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都市情感>不差钱和葛朗台>第60章 录取

  从海边回来之后, 罗子钊开始学车,他学车是有动力的,因为他考上大学, 他爸奖励了他一辆宝马SUV, 只要他拿到驾照, 就能开车去上学了, 所以他学车的积极性非常高。以后就专门给康家胤当司机,去哪儿都方便, 而不用每次出门前还得研究一下公交地铁线路。

  焦兰一跟他报了同一个驾校, 两人经常一起练车。焦兰一听见罗子钊的奖品后竖起大拇指:“第一辆车你爸妈就送你辆宝马去磕碰, 大手笔,真土豪!”

  罗子钊不以为然:“什么大手笔, 也就是几十万的车。”

  焦兰一斜睨他:“也就是几十万?果真是土豪的口吻。你要知道, 一个大学生刚毕业的月薪是多少吗?对了, 你上大学,你家里准备一个月给你多少生活费?”

  “不知道,这都还没上呢。”罗子钊说。

  焦兰一说:“我应该问你读高中时你的零花钱是多少?”

  罗子钊想了想:“没有具体数字, 我妈会时不常给我打钱,一个月没少过四五千吧,买衣服鞋子的另算。我爸一高兴了,还会时不时地给点奖金什么的。平均下来每个月不会低于一万吧。”

  “啧啧, 什么时候我也能当个拆二代就好了,你可真会投胎啊,罗子钊!”焦兰一忍不住发出感叹, 她家的条件真不算差了,父母都是精英阶层,年收入加起来也过百万了,但她的零花钱一个月也就是五百块钱,按说其实也不算困难了,但在罗子钊这里,自己就是贫困户。

  罗子钊呲牙乐:“只能说我祖宗会选地方,感谢祖先!”

  他们练车的时间约在上午。练完车,罗子钊便去和康家胤约会,康家胤还没有开始做家教,因为这几天学生还没放暑假,他还能得几天清闲。有时候焦兰一会跟着去当电灯泡,不过多数时候她都会主动回避,因为这俩实在是太旁若无人了。

  这样的日子是非常滋润的,不过也没持续多久,很快中小学就放假了,康家胤从7月初开始就上课了,上午和下午都排得满满的,罗子钊想见他,就只能在傍晚他下课之后。整个下午他都是空闲的,一个人真有点无聊,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

  焦兰一跟他提议:“咱们去报个兴趣班吧。”

  “学什么?”罗子钊小时候也没少上兴趣班,什么钢琴啦、书法啦、绘画啦,都是三分钟热度,什么都没学到,只有游泳和篮球这两个兴趣班坚持下来了。

  焦兰一说:“我想去学插花,或者去上瑜伽,舞蹈班也可以,正好可以锻炼一下身体。你有没有想学的?”

  罗子钊想了想:“插花和瑜伽都是女生学的,我去干什么,跳舞的话,街舞吗?”他记得康家胤的街舞跳得还不错,小时候底子打得牢。

  “可以啊,那就去学街舞吧,我去找个靠谱的舞蹈室。”焦兰一打了个响指。

  没两天,焦兰一就找到了几个舞蹈室,两人一起商量,最后挑了个离康家胤上课的地方比较近的一间报了名,交了学费。每天他们练完车后,找个地方吃午饭休息一下,然后去舞蹈室上课,从基础一点点学起,罗子钊的想法是有一天能和康家胤一起上台表演。

  7月8日,康家胤和罗子钊都接到了EMS的快递通知,录取通知到了!康家胤当时正在给学生上课,看到信息后赶紧给快递员打电话,告诉他自己弟弟在家,他可以帮忙签收。罗子钊的是爷爷帮忙收的,他当时正在练车,看到消息,赶紧给家里打电话,确定是哈工大的录取通知,兴奋得不行,立马给康家胤打电话报喜。康家胤还没看到通知书,知道罗子钊被哈工大录取了,心里的大石总算是稳稳地放下了,他们又可以一起上学了。

  焦兰一知道他们都拿到了通知书,自己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真是急人啊,早知道我也报哈工大了,现在也拿到通知书了。”

  罗子钊安慰她:“好饭不怕晚,你们学校通知书去年二十多号才发,最迟还有半个月。”

  “半个月啊,等得心都凉了,谁知道考没考上呢。”焦兰一鼓着腮帮子,一脸可怜巴巴。

  “肯定能考上,今年的题目比较难,分数普遍都比较低,你这分数比去年排名要高,放心吧,肯定能上。”罗子钊安慰她。

  “但愿如此。”

  “晚上我请你吃饭,随便点。”罗子钊说。

  焦兰一说:“我想吃四叶寿司!”

