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都市情感>不差钱和葛朗台>第62章 大学

  虽然哈工大就在本市, 但罗子钊和康家胤都从来没有来过这里,也不是不好奇,来一次也不难, 但两人都将这份新鲜感保留到了开学, 开学这一天, 才真正知道他们的学校长什么样子。

  在S市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弄一个大学城, 还在市区内,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所以可以想到面积大不到哪里去, 当然比起他们高中来还是大了不少的, 好歹是所大学么,又位于大学城内, 总体环境还不错。作为一所新兴城市新办的大学, 缺少历史厚重感是必然的, 也正是因为是学校创办时间短,住宿条件比起绝大部分大学都要好一些,这反倒成了一个优势。

  罗子钊到学校的时候, 康家胤还在路上,便准备先去报名找宿舍,等他过来的时候再去给他当向导。罗子钊下了车,摘了墨镜, 罗诗娴也下来了,陪他找到自己院系报名处所在,一位大二的师兄热情地给他当向导, 领着他去报名。缴费的人有点多,师兄说:“缴费就在这里,现在人比较多,需要排队,你可以先去宿舍安顿,晚点再来缴费。你行李是自己带的还是快递寄过来的?”

  罗子钊说:“我自己带的,在车上呢。”

  师兄点头:“那行,我领你去宿舍楼吧。你家是哪儿的?”

  “我是本地人。”罗子钊说。

  师兄笑了笑:“S市本地人考我们学校的还挺多的。”这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特点,比如北京上海两地的人,都爱考本地的学校,因为本来就没打算去外地发展,毕业就直接在本地就业,何不干脆就考本地的大学。

  “是吗?但我们班就只有两个人报考我们学校。”罗子钊说。暑假的时候,他将班上所有同学的去处都统计过了,集中写在全班同学共同创作的那个本子上,影印装订成册,每个人都发了一本,全班51名同学,考得最好的康家胤来了哈工大,第二名的同学上了清华。康家胤不能上清北,是学校和老师的共同遗憾,不过学校尊重他的选择,也没过多干涉。

  师兄说:“一个班有两个已经不算少了,我们学校在广东省招生人数是最多的,比其他省市要多几倍。”

  出了报名处,罗子钊问:“师兄,宿舍离这儿远吗?车能过去吗?”

  “可以开过去,就在前边一点。”

  罗子钊走到他爸的车边,拉开车门说:“师兄你上我爸的车吧,你告诉他该怎么走。爸,这位是我们数学系的师兄,他领我们去宿舍,他会给你指路的。”

  师兄看罗子钊让他上一辆奔驰,走过去一看,这车后座里塞了不少东西,已经不能坐人了,只有前排副驾驶能上:“那你呢?”

  “我坐我妈的车。”罗子钊指了指停在后面的宝马。

  师兄扭头一看,注意到刚才和罗子钊一起的那个美女走到最后面那辆红色的法拉利上去了,顿时被惊了一把,这是碰到土豪了?

  事实证明,他还真是碰到土豪了。罗文龙对跟儿子相关的一切都非常热情友好,尤其是这所重点大学的学生,自然是要高看一等的,他在跟师兄的聊天中,已经透露出了他们就是本地的原住民,而不是移民过来的新S市人。难怪这一家这么有钱,真正的拆迁大户,师兄还是头一回在学校碰到本地的原住民学生,因为原住民本来就稀少,读书好的更是凤毛麟角,大多觉得没读书的必要。

  由于学校面积窄,只能往空中发展,宿舍楼全都是高层公寓,罗子钊的宿舍就位于21楼,四室一厅的公寓格局,每间四个人,上床下桌,有一个全景阳台,光线挺不错,但卫生间是公共的,厕所和冲凉房各四个,这点不太方便,高峰期会比较拥挤。

  罗子钊问师兄:“你知道计算机系宿舍在哪里吗?跟我们是一栋吗?”

