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追亡逐北>第三章

那女人惹出的事情让所有人措手不及。

纳她入门一事,兄长还在与父亲陷入胶著,我为了兑现承诺,除了经常不著边际地鼓励一番之外,也做过一次说客。措辞不咸不淡,本就疏远的父亲口气没半点松动,可算不出意料。

兄长也明白我在父亲面前人微言轻顶不了事,转而求助母亲,母亲严词拒绝,姨娘们更是见了面就劝他回心转意。他没有胜算,只是不肯放弃,去那女子住处的次数比以往更多。

我的确不反对她进门。

侧室与郡主不久前各诞下一个男婴,兄长都只在分娩当日探视过,其馀时间都去了哪里,人尽皆知。想来就算荷吟真的进门,出身风尘又独占夫君宠爱的女人,在心怀怨恨的名门大妇对付之下,连挑拨都不必,就难活太久。

与此同时,我的婚事也在母亲操持之下进行,对方是户部侍郎李家的么女,已经下了聘,只待年後我满十七岁便完婚。

我没有见过对方,只是听周围人说是德容兼备的大家闺秀。这种门第出身的,婚姻之事只能听从父母安排,我大可不必因无法给予情爱,而对素未谋面之人有所负疚。

这日我照例起了个大早,裁缝已等在门外替我量吉服尺寸。刚将他唤入,大哥便匆匆忙忙跑进来,我不记得他的脸色何时曾白成那样。

他瘫坐在对面的椅子上望著我,满眼惊恐之色,似乎不能相信某件事情的发生。

我情知不妙,立刻斥退馀人,问他出了什麽事。

「死定了,我死定了。」他瞪著我,眼中无神,反覆说著同一句话。

「先喝口茶,慢慢说。」

我递了茶盅到他面前,他用双手颤抖著接过,茶汁溅到手背与长袍上,那茶新沏,端在手里尚嫌烫,他竟浑然不觉。

我也不追问,拖过一只圆凳坐到他身前静待。

「二郎,我、我怎麽办?」

过了良久他才开口,一说出话来就带上了哭腔,眼睛也迅速通红。他像被陷阱捉住的小兔一样看著我,满身的乞怜味道,那是我从没有见过的诱人表情。

我无法忍耐地揽著他靠进怀里。他不但没有抗拒,反而也伸出双臂抱住了我的腰。我心头大震,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切竟是真实。

他的整个身体倒在我的怀中,温顺服贴,就连在梦里,也从没有这样温馨幸福的场景。我所能做的梦,除了那些激烈狂野的场景,就只有表明心迹後,遭到他嘲笑奚落厌恶疏离,甚至打杀而已。

我深吸口气闭上眼,感受拥抱著梦寐以求的身体的百般滋味,惊讶、狂喜、苦涩、甘甜、自厌、恐惧、激昂、动情、想笑又想哭……我现在的脸一定很奇怪,幸好没有别人看见,他是肩背向我紧紧靠著。

「我会死的,我们会被满门抄斩,怎麽办?二郎你该说怎麽办?」

他怯懦的低语将我从绮思中拉扯回来,一瞬间我以为听错了。

「满门抄斩?」

他更紧地抱住我,但随著他的述说,我逐渐没有心思再去感受那几乎灼伤整个身体的温度。

前几年河东出现一股叛军,朝廷几次围歼都没有使之覆灭,荷吟原是河东细作,与其他一些妙龄女子常年行走各地,以美色为诱饵,更许以重贿厚禄,意图策反实权人士,兄长似乎被她挑选用来作为接近郑国公的途径。

她曾将大哥灌得酩酊大醉,诱他将名字写在相约起事的盟书之上,兄长醉得糊里糊涂,浑然不记得曾有过这麽一回事。

昨日他坐班完毕,又去「醉华年」与荷吟相见,等她到半夜,这才知道那份盟书竟落入监察御史唐文笏所属的暗探手中,荷吟与那人缠斗许久,终是被他逃脱了去。

听完情由,兄长吓得面无人色,也顾不上斥责对方,赶紧回家,想把事情对父亲说明,谁知父亲已经上朝,因此急匆匆跑到我这里。

皇帝对父亲的猜忌从来没有停止,正愁捉不到把柄,这份东西一到他手,父亲、兄长枭首不用说,我们全家都要以附逆之罪论处。

我一时也没了主意。谋反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死罪,我没有官衔亦没有直达天听的通路,又去哪里替他辩解?就算是父亲出面恳求朋友多方斡旋,恐怕也凶多吉少。