  罗子钊笑眯眯地说:“没问题,我现在打电话过去订桌子。”

  罗子钊打完订餐电话,又给康家胤发了信息,告诉他晚上一起吃饭,叫上阿慧和阿骅。焦兰一啧啧感叹:“真是有钱人啊。”人均一千多元的餐厅,一口气去了五个人,吃一顿,相当于普通人一个月的收入。

  “这不是为了让女王大人你高兴么。”罗子钊完全不心疼钱,说实话,他要是请康家胤去这样的地方吃饭,他绝对是不会同意的,焦兰一点菜,康家胤就没办法拒绝了,正好让他们兄妹也去尝个鲜。

  下午下课之后,罗子钊和焦兰一先和康家胤会合,再回家叫上康家骅,给康家慧打电话通知吃饭地点。罗子钊还没看到自己的通知书,先看到了康家胤的,几个兴致勃勃地围在一起研究哈工大的通知书。

  康家骅有些疑惑地问:“哥,你不是市状元吗?怎么没报清华北大,700多分都考不上清华和北大吗?”

  康家胤说:“没报,我想离家近一点。”

  “是不是因为我和姐姐的原因?”康家骅追问。

  康家胤笑了笑,对他说:“也不完全是,不用担心,哥这么厉害,上什么大学都能成才。”

  康家胤低着头没有说话。

  他们从家里出发去吃寿司,到了寿司店,看着优雅的环境,康家骅心情才算好了点。康家慧到得最迟,她来的时候,大家都点好了菜。罗子钊说:“阿慧你想吃什么,自己点。”

  康家慧看了一眼菜单,不动声色地合起来:“我没有特别想吃的,你们点就可以了。恭喜钊哥,考上哪个大学了?”

  罗子钊笑眯眯地说:“哈工大。”

  “哇,这么厉害!哈工大是重点本科吧,你要去哈尔滨上学吗?那边很冷吧。”康家慧问。

  “没有,就在咱们S市,我在哈工大分校读书。”罗子钊说。

  康家慧不太能理解:“分校和哈尔滨那个有区别吗?”

  “没什么区别,招生标准是一样的。”罗子钊说。

  康家骅在一旁说:“姐,哥也在那个学校。”

  康家慧听见这话,眼睛猛地瞪大了,看着自己哥哥,声音突然高了起来:“哥,你报考了哈工大?”

  康家胤说:“对。”报考志愿的事,他一直都没有告诉弟弟妹妹,就是怕他们反对。

  “为什么呀?”康家慧眼睛红了,“你是市状元,上清华北大绰绰有余啊,为什么要报告哈工大,是为了我和阿骅吗?”

  康家胤抬手摆了摆:“声音小点,影响到别人了。”

  康家慧握着拳头站了起来:“我不!你给我个解释!为什么要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你还把我们当小孩子,我们就这么让你不放心吗?!”她的声音引来了周围人的围观,有服务员过来了,小声地劝说:“麻烦你们小点声。”

  康家慧红着眼看着康家胤,康家胤叹了口气:“阿慧,你坐下说。”

  康家慧倔强地看着哥哥:“你今天不给我个合理的解释,我就不吃了。”

  焦兰一站起来,将康家慧按坐下来:“家慧,坐下说话。你哥考什么大学,都是有他的考量。”

  康家慧的眼泪“唰”地就下来了,她吸着鼻子说:“可是他这样让我们有多难受你知道吗?他明明可以上更好的大学,为什么要上哈工大?不就是为了照顾我和阿骅?我们都已经长大了,完全可以照顾自己,不用他留在这里陪我们。”

  康家骅也说:“我希望哥哥能上清华。”

  康家胤轻叹一口气:“我希望你们将来能上清华和北大。”

  “你自己为什么不上?”康家慧擦着眼泪说。

  康家胤笑了一下,说:“如果你是我,你会去北京上大学吗?我一去就是四年,除了寒暑假,别的时间不能回来,你和阿骅都未成年,家里连个大人都没有,万一家里出点事,谁来照顾你们?”

