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569章 繁华的福州港

  “是他啊?”王珺想起来了,这个人温润总是提呢。

  “是吧?”温润比划了一下:“他们家好像有人在福州海军那里。”

  “那就去看看,不过广州府那边的海军总督,好像是换了两人了。”王珺回想了一下:“现在的海军总督是一个姓安的人,好像是叫安海,字太平,这个人别看这姓氏和字都很平和,实际上,这个家伙脾气暴躁的很,动不动就派兵清海,一些海盗都怕了他,不敢去他的地盘干活。”

  “我看那些海盗,就没有什么是敢放肆的地方。”温润觉得王珺报喜不报忧。

  “未必。”王珺告诉他:“兵部那边的各种邸报上,也有的地方,是海盗喜欢去的安全区域。”

  “海盗还有安全区?”这是个什么说法?

  “有啊,要说这海军里头也是人才济济,好几个地方的将领脾气都不好,就有一个,你还别说,就是紧挨着福州港的那个潮州码头。”王珺道:“潮州港那边的海军将领,叫宁蒗,是个很年轻的人啊,但是年轻人就是有想法,他不打仗,讲究和平相处,有一些商人更爱从他那里登岸,因为一上岸就有买卖;海盗如果想要从良,也会去他那里,一般都可以被接受,甚至被改编。”

  “还有这种海盗呢?”温润没想到,还有这种海盗?他以为海盗都是穷凶极恶之辈。

  “有一些海盗,会抓小孩子回去养大,充为海盗的替补,那样的海盗,就是迫不得已,但作恶不多,且是真心想改良的,宁蒗大将军就会收下他们,他的海军里有不少人都是这么来的,那些人身手好,海战强,是他手下的中坚力量。”王珺道:“还有一些是被劫掠过去的平民百姓,还有一些……女眷,以及被迫生下来的孩子。”

  这个话题就有些沉重了。

  “那些女人,不要那些孩子吗?”温润这才意识到,影视作品,终究是影视作品,海盗也始终是海盗,他们再洒脱,也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有的女人不要,有的女人要,而宁蒗大将军觉得孩子们是无辜的,何况很多女人都无法确定,孩子是哪个海盗的?所以混血儿很多。”王珺想到了一点,笑着告诉温润:“不过他们长得很帅!”

  温润一脸黑线:“混血儿当然都帅气,可不一定都是男孩儿吧?”

  “是,他们都很好看,后来他们的亲事,都是找的这样的混血儿,或者是找海外来的番邦女子为妻。”王珺笑着道:“所以他们那里的下一代,都很好看,男俊女俏,只是有异于普通人的长相,幸好他们那里开放得很,生活也算安逸吧,只是他们混血儿的官衔,一直不太高,现在最高的是一个裨将,连个正将都没有。”

  因为血统的关系,这前途可不怎么顺利。

  而且他们也不想当大官儿,当了大官儿,可能就不会在本地任职了,万一调走了,怎么办?

  在当地还挺好,出了潮州,还能不能顺遂,就不知道了。

  他们聊着天,就把后头的事情,交给旁人来办了,一直到他们再次起航,直奔福州港。

  又飘了四天,这次的时间长了一些,就在淡水要耗尽了的时候,第五天,他们就到了福州港。

  福州港是个大港口!

  这里比起天津港也不差什么,何况天津港只是驻军多一些,跟京城近一些,所以繁华一点儿。

  福州港不同,这里最开始就是个纯粹的商业港口。

  哪怕是现在,这福州港一共十八个码头,只有三个是军用码头,其余的十五个,五个是民用码头,十个是商业码头。

  占了码头总数的一半还多,并且这里的商用码头,什么样的船只都有。

  温润看的可稀奇了:“那些就是大帆船吗?”

