高中的名声就传了出去。

  两人这才知道原来文思庙的传说还真有其事,不过说是传说倒也太抬举了,了解后不过就是一件小小的巧合。不过外面的人传来传去,老和尚一开始还解释,偏偏大家都不信,反正众人也就求个心安。

  两人再问老和尚近日文思庙可有发生什么事,老和尚只摆了摆手,说自己年纪大身体弱眼瞎耳聋,什么都不知道。萧长肃和温文只好添了香油钱谢了老和尚。

  原本以为到文思庙会有什么新线索,没想到什么都问不出来。萧长肃走出庙门,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一大早从兴致勃勃从镇上来爬山,没想到竹篮打水一场空。

  温文倒还好,他环视四周,山林树茂,空气沁人心脾,让人觉得十分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