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585章 回京之路:上山

  这个山门跟莲花坳的不同,门楼做的十分简单,毕竟漕帮的身份,是麻绳提豆腐,提都提不起来啊!

  不过这个简陋的山门牌匾上,光明正大的写着俩字:漕帮!

  并且在这周围,只有花草树木,而没有建筑物,说实话,在这么一个地方,应该是每一寸土地都能利用上的时候,他们愣是只占了四分之一的地方,其余的地方,不是荒芜就是田地,再不就是果树什么的,绿色还是很多的嘛。

  进了这个门楼之后,就是延绵千级的青石板台阶。

  笔直的直通山顶,看着就那么遥远啊遥远!

  温润看了看这台阶,爬上去,他觉得腿有点发软。

  王珺立刻上前,将他的一只胳膊夹在了自己的胳膊里:“走吧,实在不行,我背你上去。”

  温润白了他一眼:“哪像什么话?”

  这青石板的台阶,十分的宽大高,温润都怀疑,他们是不是怕打滑啊?整成这个样子。

  一个台阶能破外面正常的台阶俩了。

  怪不得能铺上山顶呢,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啊?

  不过温润被王珺明着是扶胳膊走路,实际上是扯着上去的,就很不开心了。

  范沈也很不开心:这也太弱了!

  台阶都上不去,他们平时跑上跑下的没觉得啊?那些老人们都很轻松的样子,这可真是读书人。

  这体力也太不行了。

  但是没办法,他们这里上上下下都是这么走的,真不是故意的啊!

  王珺看温润走到一半就累的不行了,不由的埋怨的说了一句:“这么多台阶,你们自己来回爬,不嫌累啊?”

  “大人,我们都是苦出身,这点台阶说实话,还真不算什么。”范沈只好摸了摸鼻子,无奈的道:“何况,这台阶周围,您看看,都是我们的家,我们自己盖得房子,有的时候,大家走台阶,不用都走全了,就能到家了……。”

  原来这青石板上千级的台阶两边,有延伸出去的小路,同样是青石板铺设而成,就像是一只蜈蚣似的,两边的道路延伸出去,在延伸出去的道路上方,是一个个庭院,大小不一,错落有致。

  这就是漕帮的家属们住的地方,还有各个庭院里的菜园子,山下的良田,山上的果林,山脚的码头,以及环绕着此山的那条大河。

  你还别说,真的是非常自给自足,只要有盐巴,他们这里还真是啥都不缺,没短板了。

  等到了七百级台阶的时候,温润是真的走不动了,关键是这台阶太大,七百多级相当于是一千多级啦!

  他走的腿儿都打颤了好么?

  王珺默默地在他前面蹲了下来。

  温润再也不要什么面子了,马上面条似的软绵绵的趴在了他的身上:“你背的动我吗?”

  “能。”王珺的回答很简单,他到现在都脸不红气不喘,背着温润,轻轻松松的拾级而上,一点吃力都没有。

  温润心里这个骄傲啊,又感叹了一句:“还是我男人好。”

  “嗯。”王珺把人稳稳地背在背上,大步流星的往上走,后头的人看到这操作都有些傻眼了好么。

  跟温润一样是文官出身的十几个人,他们可惨了。

  彼此之间相互拉手扯着胳膊的往上走,可实在是走不动啊!

  都是两个随行的护卫,俩人夹着一个,几乎是被架着走的……可没人敢架着钦差大臣走,王大将军那眼神,对自己的契弟护的很,谁敢靠近温雅士啊?

  范沈他们也看傻眼了,这是什么大人?

  反正王珺走得快,他也不管别人怎么样,他最在乎的人,已经在他的背上了。

  一路背着人上到了山顶。

  到了山顶是一片广场,还挺大的呢,广场周围建了一圈的二层小楼,且山上居高临下,房屋田舍不少,更有夹杂在其中的各种树木,长得都很高大。

  如今已经有落叶了,丰收的硕果已经被采摘下来,只剩下输液还在上面。

  到了这里,王珺就把温润放了下来,还给他整理了一下衣襟,温雅士看起来,还是那么文质彬彬,风度翩翩。

  温润赶紧也给王珺将掖在腰间的袍角给扯出来,又摸了摸他的头:“你竟然没出汗呀?”