  那些船只,两头高高翘起,七八个桅杆上,挂满了白色的风帆,上下船只的人,都穿着奇装异服,头发的颜色也不是黑的,而是红色的,棕色的,黄色的,反正就是没有黑色的,一看就不是他们本地人有的船。

  “应该是从西边儿来的,那个什么荷兰大帆船。”王珺笑着道:“我看过图片,没想到还能看到实物,这船只的样子,可真怪。”

  可不是么,这船是挺大,可那船帆更大。

  还有暹罗、吕宋来的船只,他们运送的东西也挺多,香料、宝石、黄金和粮食,是他们的主要货物,而他们运送回去的多数都是布料和瓷器。

  这几个番邦属国的船只,正在往下卸货,这么大的船只,运来的东西,竟然是粮食,全都是稻子。

  “这么多粮食?”温润看的有些皱眉:“能值多少钱?”

  “值钱是其次,主要是货物,朝廷要求他们每走一趟船队,其中要有百分之八十,都运送的是粮食,不然不允许入港。”这个时候,一个中年男人上了船,看穿戴,这位是个大将军级别的武将,只是这个人没穿官靴,且穿的衣服也是半新不旧,可是身手灵活,在跳上来的时候,没人拦着。

  “宁蒗大将军。”王珺一口就叫破了他的身份。

  “王珺大将军。”这位也一抱拳,叫出来王珺的名字。

  他跟王珺的年纪差不多,在军中来说,的确是青年才俊了,这个年纪当了大将军的人,可不多见。

  他同时也是皇上的心腹之臣。

  不是的话,也不可能在这么远的距离领军,领的还是海军。

  “这位是温雅士。”王珺介绍了一下温润。

  “听说过,温雅士。”他还仔细看了看温润,好记住温润的样子:“刚才已经见过太子殿下和老帅了,副帅也见了,一起下去吧,到了这里就跟到了家一样。”

  温润跟着王珺下了船,看着码头上的繁华,感叹了一句:“福州是个好地方啊!”

  “当然是个宝地,商业发达呀!”宁蒗大将军十分自得。

  跟太子殿下汇合之后,被宁蒗大将军领着他们,往海军大营的方向走:“我们这里的驻军五万,辅军两万,能临时征调的民壮也能有两三万,所以我们这儿,防卫力量还不错。”

  太子殿下看的是温润:“先生,这里是很繁华,可这里商业码头比军用的还多。”

  “这很正常。”温润道:“福州历史悠久,从战国秦汉,福州闽族先民与越王勾践后裔融合形成闽越族地方政权。”

  他没说上古时期,也就是石器时代,而是从有记录开始的时候:“自汉武帝平定闽越,迁民于江淮之间后,福州这一繁荣的地方王国曾一度凋零衰落。晋朝的时候,太守严高筑子城,凿西湖、东湖灌溉农田;东晋衣冠士族与百姓南渡,许多姓氏举族入闽,带来中原地区各色文化和技术,宋治平二年,张伯玉知福州,编户植榕,绿荫满城,所以这里的城池,就叫榕城。而且宋代同样是商业发达的时代,海商的税收,支撑了大宋半个国库!元代太短,没什么可说的,前朝你们也知道,七下西洋,还有就是,福州三十六姓开始迁居琉球,而郑和舰队选择长乐县太平港作为停泊基地、物资采办地及开赴西洋的起点,前朝嘉靖年间福州府倭患甚重,戚继光曾两度入闽平定倭寇。自前朝晚期起,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国同福州的接触渐趋频繁,到了本朝更是开放了。”

  “先生讲的真好。”太子殿下觉得问对了人。

  其实温润也只是简单的说一说福州的历史,榕城地如其名,郁郁葱葱的榕树,在这个海边儿城市里,十分的显眼,而且榕树根基庞大,抓地力强,才能扛得住大风吹。

  “这是什么树?这么奇怪?”太子殿下第一次看到大的榕树。

  “这就是榕树,不过是大的榕树,咱们看的盆景,都是小的。”温润比划了一下:“这个大,所以你没看出来,而且榕树有很多作用,可以观赏,可以绿化道路,尤其是海边儿,可能防风啦,还有药用……。”

  温润跟太子殿下聊了一下,身边的人都在听,等到他们上了官道,自然有仪仗在等待他们,上车之前,宁蒗大将军,敬佩的看着王珺大将军:“你这位,学问不错,头一次听人将我们福州榕城说的那么头头是道。”

  “他很有学问。”王珺笑的很自豪。

  “听说过。”宁蒗大将军看了看温润跟太子殿下的背影:“他这妥妥的是将来的帝师。”

