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602章 找到了!

  温润看到了十二个女官,全都是一身正六品女官的装扮,不一样的是,她们的腰带都是红色的,而且是正红色!

  宫里的阶级分明,正红色只有正宫娘娘可以用,哪怕是皇贵妃,最多只能用品红色,那是最接近正红色的颜色。

  且全都是上了年纪且一看就十分精明的样子。

  十二个宦官,二十四个大力太监。

  太监们统一的着装,都是一身纯黑色的宫装,但是腰间扎着的是正红色的腰带。

  温润突然想起来,两位容嬷嬷跟他说过的话:宫里有一伙人,是专门负责搜宫和暗查事宜的,这伙人女官都是千锤百炼过的精明女子。

  宦官们更是千挑万选出来的,背后没有任何关系,只忠心于皇上与皇后。

  这帮人是一些老公们亲自训练出来的,老公们就是上了年纪、有不少精力的公公们,年老的他们,很会教导人。

  这帮人如今就站在这里,随时准备出发的样子。

  “这些人,亲自动手,别说搜承乾宫了,就是拆了承乾宫,都能办到。”皇上今天的精神不错:“久一点没关系,一定要找到那东西。”

  “是!”这伙人哗啦啦的直奔后宫……承乾宫而去。

  承乾宫,内廷东六宫之一。前朝永乐十八年建成,初曰永宁宫。

  崇祯五年八月更名承乾宫,本朝沿袭前朝旧制。

  “承乾宫别的不说,装修的是富丽堂皇,且是东六宫之首,与西六宫之首的翊坤宫,旗鼓相当。”带着他们去的牛公公,在路上跟他们说了一下承乾宫。

  “承乾”一名,意思是顺承天意,即深受皇帝宠爱嫔妃之寝宫。

  所以被皇上安排,入住了熹贵妃,因为她生了二皇子,是想让人知道,曹氏是他的宠妃。

  压根儿就没打算让熹贵妃当继后,她只能是宠妃,也仅此而已。

  “熹贵妃是不是有资格,见一见家里人啊?”温润摸了摸下巴:“或许是她家里人带进来的?”

  “肯定是她娘家人啊!”牛公公小声的道:“熹贵妃娘娘又不能出宫,上哪儿搞来那玩意儿。”

  “守卫都是做什么吃的?”王珺一听就生气了:“让人把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带进宫里来?”

  欠练了啊!

  “那都是女眷,他们还能搜身不成?”温润不得不给那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守卫宫门的人说一句:“估计那东西,要么数量很大,对方光明正大的拿进宫来,毕竟是不认识的玩意儿,人家随便编个名字,他们还能尝一尝啊?万一是什么人参鹿胎丸啥的,一糊弄就过去了;再一个就是,量少,人家放在身上,熹贵妃的娘家女眷,谁敢上手搜身?熹贵妃心胸可不宽广。”

  温润都知道熹贵妃的脾气了,何况是别人?

  “其实宦官可以搜的,但是那样就有点过份了,一般的女眷搜身,熹贵妃的亲娘也搜身……。”其实这也是看人下菜碟。

  一路上讨论了几句,神奇的是,他们一路上都没遇到任何宫人,不论是宫女还是太监,都是如此。

  “清路了。”王珺淡淡的告诉温润:“估计皇上早就吩咐过了。”

  所以他们才敢在外面畅所欲言,其实也没说什么。

  到了承乾宫,温润不是第一次见到承乾宫,前世他还来这里旅游过呢,不过那个时候的承乾宫,有些地方都是后来修补的,看着有点破落。

  现在的承乾宫吧,那可真是金砖碧瓦,金碧辉煌啊!

  且承乾宫里的设置没变,就是多了一些装饰用品,他们这些人进来之后,牛公公就召集了承乾宫所有人,站在承乾宫的宫门外,刘老妖的手下会看着他们,不许说话,不许随便走动,想方便了,有人陪着去解手。

  根本不可能跑去哪儿哪儿通风报信。

  而且……好几个人都是各方的探子。

  搞的温润都无语了:“这么多人,承乾宫一共才多少人啊?就这么多各方各势的探子。”

  熹贵妃也太没用了吧?这些人都是探子,别人的耳目,她也真放心?

