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白眉大侠续>第59章

  白眉大侠续 五十九章

  四小贪玩被擒魔窟 寒门书生名落孙山

  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厮人不堪言,吆酒催肠三杯醉 ,寻香惊梦五更寒, 钗头凤斜倾有泪。徒迷花寥我无缘,小楼寂寞心与月,也难如钩也难圆!

  上回书正说到比武大会进行的如火如荼,展林白春李笑笑和赵丝丝这四个人不见了,就急坏了老房和云瑞。

  俩人急冲冲回到大宋驿馆,就问昨天晚上值班的大辽卫士:“昨天晚上看到年轻的二男二女出去没?”

  卫士说:“好像看到了,但是去哪了不知道,我们只管大宋驿馆的安全,出了大宋会馆我们不清楚,你们去问问总会场的值班卫士。他们也许看到去哪了。”

  老房和云瑞赶紧奔会场大门:“借问一声,哪位大哥昨天晚上值班?可否看到我们大宋的二男二女?”

  大门卫士说:“昨天晚上站岗的已经下岗了,您有事我去给叫来!”

  就这样有个卫士把昨天站岗的卫士叫回来了,这位睡眼蒙松的:“你们干嘛呀,刚睡着就叫我过来,有什么事?昨天晚上值班我可没偷懒。”

  “没说你偷懒,是有人有事问你。”

  “谁呀,问我一个站岗的啥事?”

  老房过来了:这位大哥,我们是大宋来会场参加大会的,昨天晚上您值班有没有看到我们年轻的二男二女出去?哪个方向走了……”

  这位一看问话的这个主,大脑袋,没鼻子:“您不是大宋武林军师,房军师?”

  老房说:“是啊,这位大哥也知道我?”

  “太知道了!别看我们是大辽,但是我也是汉民,我们这几位弟兄,都是汉民,因为丢了燕云十六州,我们就成大辽的人了。您在我们这太有名了,谁不知道您是白眉大侠徐良的干儿子,大脑袋没鼻子……”

  老房一听,我特歪……前面几句都挺好,后面一句怎么有点不顺耳,但是又一想,人家也没说错,自己就是大脑袋没鼻子。

  旁边叫他出来那位抻了这位一下,心说,你怎么当着挫人说短话,嘴里没个把门的。

  他一抻,这位明白怎么回事了,也觉得说的有点过头了:“特隆啊啊……直说外国语。”

  老房也没见怪:“这位大哥说的不差,天下人都知道我脑袋大,没鼻子,脖子细的擀面杖,我还听说,别人给我编的顺口溜,说大头大头,吃喝不愁,没有鼻子,你有大头……”

  老房这一说笑,这几位都逗乐了,他们觉得老房好相处,没架子。

  自然就和老房亲近,这个卫士说:“房军师,昨天晚上是我值班,快亥时了,有两个大宋打扮的年轻人和大夏打扮的美女从门口出去了。

  因为我们得到命令,外面的人不允许随便进来,参会的人出去不得阻拦,因此没有阻拦,他们一直奔正西去了。”

  “正西是什么地方??”

  “正西是大山,这个地方靠近三关。西边十多里都是大山。山高林密,这几个人恐怕是进了山,迷路出不来了。”

  老房说:“多谢大哥,我们现在就出去寻找他们。”

  老房心说,不可能迷路,江湖人有的是辨别方向的手段,肯定是遇到事儿了。对他们来说,即使迷路大白天也早就该回来了。

  “老叔,咱们去西边看看。”

  俩人刚要走,这个卫士说话了:“房军师,你们俩人去找人,人生地不熟,我今天闲着也是闲着,我给你们带路!”

  “太好了,多谢大哥!”

  你看,老房到哪都有人缘,就连云瑞都佩服:“书安是真行啊,到哪都有贵人,即使遇到危险,也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怪不得人们都乐意和他一起办事。书安福将也!”

  老房这个人虽然平时有时候爱吹牛,甚至有点抠门,但是没架子,幽默风趣,宽容大度,别看大大咧咧,关键时刻能够为朋友两肋插刀。

  所以人们才喜欢老房,愿意给老房帮忙。这是老房到处有人缘的关键。整天耍贫嘴,有点事缩了,谁乐意和这样的人交往?

