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亭台望谢>第3章

  最后,他们都喝多了。蒋小虎哭了,但是他什么都没说。后来义父把他们送回房间,看着这四个少年郎,突然想到了曾经的太子,芝兰玉树,万众瞩目,可惜......义父转身走进院子里,练了一夜的剑。

  青隐山。

  临溪池旁,一白衣少年正在练剑,剑指之处,似秋风催叶落。

  少年身姿清瘦,惊才风逸,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树下的季林再次看呆了,对于这个样貌比女子还好看的师兄,小季林总是发出感慨,大概这辈子不会有人比师兄更美了。

  季林是青隐山门下最小的弟子,很受师兄们宠爱,但是很怕师傅。

  “师兄,师傅出关了!”季林说到。季修宁转过身来,对小师弟笑道“那你还不躲起来,怎么来找我了?”

  季林脸色由刚才的欣赏变瞬间成了郁闷不已,脸微微有点发红,说了句“那我走了!”就转身跑了。

  季修宁笑了笑,也跟着去了。师傅闭关了一年,这时候出关怕是有什么事要交代。

  远处大殿里站了很多人,师傅坐在高堂上,手里拿着一柄剑匣,堂下弟子挺身而立。

  修宁走过去给师傅行礼,“徒儿拜见师傅。”

  师傅季世源扶着修宁的手说“知道为什么为师从小教导你读书练剑,君子六艺,晓天下事,谋天下计,却一直不允许你下山吗?”

  季修宁垂眸,“许是时候未到。”

  师傅欣慰的笑道,“青隐山门人历来谨遵祖师训,师门之人盛世之下不入世隐居于此处,乱世之下则入世找帝王之才辅佐,平定乱世。现在时候到了,为师让你下山,择明主,平乱世,你可堪此任?”

  季修宁神情清澈坚定,望着师傅,而后恭敬地答道“徒儿自当遵命。只是师傅,若无此人呢?”

  师傅笑了笑,没有说话,而后把潜玉剑拿出来给了季修宁。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只见那剑极薄极锋,剑脊反光,剑柄有青龙暗纹,修宁眼睛一亮,接下宝剑,十分真心的道了谢:“多谢师傅。”

  季修宁收拾行装准备下山,小师弟季林红着眼睛过来抱住他。

  “师兄,师兄我...我想跟你一起下山。三师兄说山下正逢乱世,生死无常,前路未知,我不放心你一个人。”

  季修宁揉了揉小师弟的脑袋,说道“师兄已准备多年,自有分寸,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但我下山正是要解民之苦,你且不用担心我,没人能伤到我的。”

  季林似懂非懂,只是跟着季修宁一路到山门下,望着师兄的背影,只见那少年潜玉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入关阳。

  季修宁下山后骑着马走了一天,一路上人烟稀少,他一边走一边想,如今幽州正在战乱,而徐州暂时无虞,或是个可安心准备他想做的事的落脚之地。

  且徐州知府似乎还不错,官好,民才能做好生意,地方才能富庶。

  他走到山阴路上才看到可供歇脚之地,远处有个破庙,许是给过路之人夜宿的好去处。

  他下马把马缚好,喂了些吃食,然后拿着包袱进去破庙内。

  他铺了铺佛像旁的稻草,然后准备去捡些树枝来取暖,突然看到一个少年。

  少年穿着士兵的铠甲,脸色苍白,有丝丝血蔓延到脖颈,肩部受了箭伤,眉头紧蹙着,手紧紧撰着,一副防备的样子。

  季修宁感慨,果然山下作战激烈,到处都是受伤的人。

  季修宁拍了拍少年的头,少年缓慢睁开了眼,往后退了一寸。

  季修宁:“你发烧了,可能伤口有些感染,我帮你处理一下。”

  谢景云眼睛怔怔地看着季修宁,不知是不是烧糊涂了,人也没什么反应。

  于是季修宁拿着帕子沾了沾水,给他擦了脸,帮他清理了肩膀的伤,上了治疗外伤的药。

  然后脱下他雪白的外氅,盖在了少年的身上。然后就生起了火,坐着开始休息。

  

  、同柔城


  没睡几个时辰,天色蒙蒙亮时,季修宁便出发了。

  谢景云迷迷糊糊,只知道似乎是一个白衣少年给他治了伤,还往他身上盖了什么,然后便睡过去了。

  等醒来时候,发现人不见了,留下了一点干粮,还有他身上的外套,谢景云闻了闻,充满了淡淡的香味,心情一下子变得好一点了。

  他珍重地将白色外氅收好,接着他便起身往营地走。想到昨天可真是险之又险,还没建功立业呢,小命差点没了。还好他多年习武,身体素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