  “这没什么,除了皇上的,就是皇后留下的人手,监视着整个后宫,除此之外,其他人的耳目都没用,他们能成什么事儿?也就跟各家主子汇报汇报,皇上什么时候来的啊?什么时候走的啊?要水了没有啊?熹贵妃得了什么赏赐?其实这赏赐得了,会全宫通报的,没必要打听,手下人就爱滥竽充数,这也要报,那也要说,其实说不说,有什么用呢?”牛公公笑了笑:“真正的机密,能让宫人们知道吗?”

  别说宫人们了,就是后宫里,能有几个女人,让皇上把机密事情跟她们说?

  温润瘪了瘪嘴:“行了,开始吧!”

  一伙人有条不紊的开始搜,大件的东西都给拆了,幸好古代的家具什么的,都是铆合的那种,拆了还能按上。

  果然有东西啊!

  在宫女们住着的“下房”那里,从一个炕桌里拆出来两张银票,哦,宫女藏的私房钱。

  宫里给宫人们住着的地方,叫“下房”。

  这么搜了快一小天儿了,也没搜到什么可疑的东西,倒是宫人们藏起来的各色物品,被搜了出来,太监们爱玩的骰子,宫女们私藏的银票和首饰,还有个小宫女,藏得点心都发霉了,这倒霉孩子,自己藏的点心都忘了藏在哪儿了。

  可是搜了这么久,还是一无所获!

  “先生,没有,找不到啊!”太子殿下不由得有些急了。

  这孩子到底年纪还小,在熟悉的人面前,就是沉不住气。

  “怎么会没有呢?”温润想了想:“地板砖,都撬起来看过了?”

  “大人,地板砖不能撬起来,只能掀开这地毯查看。”马公公哭笑不得的道:“您没发现吗?不管京城怎么下雨,宫里都没积水过?”

  “好像是……啊?宫里不是有排水渠么。”这个温润知道,当年就有新闻说,首都那边下大雨,结果故宫里的排水渠,惊艳了当代人。

  还有南京的古城,也是如此,那“龙吐水”的奇观,真的震惊了中外。

  要知道北京的夏季,是一年当中雨量最大的时期,可是任凭故宫外涝成什么样,故宫都不会被淹。

  几百年前的人,就有了这么高的忧患意识。

  “跟您说吧,这宫里头,就没什么人,会挖地洞。”马公公告诉了他们一个朴实的消息:宫里的地面,都是用砖石铺就。

  而且不是一两层,三四层,是整整十五层。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这个档口,所有的劳动基本上靠手工作业完成,在皇宫里的地面铺设十五层地砖,相当于修建了十五座皇宫。

  所以一些刺客,想要挖地道进入皇宫,是几乎没有可能的事情。

  现在这里的地面,就是“横七竖八”……横着铺了七层地砖,竖着铺了八层。

  每一层都严丝合缝!

  这就是皇宫。

  “我以为,太和殿前面的广场是那样呢。”温润喃喃自语,他不知道,整个皇城都是这样的布局。

  “太和殿那边,是铺的金砖。”牛公公道:“一块砖,价值一两金子。”

  温润震惊了:“真的是金砖?”

  “不是,都是瞎传的。”牛公公道:“金砖啊,是用太湖那边的澄金泥,采集出来之后,要沉淀一年的时间,然后取最细腻的那一层,晾晒合适之后,烧制成砖,这种砖块啊,结实的很,敲击有金硕之音,加上造价昂贵,一块砖头一两金子的高价,只有皇家付得起,故而取名金砖。”

  眼神揶揄的看着众人:“不是掺了金子的砖。”

  一群见识少的年轻人呀。

  太子殿下也吐了吐舌头:“孤也是头一次听说。”

  他们没注意过自家脚下的地面,到底是什么样儿的,反正都是一层砖面儿么。

  “既然入地不行,那么上天……呢?”温润抬头看了看承乾宫的棚顶。

  宫里的宫殿啊,都是雕梁画栋的那种,一丝不苟,图案精致而典雅,寓意也好。

  承乾宫为两进院儿,正门南向,名承乾门。

  前院正殿即承乾宫,面阔五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檐角安放走兽五个,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栱,内外檐饰龙凤和玺彩画。

