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都市情感>长寻坡[种田]>第24章 

  大毛他们一群人, 早早的都说好了,从南山拿上冰棍,先去市区的各个街道上走一遭, 快的不到中午就卖光了, 慢的等到中午学校放学,在门口停上一会儿也都一根不剩。

  他们骑着车子带着空箱子回家吃饭, 吃完饭, 再三三两两的作伴去拿冰棍。

  中午以后是最热的,大多数孩子会把车子停在长寻坡上面的工厂前叫卖, 上班的工人一次会买好几根,跟工友一同分享。

  做冰棍的第二天,黎阳前一天做的六千多根甚至都不够, 还用当天现做的几百根填补了上去。

  除去抛送的, 还有不小心做坏掉的,一天下来挣了六十多块钱。

  这才一两天,要是每天都这样,一个月下来就能挣一千七八百!

  虽然黎阳有点不敢置信,但是, 无论是收上来的钱, 还是账本上, 都清楚的记着每笔的进出, 确实没错。

  “谭哥, 我们要挣好多钱!”数完了, 黎阳兴奋的把零钱用废报纸一卷卷的包起来,两天下来, 已经有半箱子了, 保险箱都放不下。

  数目不多, 但是数量多,都是分角。

  谭帅正在修一个收音机,头也不抬的应和着,这是一个工人家里头的,不转了,拿过来给他看看。

  把钱都整理好,谭帅还有一点没忙完,黎阳去洗手,然后坐在桌前开始翻开那本英汉字典。

  看了二十多页,好多好多都是不认识的,黎阳很高兴,因为这样他就可以学到更多的英语单词了。

  可是他高兴的太早了,对照着那书上,一个个的在字典上找单词,很快,他就发现,有些单词字典上也没有……

  这个时候黎阳还不知道啥是专业词语,就把这些字典也找不到的单词一个个的写在纸上。

  才刚把第一页的前两段翻译出来,谭帅就弄好了,招呼他回家。

  黎阳把字典和书合好,骑着三轮车跟谭帅一起出发。

  回去的路上,看到了卖鸡架的小车,黎阳想要买三个鸡架,在谭帅的瞪视下,多拿了两个。

  其实谭帅是想买半只鸡的,可是人家这里没有。

  跟南山那边的做饭的师傅请教过,黎阳回家后,把鸡架洗干净切开,先控掉水,然后再放盐、味精、酱油腌上。

  还没做晚饭,骑行车的铃铛声在门口响起来,有人上门送信了,谭帅拿进屋,放在桌上,跟黎阳道:“你们家里来的。”

  黎阳很高兴,赶紧把手给洗了,拆开信一看,脸上的笑慢慢消失了。

  这次的信是他爸托人写的,去市里三天没检查出来什么,黎阳的大哥知道黎阳借了这么多钱,不想治病了,要让把钱汇回去。

  黎阳他爸拿到这么多钱也很担心,怕小儿子嘬瘪子,也想汇回来,但是其中有一千多已经还债了,他想凑够了再往回汇,问黎阳着急不着急。(注:1)

  黎阳太着急了,如果他们老家市里查不出来什么,那就得赶紧去首都医院。

  做饭的事情先顾不上了,黎阳趴在桌子上开始写信,他恨不得立刻就告诉家里面,自己现在挣的钱很多,如果能这样卖一个夏天的冰棍,得的钱跟谭帅平分,他也能有好几千!

