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小令传>第7章 姜府三房人

  =

  01

  除了宴客服,洗了个舒心澡。林令却有些郁郁寡欢,他还是年少爱慕的年纪,对着自己的丈夫有着话本爱情故事里的憧憬。即使是母亲李氏对他的教诲,他记在心里,但没有身临其境,他也无法体会。

  况且林令跟姜堰年纪相差十五、六岁,他是困在后宅的夫郎,姜堰是朝廷权臣。

  林令想姜堰已尝尽人生爱情性滋味,现在还有什么是姜堰无法得到的呢。

  越想越郁闷,林令呆呆地坐着内庭里的圆椅上,圆木饭桌上摆着点心奶皮子、奶糕,以及一盏莲子羹,看样子是分毫未动。

  想到今天见到的吴家哥儿吴敏,林令看他生得温文尔雅,先前听说吴氏病逝后,吴家还送吴敏来姜家陪伴姜柏元,姜堰肯定见过他,也有在一处谈话聊天解闷吧,林令心塞。

  可是现在是我……,但林令是个乐观派,相通了这一点,心情好多了肚子就开始微鸣,向身体的主人抗议。林令拿了勺子慢慢搅动莲子羹,时不时才吃一口。

  彩珠在一旁站着,看着自己哥儿的脸色变化,正揪心要不要劝,看林令自个走出情绪才松口气。陪嫁前,李氏将她和彩玉叫到上房听训,在府里,李氏向来说话温婉,管家方式是温和细雨。彩珠第一次看见李氏的另一面——来自掌权上位者的威严、恐怖。哪怕是远在上京,要是林令有一丝差错,不止陪嫁的奴仆,连他们在林府的家人也会被连坐。

  入夜,姜堰没有回房,林令外出一天眼皮直打架,上房很早熄灯,一夜草草地过了。

  02

  天还蒙蒙亮,林令就已经起床,今天是要去向姜老太爷请安的日子。

  姜老太爷退居二线,和姜老太夫人在姜府的西边钓鱼居住着,隔着大花园,姜老太爷喜静,连请安都规定每月初一十五两次,年轻一辈的妇人少有去打扰,只有每房当家人才时不时去姜老太爷处请安或论事。但姜堰是姜老太爷和姜老太夫人带大的,他每日都要去姜老太爷那处,连带着林令也去得频繁。林府里人口少,家里的哥哥外派当官,在家的只有林海,李氏和林令,万姨娘等妾室。

  三房虽然还住在一起,但房财田亩已经分开。姜老太夫人生育两子——分别是大房姜文鹏和二房姜礼鹏,三房姜书鹏是妾室出身的庶子,年龄比上头的哥哥小得多。

  林令在彩珠彩玉的服侍下,梳了居家圆髻发,杏色白绫袄搭靛蓝色绣金裙,外加内是赤狐毛披风。白羽大氅已被收了起来,今天只是家宴,不需要穿得招摇打眼。

  林令带着彩珠彩玉前往小院的大门处,姜堰正在门边的小亭子里等。看见林令来了,姜堰便站起来走出亭子,两人默默前往西边的钓鱼居。

  一路上只有打扫的婆子,进了钓鱼居,姜堰和林令分开,他去了姜老太爷的书房。林令则过了垂花门去正房大厅。

  金氏已在大厅坐着品茶,另一座太师椅坐着穿着淡雅的夫人,正是大房的大夫人甘氏,金氏的大嫂,林令叫她大伯娘。甘氏生育一子一女,长女姜新嫁于公侯伦家,儿子姜榛娶了师长的女儿平华平氏,育有一哥儿姜芙,比姜柏元小两岁。

  “大伯娘。”林令先向甘氏行礼问安,左右望了望没看见大嫂平氏,又向金氏问安。

  甘氏只笑笑点头,金氏见林令穿得厚实又怜他年纪小要顾得繁琐规矩,让林令坐在她身边的圆剂子上。

  甘氏瞧着金氏待林令像个娃娃,让儿媳坐着,但也没说什么,毕竟已分了家,不好多说妯娌家的事,只喝自己的茶。

  过了一会,平氏带着小哥儿姜芙来了。平氏是枧水山院出身,在书香墨香里长大,知书达礼,一身和气。小哥儿生得漂亮,短短的头发梳成两个圆啾,葡萄般眼睛打溜溜转,看见林令甜甜地笑。

  因姜老太爷重教育,家里在靠近钓渔居的花园处一座小院子里辟成学堂,家里的孩子一起读书,姜芙跟着姜柏元玩,林令送的吃食玩具他都有一份,姜芙也会跟着姜柏元来林令院子玩耍,故姜芙见林令极为亲昵。