「真的没办法了吗?」

兄长期盼的目光渐渐转为失望,放开缠在我腰上的手,绝望地跌坐在地上,整个人缩成一团,用手抱住了头。

「怎麽会这样?我没想到、没想到的……真该死!」

我说不出安慰的话,只是木然看向他,心乱如麻。

平心而论,兄长持身不正,有此一劫算他活该。我不想死,就算是有兄长作陪,我也不甘心就这样窝窝囊囊被杀。可若是他死了,我也不知道活下去还有什麽意思。这个家我半点不留恋,如果真的没有办法,我就带他逃走,隐姓埋名做平常百姓好了。

望著兄长抱头哽咽的样子,浓重的无力感自我心底窜升:他这麽一个人,没有办法过平民百姓的清苦日子吧?

罢了,先看看事情还有无转机。我深吸口气,询问他具体情形。

「盟书被盗是什麽时候的事?」

他抬起头来,赤红的眼睛给我一瞥。「昨日下午。那个人的行踪不久就被发现,荷吟与同伴一同追赶,过了几招,认出对方是御史府的人,却给他逃走了。」

原来那女人还有党羽。京城中这麽多权贵,他们却只找上了我这兄长,不知道该不该赞一声眼光好?

「那人逃进御史府了?」

「没有,他们追到南郊,那人杀了荷吟的同伴,也被他们打成重伤,向城外逃。」

他们从城西的「醉华年」一直纠缠到南郊,又要躲避京城戍卫,必然耗费许多时间。

「荷吟来找你是什麽时候?」

「不太记得了……这有关系吗?」兄长皱著脸。

难不成这种时候谁会有閒心来问你的闺房之事?我沉下脸,冷声道:「当然有,你要好好想一想。」

兄长瑟缩了一下,一个劲地敲著脑袋,过了一会儿道:「约莫寅时正了吧,五更鼓响了有些时刻,她才到的。我本该准备上朝,但不放心她……」

为等个女人连早朝都不管了,真不愧是多情种子。我冷哼一声。

他羞愧地低下头,却还不甘心地辩道:「我已经派人去告过假了,应当……」

我没有心情听他说完,又问:「确定对方只有一个人?」

这回他飞快点头。

我松了口气。看来那人就算要回来,城门多半也已经关了,且他既伤重,多半也无力逾墙而入。就算辰时城门一开便进京,御史早就上朝,看来事情还有可为。

「那贱……荷吟有没有派人去盯御史府?」

「派了,她说一有消息便会告知。」

我思索了一下,对他道:「你去宫门口等父亲下朝,对他把事情说了,务必绊住唐御史,不让他去御史台或者回府。」

他唯唯点头。

「早朝没有这样快结束,你可以先歇一会儿,我出去一下。」我说著往外走。

他拉住我的袖子。「你去哪里?」

给你擦屁股。

我想这样回他,但想到那依赖不舍的神情,还是第一次投射在我身上,满腔的怒气便流失得无影无踪,甚至忍不住伸手去抚他可怜兮兮的脸。

「放心,我不会丢下大哥。」

虽然多半没有回报,这个懦弱而无谋的兄长,我来保护好了。

他勉强笑了笑。「我就知道二郎最牢靠了,大哥等你好消息。」

这句话多半不是出自内心,他甚至可能在怀疑我会就这样离开这个家逃命吧。

而就连这样的小人之心都觉得可怜可爱,我真是无可救药。

「你务必按我说的做,我马上回来!」我放开攥住他肩膀的双手,捏紧成拳。

他各种不同的样子,我还想看到更多,就算只为了这个愿望,我也要奋力一战。

先快马来到长庆侯府邸,那位从小就被兄弟姐妹疏远的世子翟明远,是我少数称得上好友的人,起因於第一次来访时只有我一个小孩找他说话,还拉著玩了跳格子。

长庆侯爵位比父亲低一级,官阶与在皇帝跟前的地位却都更高。明远比我大两岁,与我家兄长相比,能干了不止一点半点。