  因为今天的收入给了黎阳底气,他在信里一直说,四千多块钱他很快就能还上。

  知道大哥一直为自己辍学的事情愧疚,黎阳也告诉家里,他已经借了高三的书看了一半了,以后还完债,回去继续读书,一点都不耽误。

  写满三页纸,黎阳放下笔,看了看怀表,回头去炒鸡架,煮饭。

  平日里,有事没事都能听到黎阳巴巴的说话,回来的路上就没停过,此时的安静,让谭帅有点不太熟悉。

  “家里怎么样?”谭帅主动开口问道。

  叹了口气,黎阳把信里的事情说了,谭帅道:“你写再多,他们可能也不咋相信,不如明天找人拍几张照片,跟着信一起送回去,他们看了可能会安心。”

  黎阳回头看他,谭帅继续道:“我没啥用钱的地方,让你家里不用着急,来回汇钱得浪费多少汇费。”

  被他这样一开导,黎阳心里好受点了,做好饭菜,让谭帅先吃,自己再接着写信,告诉家里面,如果把钱汇回来,他就再汇回去,特意写了,这样来回一次,汇费就得将近一百块钱。

  此时的黎阳并不知道,他到海城后不久,家里的牲口就被债主牵走了,说是帮着拉点土,实际上就是怕黎家以后还不上钱,直接拿来抵债。

  后来,黎阳开始卖红薯,隔三差五就往家里汇二三十块钱。

  没种地这些日子,黎阳的妈妈在家里照顾儿子,黎阳的父亲去别的村子的砖厂背砖,每天也有收入。

  村里的人都看的到,他们家的骡子这才被送回去。

  前些天,黎阳的父亲带着黎阳的大哥去市里,他姑姑碰见了,说话十分不好听,黎阳的爸爸和大哥气的够呛,这才动用了那笔钱还给了她。

  吃完饭,黎阳问谭帅,要怎么照相。

  黎阳不到一岁的时候被带到了镇上,他穿着开裆裤跟大哥一起照了第一张相,照片至今还在他家东屋柜子的玻璃下面。

  黎阳第二张照片是在初中毕业时照的,全班学生和老师,还有校长,班主任都在,照片上的人小的像是绿豆,但是家里人却能一眼找到他。

  跟谭帅一起,是黎阳第三次照相,他和谭帅俩人坐在照相馆的红色幕布前,随着一道亮光闪过,照相馆的人告诉依旧笔直坐着的两个人,“好了。”

  照片要三天后才能取,不过今天还没完,照相馆的人会跟着他们去南山,在那里再照几张,回来一起洗,不过这个要额外加钱。

  今天有点不一样,到了南山开始干活,黎阳偶尔抬头看一眼照相师,年轻的照相师告诉他,“放心,我知道咋照。”

  其实黎阳是看他手里的东西,好像跟照相馆里的不一样,不知道照出来啥样。

  等到一群孩子呼啸着来拿冰棍,黎阳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开始忙乎自己手里的活。

  忙完,黎阳却发现照相师已经走了,谭帅告诉他,照好了,过几天去拿相片就行了。

  因为市里的雪糕厂还不能批发雪糕,来南山这边拿冰棍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就有不少已经退休的老工人。

  从前,孩子可以顶替父亲母亲的班,读书少也不用担心,这些年,这种事情越来越少了,很多工人家属都要自谋出路。

  老人大都想的多,未雨绸缪,拿着退休金也不愿意在家歇着,总要找点事情挣点钱。

  这些老人亲眼见证了海城风风雨雨的几十年,会跟黎阳感叹一些以前的事情,好的不好的都有。

  听的黎阳心有感慨,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跟谭帅说道:“谭哥,你说我们以后退休会是咋样的?”

  谭帅刚趴在桌子上,听到这话,笑了出来,“你才十六,就开始寻思六十以后的事情了?”

  因为要在南山这里整天做冰棍,中午能短暂的歇一会,可以趴着睡一觉。

  黎阳搬着凳子到他跟前,手臂放在桌子上,支着脑袋看他,“你要一直在修理厂干活吗?”

  “不会。”谭帅闭着眼睛,回道:“今天秋天就到时间了。”

  “那还有几个月了!”黎阳高兴道:“以后你要去哪儿啊。”

  “问这么多干啥。”谭帅道:“你不是要回去念书,以后还能留在海城是咋的?”