  “这点路没什么,再说都重阳了,天气凉快的很,出什么汗啊。”王珺又给温润拢了拢披风:“小心点,别着凉。”

  俩人黏糊了一会儿,王珺才让温润跟旁人说话。

  这个旁人,就是范沈,地头蛇嘛。

  “这个上来了,就请入大厅,我们漕帮虽然是民间社团,可也是传承了几百年的,有点底蕴,呵呵呵……。”范沈还挺自豪,这可是他一手建起来的新的总舵,别的不说,这里的东西,都是原样搬过来的,十分难得。

  结果他们一进去,顿时大家就有些态度微妙了。

  这地方很大,十几根柱子支撑着整个大厅,大厅正中央,放着一把太师椅,太师椅上头悬挂一牌匾,黑底金字,写着三个大字儿:忠义堂!

  “好一个聚义厅啊,《水浒传》没少看吧?”温润看到这样的大厅,顿时笑翻了好么?这特么的就是按照《水浒传》里头的设置吧?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众所周知,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

  在古代,这类书籍是属于禁书!

  因为《水浒传》的结局并不美好,加上他们道上人都讨厌朝廷的束缚,说起来,这还是一部,反朝廷的书籍,谁要是归顺了朝廷,下场凄惨啊!

  而忠义堂原来叫聚义厅,晁盖在曾头市中箭去世后,宋江成了山寨之主。

  他便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并在门前竖起了“替天行道”的主旨的大旗。

  当然,漕帮没那么虎超超,没竖起什么大旗,但是整个大厅也能坐下百八十号人,忠义堂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左右两侧是规模较小的厅堂,也能坐下百八十号人的,如果站着的话,起码能站下五六百人。

  如今这里清一色放了一百多把椅子,简单的管帽椅,看着还挺有气势。

  温润毫不客气的上前,他倒是想坐在那大椅子上,结果是不可能的,他坐在了大椅子左边下手的第一个椅子上,王珺坐在了第二个椅子上。

  以此类推,水道将军坐在了第三个椅子上……。

  等他们按照身份地位坐好了之后,西边的椅子包括西边的厅堂,都已经满了。

  是在没地方的就只能站在门外啦!

  可这里明明是人家的主场,温润做下来之后,王珺一挥手,这俩人愣是在人家漕帮的地盘上,占据了漕帮的“半壁江山”。

  一坐下来,茶水点心的立刻就有人送了上来,大碗茶,大茶桶,一切都很粗糙,但是天气冷的时候喝一口热茶,是一种享受。

  点心就两样儿:桂花糕。

  这是最普通而常见的江南点心。

  而另外一样就有意思了,竟然是蝴蝶酥。

  不是温润前世吃过的那种西式糕点,是中式的蝴蝶酥。

  要知道,这蝴蝶酥是太湖特色美食之一,是指在油炸后呈现出蝴蝶状的面饼。

  中式的蝴蝶酥是有馅料的,西式的蝴蝶酥没有馅儿的。

  这种蝴蝶酥馅料有很多种,如红豆、花生等,也有蛋黄、肉末等肉类馅料。

  吃起来脆脆的外皮里面酥酥的口感非常好,香甜可口,是太湖地区流传已久的小吃,也是当地非常有名的特产之一。

  却是在浈水府这里出现了,还是在玉环山上!

  看到这大碗茶,再看这内涵丰富的点心,温润都气笑了:“好一个忠义堂,聚义厅,这茶水点心,要是换成酒坛子,可能更应景啊!”

