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国舅爷>第59章 皇亲国戚

  常清河最担忧的难关算是度过,按理他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事实远非如此,他觉得梁玄琛表面不说,心里应该是起了怀疑,便是心里没有明确的怀疑,至少感觉到了此中蹊跷。那日午后两人登山踏青,走得累了躺在石上稍事歇息,梁玄琛也不知道睡糊涂了还是故意而为之,突然叫了一声:“清河,那日夏英公托梦于我,说你近日功课有所惫懒。”

  常清河悚然一惊,回头看时发现梁玄琛脸上竟还有柔软的笑意。

  说完这句话,梁玄琛自己倒是惊醒了,愕然了许久,有些不知所措。

  常清河试探着问道:“刚刚做梦了?”

  “唔……梦到一个旧相识。”

  “我以为你最该梦到的是顾长风,怎么,这人有何过人之处,竟叫你念念不忘?”

  梁玄琛沉下脸来,“他就是毒瞎我的那个人。”

  尴尬地沉默片刻,常清河立刻道:“对不起,我不该问的。”

  “与你何干呢?”梁玄琛发了一阵子呆,又道,“我也不知道怎么的,近日总是梦见他,梦里不是他怎么毒瞎我的经过,反倒是过去我与他相处和睦时的一些琐碎小事。”

  “是他辜负了你,你对他那么好,他却忘恩负义狠心害你。”

  “他是康王麾下安插在我身边的眼线,后来我听说康王曾给他毒药,让他来毒死我,而且以他家人的性命相要挟。后来他下不了手,又不得不下手,便换了另一种毒药使我致盲而不致命。”

  常清河瞪大了眼睛,这些内情,按理知道的人极少,怎的梁玄琛会知道,难道他特意去找人打听了?燕王夫妇当时也遇刺了,是不是还有更多内情被人查出来了?

  “我现在已经没那么恨他了,大概这都是命。”

  常清河吞了吞口水,“他使你双目失明,你竟然已经不恨他了?”

  “如果他现在到我跟前来领罪,我应该会原谅他的,事已至此,还能怎么样呢?或许让他做一些事情来赎罪吧。”

  常清河胸口狂跳,几乎就要脱口而出“我就站在你跟前!”然而,他从梁玄琛眼睛里看到的诚恳太过诚恳了,设身处地想一想,什么人能原谅了自己?除非他不是人!

  这恐怕是梁玄琛用来试探自己的吧,不行!不能上当了!千万不能承认!便是承认了,他们之间也有了一根刺,何承望就此死了,只剩下常清河,他可以不恨他,但是也不会爱他。一切都回到起点,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他不需要他的原谅,原谅一文不值。

  两人回到家中,李明堂派人送信过来,说军中有事,龙虎卫大人一定要亲自回去一趟了,今上派了钦差督查海防,今天晚上就要过来。常清河快马加鞭赶过去,是不是能赶在钦差到以前回到营里还真不好说。常清河来不及与梁玄琛道别,甚至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一身,便让一名小厮备马,另一名小厮去隔壁大院子里头找梁玄琛稍个信,说他忙完了再说,今夜不过去了。

  而梁玄琛这边也收到了水空派人送来的信,他这封信更不得了,是金陵东郊梁府母亲大人董太君亲笔写就的,因为不知道梁玄琛究竟在哪里,信辗转几番,最后才由水空代为收下。

  信里董太君说的事情已经传遍京城街头巷尾,甚至扬州也已经沸沸扬扬,水空也写了一封信补充说明,原来宫里面出了大事,皇后娘娘滑胎小产,还是贵妃袁氏施的毒计下的毒药。郑国公主听闻此事,当即提了剑将袁氏刺了个对穿,帝后为此闹不和,皇后跑到宫外栖霞寺闹着要出家了。从董太君信里说来,内中另有详情,六妹妹梁冠璟闹着出家是没有的事情,但是身体上大伤了元气,她的确因此而心灰意冷,与皇帝的夫妻情分怕是要完了。董太君让梁玄琛无论如何回家一趟,去栖霞寺看看妹妹,最好劝一劝,并由他这个大舅子出面跟皇帝去谈谈。

  “谈?”梁玄琛问。

  念信的乃是阿芜,她两手一摊,“信里就写了这些,再没别的了,董太君没说要谈什么。想不到天家和民间的百姓也有一样的烦恼呀,十三爷,你说皇帝和皇后吵架,是什么样的?届时你可怎么劝说才好?不过夫妻吵架,大舅子总是劝和不劝离的,何况这是帝后。”

  “劝和不劝离?”梁玄琛苦笑,想想自己的老母,觉得董太君多半是劝离不劝和的,因为她一心指望顾长风当自己的女婿,一见皇帝皇后闹翻,怕是那个心思又活络起来了。

  梁玄琛接过信撕成碎片,拍拍手一身轻松,“不用理,权当咱们没收到过信。”

  “啊?”