  明间开门,次、梢间槛墙、槛窗,双交四菱花扇门、窗。

  室内方砖墁地,天花彩绘双凤,这是宫里少有的,天花上是彩绘双凤的宫殿。

  殿前为宽敞的月台。东西有配殿各三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

  明崇祯七年安匾于东西配殿曰贞顺斋、明德堂。

  只是如今这里的贞顺斋住着贞昭仪;明德堂住着的是明昭仪。

  两位昭仪都是曹氏的人,如今也去了前头,她们的人,都在外面站着呢。

  而这里的后院,正殿也是五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顶,檐下施以斗栱,饰龙凤和玺彩画。

  两侧建有耳房。东西有配殿各三间,均为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饰以旋子彩画。后院西南角有井亭一座,此宫保持明初始建时的格局,本朝没有改。

  温润抬头看的就是天花板上的彩绘,这些彩绘,要么是“花开富贵”,要么是“金玉满堂”,要么是“鸾凤和鸣”,总之,各色彩绘让人看的有些眼花缭乱。

  “你是说,上面?”太子殿下秒懂他先生的意思。

  “这上面的各色彩绘,很好看。”温润道:“如果藏个什么东西,谁能发现?”

  先不说那些彩绘,就是这上面的天花板,就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古代的房屋讲究的是“高屋建瓴”,这种建筑高大,夏日的时候,屋里就会很凉爽。

  而且古代人住着的千工八步床,就高达两米,这么高的东西,这房间起码高三米以上。

  这天花棚顶起码离地面四米,这么高的高度,别说人了,就是个稍微矮一点的梯子都够不到上头。

  每年宫里大扫除的时候,上头的灰尘都很多。

  用鸡毛掸子扫灰,用干净的抹布擦拭,一年就那么打扫一次。

  “上去看看!”太子殿下说做就做。

  于是他们又辛辛苦苦的搬来了大梯子,那梯子像个小型的攻城云梯,能伸出去四米高的距离,能让人轻轻松松的够到上面的天花彩绘。

  “所有的房间都查一遍。”太子殿下让人拿了好几个这样的梯子过来,这些人忙活着,王珺有些焦躁:“找到了没?”

  “会在这么高的地方吗?”牛公公有些怀疑:“那她每次拿,该多费劲啊?”

  “回公公的话,这承乾宫有两架大梯子,三架小梯子,过年除尘的时候,都是承乾宫自己人动的手,都没用内务府派人来收拾。”有个耳目在这里就是方便,很快就有人说了,承乾宫有专门的梯子。

  “怪不得,你们找到这些东西,这么快呢。”温润这才恍然大悟。

  王珺恍然大悟,这些东西都是承乾宫的,怪不得用起来那么方便。

  突然就听上面正在摸着双凤彩绘天花板的下小猴子公公,惊叫了一声:“殿下,找到了!”

  众人纷纷聚到了他的那架大梯子下:“拿下来!”

  小猴子公公赶紧拿了个包袱下来,这个包袱颜色暗淡,放在了大梁上,还是夹角那里,别说扫尘除灰了,就是地震,都未必能让它动弹一下。

  温润他们凑了过去:“这包袱可不小啊!”

  “起码二斤。”小猴子公公拎着东西放到了桌子上。

  “五斤都有了。”牛公公的眼神一犀利:“温先生,麻烦您给看看,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里头,他们觉得只有温润对这个东西了解,故而只有他认识。

  温润认识个毛儿啊?他就被教育过几次,没见过实物……他上辈子那个年代,人人都知道的玩意儿,不代表人人都见过,冰糖跟冰那什么,他都分不清。

  厉害点儿的杜冷丁,那是管制的毒麻药品,不过他看过纪录片。

  也不知道熹贵妃弄得这个玩意儿,是个啥样子的……于是,王珺上前,三两下就把包袱打开了……里头是个蓝色花布包袱。

  再打开,里头是用防水油布包裹的长方形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