  这时姜芙挣扎地脱离母亲平氏的手,往林令跌跌撞撞地跑。林令一把抱住他,两人扭着玩。

  平华向婆婆甘氏、婶娘金氏请完安,就立在甘氏身后服侍。平华比甘氏想得多,自家夫君占个长字,但学业平平、官路也平平,还不及二房姜堰的一点末头,平氏想如果三五年后她还未生下儿子,要为自家哥儿打算,乐意姜芙与姜柏元交好,更何况林令娘家圣眷恩宠不断,他哥哥林澄是个写文章 极好的状元,枧水山院也对林澄评价极高。所以她并未阻止姜芙与林令玩。

  一盏茶功夫,三房也来了,庄院君带着十四岁的女儿姜珞进了大厅。庄院君比甘氏、金氏小了十岁,堪堪四十出头。底下的女儿儿子和姜榛姜堰同一辈,岁数却才十四、十二。

  甘氏、金氏出身大家,庄院君出身小官家,嫁得也是个庶子,所以大房二房联络较多,与三房关系平平,平时只走个面子功夫。可三房要借大房二房的脸为自家孩子铺路,时不时得热脸贴冷屁股,向大房二房送些时季吃食。

  三房都到齐了,姜老太夫人才从房里出来,姜柏元扶着姜老太夫人坐下。昨夜一回来,姜柏元就歇息在了钓鱼居,这才没有跟着姜堰林令夫夫二人来。

  说是请安,不过是姜老太爷让三房分家不分面的一种手段,底下子女儿媳的想法他也知道,但他还在,姜府最高话语权就在他手里。

  三位夫人院君亲自服侍姜老太夫人,平华和林令顾着小孩。管家夫人向姜老太夫人说着家里的庄子出息,作为小辈,平华林令也不好多听,带着小一辈退到了东厢房。

  03

  今天平华和林令各要下厨做一道菜,让丫鬟看着姜柏元姜芙。林令和平华在炕上坐着聊。

  “我看,我做一道蔬菜烩羹。”平华出身北方,冬日里头北方爱喝暖身的胡椒烩羹,姜老太爷生于北方,这道菜倒是合适。

  林令却有些为难,他是正经的南方长大,只是过年过节见过李氏西北的娘家人,要不是出嫁,还未去过北方,上京已是他来过最北的地方。

  平华看林令一脸纠结,为他出主意,“不如你做道江南特色菜的鸭油素炒豌豆苗。”

  林令听这道菜倒可以,这是圣上下江南,点名要尝的,吃了后更是赞不绝口。感激地向平华笑笑,将这道菜的材料写在纸上,让厨房的人准备。

  三房的小姐姜珞不好和姜柏元姜芙这七五岁的小孩玩,她只比林令小三岁,但是个未出阁的小姐,也不好和平华林令一处坐。自己坐在一旁,看着姜柏元姜芙在拆玩连锁环。

  平华是第三代长房长媳,处事圆滑,瞧着姜珞孤零零地坐着,也替了话头过去,“珞姐儿也快出阁了,针线也该学了。”

  闻言,姜珞扭过身子面向平华林令这边,“正是跟着母亲学着绣帕子。”少时,庄院君的绣花功夫是闻名闺阁,姜珞跟着爹爹庄院君也给姜老太爷与姜老太夫人绣过衣服和护额。

  “庄院君的绣面花子是祖母也称赞的。”林令开口道,他素与姜老太夫人相处,见过庄院君孝敬姜老太夫人的衣物,描花图案和绣花功夫和江南刺绣局的专门绣娘也有得一比。

  姜珞笑一笑,她爹爹要不是有一双好手和会做事但不惹事的性格,也不可能会被姜老太夫人相中,嫁入姜府。姜珞知道,这府里,第一要紧的是钓鱼居,第二要紧的是二房和长房。三房在府里头吃好喝好,但在最底头。连父亲也在房里不时透露出二房有了新儿媳,其他人都要避退三舍了。

  大少爷姜榛有枧水山院,二少爷姜堰有太师府和新贵林府,只有三房单吊着不上不下。

  聊一会花样子,就有丫鬟来请,说早膳开席了,这便是姜老太爷来了。平华林令带着小一辈回到了大厅。

  姜老太爷在东耳房里头,家里的男方也在,林令一行人便去了西耳房。等摆了早膳两张桌,林令等才向姜老太爷请安。

  因是一家人吃饭,也不设置屏风,姜老太爷和姜堰等男方一桌,姜老太夫人这边一桌,小一辈的只有姜柏元姜芙两人单开了一小桌在炕上吃。

  早膳主食有杂粮粥熬得浓稠稀烂、羊肉包子、煎酥饼,小菜有腌炸小鱼、盐奶皮子、咸萝卜条、酱牛肉等。姜堰看全是北方吃食,有些不放心地看了另一桌的林令,见他吃得畅快,便收回了眼。

  姜堰就坐在姜老太爷右手边,他的举动躲不过姜老太爷的火眼金睛,心里安慰地为孙子孙儿媳的情况高兴,胃口大开,多吃了一两个包子。桌上的三个儿子看着姜老太爷食欲好也放了心。

  ----

  作者有话要说:

  断了好久,状态有点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