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景帝纪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兄弟夜话

  这世上, 活得比较苦命的人,不止谢萌一个。

  府衙的周府尹, 显然与他同是天涯苦命人,同僚们都在休年假了, 他还得蹲在府衙里面, 审理案件。

  这日,到了傍晚时,他上午派出去缉拿刘管事的捕快们,终于回来复命了。

  就算他早就知道这趟肯定抓不到刘管事,毕竟示意师爷给卫家通风报信的人就是他,但是听了捕快们的汇报, 他还是有些愣住了。

  刘管事消失不见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是先是背后有人指使,后被人诱拐,这是什么新鲜的招数?

  “大人, 真的是被人诱拐了。”捕快见他家大人一脸犹疑, 马上就把他们誊写好的案卷交了上去。

  周府尹看了一遍,人证物证俱在, 就算是他, 也看不出什么破绽。

  “卫家有说,这指使诱拐刘管事的人是谁吗?”

  “禀大人, 卫家不知道。世子让人写了张状子, 已经递上来了,求大人做主, 查查这人是谁?”捕快又呈上了一份文书。

  周府尹接过来,扫了一眼,呵呵苦笑了数声。

  “让我查,我要怎么查?”卫家这不是把难题往府衙踢吗?

  不管背后之人是谁,他都开罪不起。但是不查,他就要得罪卫家了。

  “禀大人,近卫营的赵大人来了!”他正头痛的时候,又有衙役进来报告。

  “哪位赵大人?”

  “就是永宁侯身边的那位赵大人。”

  周府尹认真想了想,终于想起来这位赵大人是谁了。这位显然是永宁侯身边的倚重之人,永宁侯有事没事都会带着他。

  周府尹连忙说道:“快请。”

  “府尹大人!”赵石进了大堂,抢先抱拳为礼。

  “赵大人不用多礼,快请坐!”周府尹没有托大,反而对赵石相当礼遇。

  赵石明显是永宁侯的心腹之人,这次来,恐怕是来传达永宁侯的意思的。

  当然,这是周府尹想当然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赵石很多时候是奉着皇帝的命令在行事。

  周府尹招呼着赵石在一旁入座,又命人上了茶,才问起了他的来意:“赵大人可是稀客,不知道今日哪阵风,把赵大人给吹来了。”

  “府尹大人应该知道,因为昨日御驾被冲撞,近卫营上上下下都挨了沈大统领的训斥,今日的巡查就变严了。”赵石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才开始说事。

  “唉,这事整的,赵大人辛苦了。”周府尹适时表示同情。

  “辛苦谈不上,大家都是为了陛下在效力。府尹大人今日还要办公,也是相当不容易。”花花轿子人抬人,对于周府尹的辛苦,赵石同样表达了他的敬意。

  “赵大人说得对,一切都是为了陛下,不谈辛苦不辛苦的。”

  “下官刚才说到哪里了?哦,是这样的,下官今日奉命巡查,就在宫门附近,撞上了几个鬼鬼祟祟的人,拿下来审了一下,府尹大人可知晓,他们交代了什么?”

  “赵大人请直说,不要吊周某的胃口。”周府尹对他说着正事,还有兴致吊胃口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他转念一想,突然灵光一闪,“莫不是,这些人与冲撞御驾案有关?”

  “府尹大人心思这般机敏,下官佩服不已。”赵石拱了拱手,随手给周府尹戴了一顶高帽子,才继续说道,“这些人,说起来与冲撞御驾案,关系的确不小。府尹大人可还记得,小窄街的那位李大郎?”

  “难道说,赵大人抓到了杀死李大郎的凶手?”周府尹听到这里,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平缓了一下情绪,才说道,“赵大人若是真的抓到了凶手,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小窄街的那位李大郎,看起来毫不起眼,但是他的死,可以串连起来许多事件,东平县的沈泉就是拿了他的腰牌,才进入了端门。

  周府尹仔细审了沈泉好几遍,沈泉只说腰牌是他路上捡的,现在审问一下凶手,就知道他这话是真是假了。

  “他们是这么说,不过下官不会审案子,是真是假,还须府尹大人好好审问了。”赵石笑了笑,对着外面喊道,“来人,把人压上来。”

  他的手下,很快推搡着几个五花大绑的壮汉,进了大堂。

  “人犯一共五名,下官就交给府尹大人了,如果大人审出了什么,请派人知会我家侯爷一声,下官感激不尽。”

  “赵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这次赵大人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是周某对永宁侯和赵大人感激不尽才是。”眼见着凶杀案子有望水落石出,周府尹也很高兴。

  “时辰已经不早了,下官这就告辞了。”

  “赵大人请慢走。”

  周府尹把赵石送出了大堂,才转回来。

  今日天时已晚,他就没有开审,只让衙役们把人犯都收监了。

  赵石从府衙出来,带着人回到了永宁侯府。

  他虽然调进了近卫营,不过现在依然住在永宁侯府的客院里。

  卫衍对他倚重,世子对他客气,府里的下人自然不敢怠慢他,不管是衣食还是住行,都是上等的供应。

  赵石没有身家拖累,可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然乐得过这种事事有人准备妥当的日子,所以他也没想着要换个地方住。