  黎阳愣了一下,许久才道:“我还是想要读书,如果能在海城读就好了,这样还能跟你在一起,暑假寒假挣钱攒学费。”

  这个时候,黎阳才突然意识到,他和谭帅才认识几个月。

  总感觉好像一起好久了……

  谭帅好像睡着了,并没有回应,黎阳悄悄站起来,出去把晾凉的糖水倒进模具里头。

  这一天黎阳批发出去一万零二百根冰棍,挣了一百多块钱。

  一天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晚上回去,黎阳豪气万丈的花了一块二买了半斤猪肉,买完就有点后悔了,到家后犹豫了半天不知道该咋做,想留一半第二天吃,但又怕热坏了。

  最后,按照谭帅说的,把肉切成片,跟白菜一起炒了。

  这顿白菜炒肉片实在令人难忘,因为白菜只是点缀,肉片很多。

  因为有肉,俩人晚饭都多吃了半碗,睡觉前,黎阳突然说道:“谭哥,就算我回去读高中,以后也会努力考海城的大学。”

  “瞧你这出息!”黑暗中,谭帅的大手准确的在黎阳脑袋上用力揉了一下,“要考也要去首都的大学。”

  感觉到他的好心情,黎阳幻想着美好的未来,道:“首都也行吧,反正也没离多远,坐车俩小时,就是没法天天跟你一起吃饭了。”

  这个距离黎阳也是从别人口中听说的,实际上他只知道首都在海城的北面。

  谭帅闷笑了几声,床小幅度的动了动,“牛都吹出去了,可得记住。”

  “不是吹牛,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二十多个考上大学,我们班主任说,我的名次一直保持下去,也行……”

  寂静的夜晚,小小的屋子里面,两个人肩膀挨着肩膀,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直到慢慢睡去。

  几天后,黎阳捏着纸条去照相馆,拿到了洗出来的照片。

  第一张照片上面的是冰库,是早上照的,冰库里的冰棍最多,摆成一溜溜的,隔着一张纸都能感觉到那森然的凉意,第二张是在门口排队等着装冰棍的孩子,往外走的是大毛。

  第三张是黎阳正在做冰棍,旁边摆着一个个桶,最后两张一样,是黎阳和谭帅在照相馆的合影。

  黎阳多看了两眼,他发现照片和平时看的还是有些不一样,照片上的谭帅更好看,自己的眼睛好像拍大了。

  这张是黎阳要求照的,他想让家里人看看谭帅,一看谭帅这样子,就知道是个好人,家里就会更放心。

  “是不是多洗了一张?”黎阳拿着两张合影问。

  “没有,跟你一起的那个人说要两张。”照相师这般说道。

  信早就写好了,黎阳本来打算拿上照片就去邮局,但是想了想,还是先把照片拿去了南山,先给谭帅看看。

  “是我让他多洗一张的。”谭帅看着照片,道:“我还没有相片,看看啥样的。”

  没想到他这么大了还没有照过相,黎阳道:“那以后咱们多照几次。”

  “要那么多这玩意干啥。”谭帅把照片递给黎阳,进工棚干活了。

  中午的时候,黎阳把夹带着照片的信送到了市里的邮局。

  昨天有人收到了一个废弃的马达,谭帅抽空修好后,拿起电焊机,加了一个架子和一根棍子,通电后,就变成了搅拌机,放在厨房里头,代替了黎阳的手,只要插着电,就可以不停的搅拌锅里的糖水。

  看着锅中间那一个搅出来的旋涡,做饭的师傅啧啧称奇:“还能这样做?”

  “机械改变世界。”黎阳引用了那本英文书上的一句话。

  这个东西虽然动静有点大,但是太省力了,黎阳一下轻快不少。

  每天黎阳都马不停蹄的做冰棍,但是每天冰库里的冰棍都不会剩下多少,手里的钱越来越多。

  因为忙,没时间去储蓄所换钱,黎阳整理好的一叠叠零钱都只能放在南山这边。

  因为这个,黎阳总担心被偷,谭帅道:“你知道屋里这些钻机和小冲床多少钱不?”

