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在做什么?

  杨戬什么都没做。

  他很有意思,身份上是玉帝外甥,却因是女仙与凡人的混血而不那么名正言顺;职位是敕封“昭惠灵显王”,却不与天庭众王为伍,居住在凡间灌江口,与梅山六友为伴,帮万民排忧解难;最后,他是天庭头号战神,跟孙悟空打得有来有往,却听调不听宣,私下根本不与玉帝来往,甚至有私仇。

  劈山救母的故事,谁不晓得?

  不难看出,杨戬这神,不是诚心为天庭做事的。

  太白金星越过人群:“二郎真君!二郎真君!”

  才喊两声,杨戬竖起一根手指,立于唇前。

  太白金星:哦!

  他在东洲,怎能呼二郎真君的名?真不怕命长!

  左右环顾,街上车如流水马如龙,挤挤攘攘,都在忙自己的事儿,谁关注他们呢。

  杨戬说:“我在此地有一落脚点,不若去那说。”

  太白金星点头。

  *

  杨戬租了一间小院儿。

  二郎真君很务实,不知能在东洲停留多久,干脆不买房,只租。

  这儿的房价可真贵,与长安不相上下。

  太白金星合门扉,长舒一口气。

  问杨戬:“二郎真君何故停留于此啊!”

  杨戬打太极说:“你为何在此,我就为何在此。”

  太白金星被噎住了:好家伙,我是跑不掉,你呢!

  他做出焦虑的模样,探口风:“大事不妙啊二郎真君,我本是替玉帝来探明情况的,哪晓得才进东洲,托塔天王就败走了。”

  “内外无人接应,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又思及东洲情状与以往大不相同,只想借此机会,探明情况,一是报玉帝之恩德,二也是为天庭尽绵薄之力。”

  不愧是玉帝的秘书,说话一套一套的。

  杨戬道:“好说、好说。”

  太白金星:你跟我打太极呢!

  这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的模样梗住他了,太白金星回忆,杨戬究竟是怎样的人,竟发现,除了他是玉帝外甥,特别能打外,什么都不记得。

  原来,每次玉帝找杨戬,都不拉家常,只布置任务,杨戬一声“得令”,拱手离开,任务轻车熟路,人却一言不发。

  对天庭的态度及其摆烂。

  眼下太白金星遇见摆烂的杨戬,真什么招都使不出来,他问杨戬东洲怎么样,对方说“就那样”,问他在东洲生活如何,回答“还算顺心”,至于怎么顺心,一个字都不透露。

  再问关键点的,有没有遇见偷跑下凡的神仙啊,只神秘莫测笑,一言不发。

  锯嘴的葫芦,任他使出十二万分的力,都撬不开杨戬的嘴。

  最后太白金星使出杀手锏:“二郎真君随我一同回去吧。”

  杨戬说:“玉帝派我来东洲。”

  派他来,却没说何时回。

  太白金星道:“玉帝早就念叨您了。”

  杨戬:“舅舅没说何时回。”

  太白金星敲响警钟,这是拉关系了啊,都点明“舅舅”了。

  他说:“您在这呆的时间也挺长,灌江口的香火又要旺盛了。”

  杨戬:“好说好说。”

  死活不肯走!

  太白金星搬出玉帝,二郎神就说玉帝让他来没说什么时候走,他不能擅离职守。

  什么时候走?那得玉帝亲自出现在东洲上方,给他下令才可。

  太白金星气急,只有一个想法,等他回去,要狠狠告上二郎神一状!

  他知玉帝会偏袒自己的外甥,可这厮,真太气人了,自己不想走,何必要气他!

  全然忘记是他主动要来找二郎神的。

  杨戬虽在东洲呆了一段时日,却没给太白金星提供任何信息,想看清此地全貌,还得他亲自寻找啊。

  *

  再说杨戬,等太白金星走后,那摆烂的、和稀泥的笑脸全然褪去。

  他望向太白金星背影的眼神极其锐利,面上表情也不是很桀骜,流露出一丝丝的嘲弄。

  他的嘲弄,是对天庭去的。

  显然,他对天庭是有不满的,很不想给不靠谱又自大的玉帝舅舅打工。

  先前为什么憋着,还不是人界太弱,给西天与天庭摆布,而西天与天庭半斤对八两,天庭是烂,西天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在这大趋势下,他眼不见心为净,住在凡间,偶尔帮天庭打个下手,这还是看见他娘的面子上。

  毕竟他娘回归天界,得有人照拂。

  随着东洲的崛起,选择忽然变多了,杨戬决定先按兵不动,多看少说话。

  天庭真召唤他,就去呗,要他打东洲,就打呗,东洲真厉害,多他一个少他一个没影响,若连他这关都过不去,想发展,是不可能的。

  他曾经想做的,没能做到,但若有人能做到,他并不介意推一把。

  想到这,杨戬有些怅然,过去的记忆在他脑海中盘桓。

  可那终究是过眼云烟罢了。

  很快,杨戬收拾好心情,启程去大相国寺。

  不知何时就要回天庭了,提前给啸天犬买狗粮,当伴手礼。

  ……

  太白金星忿忿离开。

  心说:好你的杨戬,定是被东洲的花花世界迷乱眼!

  他跟其他神仙一样,被糖衣炮弹腐蚀了!

  身为玉帝的头号狗腿,太白金星在天庭混得风生水起,与思凡的小神仙不同,他深知,只有玉帝的位置稳固,他才能过上好日子,因此,太白金星绝不可能通敌。

  杨戬是帮不上忙了,他只能自己行动。

  太白金星问小报童:“小郎君,过往邸报哪里能买得?”