  “大一的吗?大一应该在同一个楼里,具体几楼我就不太清楚了,楼下应该有宿舍分布图,你可以下去看看。”师兄说完加了罗子钊的微信就走了,剩下的就由罗子钊家人自己安排。

  罗子钊的家人全都来了,一瞬间便将小小的宿舍填满了,他的宿舍已经来了一位同学,长得有点黑瘦,中等个子,笑起来也很腼腆,他正在收拾自己的东西,见到罗子钊,主动跟他打招呼:“嗨,你好!”听口音也是个南方人。

  罗子钊笑着打招呼:“你好!我叫罗子钊,你呢?”

  黑瘦男生说:“我叫汪明阳。”他看着陆续进来的罗家人已经有点呆了,因为他是自己来的,没有家人来送。

  罗子钊看到了自己的床,因为床边全都贴了名字,汪明阳就住在他旁边:“我的床在这里。”他将自己的书包放在桌上,爷爷奶奶、父母和哥姐都开始帮他收拾东西,一边点评。

  “宿舍很干净,就是太窄了。”这是蔡美玉的声音。

  “没有独立卫生间,这点不太方便。”这是罗诗娴的声音。

  “我看了一下,有四个房间,那就是说这里要住十六个人?那几个厕所和洗澡间都不太够用吧。”这是罗子铭的声音。

  “差不多够了。人是多了点,不过人多热闹,可以多结识一些朋友。”罗文龙说。

  家里人多,七手八脚地很快就将罗子钊的东西归置到位了。罗子钊看了一眼手机,康家胤已经到快到学校了,他说:“康家胤快到了,我去接一下他。”

  蔡美玉拦着他:“接什么啊,你们以后天天在一个学校,还怕没时间见?你还没交钱呢,一会儿交了钱,陪我们去参观参观你们学校,爷爷奶奶还从来没来过大学。”

  罗子钊闻言,只好说:“好吧,那我们现在下去吧。”他给康家胤发了条信息,说自己陪爷爷奶奶去逛校园了,不能去接他了,康家胤回得很爽快,让他尽管去,晚点空了再碰头。

  于是罗家人又一起下楼来,他们先去缴了费,领了学校发的学生卡和文化衫,再四处去转悠参观了一下。罗子钊自己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地方,只能拿着地图胡乱猜测,他以为很宽,走着走着就到了北大,再走几步又是清华,三所大学位于一个大学城内,界限不怎么分明,不过环境还是不错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很满意,跟清华北大离得这么近,说明这个学校水平也是很不错的。

  中午全家人打算尝试一次大学食堂的口味,康家胤这时已经报完到,赶过来跟他们一起会合。罗子钊看着康家胤忍不住傻乐:“你住几栋几楼?”

  康家胤含笑说:“跟你一栋,我在16楼。”

  “太好了,以后直接下楼找你就可以了。”罗子钊笑弯了眼,“去买饭吧,一起吃饭。”

  康家胤去买饭,十多个人坐了两张桌子,他们几乎将食堂里所有的菜色都拿了一遍,逐个品尝,再点评,总而言之,大学食堂价格比外卖便宜不少,但是味道一般。

  奶奶说:“阿钊,学校饭菜不好,你放假就回来,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好。”罗子钊满口答应。

  吃完午饭,罗子钊的家人先回去了,爷爷奶奶有午睡的习惯,每天中午都要睡觉的,父母和姐姐得去公司一趟。

  焦兰一和家慧家骅没有马上走,他们还要参观罗子钊的宿舍和学校。罗子钊先去了康家胤的宿舍认门,两人的宿舍格局是一样的,只是位置不同。康家胤的同学都来了,有一个本省的,一位湖南的,还有一位来自遥远的黑龙江,南腔北调,倒也很有意思。