  在这里呆的久了,黎阳知道桌子这些工具是谭帅自己买的,全是旧的,试探的道:“八百?一千五?”

  “记不清了,前前后后应该花了六七千。”谭帅道,“比你现在手里的钱多。”

  “这么多!”黎阳惊讶的张大嘴巴,半天道:“可是小偷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多贵重,他们进屋肯定先找钱。”

  这话确实很有道理,谭帅沉默了。

  因为有了之前被偷的切肤之痛,黎阳一直很戒备,最后谭帅用喷□□把屋子里的铁桌子给切开,将黎阳整理好的零钱放进去,然后再拿来两块铁板,用电焊机把桌子重新焊好。

  就算是以后取钱,也得先把铁桌子给切开才能拿出来。

  但这只是零钱,黎阳觉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他想把五块十块的整钱藏在家里头。

  他这样跟谭帅说,谭帅跟黎阳说,“夏天下暴雨,屋里会进水,埋在地里都得泡烂了,你把钱汇回去不就行了。”

  这钱黎阳没打算往家里汇,之前送回家里的加起来有五千多,他有点担心债主上门都要走,剩不下多少,大哥以后要去首都看病,他从海城直接带钱过去,这样还能省下汇费钱。

  不是黎阳不想还钱,他只是想更早的让大哥好起来,就算花钱多点,他可以在海城多干两年。

  他不说,谭帅也没继续,回家后把窗台的砖给拆下来,让他把钱放在里面,然后重新垒上。

  这样,黎阳总算不惦记了。

  躺在床上时,谭帅颇为嫌弃的道:“你可真是麻烦。”

  黎阳讨好的给他捏肩膀,嘴巴不停的道:“你知道海城每天发生的偷盗有多少件吗,报纸上刊登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很多都是粗心大意导致的,我们要好好的保管自己的财物,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再说了!”黎阳越说越有理,“这是咱俩的钱,你费点心思也是应该的。”

  “你的唾沫是不是喷到我的脸上了?”谭帅打断了他的振振有词。

  “有吗,没有吧?”黎阳用手在他脸上潦草的擦了擦,“没有,没有。”

  然后,黎阳继续给他讲最近在报纸上看的新闻,直到谭帅呼呼睡着了,他也困了,打着呵欠,躺了下去。

  天气热起来以后,市里的雪糕厂开始对外批发了,黎阳这里的冰棍每天卖的数量开始降低。

  之前最多的时候,一天卖出去一万五千根,现在在七八千根左右浮动。

  虽然挣的少了,但是如果一直能保持这个数量,黎阳也觉得很高兴。

  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如果不是亲手收的钱,做梦都不敢想啊。

  每天算完账,黎阳都会在心里真诚的期盼,期盼着海城的夏天再长一点,这样他不单能还完债,还有钱去读书。

  因为南山地方偏僻,再加上只有一种冰棍,对于很多人来说,雪糕厂方便点,而且种类多。

  即便多骑很远的路,大毛他们也来黎阳这里批发,因为冰棍大很多,容易卖,而且每次会送不少数量。

  为了多装点,大毛把黎阳之前做好没用上的保温箱也拿去了,他白天借用黎阳的三轮车,一次能拉走几百根冰棍,这样中午就不用再来这边一趟。

  大毛的自行车是找人租借的,每天要给人家几毛钱,坏了还得修,黎阳这时才知道,既觉得这家伙能干,有点心酸。

  终于骑上了三轮车,大毛很兴奋,问谭帅,要多少钱,自己才能得到像这样的车。

  “卖完这个夏天的冰棍,把这辆送你。”谭帅这样说道。

  “真的吗?”大毛高兴坏了,转头看黎阳,“那他骑啥?”