我未经通报就闯到他卧室,室内弥漫著刺鼻的药味,这人从小就吃药,也说不上什麽顽症,只是体弱。他在侍女伺候下喝完了药,看见我并不惊讶,只是很平淡地叫閒杂人等离开。

听我择要说完,他挑了挑秀气的眉毛,凉凉给出观感:「兆功终於玩出事情来了啊。我还以为他只会弄大别人的肚子呢,真令人刮目相看。」

「皇帝对父亲猜忌太重,他也只能和父亲一样过日子。」

「哪里一样?姑爹韬光养晦,他是醉生梦死。」

「他年纪尚轻,这也是没有办法。」

「我真不明白你总是维护他做什麽。」明远老调重弹,见我又要反驳,忙摆手道:「好了,不说这个。总之只要一知道那可笑的盟书被递了上去,我就请父亲出面保他,可以的话再联络一些重臣。」

我摇头。「不成。」

他瞪大眼,充满孱弱气息的清俊脸上满是兴奋:「你终於要出手夺嫡了吗?太好了,我绝对助你一臂之力!」

「我说过我没这个心。」我没好气地瞪他一眼,「事涉谋逆,你觉得皇帝会只惩处兄长一个人吗?皇帝多疑,这样一道奏章上去,变成我们两家结党,死路一条。」

「兆功本来就是被构陷的,这事并没什麽说不清,你想得太多了。」明远满不在乎地道。

「如果事情如此简单,这些年我父亲何必战战兢兢做人?」皇帝对父亲的猜忌,是打小就种下的根源,此事若发生在长庆侯家,不过一顿申诫,但在我家,却没有任何侥幸可言。

明远歪著头瞧我,蓦然烂漫一笑,道:「既然你这样推断,多半不会错,你有什麽主意?」他的口气像是商量今天去哪里游玩,全没个正经。此人天塌下来都是一般的惫懒模样,我也习惯了。

「弹劾。等到那边事发,伯父联络其他一些权贵,出面弹劾父亲的各种劣迹,次数越多越好。」大凡皇帝都喜欢孤臣,看到父亲全然不得人缘,就不会急著让他死。

明远稍一想便明白了其中道理,道:「姑爹做事滴水不漏,哪有什麽劣迹可以弹劾?」

「尸位素餐、持身不谨、教子不严、好色成性、强占民田、强抢民女……这些还怕编不出来吗?」我一口气举了二十多条罪状,明远目瞪口呆。

「你是哪个朝代的酷吏转世吧?」

我懒得作答。御史台监察百官那一套,从来有真凭实据的少,空口白话的多,皇帝身边却永远少不了这些人。

「好吧,我去和父亲说说,看能不能邀昌平郡王、楚国公他们联名上奏。」

「不能联名,一旦联名,皇帝会认为你们几家结党。也不要单弹劾父亲一人,弹劾几名不相干的官员,最好你们之间也互相弹劾,将我父亲的名字也放进去就成。到时候朝中弹劾成风,大家胡乱攻讦,也不必担心谁遭特别忌恨。」

「这……这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嘛。」

我问:「你觉得你每天吃饱了之後,还有什麽正经事干吗?」

「那倒也没有。」明远嘿嘿一笑,又道:「你说那个唐御史的手下会是谁?」

「我怎知晓?」这一问好没来由。

「我想,也许是你认识的人也说不定。」

我待再探,他却怎麽都不肯吐露半句,只说:「你要做的事谁都阻拦不了,知不知道,也无甚区别。」

从长庆侯府出来,还未到辰时。得到盟书之人若不是傻瓜,就绝不可能再从南门进城,御史台与唐家宅邸俱在东边,为求快捷,他应当会走东门。

我到的时候,城门正缓缓打开,等在外面的百姓鱼贯而入。最近世道不好,守城的军士对著通缉告示,时不时拉住人询问。

我不能确定对方有没有改装易容,只能小心查看有受伤迹象的行人。不多时,一名高大的老者在一小女孩的搀扶下进来,老者按著左胸,右脚拖行,正是兄长所说对方受重伤的两处,但形貌却全然不似了。