  “这个是帮里传下来的,额呵呵……。”范沈有点流汗:“我们也只是遵从祖辈的意愿。”

  “听说你们这总舵,是新搬来的吧?”温润可很有把握:“你们原来不在这里,是在太湖那边,你出生的时候,大概是三十四年前吧?漕帮发生了一场叛乱,原因不得而知,当年死伤了几千号人,太湖当地的大小官员受到了牵连,无数人丢了官帽子,而在你十八岁接了漕帮帮主之位,你就带人迁徙,将总舵放到了浈水府的玉环山,你们才在这里落户。只是,这山这水,也不是你们漕帮的啊?为什么不让人下水捞鱼?你们买下了这块?”

  古代封建社会,虽然各种不方便,但是有一点,这山山水水的都可以买。

  温润前世,那都是国有土地。

  这个时代嘛,是可以土地私有化的,只要舍得花钱,哪儿都能买卖。

  皇宫秀女的名额都能有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去买来,就为了让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

  何况是漕帮这么大的组织,花钱买下来这块地方,可以啊!

  但花费很大,漕帮未必舍得,且漕帮不是世袭的帮主,而是共选出来的,谁舍得攒钱给别人铺路啊?而且没了钱,这么大的漕帮,有个什么事儿,都不知道找谁求救。

  范沈委屈的道:“温雅士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么大的地方,要花多少钱啊?漕帮上下,砸了骨头榨油,都凑不够啊!”

  “这个玉环山,山下的玉环河,多少钱啊?”王珺好奇的问了一句,他觉得漕帮看起来也不穷啊?怎么没钱,在这里哭穷啊?

  “山山水水加起来,衙门要价五万两白银。”范沈叹了口气:“您也知道,漕帮遭受过毁灭的打击,三十四年前,那场反叛闹得漕帮元气大伤,钱财损失严重,人员伤亡殆尽,最后我们迁徙总舵也是迫不得已,当地官府已经对我们下死手了,生怕我们再起事端,没办法我们只好挪地方,这么多人,家属一大堆,搬迁需要的花费,更是让钱库见底了,草民成亲的时候,都没敢大办!”

  “那是,你没大办,来了上千号人,你收礼就没少收吧?几万两银子还没有?帮主夫人十里红妆,娘家巨富,还没钱?”温润低头,看了看茶水,他不知道该不该喝,万一跟上次似的,给他再来点蒙汗药……他真的要哭出来了。

  王珺他们谁都没动,茶水没喝,点心没吃。

  倒是外头的侍卫,进来了几个人,有单独吃点心的,也有单独喝茶水的,还有点心茶水都来了一点儿,吃喝之后,就站在那里半天,看有什么反应?

  温润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做法,所以也在等,他们要是吃着没事儿了,他也好喝口水,他也渴了啊。

  “不知道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范沈皱眉:“您对漕帮,知道的还挺多。”

  他们三十四年前的旧事,如今一些年轻人都不知道,因为是漕帮的伤心事,也是龌龊事儿,漕帮的老一辈,没脸提起来啊!

  根本不可能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他们又不是什么高雅的人,不可能代代相传什么,何况这是丢人现眼的事儿。

  “我当然知道的很多。”温润还把他的身世也说了出来:“虽然漕帮帮主之位,不是代代相传,可你凭借自己的手段和身手,以及娶了一个好妻子,顺利地继承了你父亲的帮主之位,范沈帮主,我很佩服你的魄力,不是谁都能挪窝的,你挪窝的太及时了。”

  “这怎么说的?”几个老人家,听得有些面面相觑。

  “走的早,漕帮没那么多的银子,搬家了之后就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那个时候,他新任帮主,还能有威信吗?走得晚了……呵呵呵,当年三皇子回京,一路带人打回去的,太湖是必经之地,你们又是当地最大的帮派,历史悠久啊!”温润摇头晃脑的分析:“那个时候,大军压境,顺便收拾你们,妥妥的轻松,要知道,太湖水寨就是这么没的!”

  南宫易可是说过,太湖水寨是水道上,最大的水匪帮派。

  不像漕帮,是民间组织,人家虽然是社团,可是人家是干活的,也自己下水,靠这些勤劳和人多势众过日子,轻易不会为难谁,也不会被谁欺负,更不欺负人。

  可太湖水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