  梁玄琛道:“我是知道我那个老母亲的,她是个唯恐天下不乱之人,至于我那六妹妹,她自己挑的夫君,她自己料理就是了,何须我来插手。”

  常清河跑回营里和钦差吃了一顿饭,吹了一通牛,再往窑子里一送,后半夜他还骑着马回来了。坐在床沿上一身的酒气,梁玄琛边替他拔靴子慰藉他劳苦功高地出外应酬,边跟他说了自己的家事。

  “今日喝酒,那钦差也语焉不详,神神秘秘地跟我说起了这事,都说当年梁家辅佐君王上位,如今天下已定,这是要学太-祖皇帝再将梁家一脚踢开了。偏生你那六妹妹是个暴脾气,还去栖霞寺闹着出家,这是给皇帝下不来台了。你可要让你家里上上下下仔细着点,怕是要闹出大动静来。”

  常清河本来想说,梁玄琛当这个国舅爷,半点好处没捞上不说,自己这些年的家底都是靠着“木大官人”的名号攒起来的,皇后妹妹一点也没帮衬没提拔。要不以梁玄琛的本事,哪怕双目失明,要在朝廷里谋个一官半职也是易如反掌。

  梁玄琛叹气:“六妹妹这个人我是知道的,论才学谋断,她一点也不输皇帝,偏偏生而为女子,非但要在后宫与别的女子争宠,如今还为的生育一事折损了自己的身体。如此想来,我还真想回京一趟,去栖霞寺看看她。”

  常清河不成想,梁玄琛心里丝毫没责怪皇后妹妹,反倒是心疼人家,自己这边简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梁玄琛就是梁玄琛,任何时候都是胸怀坦荡的君子,当年哪怕自己不过是个小厮,他都能善待自己,如今对自己的家人,更加如此了。

  梁玄琛说去就要去,常清河想陪着他,还被婉拒了。

  “你陪着钦差吃饭吧,仕途也是要经营的,让人家逮着你一天到晚擅离职守总是不行。至于我这边,随便寻几个可心的小厮丫鬟陪着去就好,我这个皇后妹妹也不认识你,何必多此一举扯上关系。以后梁家获罪,说不定还得靠你出手相助,你一不小心成了皇后党羽,如何脱得了干系?”

  常清河竟不知道他还存了这样的心思。

  “当这个皇亲国戚,是不是随时准备好了一朝事发,要满门抄斩人头落地?”常清河问道。

  梁玄琛道:“我爹是大将军,后来封了定北公爵,我从小在宫里进进出出,当年认识的叔叔伯伯及他们的子女,也都是与我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如今还在人世的不多了。”

  常清河点点头,“难怪你不喜欢在朝廷里谋差事,宁肯当个名声不好听的商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挺器重你,好好干吧,他日梁家倒了,还靠你护佑呢。”

  常清河握紧了他的手,算是一点承诺。

  两人分道扬镳,梁玄琛回京城,到宫外栖霞寺安慰皇后妹妹去了,而常清河回去好好当他的龙虎卫指挥使大人,与朝廷来的钦差,地方上的巡抚都督们拉拢关系,建立友谊。

  俗话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常清河几天没见梁玄琛,就格外思念,甚至动起了心思要写情书。

  然而书到用时方恨少,没跟梁玄琛在一起时,闲暇之余他还能坚持不懈地读书,最近这一年多两人天天厮混在一起,哪有心思读书?至于吟诗作对,他本来就没那么好的文采,跟梁玄琛差了十万八千里,是以不肯贻笑大方,还是不写诗了。最后干巴巴地说了自己这边的近况,又问梁玄琛何日回来,与君一别,如隔三秋,甚是思念。

  “甚是思念”四个字,算是承载了他所有的相思。

  这一日终于送走钦差,甚至得了一首临别小诗,常清河自己品着也觉得尚可见人,便誊下来准备拿去给梁玄琛品品。李明堂进来,说是县城木家那边派人稍了口信过来,让他赶紧回去一趟。

  “木十三爷从京城回来了?”常清河折好纸塞入袖中,正准备整理衣衫出门。

  李明堂道:“说是你母亲和弟弟从嘉兴过来看你。”

  常清河一眨眼,莫名奇妙,“他们突然跑来这里做什么?不对啊,他们应该不知道我这边置了宅子。”

  “就是说呢,我也觉得蹊跷,要不我陪你走一趟?”

  常清河点点头,多一个人总是多一个帮手。

  两人开马加鞭地赶过去,只花了小半日功夫,才一进屋,常清河见坐了一屋子人,梁玄琛已经在家了,正坐上首喝着茶,常母和儿子儿媳果然来了,而隔着茶几,梁玄琛对面坐着一个五十开外的老者,常清河见了面如土色,当即跪倒在地大呼:“师父!徒儿不知师父突然到访,有失远迎,还请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