  老房又对另外一个大辽卫士说:“烦劳这位大哥,去大宋看台说一声,说我们奔正西大山去了。现在快午时了,到掌灯以前,无论能不能找到人,准回来。要回不来,就是遇到事儿了,请他们多派人马去支援我们。”这就是老房精细的地方,什么地方都能想到。

  这个卫士说我现在就去:“老五,你可给好好带路,找到人了,我们记你一功,找不到,唯你是问!”

  这个侍卫叫老五:“放心吧,三哥。你还不知道我哪,我是狗鼻子。”

  这个三哥去送信不提单说老房,云瑞,老五三个人奔西边就下去了。

  十多里地,就进了大山,老房抬头看,这个山川险峻,横岭滩沟,真是兵家必争之地。

  大山南边是大宋,这边是大辽。虽然是午时,但是三月份的北方,还是有点冷,进了山区,更是冷得冻手。

  云瑞和老房找人有经验,在开封府抓差办案多年,都练就了一身破案勘察,寻人找人的本领。

  俩人边走边看,那里有人走动过的痕迹,哪里是野兽出没的地方……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二人的眼睛。

  老房就问老五:“大哥,这里有没有什么强人出没?或者你们有什么异常的事儿发生。”

  “这个……有的弟兄们说,这个大山里有野人,有的说有怪物。但是都是听说,谁都没看到过。强盗倒是没听说。”

  突然,云瑞停住了:“书安,你看那是什么?”说着用手一指。

  老房翻母狗眼顺云瑞手指的方向看:一个手绢,老房赶紧跑过去。

  捡起来一看,这个手绢是上好的西域刺绣,老百姓用不起,就知道这可能是李笑笑或者赵丝丝的。

  两个人看有点眉目,知道方向没错,加快速度前方寻找,走了二里地,就发现有一片混乱的脚印。还有被踩碎的石头,说明有人在这里打斗过。

  俩人就有点心惊,甭问,这是遇到敌人了,很可能几个人全都被获遭擒。

  俩人又往前走,就进了大山深处,看周围的灌木丛也有打斗过的痕迹,再往前走,山势越来越陡峭。

  虽然是大白天,但是除了他们三个人,一个人影都没有,偶然有白兔狐狸突然从树林里窜出,更显得寂静瘆人。

  这时候空气里还能隐隐约约散发出女人的清香,这两个人都有辨泥观色,抓风闻味的本领,知道敌人就在眼前。

  两个人就做好了准备,果然,在陡峭的山崖之上,有一个山洞,山洞周围虽然树木林立,荒草丛生,但是洞口比较光滑,这是人经常走动的迹象。

  玉面小达摩白云瑞,细脖大头鬼房书安,两人都把家伙拽出来了,云瑞让老房后面压阵。自己飞身形跳过去,影在洞门旁边。

  他屏住呼吸,凝神听了听里面的动静,里面没人说话。

  小达摩抖丹田喊了一声:“里面的贼人,还不出来受死!”

  这一喊不要紧,寂静的山谷,格外响亮,回音久久才能平息。

  这一嗓子,山洞里面冲出来一个人,这个人披头散发,光脚丫子,看不清五官面貌,他看到白云瑞拎着一把刀,就知道这是冲他来的,嗷的一嗓子,奔白云瑞就扑过来了,云瑞一看这个人看似野人,身法还挺快,看他冲自己过来了,摆宝刀就砍,这个野人看刀来了,飞身跳起一丈多高,云瑞一刀走空,这个野人看云瑞拿刀砍他,更不干了,落下来把双掌展开,频频进攻,云瑞手里虽然有宝刀在手,也只和他打了个平平。

  说到这儿,听众朋友要问了,这个主是谁?为什么住在山洞?白春四个人是被他抓了吗?您要想明白,咱们还得从头说起。

  话说大辽耶律阿保机统一大辽,他重视汉族文化,崇拜汉族生活,也学汉族开科取士。

  特别是耶律宗真这个朝代,更是对汉族文化推崇得不得了,不仅仅在民间推崇,他本人也学习汉族文化,因此游牧民族逐渐重视科举考试。

  在幽州城外三十几里地,有一个小竹子村,生活着一个小伙子叫王建,父母双亡,这个王建一表人才,日夜苦读,就为着金榜题名。

  王建有个未过门的妻子,叫梅梅,两个人情投意合,两小无猜。王建家庭贫寒,梅梅经常过来给王建缝缝补补,做饭收拾。

  王建有个好朋友叫李虎儿,是个山中猎户,有时候进山打了野味。

  就拿过去给王建,梅梅在厨房收拾了,三个人对饮。那位又说了,古人封建,没过门能在一起喝酒吗?

