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迟来逢冬>第44章

  晏迟按理来说, 应该给眼前的人回应,可是他尚未推演好适当的说辞,便看见沈融冬的身后有一位穿着青衫的人走来,踩踏着夜色, 身后跟上一列随从, 看似是要打道回府。

  太子殿下的表面俱是从容镇定, 实则在看清他们的一刹那间, 眉目俱朝上挑, 眼里如同藏有一把淬了冰的刀子,寒凉锐利, 杀起人来不见血。

  他眼前的人仍在满怀希冀, 紧紧抓住自身的救命稻草般,晏迟低语同她道:“太子来了, 不要松手。”

  沈融冬触碰他衣袖的手指瑟缩, 一眨眼间,复看见晏迟右手手掌盖在她的左手上,他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他的眉眼几乎要同她的眉眼平齐, 温声说道:“太子妃不必道谢,沈小将军乃是本王挚友,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沈融冬思绪凌乱,近距离看见他的眼睛, 咽了咽唾沫,接下来便听见了晏君怀那不怒自威的一声:“参见皇叔。”

  沈融冬惊惶失措地松开手,朝后看, 晏君怀慢条斯理走来, 将她拉至他的身旁, 薄唇噙笑:“上回宫宴过后,也未与皇叔见礼,太子妃若是要感谢皇叔,应当捎上孤一道才是。”

  沈融冬冷静下来:“来日方长,殿下不急。”

  “端王殿下现下身处在这佛门重地,若是能披上一身袈裟,”晏君怀意味深长,慢悠悠道,“说不定便能看着,同这里的僧人无异。”

  他的牙几乎都要磨碎,偏偏言语上还得和气。

  “太子说笑,”晏迟不卑不亢,“若是无事,本王也准备要离开,不若同太子一道,路上叙叙旧。”

  晏君怀笑道:“当真是好,反正孤已与皇叔有多年未见,叙旧是再应当不过。”

  沈融冬余光看着晏迟上马车,心道,她果然是被鬼迷住了心窍。

  她原本是这样想的,只要晏迟答应,那么她就有勇气对晏君怀坦白,也许晏君怀能够顾念旧情,放开牢牢擒住她的手呢?

  她全然忘记了,晏迟不是幼年时救起她的那个人,将他当作稻草,也不足以支撑着她游向岸,更有可能是坠入无尽的深渊。

  沈融冬在马车里,同着晏君怀将晏迟送太妃来的事情道了一遍,他轻飘飘看了她一眼,没再说话,他之前在佛堂里陪同宁太妃礼佛,再之后回厢房里不曾看见沈融冬,四处寻找她,索性放弃后,命崔进留在寺庙里,这几日好生照顾她,没想到接着来,便直接看见了她同端王的这一幕。

  娇小婀娜的身躯在颀长身影的前方,瑟瑟发抖,又携着希冀。与他那日在假山后看到的情形,几乎无异,都让他大动肝火,手里想要碾碎些什么。

  “太子妃可想好了?”良久后,晏君怀问道,“孤给你的几个选择。”

  沈融冬踌躇良久,看着他的眼睛,真心同他说道:“臣妾选不出来。”

  晏君怀气笑,“那就不要选,就这样就好。”

  沈融冬不知道如何回答他,想要开口说出实情,又被堵塞住了喉咙,手指缠绕着,几乎要同他提起:“殿下,臣妾与端王是——”

  “知道端王于你们沈家有恩,说来说去,是孤的错,冬儿委屈了。”

  晏君怀抱住她,她的背部抵在马车壁上,见晏君怀的脑袋伏在她肩头,她缩在他的怀里,迟迟没有动静。

  手本来想要推拒他,停在半道,又不知道该往哪放。

  过了很久,她听见晏君怀一丝带着哽咽的嗓音:“冬儿,能不能,原谅孤?”

  沈融冬木然着,透过马车车帘的缝隙,看见的却是对面马车帘子被风扬起,露出来的那一半晏迟的面容。

  -

  接下来的几日,沈融冬都呆在崇恩寺内,陪同宁太妃一道礼佛。

  宁太妃宽仁和蔼,为人极好相处,沈融冬偶尔做的小食,亦会端去给她品尝。

  将要离开崇恩寺前,她就地取材,做了堆叠成小山般的糖渍枫叶,其中一大半由崔进拿去给馋嘴的小孩儿们吃,剩下的照常由她端给宁太妃。

  宁太妃的厢房同她的厢房不远,沈融冬端着托盘停驻在门外,见门虚掩着,便敲了几下门。

  宁太妃传声让她进去,里头的两位婢女来打开了门,沈融冬见宁太妃坐在正中的竹榻上,炕桌上摆放着几幅画卷,尚未来得及合上。

  沈融冬随口笑问了一句:“太妃是在看什么好宝贝呢?”

  “来得正好,”宁太妃招呼她道,“冬儿,端王迄今为止,府上只有一名侧妃,也没个名正言顺的王妃,来帮我看看,这京城里哪家的姑娘,许给他才是最合适的?”

  沈融冬手里的托盘蓦地不稳,定了定心神,看向宁太妃道:“我来看看。”

  她将托盘放在炕桌上,摊开那些画像,都是些京城里出了名的美人胚子,孙家姑娘婀娜,李家姑娘多才,柳家姑娘一双琴音,冠绝汴京城。

  她抿着唇,只觉得哪一个都合适,却又哪一个都不好。

  “太妃,端王殿下他…”沈融冬犹豫着,漫不经心道,“竟是有侧妃吗?从来未曾听过。”

  宁太妃笑着解释道:“是他手下的一名副将,远在边疆,本来便是一人将儿女拉扯大,后来阵亡在沙场,临死前将女儿托付给他,正巧那姑娘也喜欢他,他没办法,就只能收了她当作侧妃,养在府中,可是看着那姑娘这么久了,身子竟是没点动静,哀家盘算着,还是给他早日找到正妃,这样才合适。”

  沈融冬抿着唇,她以为晏迟清心寡欲,看着是个和尚的模样,便应该是和尚的性子,可是显然不见得,之前打趣说起的时候,他不是,也没有否认过有妻子吗?