  认了门,又上楼去了罗子钊的宿舍,又有一位同学到了,皮肤很白,人很瘦,戴副眼镜,一问是浙江的,叫钱坤。钱坤正在铺床,他的父母都来了,爸爸看起来沉默寡言,活儿主要是他在做,妈妈看起来很精明,用帕子抹着桌子,正在用软糯的普通话抱怨:“这宿舍条件不行,十几个人共用四个厕所,怎么够用来?跟我们小时候住筒子楼的条件都差不多了。”

  钱爸爸语气温和地说:“怎么不够用?就算是宿舍有独立卫生间,四个人也只有一个厕所,这只是集中到一块儿了,一样的道理嘛。”

  罗子钊想起自己住在康家胤家里的时候,也是四个人共用一个卫生间,确实是够用了。康家胤看了一圈,说:“还有个人没到?”

  罗子钊看了看空着的那张床,名字叫龚佑麟,说:“对,下午应该到了吧。”

  汪明阳朝罗子钊笑了笑,罗子钊给他介绍:“这是我同学,他是计算机系的。”

  钱坤凑过来:“哇,我本来也想学计算机的,可是分数太高了,就只好报了数学系。你多少分啊?”看起来是个性格比较外向的人。

  康家胤说:“712。”

  “多少?你哪个省的?”钱坤以为自己听错了,除了海南省,不管哪个省700多分都算是高分了。

  康家胤说:“广东。”

  “广东省满分是750吧?712只能上哈工大?”钱坤有些难以置信。

  “当然不是。他是我们市的理科状元,全省排名第三,不过因为自身原因,选择了哈工大。”罗子钊骄傲地说。

  “这分数都能上清华北大了吧。”汪明阳惊讶地说。

  “对,他没上。”罗子钊说。

  钱妈妈回头看着康家胤,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上清华北大的苗子居然跟自己儿子上了同一所学校。

  康家胤检查了一下罗子钊的东西,发现都归置到位了,这才放心。焦兰一和家慧家骅正在阳台上看风景,康家胤和罗子钊也过去了。钱爸爸小声地对儿子说:“钱坤,你看你们学校卧虎藏龙,不要小瞧了这里,好好学。”

  钱坤无奈地苦笑:“我什么时候小瞧这里了?小瞧我就不会来了啊。”

  阳台上,焦兰一张着双臂晃了晃:“哇,蓝天白云,空气质量真好,可惜我要去广州了,那儿的天总是灰蒙蒙的,我好舍不得离开这里,离开你们。”

  “中大多好啊,百年老校了,学校贼漂亮,我们这儿完全不能比啊。”罗子钊说。

  “你还去过中大呢?”焦兰一好奇地问。

  “去过,我姐上大学的时候,我去广州玩了几天,他们学校离中大不远,过去参观了,真是非常漂亮宽敞,有历史厚重感,那才有大学的样子。”罗子钊说。

  “那就好,我还没去过呢。以后过来玩啊,给你们当向导。”焦兰一笑嘻嘻地说。

  康家慧问:“哪所大学最漂亮?我听说是武大,有人说是厦大。”

  焦兰一说:“我去过最漂亮的大学是清华,以前人家是皇家园林啊,超大,而且巨漂亮。家慧,加油啊,以后上清华。”

  “好。”康家慧闻言,脸上露出向往的神色。

  “那北大呢?”康家骅问。

  焦兰一说:“北大也漂亮,不过面积不如清华大,他们就在斜对门,非常近。北大有个未名湖,冬天的时候可以去溜冰。小伙子,加油,考北大吧。”说着拍了拍他的肩。

  罗子钊说:“对。你们两个加油,好好读书,以后邀请我们去清华北大参观啊。”

  “好!”康家骅满口答应。

  康家胤看着罗子钊笑,大家都在为他遗憾,其实他从一开始就没以清北为目标过,所以并不会有太多的失落感,能上大学,于他来说已经足够幸运了,更何况现在还和罗子钊上同一所大学,就更没有什么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