  黎阳也看谭帅,为大毛开心的同时,也不明白,自己的小车为啥突然就没了。

  拍了拍自己正在修的发动机,谭帅道:“他骑这种不费力的。”

  “这个好啊!”大毛羡慕的看着黎阳。

  黎阳嘴巴咧到一半,突然又撂了下去,“我不要,这个烧油的,还得花钱。”

  大毛戳了戳黎阳,示意他,有咋也比没有强,不要白不要。

  谭帅突然笑起来,他想起来前阵子,他好像也说过这话……

  当时那人的表情也挺有意思的。

  车子的事情先放在一边,黎阳开始琢磨正事。

  谭帅给黎阳那张配方纸上,后面也记着其他冰棍和雪糕的做法,但是他们这里条件有限,做起来费劲,黎阳买了红豆和绿豆回来泡水煮,冰库里面又多了红豆冰棍和绿豆冰棍。

  每天都很忙碌,眨眼五月过半,谭帅回修理厂上班,黎阳一个人在南山这边,偶尔闲下来,总觉得缺了很多东西。

  当然,这样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要做的事情很多,就算做完冰棍,还要再拿着字典翻译英文书。

  有时,黎阳会去一趟书店,不买书,只是去看看。

  像他这样的人有很多,书店的地板上都坐着人看书,黎阳很羡慕他们,但是他得赶紧回去干活。

  夏天除了挣钱的喜悦,还有一些明显的不方便,太热了,睡不好。

  烈日之下,长寻坡两边的低矮房子,像是被放在蒸笼上,各种不好的味道在太阳的蒸腾下,更是显现出了强大的威力。

  每次去公厕,黎阳都觉得天灵盖都被熏飞了。

  在这里住的久的人已经习惯了,他们会用最快的速度解决,然后离开,只有新来的人才会捏着鼻子,龇牙咧嘴的。

  床的褥子早就被卷起来了,黎阳在自己从前卖红薯的地方买了凉席,每天睡觉前,他都用水把凉席给擦一遍,第二天,凉席上湿的更厉害,全是两个人的汗。

  谭帅光着上半身扇扇子,“你就住在南山那边,别回来受罪了。”

  隔两三天,糖厂和木材厂会送货,也不用自己再回来拉。

  南山那边的屋子大,窗户多,在地上随便铺个东西,睡觉都比这边舒服,更别提来回还得骑那么久的自行车。

  黎阳困的睁不开眼了,热的翻过来,翻过去,哼哼道:“不行啊,我不回来,刘凯说你老是不吃饭,胃最近不疼了是不是……还有牛奶,要是不快点拿出来,一会儿就坏了。”

  谭帅“啧”了一声,“你把牛奶箱子钥匙给大毛的弟弟,让他喝。”

  又翻一个个儿,黎阳道:“家里还有钱,不回来不放心……”

  “那边不也一样有钱?”

  黎阳假装睡着了,没听到。

  隔天,谭帅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个老旧的风扇,转起来风很大,动静也不小。

  黎阳问他,“这费电吗?”

  谭帅睁眼说瞎话,“它不用电,自己会转。”

  看着那长长的连接屋子里的插座,黎阳觉得谭帅现在编都懒得编了。

  每天,黎阳还是从大老远的从南山回来,还带着大块大块的冰,冰是冰库里冻的,拿回来放在盆上面,风扇带动的风吹过冰块,会更凉。

  就是得接好了,要不早上地上一大滩水。

  黎阳把这个法子告诉其他人,也给南山这边的工人冻冰块,让他们下班带回去。

  再热点,黎阳脸上刚长出来那点肉就没了,下巴比来海城时还要尖,谭帅让他每天坐公交车,早晚不过几毛钱。

  害怕中暑耽误做冰棍,那样可就因小失大,所以黎阳还是听话坐公交车往返南山和长寻坡之间。

  大家都在避暑的时候,长寻坡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海城最大的农机厂要分家了。

  这家农机厂生产的拖拉机,黎阳没来海城前都听说过的名字,十分响亮。

  这家农机厂不单生产拖拉机,还有铡草机,锄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等,黎阳时常就在报纸上看到农机厂的名字。