我决定赌一把,跟在二人後面。

一老一小拐了好几个弯,与御史台越来越远,我决心重新回去等人的前一刻,他们在一处僻静小巷中停了下来。

老者倚在墙角,喘著粗气对女孩说了几句话,又掏出几个碎银交给女孩,吩咐她立即回家。

小女孩拿了银两离去,不时回头张望。

待小女孩走出巷口,我忽然出手,扯下她绑头的宽绳蒙上眼,将人拖进来时见到的破败空房中关上门。

捂嘴的手甫一移走,小女孩立刻尖叫。我开始褪她的衣衫,任小女孩哭泣挣扎。

衣衫脱到一半,门外响起脚步声,我飞快闪身躲在小女孩身後的草垛中。

「你怎麽了?」「老者」踢开门,声气不稳,跌跌撞撞地靠近。

小女孩只是不断哭泣。「老者」蹲下来,发出嘶哑的呻吟,却仍关切问道:「怎麽回事?」

小女孩又再度放声尖叫。

「你、别哭,我帮你、帮你……」「老者」伸手拿起衣物欲替她披上,断断续续的说明掩盖在凄厉的哭喊声中。

我现身,故意喊道:「大胆淫贼,光天化日之下,你想做甚?」说完便在「老者」头部击了一掌。

「老者」还来不及抬头看我,便晕了过去,倒在小女孩身上。

小女孩罩眼头绳在纠缠间掉落,看著身上那人的脸,惊恐之下叫声更大,我将她扶起,要她自己穿好衣服。

「你快回去吧,我回头把这禽兽送官。此事传出去不好听,就算家里人问起,你也别说。」

小女孩吓得傻了,我连说了三遍她才点头,然後跌跌撞撞地跑掉。

我在「老者」旁边蹲下,他怀里只有火石、银两与显然伪造的身分文牒,搜遍全身,终於在绑腿里找到那份皱巴巴的名单。展开一看,里面有东都官员以及不少封疆大吏的子侄,牵涉甚广。我改变销毁的初衷,将之与文牒一道收进怀中。

「老者」仍然昏迷,我动手从未伤过人命,他亦无必死之理。看这人眼下还不会醒,我一时多事,将他满脸花白胡子撕扯下来,露出一张颇为年轻的苍白脸庞。看到这张脸就明白了,为何明远说或是相识的人。

我与公卿甚少交游,只远远见过唐御史,倒是在明远作东的聚会中,与唐家长子说过几次话。这位唐君虽身为长子,却是侧室所生,家中期望关怀都聚集在他的弟弟身上,失落自然难免。

他也许觉得我与他同病相怜,便常常主动过来搭话,说的无非是一些就算不是嫡子,也要做出一番成就给人瞧瞧之类。

对他说不上好评恶感,既然相识就更麻烦些,我转身急欲离开,冷不防被一只手捉住脚踝。

「尊驾,何方神圣?」

我自然而然回头,正捕捉到对方眼中一闪而过的惊愕。

他认出我,那麽性命便不能留了。

回家的路上,我将双手拢在袖中,肘部时不时触到匕首柄,遍体生凉,料峭春风不断拂在身上,忍不住就发起抖来。暗暗打量全身上下,虽已自认十分小心,衣服下襬与鞋上还是沾了几点血迹。

