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白眉大侠续>第46章

  白眉大侠续 四十六回 众侠客艺服桑耶 山西燕喜得贵子

  海鳖曾欺井内蛙,大鹏张翅绕天涯。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上回书正说到桑耶上人本打算请南侠过来,他好彰显一下自己的武艺。

  但是他一看,和南侠来的人不好惹,就得自己亲自出手。别人伸手也白给,干找丢人。

  因此桑耶双手合十:“今天有幸见到三侠五义的各位高人,按说我们已经输了三场,不该再留诸位了,但是看到高人不能失之交臂,厚着脸皮想讨教讨教。”

  徐良过来了:“既然如此,山西人陪上人走几趟!”

  桑耶看徐良要比武:正合我意,你是名满天下的白眉大侠,还是大宋武林总盟主。把你赢了,我也找回脸面。

  书中代言,这个桑耶的辈分比徐良高两辈,他师父是吐蕃四大圣人之一的护月国师圆圆亮,他是圆圆亮的顶门大弟子,按大宋朝的辈分,他和夏遂良,夏侯仁,欧阳中惠是一辈,他和徐良动手,有失身份,即使赢了也不光彩。

  但是他今天有点狗急跳墙,一连输了三阵,倘若大喇嘛们败在小剑魔夏侯仁等人的手里,还不丢人。

  可是全都败在三侠五义的手里,还败的这么惨,他有点挂不住了。

  他一看徐良过来了,老喇嘛心中暗喜:你能耐在大,毕竟是个小辈,我来你们大宋二十年,有名望的侠剑客不知会过多少,今天就让你知道我们吐蕃功夫的厉害!

  徐良以前没有见过吐蕃功夫,今天是第一次见。他一看吐蕃功夫果然和中土不同,确实有独到之处,因此动起手来倍加小心。

  不说两人心里怎么想,这时候俩人就动上手啦,徐良用的是武当派的绝技追风掌,脚下是魔山派的轻功八卦迷宗步——

  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能同时用出两派功夫的人不多,一般武林高手对打,只能用自己最拿手最熟悉的功夫。

  但是徐良身兼两派之长,今天就同时用出两派功夫,老喇嘛上人桑耶,用的是他们门派的看家本领吐蕃密宗拳。

  据说他练这个功夫有个药方,每天服用后练习。老和尚一练就是六十多年。

  那位说了,什么药方,说出来我也回家练去,这咱们可得保密。

  这叫保护人家知识产权。两个人转眼间打了五十回合,桑耶上人大吃一惊:好厉害的白眉大侠!既敢硬碰硬接我的拳,又能巧妙的闪避,刚柔并济,鬼神莫测,都说白眼眉厉害,今天一看,名不虚传。

  对待他,不能像小字辈看,得把他看成成了名的老剑客一样对待。

  老喇嘛不敢大意。稳扎稳打,生怕出了纰漏,被徐良一掌拍在这儿。徐良也发觉吐蕃老喇嘛功夫确实高,自己会过的成了名的剑客还少吗?

  徐良记得出世以来,头一个硬仗对付七手真人马道元,徐良那时候刚出世,费尽力气用紧背低头花装弩才把马道元给赢了,后来团城子大战神拳太保王行祖,要不是北侠的指点,也赢不了人家,查办阎王寨,遇到了飞剑仙朱亮,这是遇到的第一个成了名的老剑客,那时候徐良在人家面前勉强能打20回合,也是北侠欧阳春赶到,才给解了围。

  再后来会过的成名了老剑客更多啦,现在又在魔山老母毕凤莲和武当派主江飞雄的指点下,能耐更是突飞猛进,此时的徐良,比一般的老剑客都高得多。就是金灯剑客夏遂良活着,现在想赢徐良都得费点劲。

  简短捷说两个人打了一百回合,徐良不打了,虚晃一招跳出圈外:“老上人,高,确实高,山西人开眼啦,甘拜下风。”

  老喇嘛不解:“呀,徐良怎么不打了,他并没败呢。”脑子一转,徐良想给自己留个台阶,看来人家确实是高啊。

  徐良怎么想的,他一看已经打了一百回合,自己的能耐大喇嘛也领教了,目的达到,这是比武,又不是仇敌,没必要你死我活,我真把他打个跟头,摔个趔趄,他面子哪搁?

