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走的完全不是正宗路子,手肘也根本不是兵器、但手肘同样可以发挥威力,咽喉更是不堪一击的地方。

  这一击更出人意料,钱起就已意料不到!

  崔浩并不比钱起幸运,沈胜衣的左肘后撞,左手的剑同时落下,落在他眉心之上。

  眉心同样是致命的地方。

  钱起的一剑还不要命,沈胜衣这一剑才要命!

  沈胜衣这才松手。

  崔浩的一个身子立时烂泥:—样倒在地上!

  沈胜衣回剑入鞘,面上却连一丝笑容也没有,他虽然杀了钱起、崔浩,对公孙接并没有丝毫补益。

  人死不能复生。

  沈胜衣缓缓地蹲了下去,拾起散落在地上的风铃镖,又将公孙接的剑套好,然后才抱起公孙接的身子。

  他的动作是如此缓慢。

  公孙接的眼睛仍未闭上,这一双眼睛本来火一样辉煌,火一样炽烈,现在却冰一样凝结,凝结在风中。

  棉帘又飘扬,清风阁上又有风。

  街上的风更凛冽。

  长空寂寂,长街寂寂。

  今夕何夕?

  公孙接已在马上,马却牵在沈胜衣手中。

  何去何从?

  风如射,墙头月已斜。

  墙如故,门庭也依旧。

  变化的只是人事。

  两画蓝白灯笼依旧风中摇曳,灯光凄冷,灯下却是热闹非常。

  火已灭,纸灰已化成飞灰。

  朱家那两个穿着麻衣的老家人手拿拨火用的棒子,还站在门前。

  门前的雪地上却多了二三十匹健马,二三十个和尚,马有多种,和尚也是一样,有青年和尚,中年和尚,还有一个老年和尚。

  年青的非常年青,年老的没有七十,大概也已有六十多。

  袈裟居然也有好几类,每一类总有好几个和尚,只有老和尚的一身月白袈裟独一无二,只此一套。

  白色向来代表高贵,这个老和尚的辈份似乎也是高于其他和尚之上,只要他一开口,其他和尚就静了下来。

  少林寺的和尚由来辈份分明,门规亦是相当严厉的,而在下的和尚对于在上的和尚,本来就尊敬得很。

  这些正是朱家大老爷的同门,朱家大小姐请来主持公道的少林寺人马。

  沈胜衣见过这批少林寺人马,刚才在城外他还将其中的一个人摔到地上,将其中一匹马抢到手中。

  他说是借,当时简直就像是抢一样。

  少林寺的和尚当然记得这个大胆狂徒,但却不知道这个大胆狂徒在不久之前曾经出现在朱家门前,自称是金丝燕的朋友。

  那两个老家人都是知道的,他们虽然已经老大的一把年纪,记忆力依然还很好,眼力也居然并未衰退,老远就看见沈胜衣牵着马走过来。

  只是沈胜衣一个,同去的小姐,还有随后追出来的夫人和管家呢,一想到这些,那两张老脸就白了,两条火棒指着沈胜衣在发抖,几乎连话也说不出来。

  他们说不出来还好,说得出来,对沈胜衣可就大大不妙了。

  “就是他!”出口只是三个字。

  三个字已足够有余。

  “就是他?”少林寺人马应声回头,二三十张脸最少有一大半变了颜色。

  这之前,那两个老家人显然已对他们说了不少沈胜衣的“好”话,而他们对于沈胜衣的印象,本来就已经够“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