  她阖着眼,轻道:“我再好好看看。”

  “对了,”宁太妃品尝着糖渍枫叶时,笑着问她道,“冬儿,你同端王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沈融冬被噎住,喝了杯茶水,顺了一会儿嗓子,一板一眼回道:“端王殿下救了家兄,冬儿甚是感激,只这样的关系。”

  “其实是这样,”宁太妃道,“我看他手里一直拿捏着枚香囊,问他是哪家姑娘,也不说,只是时常不舍得放,还想问问你,可曾知道什么内情?”

  沈融冬恍惚。

  宁太妃又道:“他对你很是上心,一得知太子殿下同你一道来寺庙里,便催着哀家一同来,说是让哀家伴着你,这样到时太子殿下一人回去,宫中的人便会少说些闲话,那日在重九的宫宴上,哀家也听说了,因为你出了阵风头,那宫里有许多人,都看不入眼了,是在盯着你呐。”

  沈融冬低下脖颈,细声回道:“那大概是因为家兄之前入过诏狱,端王殿下,不想看见我们沈府的名声一落千丈,才想出的这样的办法,冬儿在此,再次当着太妃的面,向端王殿下道谢,无论传达与否,心意都在这里。”

  她说罢,咬了片糖渍枫叶,便觉着有些腻得慌。

  须臾过后,不再看向那些画像,诚心说道:“依冬儿看,端王殿下那般举世无双,这京城中的姑娘,虽然是好看,可到底没有胸襟气魄,还是同皇叔合不来。”

  -

  又陪宁太妃闲聊上了一阵,当厢房的门外传来轻敲门扉的声音,沈融冬望过去,见婢女拉开门扉,晏迟一身素色,走进来时目光不偏不倚。

  起初稍惊,随后一想,他来时都是借着送宁太妃的名头,宁太妃要回程,他不来接一接,反倒是说不过去。

  晏迟走进来,同宁太妃见过礼,宁太妃指着糖渍枫叶道:“是太子妃做的,你这个当皇叔的,也尝一尝她的手艺。”

  晏迟婉拒:“你们吃,我不爱吃。”

  宁太妃笑着侧头同沈融冬解释起:“冬儿莫要见怪,这人的嘴刁惯了,平常就不爱吃这些。”

  沈融冬再次噎住,喝了一整杯茶,胸膛里的无名火仍是未顺下去。

  绿竹做的便是好吃,她做的,便不爱吃。

  过了半晌,宁太妃起身道:“哀家同这里的方丈告别一番,待会儿便离开,对了,端王,你看看这些画像,冬儿方才看过了,说是都不衬你,可是哀家看着,也有几个入眼的,不如再随便瞧几眼。”

  沈融冬当即要陪同宁太妃一道,被她笑着推了回去:“你也看看,端王的眼光没那么高。”

  她说着,在她的耳旁耳语一番:“帮哀家瞧瞧,究竟是哪个姑娘的香囊。”

  沈融冬一眨眼,寻思到了宁太妃的用意,便觉得十分好笑。

  她疑心晏迟的香囊是哪家姑娘的,于是便将姑娘们的画像都搜罗来,若是晏迟的眼光停留在哪张画像上过久,说不定便能从中找出那香囊的主人。

  她想着,心里,脸上,都觉着几分热。

  若是晏迟的目光,是停留在她脸上,被宁太妃看出来了该怎么办?

  宁太妃同婢女出去后,她同晏迟一人坐在竹榻的一旁,任凭他摊开画像,细细看了。

  沈融冬没由来的添了几分气性:“好看么?”

  晏迟放下画像,没说话。

  沈融冬要看过去时,见他的目光果真是一直停留在她的脸面上,难怪方才一直觉得不自在。

  “太子妃,还记得你那日,问我的问题吗?”晏迟忽然问她。

  沈融冬如被点住穴一般,一动也不动。

  晏迟回答道:“不愿意。”

  沈融冬怔住,她原本还在想着,是不是要说那日是脑子发昏了,才会稀里糊涂说出那话,让他别在意,别往心里去,当真就要不得了。

  哪知道,他比她要利落干脆。

  “我们两,还是守着那条规矩好。”

  言下之意,别自作多情了。

  沈融冬鼻子泛酸,细细哽咽了一声:“知道了。”

  她站起身,朝着厢房的门外去,余光里见晏迟始终端坐在原地,他身旁的糖渍枫叶,他哪里是觉得好吃,分明就是骗子。

  晏迟直到看着她走出厢房,那道细瘦伶仃的身影消失在他的视线里,才拈起一片枫叶,放进嘴里尝了一下。

  他从小到大,在外人面前怔忪过的次数不多,唯独那日在她的眼前,因为那句话,足足痴呆上了许久,见着晏君怀来,一时险些想不出法子。

  他当时,看见沈融冬攥紧他的衣袖,满怀希冀地朝他看,结结巴巴的,甚至紧张得吞咽了一下又一下喉咙,偏偏故作漫不经心,显得镇定有余,她问出的,是他愿意娶她吗?

  他不愿意。

  他当时心里在想,沈融冬是他偷偷摸摸有了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可她不能,继续暗无天日地陪他苟活在地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