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529章 火器的发展

  “签子……啊?原来如此。”温润点头:“辛苦了。”

  签子一天一换,但是签子是要咬在嘴巴里的,故而哪怕是新的,也要开水煮过,到时候被太子殿下咬在嘴巴里,背着一麻袋粮食,往里头运送,古代的麻袋小,一百来斤的重量。

  你还别说,一群少年人,的确是意气用事,真的每个人扛了十袋米进去,一人二十个铜板。

  温润看他们一个个累的脸蛋红彤彤:“行了,走吧,去另外一个地方找个活儿,再赚点钱。”

  “先生,这二十铜板,够吃一顿饭了。”太子殿下觉得二十个铜板,足够买一碗麻辣烫,俩馒头了。

  “你们是够吃了,我呢?”温润吐槽:“不能你们吃着,先生看着吧?”

  少年们:“……?”

  于是,温润带他们去了另外一个粮店,这次是从库房里往外搬杂粮。

  袋子是五十斤装的,一个袋子一个铜板,一群少年人,给温润赚了三十二个铜板的饭钱。

  然后一起去了西边的集市。

  那里有麻辣烫的专门店铺。

  大冬天的,那里云雾缭绕。

  屋里头十七八个桌子都坐满了人,外头也支应起了摊子,好多人都坐在那里,吃一碗麻辣烫,外头冷,可吃的是热乎的,倒也不怕凉着,周围都是用厚绸布围起来的,挡风就行。

  温润他们来了,老板一看人多,直接让他们去了二楼:“二楼还有点地方,你们上去吧,都堵在门口,耽误其他客人进出。”

  原来二楼也有地方,只是二楼也不少人,且都是一家一家、一伙一伙的坐着。

  他们十几个人占了旁边的一个长桌子,一人一份麻辣烫,一个粗面的馒头,这里的咸菜免费,但是温润没让他们吃。

  另外掏钱,一人加了一份麻辣豆干儿,这个够咸,当咸菜吃。

  要的口味都是清汤的,但是吃得时候,不可能清汤寡水,都是一点麻辣,加上麻辣豆干儿,就完全够味了。

  吃饱喝足了之后,再次出门,温润带他们去了另外一个货栈,搬了一些杂货,又赚了点钱:“好了,拿着钱,去给你们的父亲母亲,买一点纪念品,这是你们第一次出卖劳动力赚来的,去吧!”

  “我们第一次出卖劳动力,赚来的钱给先生买饭吃了。”太子殿下嘀嘀咕咕:“父皇排了第二。”

  “别说了殿下。”一个伴读少年鼓起勇气提醒大家:“这点钱能买什么给老爹?”

  众人一想,可不是么!

  他们这群人里,父亲爵位最低的也得是个侯,可侯爷平时用的东西,那也是十分紧俏的,上好的,甚至是珍品。

  就外头这些,内城区还得说是个珍宝馆、翡翠阁之类的地方,卖的东西能让他们看得上眼,否则一般的货色,根本不行啊。

  就他们手里这点铜板,能买什么?

  恐怕就是对方跳楼大减价,他们这点铜板,也不够付一半的账啊!

  “买点……买点不那么贵的,但是体现咱们心思的东西吧。”太子殿下也犯愁,不过他跟着温润读书了几年,也学到了温润的一些处事的技巧。

  不买贵的,也买不起,那就只能买个合适的。

  什么东西合适呢?

  给母亲买,都是买的小零嘴儿,比如说糖炒栗子,糖炒山楂什么的;这个买一小包,就当是孝顺母亲了。

  太子殿下买了一小包皇后生前爱吃的糖炒栗子。

  花了十文钱。

  然后又买了一个痒痒挠!

  “你买这个干什么?”温润看不明白了:“皇上不缺这个吧?”

  他可是见过宫里的奢华,一个八宝攒盒的盘子都能做出花样来,那痒痒挠,就更别提了。

  痒痒挠儿是挠痒痒的器具,多用竹、木等制成,长柄,一端有弯形梳齿儿,又叫“老头乐”。

  温润知道,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已经有“痒痒挠”了。

  这个都上新闻了!