  报童路指书院一条街。

  即魃宥的地盘。

  太白金星一路过去,看见打工载人的妖兽,看见遍地的画本,看见冒着喷香热气的小摊贩,砸吧嘴。

  每一天,他都会被东洲民生之丰惊呆。

  路遇白衣飘飘的剑修与列队巡逻的甲兵,他都此地无银三百两似的点头,匆匆离开。

  他第一回做间谍,很不专业!

  *

  街巷内,每一家书店都有装订成册的邸报,都是卖不完的报纸废物利用再出售。

  这些装订本价格很低,买的人却不少。

  才来东洲的人,都会被撺掇着买上一册。

  东洲人才不会费劲心思编旅游指南、导引,外地妖、仙若想知道最新资讯,买邸报总不会错。

  这年头官方报纸还是很正经的,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民生问题,广告都在最后,若想了解日新月异的东洲,看邸报最快。

  且一旬才出一份,一年不过三十来张,也不是很多。

  太白金星站在那看,越看越心惊。

  他想看的政治、经济、文化,报纸上都有体现。

  若说留影机是奇技淫巧,书院的莘莘学子制造的铁枪利炮就是划时代的法器了。

  也不能这么说,太白金星认为,跟先天法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可天庭那么大,先天法器也没多少,下面小神仙装备的,都是批量生产的后天货。

  同样是后天货,东洲的明显更震撼。

  更可怕的是,从邸报上就能看出他们的反心,对天庭啊、西天啊,都很不屑。

  太白金星:全民反骨、全民反骨啊!

  看着看着,他忽感到阴影笼罩己身。

  抬头,被煞气冲了一个跟头。

  魃宥说:“不要站在店里看报。”

  太白金星:!!!!!

  旱魃啊啊啊啊!

  ……

  玄奘一行人不清楚东洲情况。

  此时的他们,像是推土机,一个劲地往前赶。

  玄奘憋着一股气,就想看看天庭如何、西天如何,都不怎么跟徒弟们说话了。

  他像一尊庄严宝相的佛陀,时常带着严肃、悲悯的神色,当他看见不平之事时,这种神色又会转为愤怒。

  到车迟国时,他就很愤怒。

  愤怒的原因也很简单,车迟国重道抑佛,对和尚非常不好,捣毁寺庙,让和尚做苦工。

  听僧人们说,这是因为国主被三名道人蒙蔽了,大兴道教,迫害佛教。

  孙悟空等人难得有了分歧。

  孙悟空看玄奘不高兴,说:“这还不简单,先去看那三妖道,将这些妖言惑众的道人一棍子打死。”

  敖烈是道门的,听这话就不高兴了。

  他冷冷道:“怎么,你不允许人信道。”

  孙悟空跟菩提老祖修行,算道门人士,可惜他本人不信佛也不信道,只契合了天地任逍遥的思想内涵。

  “佛何妨,道又何妨,我只知师父信佛,见不得人伤害僧侣,那三个妖道估计也不是好鸟,惩戒一番又怎的?”

  敖烈反驳道:“你怎知他们不是好鸟,若真罪大恶极,何不把僧侣杀了。”

  能把人留着,已经很好了,孙悟空还不是喊打喊杀的。

  敖烈话说得没错,孙悟空挑眉,也不跟他辩,陈玄奘却头疼了。

  他是僧人,自为其他僧人鸣不平,可敖烈说得也对啊,这事充其量是国家内部矛盾。

  诚然,车迟国是小国,可国王信佛还是信道,别人管不着啊,充其量规劝他,让他对僧人好些。

  可说了他就听吗?好像也不是,即便碍于陈玄奘等人的淫威,听了他们的劝告,等西行组离开车迟国,就又不听了。

  玄奘陷入纠结,他一心钻研佛法,却并非不通俗务,要他什么都不懂,怎能成名震大唐的高僧呢?

  更别说他还是御弟了。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道:“先去盖通关文书吧。”

  盖通关文书难免要拜见车迟国国王,国王虽不喜和尚,对御弟还是很客气的,这是对玄奘政治生命的认同。

  而他宠幸的三名妖怪大仙,面色不善地盯着玄奘。这就有些奇怪了,要知道,他们路上遇见的妖怪,不是群演的那个,每个妖看见玄奘都笑眯眯的,就想吃唐僧肉。

  三大仙还注意到了小白龙,他一点儿都不像修佛的,反而衣袍宽宽,下一秒就能羽化登仙了。

  于是摆放国王后,虎力大仙特意来找小白龙,他一点儿都不在意耳聪目明的孙悟空在附近,问他:“你怎能跟修佛的在一起。”

  敖烈说:“怎么就不能了。”

  虎力大仙愤愤不平:“你一个修道的,跟一群头陀、僧人混在一起,就不觉得羞愧吗?你对得起三清吗?”

  这话说得太义正辞严了,敖烈都回不出话。

  他想,甭管别的,这三大妖道是真崇拜道教。

  他将自己观察到的传达给玄奘,玄奘感叹:“是受过教化的妖怪啊!”

  “这样的妖怪,跟读过书的学子一样,是听得进人规劝的,不妨与其交流沟通,不行就以天地为誓打赌,让他们善待僧人。”

  这是陈玄奘的诉求:“即使扬道抑佛,也不能伤害他们的□□,自放人离开吧。”

  结果还是不错的,原著中的三大仙就是讲道理懂规矩的,堪称唐僧一路上遇见的最善良最守序的妖怪,在陈玄奘这,他们守序加倍,打赌输给西行人,同意要改变一下国内对僧人的态度。

  这一段经历,让玄奘表情变好不少,这样看,妖怪中还是有好的,也不是所有人都崇拜佛教的。

  到这为止,他觉得自己还能接受。

  然而,太上老君座下的青牛,给他的西行信心沉重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