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宝>第187章 小人报仇,从早到晚

  亓王心急火燎的往莫州赶, 谢景安也心急火燎的回到了莫州, 不过与去平州时忧心忡忡的心情不同, 谢景安此次回来很是志得意满, 甚至算的上意气风发,毕竟他发展封地最大的障碍已除, 又立下这么大的功劳, 于情于理他,这个藩王之位都稳了, 只要他不作死,想造反篡位什么的,注定会安安稳稳活下去了。

  去平州时谢景安带的人不多,可回来时就不少了, 除了林言,还有徐队正等与林言一起奔赴平州支援的人,这一路上虽赶路让人有些筋疲力竭,但大家精神都很好,尤其是林言,从前总是一副冷淡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模样,如今却时不时的露出浅浅的笑容,显然心情极好。

  回到莫州时莫州城门大开, 所有王府属官莫州官员以及世家商贾都出来迎接, 还有不少百姓夹道欢迎,场面甚是热闹,谢景安甚至看见了几支舞龙舞狮的队伍, 若非这时代还没有什么烟花爆竹,只怕他们早就点起来了。

  莫州城不大,从城门到王府平日里不过一炷香的路程,这一日谢景安硬是走了两个时辰,回到王府后他也没有先询问封地事宜,而是好生洗漱了一番换了身舒适的常服,才去了书房坐下。

  徐队正等人已回了家休息,唯有林言跟着他回了王府,此时也洗漱了一番在书房外等着,一看到谢景安,立即同魏长史刘主薄等人一起进了书房。

  除却这几个他常用的人手,器械司的许主事,报社的于主事,姜铮等人都来了,本来就不大的书房,顿时被挤了个满满当当。

  他们中有许多人都是多日不见谢景安,如今终于等到谢景安回来顿时有了主心骨,各个激动不已,一看到谢景安忙要躬身行礼。

  谢景安向来是个不爱客套的人,摆摆手制止了他们的虚礼,让下人搬来椅子让他们就座,又上了茶和点心,才笑着道:“本王多日不在莫州,只怕封地事务堆积如山,就不要花费功夫拘泥于这些虚礼了,快快告诉本王,本王不在的这些日子,一切可还顺当?”

  魏长史跟着谢景安去了平州,所以这些日子一直都是刘主薄在主事,谢景安话音落下,众人的目光就皆落在了刘主薄身上。

  刘主薄比起谢景安离开前着实清瘦了许多,身上本就没几两肉,如今看越发单薄了,身上的官袍也显得空荡荡的,站起身向谢景安行了一礼,待谢景安让他坐下说后才落座,斟酌了一下语句,缓缓道:“殿下去平州的这些日子诸事还算顺利,只是比起前段时间前来招工的百姓以及入商会的商贾少了许多,再者就是水泥路收过往马车花费一事,受到了不小的阻力,微臣听闻有不少世家正在商议上折子弹劾,殿下还要早做准备才是”

  一听到世家,谢景安的好心情顿时去了七八分,眉头也拧了起来,神情中颇有些不耐,他真想快刀斩乱麻一番,但也知晓欲速则不达,于是到底忍了下来,伸手揉着眉头,淡淡道:“平州有战事,趋吉避凶是每个人的本能,少了许多前来招工的百姓和商贾倒也在情理之中,如今战事已结束,相信等捷报传回长安后前来的人会不减反增,至于水泥路一事,还是按着原定的章程走,那些世家若想弹劾就让他们弹劾去,一个个与本王合作赚钱痛快的很,一旦掏钱了就跟要他们命一样,这样只进不出的人不合作也罢,现在多的是想入商会的人,本王还在乎他们几个?”

  这话说的着实不客气,但对现在的谢景安来说也是事实,他现在不缺钱,也不缺赚钱的法子,虽名声差了些,但等平州打了一个大胜仗的消息传出去,必然会有所变化,他最差的也就是人手罢了,不过等颌曷的俘虏一来,这个问题也暂时解决了,所以谢景安还真不在乎他们几个。

  刘主薄也是做此想,不过到底有些担忧,犹豫道:“几个世家自然不足为虑,可怕就怕其他世家会效仿,到那时……”

  刘主薄话没说完,但谢景安明白他的意思,因此心情越发不好了,只是这事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解决的,谢景安沉吟了一番,决定暂且放到一边,摆摆手道:“这个事稍后再议,先说说别的,工坊建的如何了?春耕进行的可还顺利?新军训练的如何了?可有发现新的矿山?还有那些孤儿,本王不在的这些日子可有出什么乱子?”

  谢景安一口气问出了好些个问题,直问的刘主薄再没心思想什么弹劾的事情,急忙回道:“回殿下的话,工坊一事有器械司的许主事帮衬,倒是极为顺利,殿下去平州前定下要建的工坊大都建好了,剩下的是这些日子里才定下的,数量还不少,又要伐树又要平地的,还要过些日子才能建成。”

  说完工坊的事,刘主薄不等缓一口气,又接着道:“春耕也是极顺的,有殿下在河边建的水车,不用百姓们自己挑水,不止省许多力气,还省许多时间,再者殿下准备的那些耕牛,虽不至于家家户户都有,却也是几户就能分得一头,再加上殿下让人赶制的犁,完全能将地犁的透透的,还能剩下时间去开垦新田,就是殿下让人试种的新食百姓们不大敢接受,唯恐不会照料秋收收不上来粮食,迄今为止,也只有水溪村的百姓们种了。”

  听到是关于新食的事,谢景安顿时打起精神,正襟危坐,问道:“那一共种了多少亩?新食得苗种还剩多少?”