  这个老农机厂在海城已经安家落户几十年了,听别人说,最早的技术员来自天南海北,当时他们之间说话互相都听不懂,还闹出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为什么分家,怎么分家,谁也不知道,反正吃饭的时候,巷子里头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个。

  黎阳把这事说给谭帅听,谭帅道:“应该没这么快。”

  确实,这事嚷嚷了好多天,农机厂还好好的,最后不了了之了。

  家里来信了,这次是黎阳的大哥写的,让他不要担心,家里头弄好,就去首都看病。

  收到信的黎阳立刻就把报纸掏出来,这些他单独抽出来的报纸上有首都医院的介绍,每一个他都写在纸上,提前做好准备,省得到时候跑到那里抓瞎。

  这天,刘凯和周宏波来南山,他们俩是来拉配件和钢材的,这些都是修理厂要用的东西。

  南山这边虽然看上去是个大垃圾场,实际上也回收和熔炼废弃金属,生产一些常用的零配件,和修理厂往来挺多的,所以南山这边有事情喊一声,谭帅就能过来帮一阵子。

  来的时候有点晚了,黎阳给他们拿冰棍吃,刘凯让他跟着四轮车一起回去。

  四轮车并没有装满,傍晚过后,黎阳把门锁好,冰块放上去,坐在四轮车上,“突突突”的往回走,冒出来的黑烟许久不散。

  在长寻坡上走时,刘凯突然碰了黎阳一下,“快看那车!”

  顺着他指的方向,黎阳看到坡上下来一个摩托车,纯黑色,车上画着金色的图案,不知道是啥,看上去流畅又好看,像是一只黑色的豹子,摩托车从四轮车旁边“嗖”的过去了。

  在南山见过了太多报废的摩托车,冷不丁看到这么帅气好看的,黎阳道:“挺好的,之前没看到过,应该不便宜。”

  “这是改装过的,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刘凯依旧看着摩托车消失的方向,道:“德国的旧发动机,光是重喷那个漆就花了两三百块钱。”

  “你咋知道的这么清楚?”黎阳顺口问道。

  “这是我亲眼看到师傅改装的,我当然知道。”刘凯道:“这车前面的大灯,后面的尾灯、后坐垫、边盖都是我安上去的。”

  “谁?”黎阳道:“谭帅吗?”

  “当然了,除了师傅谁还有这技术!”刘凯道:“这车之前一直在南山这边停着,你都没见过吗?”

  “没见过。”黎阳摇头。

  “那可惜了,你晚了一步,这车已经卖了。”刘凯咂舌道:“这车前前后后花了半年时间才弄好,师傅也很喜欢,之前多少人问他都不松口,前阵子他突然骑回来,给卖了。”

  “如果不是不能赊账,我也想买……”

  愣了一下,黎阳问道:“什么时候卖的?”

  “前两个月吧,记不清了。”刘凯寻思了半天。

  算了算日子,黎阳喉头突然有些发堵,半天又问:“卖、卖了多少钱?”

  “好像是四千五,不那么着急的话,肯定还能多点。”

  在拖拉机的巨大声响中,刘凯的声音飘到了黎阳的耳中,他的胸口快速的跳动了好几下。

  猝不及防的,黎阳知道了那四千五百块钱的来历。

  “他,他有没有说,为啥要卖车?”

