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风日好>第11章

  花姑想去报官,但知府一听状告的是郡守大人,连忙推托。

  之后,郡守大人一路高升直至御史大夫。那个因私刑而死的厨子,怕郡守大人早已忘记了吧。

  地牢昏暗,一户小小的铁窗子透进几缕月光,如铁一般冷清。花姑双手抱膝坐在干草堆上,连日审问已经让这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容貌失了光彩,披头散发,形容枯槁。

  这几日,不管府尹大人如何审问,花姑都只是一句话“御史大夫赵乾十年前滥用私刑致家中厨子花平宝惨死”,其它一概不理不答。

  此事已惊动了圣上,龙颜大怒。

  听闻这个消息,花姑觉得自己能够得偿所愿了。

  她抬头看了一样窗外的月亮,今天的月亮虽然比不上十五,但已经挺圆的。自从爹爹过世以后,她已经许久没有过中秋了。

  依稀之间,她仿佛听见,有谁和她说,过多两个月便是中秋佳节,要与她一起好好赏菊花吃月饼。

  花姑伸手擦掉从眼角留下的一抹清泪。

  小小的花姑倚靠着当年从爹爹处学得的些许手艺,开始在酒楼饭馆做杂活打下手,以此谋取温饱。随着年岁增长,花姑的厨艺也愈发精进。天安楼的掌柜是她同乡,回乡探亲的时候尝到了花姑的厨艺,便把花姑请来了京城。

  花姑本只想在京城生活下来,未曾想,到了京城就碰上了赵乾的儿子赵升。

  那一刻,花姑想一切都是命吧,是老天要帮花姑报仇。

  这些年来,花姑一直在想,为何爹爹会枉死。自己这等平民真当如此命如草芥,自己不过想求得一个公平正义。

  若爹爹真害得赵家夫人惨死,那爹爹一命换一命。为何赵家夫人无事,而自己的爹爹就再也回不来了。

  而赵家,连一句道歉,一声慰问都没有。

  花姑想,若是当年赵家能够让大夫给爹爹看一下伤,会不会爹爹就能回来了。

  她有意接近赵升,不过是一碗甜汤,两句甜言蜜语。赵升便对花姑死心塌地,想要娶花姑入门为妻了,为此还和赵乾大吵一架,以性命胁迫。

  可是,因着对花姑这个来路不明的女子不满意,花姑进了赵府许久多未能见到赵乾和赵夫人,所以毒害赵升,想要以此惊动官府。

  想要毒害赵升何其容易,他喜欢花姑,更信任花姑。花姑每天变着法给他弄吃食,桃叶和夹竹桃相似,甜汤中放入一两瓣,不细看根本看不出来。更不要说榨汁混入面粉或菜肴之中。

  不过几天,赵升就已经身体不适了。

  这些天来,花姑很怕,怕官府查到自己,更怕官府查不到自己,让自己的计划付诸东流。但现在尘埃落定,一切都只等待圣上审判了。

  案件并不复杂,花姑在将赵乾牵扯进来以后,也十分配合。府尹将卷宗整理一番便奏报圣上。只是此事牵扯到御史大人,所以花姑的判刑不能一下子定下来。

  但也不过时日的问题。

  花姑想,她很快就能见到爹爹了。算算时间,若是能赶上中秋佳节,就能够和爹娘一起吃一顿团圆饭。

  、第 7 章

  七

  几场秋雨落下来,残留的些许暑意也快要消散了。温文巡街也不似前段时日般辛苦,走在街上,听着摊贩的叫卖声,看着行人挤挤攘攘,你来我往,大家有说有笑的模样,倒有几分闲适的味道。

  茶馆里说书的先生正讲着新出的本子,温文路过的时候听了两耳,新本子讲的是近日京城里的大事,一个孤女为父报仇隐忍十年,最后使得仇人身败名裂。本子里的歹人为非作歹,霸凌百姓。孤女智勇双全,一身武艺,锄强扶弱。众人听得津津有味,纷纷拍掌叫好。

  当讲到孤女提着刀要取仇人项上头颅时,众人更是聚精会神,茶不喝了,瓜子不嗑,倒茶水的小厮茶水倒了一半也停下来了,就等着说书先生揭露后续。

  温文摇摇头叹息,现在的人真能以讹传讹。那花姑哪有什么高强武艺,更别说御史大人赵乾,为官也算得上清正。想不到因为十年前的一件旧案惹得皇上大怒,被贬去惠州当知县。

  不过也算是一报还一报了,只可惜花姑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了。

  巡完街,回衙门交了差。温文看左右无事,便回自家宅子了。

  近日秋试将近,萧长肃整日温书苦读,嫌弃将军府上被管束,常常带了书本到温文处看书。温文看他来来回回折腾,将空置的一间房间收拾出来,摆了桌椅给他当书房。

  环境当然比不上将军府,但是萧长肃也不在意。让小茂拎了些文房四宝过来,自此每日下学以后,便跑到温宅继续学习。

  温文回到家的时候,萧长肃正好放下笔,让小茂拿出府里的点心,准备歇息一下。看到温文回来,萧长肃立马招手让他过来。

  “你赶上时候,快来尝尝厨子新作的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