  “能有什么事?我们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吗?”康家慧说。

  康家胤说:“你不能把一切都想得那么顺利,万一有事,我不在你们身边,没有人能够保护你们。而且过两年你也要考大学,到时候就把阿骅一个人留在家里上学,你放心吗?”

  康家胤这话说完,康家慧眼泪流得更凶了,她哽咽着说:“可是我不想让你为我们放弃那么好的大学。”

  康家胤说:“木已成舟,现在已经没办法更改了。以后等你们都考上大学就好了,我想上清华北大,还是可以继续考研的。”

  康家慧听见考研这个词,意气才稍稍平复了些。

  罗子钊对一旁的服务员招手:“上菜吧。”

  这顿饭菜非常美味,情绪却不太高涨,只有焦兰一和罗子钊在一唱一和活跃气氛,康家胤偶尔打个诨,康家慧和康家骅一直都是默默地吃饭,问他们怎么样也只是点个头。

  罗子钊说:“对了,阿慧期末考得怎么样?能拿特等奖学金吗?”

  说到这件事康家慧更郁闷了:“别提了。”

  “怎么了?又没考过那个谢怀墨?”罗子钊说,谢怀墨就是始终在跟康家慧争第一名的那个男生,上学棋期末的时候康家慧胜了对方,这学期期中又被超过了,两人你追我赶,好不热闹。

  康家慧说:“我和那人并列第一,学校不知道会不会发两个特等奖。以前有这个特例吗?”

  罗子钊笑着看向康家胤:“我不知道,问问你哥。”

  康家胤说:“好像没有听说过。不过也没关系,没有特等奖,一等奖也还行。”

  “一等奖少了三千块钱。”康家慧闷闷不乐地说。她心情很不好,暑假她本来想去做家教的,但是愿意找她做家教的很少,有一个愿意请她的是个要上初三的男生,康家胤帮她把了下关,替她挡掉了,说是不合适,当然是出于安全考虑,康家胤认为那家的家教不好。她现在只能在蔡佳希的店里做衣服,做衣服她也很喜欢,但是工资太低了,远不及家教收入,她想早点经济独立,不再依赖哥哥。

  康家骅说:“哥,我也要去打工。”

  “等你初中毕业。”康家胤直接给否决掉了。

  罗子钊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拆通知书。全家都围在他身后看,罗文龙说:“数学和应用数学是个什么专业?学数学的?”

  罗子钊说:“对,就是学数学的。”

  蔡美玉不解地问:“那学出来能做什么?”

  罗诗娴说:“数学专业能做的事挺多的,比如当数学老师,还能当精算师,也可以去银行工作,总而言之,学好了还是很不错的。”罗诗娴今年六月毕业,刚刚回自家店里上班不久,目前就住在家里。

  “去银行工作很好啊,体面。”奶奶对孙子学什么做什么都满意。

  爷爷高兴地说:“那我们给阿钊摆个酒吧。”

  他这提议一出来,全家都附议,罗文龙兴奋地说:“要得要得,我们去瑞吉办酒!”

  罗家人从这天开始为罗子钊的升学宴忙活起来,订酒店、写请柬,全村家家户户都要请到,这可是他们家第一个正儿八经的重点大学生,当然要挣足面子,还有罗家的亲朋好友、罗子钊的老师同学,一共摆了十八桌。这一天罗子钊被罗文龙和蔡美玉领着,到处去给亲戚朋友街坊们敬酒,说是敬酒,其实有点炫耀的意思,谁家儿子跟他们家儿子这么帅,读书还这么好,两口子都笑得见牙不见眼。

  罗子钊耐着性子陪父母应酬,不过也是有收获的,接到了来自亲戚们的奖励红包,一共收了十几万,其中二舅最大方,给了五万,真是难得。村干部代表村委会给罗子钊发了一笔五万块的奖学金,这个全村倒是都有的,算是村里的教育基金,只要是上大学的,再垃圾的学校都有一万块钱奖学金,要是能上清华北大,村里给十万,当然这笔奖学金迄今没人拿,就连五万块的档次也是罗子钊头一个拿。

  罗子钊办升学宴的那天,焦兰一的通知书总算是到了,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可谓是尘埃落定,大家都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就等着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