  这日永宁侯和世子都去忠勇侯府过小年夜了,府中就剩下他们这些护卫以及奴仆,赵石就让人整了些菜蔬,喊来了不用当值的人,和手下喝起了酒。

  忠勇侯府里,卫家也在过小年夜。

  宫里已经派人来传达了三十夜宴的参加者名单,卫家的主事者明晚都要去参加宫宴,今日的小年夜就特别丰盛。

  “老大,过了年,想办法把敏诚调回京里吧。”卫老侯爷望着熙熙攘攘的家宴,突然说道。

  敏诚是卫泽的长子,如今正在青州为官。

  “父亲,是不是再缓一缓?”卫泽有些犹豫。

  他担心的倒不是朝臣,而是在担心皇帝会怎么想。

  “有些事,你和小七商量一下,就知道能不能做了。”卫老侯爷提醒了他一句。

  他老了,以后他们兄弟该互相扶持,互为倚靠,才是长盛之道。

  “是,父亲,我得空会和小七商量的。”卫泽说完了这句话,就看了小七一眼。

  小七正在专心替敏文夹菜,敏文这孩子,有些菜他不喜欢吃,却不肯老实对他父亲说,反而嘴里说着让敏时试试看,就把不爱吃的菜,全都推给了敏时,敏时这孩子,倒是来者不拒,什么都觉得不错,所以他们三个,都在很认真很热闹地用膳,根本就没注意到他和卫老侯爷在说什么。

  他看着小七,总觉得他有些不靠谱。

  这么不靠谱的他,真的知道皇帝心里怎么想吗?

  卫老侯爷随着他的视线,也看了幼子一眼。

  他的想法倒是和长子略有不同。

  幼子如今依然万事无忧,固然是他心性如此,但是如果皇帝真的对他不好,没有时时护着他,在皇宫里面,他这样的心性根本就没法保持长久,迟早心里不是幽怨就是惊惧。

  现如今,既然幼子依然心中无忧,显然,皇帝对他当真不错。

  卫泽心不在焉地吃完了这顿年夜饭。

  这一夜,他们没有各自回府,而是住在了忠勇侯府。

  卫泽和卫衍各自开府以后,他们原先的院子,早就住了人。

  忠勇侯府人多地方小,孩子们又都在长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倒不是卫老侯爷不疼爱他们。

  不过他们偶尔过夜,自然有地方住。

  “父亲,我和敏时弟弟一起住,您和大伯父睡我屋里吧。”

  卫老侯爷年纪大了,喝了点酒,早早就歇着去了。

  如今忠勇侯府是卫泯的妻子在管事,不过她还没有做出安排,卫敏文就抢先开口了。

  “行,就这么安排吧,大哥和我一起住敏文屋里去。”卫衍觉得敏文这么安排很妥当。

  “好。”卫泽也没有什么意见。

  大伯和小叔子都赞同,卫泯的妻子自然也是点头了。

  卫敏文回了屋,让人把他的被褥搬到了敏时那里,又让人取来了干净的被褥铺好了,才请父亲和大伯好好休息,带着敏时走了。

  他指挥人干活的时候,卫衍就坐在一边喝茶点头,心里满满都是骄傲。

  他家敏文就是这么能干!

  卫泽只能哭笑不得地看着他。

  喝完茶,他俩洗漱过了,就上了榻歇下了,不过换了个陌生的地方,卫衍有些不习惯,卫泽则是有话和他说,两人都没有早早入眠。

  “小七,等过了年,我想办法把敏诚调回来,你觉得怎么样?”

  “那敢情好啊,敏诚在青州也有好几年了吧。”卫衍点头赞同。

  “小七,大哥是在和你商量正事,你有认真想了,才回答的吗?”卫泽总觉得小七就是在随口说说,有些头痛地问道。

  “大哥,我当然是认真想过的。”卫衍回答得特别笃定。

  卫泽虽然有些不信,但是拿他没办法,而且,他过了年,就要回南边去,忠义侯府需要有主事人,长子的确该想办法调回来了。

  “还有,敏文的事……”

  “敏文怎么了?”卫衍不解。

  “敏文这么能干,小七你从来没觉得不对劲吗?”卫泽叹气。

  “哪里不对劲了,大哥这是想多了吧?”

  “哪里都不对劲,要不,你让敏文回南边老宅住一段时间吧。”卫泽总觉得敏文待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很不安全。

  敏文这孩子,自幼接受的,分明不是寻常人的教育,他这傻弟弟,是不是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幽王当日犯的可是谋逆大罪,敏文原先假借幽王余孽身份存世,这些年他受的会是什么教育,只要稍微想想,就明白了。

  卫衍傻,皇帝可不傻,就算皇帝一开始没有意识到,敏文在京城里待的时间长了,皇帝恐怕也会意识到的,到时候,皇帝还能容得下敏文吗?

  卫衍很喜欢敏文,卫泽不忍他到时候伤心,才希望敏文离开京城一段时间。等过几年,这些事都淡了,敏文也泯然众人了,再让敏文回来也不迟。

  “大哥,您不要瞎担心,没事的,陛下虽然谈不上很喜欢敏文,但是也不讨厌他。”皇帝虽然有时候要嘀咕敏文几句,抱怨卫衍偏心眼,但是卫衍觉得皇帝肯定不能和个孩子认真计较吧,这么干未免太幼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