  “……师傅说,这车烧油,不如自行车省钱……”

  黎阳的身体随着四轮车的震动左右歪斜着,他抬起头望向远处,橙色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路边的花开出了五颜六色,吸了吸鼻子,仿佛闻到了暗暗浮动着的香气。

  晚上,谭帅带着一身油污到家,看到黎阳正在用煤油炉子做饭,惊讶道:“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冬天天冷,为了取暖,大多数人家都用烧煤的炉子煮饭炒菜,天热后,很多人会用煤油炉在外头做饭。

  煤油比蜂窝煤贵一些,谭帅翻出来煤油炉时,黎阳还给他算了一笔账,表示坚决不用煤油。

  听到他的揶揄,黎阳没有反驳,只道:“洗手,吃饭。”

  桌上一个菠菜炖粉条一个烧茄子,锅里的排骨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谭帅站到黎阳的身后,弯下身压了压他,道:“这么多菜,路上捡到钱了?”

  不过以他对黎阳的了解,捡到钱应该也不会这样,之前那七美元,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终于忍不住了,黎阳红着眼睛道:“把你那身脏衣服脱下来,都蹭到我身上了。”

  谭帅闪开身,一边回屋子脱衣服,一边提醒道:“你鼻涕要掉到菜板上了。”

  放下刀,黎阳拿纸去擦鼻子,啥都没有,十分气愤,自己又被骗了!

  谭帅换上了汗衫和大裤衩子,洗干净了手和脸,饭也做好了,俩人坐在门口吃饭。

  因为住的近,做饭的时候附近的人已经闻了半天香味了,经过的人不自觉会往桌子上看,不少人会说一句,“吆,伙食真好啊。”

  谭帅半天没有动筷子,而是看着黎阳。

  见状,黎阳只好小声道:“谭哥,谢谢你,之前借给我钱……我今天才知道,你是卖了车,以后我有钱,也给你买一辆摩托车……”

  黎阳听人说过,摩托车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有几千的也有几万的,真的很贵,但是谭帅为了帮他,暗地里卖了车,又帮他盖冰库,做冰棍,这并不是把那四千五百块钱还上就能划上句号的。

  他想的是,这个夏天卖冰棍能攒下很多钱,平分之后,再算给大哥看病的,应该也会剩下不少,能买下一辆摩托车吧……

  “好啊!”谭帅回答的特别干脆,脸上露出不怀好意的笑,“我可以选车吗?

  ”

  一听这语气,黎阳莫名感觉有哪里不太对,但还是认真的道:“也别太贵了……”

  “不能太贵啊。”谭帅语气特别的遗憾。

  “也不是说要买不好的……”黎阳抓着筷子解释道:“你喜欢哪个?”

  “算了,以后再说吧。”谭帅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你好好寻思寻思,我答应你,就会买。”黎阳道:“就算贵点,我今年攒不够钱,明年后年也行。”

  就算明年回去念高三,暑假也能坐火车过来,黎阳觉得再贵的车也能买的下,所以说的特别有底气。

  谭帅道:“过年的时候再告诉你。”

  夏天热,剩饭剩菜放不下,黎阳做了好几个菜,但是每样都少,饭也不多,结果俩人吃完竟然还有点不饱。

  没有办法,黎阳和谭帅从巷子里出去,到工厂区那边,买了十几根大米做出来的米棍,一根长长的,旁边有小孩拿着这个当宝剑,相互砍,砍完就都进嘴里了。

  做冰棍的同时,黎阳每天都在翻译那本英文书,这是两本介绍世界机械历史的书籍,书上记录的都是一些有影响的机械,十七世纪以前的篇幅不长,十八世纪蒸汽机出现后,记录稍多些,绝大多数都是二十世纪之后的。

  书中涵盖的领域很广,船舶、医疗、汽车、电力、农机等等,摩托车也有,在后面,黎阳特意按照目录翻找去看。

  跟其他的差不多,书中摩托车的品牌也都是国外的,上面有几张图片是过去经典款式的,黎阳被其中一个红色的摩托车吸引,他觉得这个和那天在路上看到的有点像。

  但仔细看看,形状好像不太一样,但乍一眼看过去,都有种野兽捕猎的感觉。

  他把书拿回去给谭帅看,“这个喜欢吗?”