第一次伤人性命的感觉难以言喻,惶悚自是难免,但是没有空在乎这些事情了。

荷吟他们颇有半点脑子,盟书保管之处必然隐密,这样都被偷去,可见被窥伺已久,一旦长子不归,唐御史便会怀疑到我家里。

本想放火烧尸,可眼下是白天,恐怕我还没走出巷子便被捉个正著。

放在那里还是会被发现,不过延个一时半刻而已,而这点时间或许足够先下手为强。我打定主意,改了行进路线,朝皇宫而去。

我没有官职,只能以亲戚身分请求觐见,本以为就算在朝阳门外等很久,都难免落得个被斥退的下场,却未料不多时即得到了传唤。

面圣不得携带寸铁,我将染血的匕首包好交给监门卫收管,无视对方的古怪眼神,由宦官领著入内,不久便到了御书房。

我在丹墀前下跪行礼。

「起来吧。好久不见,兆安竟也长得这般大了。」皇帝依然蓄著山羊胡子,身材胖了不少,他穿著常服,侧倚在龙椅之上,听声音颇为轻快,想来心绪甚佳。

王公贵族充任散官的,初一十五要上朝觐皇帝,我未成年,也没有袭封的资格,因此除了偶尔的家宴之外,确实很少见到皇帝。就算在家宴上,占据他目光的,必然也是诸位王公的嫡出子孙。

我站起来。「元宵盛宴之後,侄儿心中常常思念陛下,今日见陛下龙体比之当时越发康健,心中不胜欢喜。」

他笑了一声,直接问道:「你今日求见,所为何事?」

我看了眼这掌握天下人生死的老头,又跪下来,重重磕头。

他奇道:「发生什麽事?」

「臣侄杀人,求陛下降罪。」

「这是宗正与大理的职司,你来这里做什麽?」

皇帝声音竟丝毫没有起伏,我难以测知他的心意,只能道出原来准备的说辞。

「臣侄自知罪无可逭,但是心中不服,就算是死,也要向陛下道明原委。」

「……好吧,你且说说看。」

「兄长前几日在城东张匠人处订做了一盏花灯,今早臣侄受他所托去取货,走到半路小巷,却听见有人呼救。臣侄赶过去,便见有名老者正压在一个小姑娘身上,欲行苟且之事,臣侄基於义愤上前阻止,交手中,将那人刺伤。

「那人斗不过臣侄,忽然间大声叫道:『大爷是唐御史的人,你竟敢管閒事?』臣侄一时忍不住,便也将自己的家门报上,不料那厮听了哈哈大笑,道:『孙思道这样的破落户,我家大人想料理几家便料理几家,你威风什麽?』

「我对他说我家世沐皇恩,对朝廷忠心耿耿,他唐御史难道能欺君罔上,横加构陷不成?那人听我这样说,更是得意,当下便将这份东西拿给臣看,还说这种东西,唐大人要多少有多少。」

我将他的身分文牒与盟书双手举过头顶,宦官接过去将之呈给皇帝。

我低著头,听见窸窣的纸张翻动声。

「他还说了什麽?」

我支吾不敢言。

「你但说无妨。」

「他说,萧谏议既能够使滑国公家破人亡,只要唐大人将这东西交给陛下,区区郑国公又怎在话下?」

滑国公去年被京兆尹举报谋逆,没多久满门抄斩。此事实是皇帝授意谏议大夫萧仁暗中操纵,外间并不知晓,我从关中结识的一名朋友处听来,此人是珠宝豪商,与宫中宦官交情颇深,谅来不至信口开河。

果然皇帝冷哼一声,道:「把唐文笏叫来。」

「遵旨。」

「慢著。」

宦官尚未走出门,又被他叫了回来。

我自始至终伏在地上不动,感到皇帝打量的目光,心中顿时忐忑不已。

「你继续说下去,後来怎样了?」

「那人欺凌臣侄不要紧,但他侮辱臣侄的父亲,言语间连陛下都不放在眼里,臣侄一时不忿,便将他……便失手将他一刀杀了。凶器……凶器在监门卫处,请陛下著人验看。」

皇帝一言不发,我不敢抬头。太阳穴处不停抽动,鼻间充斥著香料的怡人味道,却不能安定我的心神分毫。

过了一段无比漫长的时间,皇帝终於缓缓地道:「兆安,年轻人有血性是好事,但也不可过於冲动。」

我磕头长跪,道:「臣侄悔不早聆陛下教诲,君父之恩,只能来生再报。」

「你抬起头来。」

我依言,与皇帝锐利的眼睛直视,到了这个时候,我已无所畏惧,但不觉得这个多疑的老人会喜欢看到年轻人过於逼人的目光,心中默数到十,便别开了头去。

皇帝喝口茶,又在面前的绢纸上写了几个字,直到批完左手边的所有奏摺,他才看也不看我地说:「此事朕已知晓,你先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