  经过一个冬天刘主薄的培育,土豆早就堆的满仓,再加上谢景安时不时的从淘宝上买一些添进去,虽不至于种个几千上万亩,但一两千亩还是够的,他就等着秋收时的产量好叫人大吃一惊,再大力推广,一举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自然极为关心。

  刘主薄显然知道这一点,闻言不敢怠慢立即道:“回殿下的话,溪水村的地不多,即便将被刘家侵占的全数还回去,却也不过百余不到上千亩,余下的苗种自然就剩下来了,微臣带着人大致算了算,大约还能种个一千余亩。”

  还剩这么多,谢景安皱起眉头,有心想强制叫百姓们种下去,只是话到嘴边到底忍住了,毕竟他是知晓土豆的产量,可百姓们并不知晓,心有疑虑也是自然的,不过这些土豆也不能白白放着,谢景安很是思索了片刻,忽的抬起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崔同,道:“你去找一趟秦总管,问问本王皇庄有多少田地,可种下了东西?若是没有,就叫他让人将土豆种下去。”

  崔同应了一声下去办差,魏长史忽的道:“此等小事何须问秦总管,微臣就很清楚,若是微臣不在的这些日子殿下不曾叫人另辟新的田地,那殿下共有田地约五十余亩,即便这些全都种下那新食,也远远不够啊。”

  谢景安还是头一回知道自己就这么点田地,难怪他刚穿越过来时整个王府穷成那样子,虽然钱是个好东西,但在这个时代,对他这个藩王来说,还是粮食更实在些,因此谢景安想了想,转而看向刘主薄,问道:“你方才说,春耕之后,还能剩下些时间开垦荒田?可是真的?”

  刘主薄道:“回殿下的话,自然是真的。”

  谢景安点点头,道:“那便这样,本王安排秦总管去向百姓们买这些荒田,荒田刚开垦出来还种不了什么东西,总要等个一两年肥肥土,可对新食来说却没这个麻烦,本王拿真金白银去买,相信那些百姓不会拒绝的。”

  这件事定下,又简略的商议了一番封地上其他的事务,又一起用了晚膳后,谢景安便借口疲累,将其他人都赶了回去,唯独留下林言在书房议事。

  对此魏长史有些意外,其他人却很习惯了,不用谢景安多说什么,就自觉的出了书房。

  林言原以为谢景安留下他是要互道情意,亲热一番,不想出去的人才将门关上,他还没想好要说些什么好听的话,就听谢景安带着三分怒气七分兴奋的道:“林言,你说我要是这个时候上折请求回长安,父皇会答应吗?”

  谢景安要回长安?林言显然没想到,不禁愣了一下,迟疑道:“此次平州大捷,又夺回丢失多年的檀平关,这般大的功劳,你即便要再重的赏赐陛下也不会拒绝的,只是你这个时候回长安为何?你不过才去平州半个月,封地就堆积了如此多的事务,而长安离莫州千里之遥,一来一回少说几个月,你不怕刘主薄等一干王府属官累病吗?”

  谢景安也知晓他身为藩王,这个时候回长安实在有点任性,只是他太想揍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出出气了,一想到他们欢庆一般答应颌曷的条件们用康安去和亲,谢景安就气的七窍生烟,如何都咽不下这口气,愤怒的拍着桌子道:“为何回长安,自然是找人算账的,康安才八岁他们就忍心让她去和亲,我当然也忍心揍他们一顿替我和康安出出气,就连太子我也不打算放过,大不了被父皇训斥一通,只要不夺了我的封地我什么都不怕。”

  林言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会是因为这个原因,愕然之下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他经过这些日子与谢景安的相处,直以为从前那些传闻都是混说的,如今倒有几分相信,失笑的摇头道:“你就为这个丢下封地事务,千里迢迢跑回长安?你不怕魏长史刘主薄说你行事荒唐,不成体统?再者朝中同意康安公主和亲的大臣何其多,你总不能一个一个都揍过来,更何况太子身为储君,你打别的大臣就罢了,可若是动了太子,只怕你即便立下如此大的功劳,陛下也不会轻饶了你。”

  “只要不夺回我的封地,其他就没什么,”谢景安满不在乎的摆摆手道:“再者我只是小施教训,又不是要打断他们的胳膊腿,父皇也不会太过为难于我的。”

  话是这么说,但事实上谢景安心里并没底,他也在回平州的路上想过十年报仇君子不晚,不如先这么算了,日后再报复。

  只是他到底不是个能卧薪尝胆的人,若是当真不让他报此仇,只怕他得憋气好几个月,说不得还会憋出什么病来,因此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以及他也不是什么君子,谢景安决定他还是小人报仇,从早到晚,好好折磨那些道貌岸然的的朝臣们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