  双方结仇,这个事就不好办了,万国比武大会快开始了,不想多树仇敌,节外生枝。

  这就是徐良和以前不一样了,考虑大局,不像别人,把你打了,我好展示自己多高的能耐。

  老喇嘛能不懂吗,心说白眼眉了不起啊,难怪人家年纪轻轻成为大宋武林总盟主!

  但是就这么收场,他还有点不甘心,本想把徐良收拾了,自己才痛快,但是目的没达到,徐良是晚辈,打平手自己无形中已经栽了面。

  这时候北侠紫髯伯欧阳春看出来了,他笑呵呵来到桑耶上人面前“老上人,怎么没打过瘾?这样吧,贫僧不才,和上人请教一二!”

  桑耶看欧阳春过来了,欧阳春的名气他也知道,他们同住在东京汴梁,又都是出家人。

  但是耳闻没有见过,知道欧阳春能耐大。据说,他的功夫已经超过他叔叔欧阳普忠和他父亲欧阳中惠。

  “老罗汉,我能和您伸手,今天晚上也是大幸事,求之不得,请!”“请!”

  两个人各自道了一个请字,谁也没客气,就战在一处。他们俩这一打,和刚才不一样,刚才徐良是刚柔并济,欧阳春是阳刚至猛,欧阳春虽然是半路出家,但是没娶过媳妇。

  因此整身童男,打出每一拳,都是虎虎生威,少林派的功夫在欧阳春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别看欧阳春胖,动起手来身轻似燕,快如闪电。

  老喇嘛桑耶心中暗惊:今天可开了眼了,中原有句话:“天下武功出少林,这话果然不虚。少林的名僧我不是没会过,想当年少林寺三当家的疯僧醉菩提凌空长老,我和他切磋过,他能耐比我差点。

  今天一看欧阳春,这才是少林寺的精华,看来大宋果然人才济济,不仅如此,他们年轻一代,都有超越老一代的趋势,这说明大宋一代更比一代强,人家武林兴旺,后继有人哪。”

  欧阳春也打了一百回合,然后收招定式:“老上人,贫僧胜不了你,甘拜下风!”

  欧阳春自从上次八王擂掌毙昆仑派四凶僧以后,这么长再也没出过手,三教堂,三仙岛,碧霞宫,他都没去,干什么呢?在寺庙练功,因此北侠的能耐现在已经超过他父亲欧阳中惠。

  北侠现在七十多岁了,论能耐现在可以说少林寺头一把。

  但是北侠这个人,淡泊名利,不想接任少林寺的主持,甘愿在大相国寺做一名闲僧。

  闲言少叙,大喇嘛桑耶一看,两次都是以平局收场,也很满意。

  真心佩服众人的功夫:“哈哈,各位,今天算是开眼了,今天不比了,里面请,里面请。”

  老房过来了:“上人,真不比了,天下第一的老剑客还没伸手呢,您不想开开眼?”

  “哈哈哈,不比啦,房军师,谁不知道您是天下第一,我可不敢再您面前抖搂呀!”一句话大家都笑了,满天云彩散了。

  南侠说:“老上人,今天天色已晚,我们不叨扰了,改天一定再登门拜访!”

  “既然如此,我也不留各位了,今天都是老僧不对,各位海涵!改日我在庙里备下薄酒,给各位赔罪!各位可要赏脸。”

  您看,徐良这么做就对了,化干戈为玉帛。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这叫三侠五义艺服老桑耶。

  众人也说了几句客气话,离开喇嘛庙,回奔大相国寺,路上众人心情愉快,但是谈到喇嘛的功夫,大家也是钦佩不已。

  天太晚了,南侠也没回开封府。也和大伙回了大相国寺,一夜无话,第二天天光大亮。

  没几天,全东京的老百姓都知道三侠五义比武喇嘛庙。把他们都打服了,为咱们大宋扬眉吐气。

  这可不是徐良他们自己说的,是在喇嘛庙劈柴打水的汉族杂工传出去的。

  各位老剑客也知道了,江飞雄闻听后,非常满意,做的对,徐良越来越成熟啦。不愧是将来领袖武林的人物。

  这时候已经过了腊月初八,各派的派主,门长纷纷找徐良:“盟主,现在江湖没什么事儿,又快过年了,大家自从五月准备东京大会,以后征伐摩尼教,一直没有回过家,各门派都有各门派的事,能不能让大家回去,明年定了万国比武大会的日期,咱们在齐聚东京汴梁,一起去三关参加大会。”