  谭帅点点头,问起这个车的历史,黎阳白天已经翻译过了,还记得,制造商是七八十年前在德国成立的,在汽车领域特别有名,这个摩托车曾经连续多年获奖,很受欢迎。

  关于发动机的介绍,是长长的一大段,黎阳磕磕绊绊的形容着,最后,谭帅道:“我改装的那辆,用的应该就是这摩托车的发动机。”

  从垃圾堆里挖出来,只有发动机修好了,其他的都是后来陆续装配的。

  “这太太巧了。”黎阳捧着书喃喃道:“那、那我给你买个发动机?”

  谭帅挑眉,“你之前说买摩托车,不是零部件!”

  黎阳把书合上,谭帅没说要这个摩托车,虽然价格不知道多少,他都不知道去哪里买。

  在黎阳的等待中,终于得到了家里人要去首都的消息,三天后下午的火车,第四天一大早到地方。

  黎阳把卖冰棍的账算了算,问谭帅搭建这个冰库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钱,把这个先给他,剩下的两个人再分。

  “没花什么钱,顺手弄的。”谭帅道:“冰棍是你自己做的,不用分我钱。”

  黎阳一百个不信,“就那些铜管和铁模具,就不少钱。”

  “那些以后不用可以放炉子里熔了,顶多有点损耗。”谭帅道:“要不,买摩托车的时候我再选个头盔。”

  “买两个,你一个我一个,我还没坐过摩托车呢……”

  过了一会儿,黎阳道:“那所有的钱一人一半。”

  黎阳一个人决定后,就催着谭帅扒窗台,取出里面的整钱,一共三千五百六十元。

  这里不少钱都是黎阳去原来认识的小商贩那里换的,他们买卖东西需要用的零钱多。

  虽然黎阳想要把所有钱都带上,但是南山那里的都太零碎了,不好拿,只能先放着,如果这些不够再说。

  过几天要出门,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黎阳要提前做出很多冰棍,他离开的时候,再找大毛帮着收钱和发冰棍,当然是有工资的。

  修理厂事情多,他不能让谭帅两头跑。

  黎阳住在了南山这边,白天晚上不停的忙,大毛暂时不出去卖冰棍了,带着弟弟来帮黎阳。

  大毛的弟弟叫黄立安,是个很安静的小孩,心脏有点毛病,平时看不出什么,不能剧烈的跑跳,也不能受累。

  大毛的弟弟在院子里头眯着眼睛晒太阳,哥哥出门赚钱,他都会一个人呆在家里,他们住的屋子跟黎阳的差不多,很难看到太阳。

  他张开手,让能晒到的地方更多点。

  听说黎阳要去首都给哥哥看病,大毛十分羡慕,他让黎阳帮忙去问问,那边医院做心脏手术得多少钱。

  海城这边的价格他是知道的,但是那边的医院更好,心脏是最重要的地方,当然越稳越好。

  黎阳答应他,一定打听清楚。

  因为赶时间,红豆绿豆冰棍也不做了,全都做最简单的,晚上的时候,哥俩也都住下了。

  三个人躺在谭帅工作的屋子地上,大毛哥俩一直在感叹,“这里真宽敞!”

  南山这边偏,住的人少,风顺着敞开的窗户吹进来,卷走屋子的闷热,比起长寻坡那边,惬意的多。

  过了一会儿,他们哥俩发出均匀的呼吸声,黎阳躺了半个小时起来,悄无声息的出了屋。

  之前装满的桶都凉了下来,黎阳先把锅烧起来,放上水,然后把桶里的糖水舀到模具里面,再送进冰库。

  几个来回,锅里水开了,黎阳往里面放材料,然后打开搅拌机,等待的时候继续倒模具,很快这些桶就空了。

  冰库里面的冰棍摆的越来越高,黎阳就越放心。

  作者有话要说:

  注:1 嘬瘪子  方言,比喻遇到困难,遭到挫折,处境尴尬,例如“我的英语是二把刀,你让我当翻译,非嘬瘪子不可!” 来自百度

  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