  封建是北宋程朱理学问世之后的事儿,以前的北方民族,都豪迈,没有那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沾衣裸袖便为失节的封建传统。

  眨眼间就到了大比之年,王建更是发奋苦读,梅梅和李虎儿为了王建读书,更是对他照顾有加,什么都不让他干,就让他好好读书,这一天晚上,李虎儿拎进来两只山鸡,一只野兔,还有一篮子野菜,进门就喊:“哥哥,嫂子,你看我带了什么。今天这个打的这个山鸡野兔才肥呢,这段时间哥哥读书也辛苦了,今天晚上咱们好好喝几盅。”

  梅梅在屋里听见了:“虎子,又拿来这么多东西,你们等着,我去厨房收拾。”

  梅梅把东西接过来,去厨房收拾,她的烹饪技术堪称一流,不大会儿,厨房的香味就跑到了屋里,李虎就对王建说:“哥哥,你有福气啊,你看嫂子多能干,里里外外,没有嫂子不干的。”

  王建说:“贤弟,这是愚兄祖上积德,能遇到你嫂子,嫂子过门之后,我一定好好对待于她!”

  俩人说话声音还挺大,梅梅在厨房都听见了,心里偷着美。

  不大会,全都做得了,端上来三个人开怀畅饮,就见王建举杯对两个人说:“虎子,梅梅,这几年多谢你们照顾,眼看大比之日就到了,明天我就进京赶考。这杯酒敬你们二位!”

  虎子说:“哥哥,此言差矣,你应该先敬嫂子,嫂子为了你,拒绝了多少提亲,为了你,耽误了多少青春。

  日夜操劳,寝食不安,为了你多年不施脂粉,你金榜题名,不要忘记嫂嫂,不然我可不答应!

  我可听说大宋有个陈世美,金榜题名,抛妻弃子,人家的媳妇找上门来,不仅不认,还派刺客去杀她们母子,要不是遇到包公青天,恐怕就冤沉海底,咱们这大辽虽然没有包公青天,但是我李虎可不答应!”

  王建闻听:“既然贤弟把话说了,我也在此表态,倘若这次金榜题名,我定然回家迎娶梅梅,如有违誓,天诛地灭,不得好死!”

  梅梅听了:“王建,住口!我知道对我一片真心,这等毒誓,休要发起!即使你不中,我也不会再嫁他人,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来来来,虎子贤弟,咱们满饮此杯!”

  三个人一仰脖,干了,这天晚上三个人推杯换盏,都喝多了。

  第二天,王建收拾行囊,上京赶考,他们村里幽州三十多里,因此他独自一个人就进了幽州,到了幽州找个店房住下,打听打听考场在哪,店家一看他是赶考的举子,都非常热情,告诉他怎么走怎么走。

  这天到了考试的日子,他准备好文房四宝,到了考场,发了卷子,一看题目,乐了。

  为什么,这道题他心里反复琢磨过不下几十次,因此下笔有神,那位说了,什么题目?

  大辽务实,考试的题目都是怎么安邦定国,他的题目是如何对付大宋。

  他洋洋洒洒的写了好几千字,交上去了,本以为高中无疑。没想到,他的思想和当今圣上背道而驰,因此名落孙山。

  他就有点受打击,准备了数年,啥名次没有,回去怎么见梅梅,怎么见李虎?

  他就没回家,漫无目的的出城溜达,正溜达呢,猛然间后面有人喊他:“王公子,一向可好,还认识我吗?”

  王建一回头,哎呦!原来是你!王建不见这个人便罢,见了这个人,这才爱恨情仇两难断,直落的痴心疯魔一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