  “嗯。”王珺点点头,就直接上了马。

  马匹好久没挨陆地了,还不能马上就跑,只能慢吞吞的溜达。

  刚走了没多久,前头就有人拦着路了。

  “怎么回事儿?”温润坐在车里,本来就不太舒服,晃晃悠悠的还没等适应,就停了马车。

  小豪跑了过来:“老爷,前头有人拦路。”

  温润掏了掏耳朵:“小豪你喝多了吗?还是晒晕了?中暑了?这是太子殿下的龙驾,是钦差大臣的仪仗,还有人敢拦路?”

  “的确是有人拦路。”小豪肯定的点点头。

  “难道是来告御状?”温润想到了一个狗血的可能。

  这种拦路喊冤的势必都是天大的案子,告状的都是当朝的权贵。

  “不是,拦路的是榕城的官员,最高的是总督,那个,您可能认识,他姓彭,叫彭觉,彭飞是他的亲弟弟。”小豪提醒他:“这个面子,您不给当地官员,也得给他。”

  “嗯?”温润一听就皱眉了:“到底怎么回事儿?”

  “是福州这边的官员,他们想请太子殿下和您,去榕城那里下榻。”小豪哭笑不得的道:“这是这里的文武之争,宁蒗大将军,把人带去了军中,文官们却是想把人请进榕城。”

  他们在这里可以看到榕城的城郊,这里也有不少的榕树,但是没有良田,因为这里还能受到台风的威胁。

  要绕过前头的两座山,才能看到榕城,而军营在两座山之间,他们当然是去军中方便一些。

  不过如果太子殿下来了福州,却没去榕城,这边的文官们该有多失败啊?

  所以他们来了,并且拦住了仪仗队伍。

  “这……?”温润也有点傻眼,文武之争一直存在,可是表面上,大家还是和和气气的,起码在京城,在天津卫的时候,都是如此。

  好歹同殿为臣,大家都是同僚嘛。

  结果这里不一样,文武不和,明目张胆的摆出来。

  武将要带他们走,文官要迎接他们进城。

  两边儿对峙了起来!

  小猴子公公跑的跟脚踩风火轮似的来了温润的车边:“温雅士,殿下请您过去!”

  温润只好下车,被小豪和小猴子公公扶着,往前走了好远才找到太子殿下的龙驾。

  而在队伍的前面,好几排的士兵,跟一群穿着文官官服的人对峙,宁蒗大将军站在那里,一脸的便秘模样儿。

  文官们领头的那个人,看着有点眼熟,跟彭飞有点像,不过他记得彭飞的哥哥好像是武将来着?

  温润上了太子殿下的龙驾,登高望远才看清楚,前头领头的穿着的是总督的服饰。

  哦,还真是彭飞的哥哥啊!

  “先生!”太子殿下把人迎进来:“这会儿怎么办啊?这文武两波官员,怎么这么激动呀?还有,领头的总督,好像对宁蒗大将军,不太顺眼呀?”

  “下去看看吧。”温润拉着太子殿下下了马车:“好歹是奔着咱们俩来的,不出面不合适。”

  王珺已经走了过来,也是一脸的哭笑不得:“你们看看,这是要怎么安排?这两拨人也没说好啊,宁蒗大将军这就想要墙和了。”

  温润跟太子殿下到了跟前的时候,彭觉总督正在跟宁蒗大将军叫骂:“姓宁的,你别跟本总督装傻,太子殿下来了,我们都有欢迎的份儿,你凭什么单独一个人,就请人去军营?你军营里头除了有军队,还有什么?能让太子殿下吃好睡好吗?还有钦差大臣,凭什么俩人都要让你带走?我这个总督,是摆设吗?”

  “彭觉总督,你可不是摆设,你是我们整个福州的父母官儿。”宁蒗大将军嘻嘻哈哈的道:“只是军中安全有保障,太子殿下可是不容有失。”

  彭觉他们是不知道太子殿下南下的真实原因,可宁蒗大将军知道啊。

  想当初,整个海疆都封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也实行了戒严。

  作者闲话:

  今天先更一章,明天补回来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