  徐良一看人家说的对,有事的派主门长可以回去,明年咱们再聚。

  就这样,大家都散了,云瑞和普老剑客,峨嵋四大剑侠回了四川峨嵋山,公孙阳和凌霄子昆仑子回了东海碧霞宫,魔山老母毕凤莲和李金铭,夏八姑回了魔山,其余的各位老剑客也纷纷回了自己的门派,没有门派的,飞天老魔公冶子安,老剑客欧阳剑,他们没走,就在大相国寺每日和欧阳春讨论武艺。双侠丁兆兰丁兆惠,也回了茉花村。展林,南侠回了自己家。

  徐良看大家都回家了,自己离开家也很长时间了,也得回家看看,上回家里来信说媳妇儿快生了,老西儿能不想回家吗?

  就带着房书安,龙天彪,回了山西祁县徐家庄。方宽方宝没跟着回去,他们俩离开家里挺长时间。因此回了自己家过年,他们家就是东京,徐良也同意了。

  刚到家,一家人听说徐良回来了,高高兴兴,龙天彪的俩媳妇看龙天彪回来了,也高兴的不得了,徐良他娘说:“良子,你回来的正好,英云临盆就在这几天。”

  果然,没过几天,严英云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八斤十三两,哎呦,可把一家人乐坏了,徐良三十多了,古人的年纪,他这个岁数的人孩子都好几个了。

  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是最大的不孝,现在徐良儿子出生了,因此徐府上下张灯结彩,又准备过年,又准备满月酒。

  老房比谁张罗的都欢,他这个人喜欢热闹,哪有热闹他去哪,因此张罗请戏班子,准备过年的各种物品采买,徐良也不管他,老房就可劲儿折腾,徐良大婚家里都没这么热闹过。

  当地知府衙门知道徐良喜得贵子,知府亲自带着一大帮官员过来给徐良道喜,带的礼品堆积如山,徐良又应酬了几天官府的人。

  徐良这个人一向大度,讲究能饶人处且饶人人,很多小偷小摸的贼犯案到徐良手里,徐良能教育就教育,能简单处理绝不动用官刑,尽量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很多人感激徐良。

  徐府这一折腾,他们也知道信了,白天不敢登门,晚上偷着把贺礼放到门前。

  山西的武林门派,什么恒山派,五台山等等,离徐良家不太远,也都过来给徐良道喜。

  总之徐良从回家到过年每天来的人络绎不绝,就没消停过。

  老太太看儿子的黑白两道,私官两面,这么多朋友,老太太心里高兴,暗中祷告:“老头子,你看没,儿子有出息啦,你在天之灵欣慰吧,徐家的列祖列宗,你们保佑徐家人丁兴旺,平安喜乐!”

  徐良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叫徐清,字太平,盼望国家早日太平,自己也好安心退隐。

  简短捷说,徐良回家两月了,马上就出了正月,老房说:“干老,咱们回来时间不短了,还得赶奔东京,和大伙商量准备万国大会的事儿,天彪这次就别跟咱们去了,一是他媳妇也身怀有孕,二咱家里没个男人不行。”

  徐良一看老房考虑的周到,有老房在,徐良就少操心很多事儿。

  把龙天彪叫过来,爷俩把意思一说:“天彪啊,家里的担子也不小啊,照顾好奶奶,家里大小人口好几十口子,都需要你照顾,这次万国比武大会,你就不要去啦。”

  天彪一看徐良态度坚决,知道坚持也没用,因此就留在家里没去。

  老太太知道徐良又要走,免不了一阵叮嘱,严英云知道丈夫干的是为国为民的大事,虽然不舍,也只得依依惜别。徐良也舍不得离开家,母亲那么大岁数了,儿子刚满月。

  但是没有办法,老西儿临走的时候看看儿子小太平,在襁褓里冲徐良还笑,小胳膊小腿还直动弹,徐良看着这儿眼睛也湿润了,那么大个山西燕,也忍不住儿女情长!

  各位,别说是徐良,就是放到今天,出门打工人的心酸有几个没体会?徐良咬紧牙关,狠狠心出了家门,和房书安爷两个赶奔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