  九几年的时候,山东的考古工作者对曲阜鲁国故城遗址进行了钻探试掘,在两座战国时代的大型墓葬中各发现了一件“痒痒挠”。

  这两件“痒痒挠”都用象牙雕刻而成!

  那个时候的象牙啊,可不好获取。

  长约四十厘米左右,前部雕成人手形状,拇指竖直,其余四指并拢弯曲,四指指甲平齐,正好用于挠痒,柄尾端还雕成兽头状。

  他曾经去参观过那个博物馆,看到过实物,很神奇,那个时候,整件器具做得十分精致,既实用又美观,既是实用器,又是工艺品。

  温润觉得吧,这两件“痒痒挠”雕刻得如此精细,说明它绝不会是战国时代才发明的,不过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有“痒痒挠”的?

  已经搞不清了!

  因为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儿文人雅士是不会为它著文立说的。

  古人认为“事死如事生”,所以要用各种生活用品给死者随葬,但是考虑周到得用“痒痒挠”来陪葬的却实在罕见。

  还是用象牙雕刻的痒痒挠……你说雕刻点什么不好?

  而皇上用的痒痒挠,温润没见过,但是他见过太子殿下用的痒痒挠,一块紫竹雕刻而成,五个小齿弯曲,挠起来很舒服的样子,而且上头还雕刻了盘龙纹,末尾缀着一紫色的络子,下头的流苏上带着一白玉珠子。

  一个这样的痒痒挠,起码够一个人在京城过半年的安生日子。

  紫竹来自南海,流苏丝线来自江南,白玉珠子出自昆仑山下。

  价值不菲哦。

  “我爹是我爹用的,这是我给他买的。”太子殿下挑选了一个最好的黄竹子打造的痒痒挠,付了十文钱给摊贩:“回头叫我二妹妹打个络子,拴上去就行了。”

  这糊弄人也糊弄的那么贴心。

  温润再次进宫授课的时候,就被皇上叫过去吃御膳,就看到皇上身边放着的那个痒痒挠,指着痒痒挠就乐了:“太子殿下买的吧?”

  “还不是你,带他们去卖力气,那孩子回来跟朕说,卖苦力也很累人,虽然力气用没了还会有,可也的确是累人,赚那点钱,还要给你这个当先生的买午饭。”皇上笑骂温润:“你就折腾吧你。”

  “臣也是为了太子殿下好。”温润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要认识民间疾苦,就得深入民间,了解民生百态,以后才知道,如何治理天下。”

  “是啊,要不是朕也在军伍上混过,也不会知道军伍上的难处。”皇上感叹了一句:“也就没有了如今的兵强马壮。”

  王珺点头认同:“可不是么!”

  要不怎么说,有什么样的头儿,就有什么样的下属。

  皇上就是军伍上出身,所以本朝难得在文治之下,有了勇武复苏的迹象,军备上受到了关注就是不同。

  先帝那会儿还有些防着武将的,武将们也不想惨遭皇帝的忌惮,故而有点消极怠工。

  到了皇上这儿,好了,自己人,甭客气!

  皇上也是关心自己的出身之地,对武将大力扶持,比如王珺,就简在帝心。

  火器研发也投入了不少银子,关注的时候也多。

  “好了好了,今天找你们来,是后天有个火器局的实验,去看看吧,长枪,就温雅士让那个番邦商人哈瑞克搞来的人,研究出来的,按照前朝的那个,三段式射击方式训练的一队人马,据说威力惊人。”皇上也不是单纯的请他们吃饭。

  而是要他们俩一起观看一下实验,然后具体如何,还得军伍上的人来参与才行,不然一群光会之乎者也的文人,能看出来个什么?

  此事还得武将们说了算。

  “行啊,正好看看,我朝火器犀利的程度。”温润道是无所谓,他见过的火器(电视上看到过)不计其数,随便一两个品评下来,就够对方研究个一年半载的了。

  王珺倒是兴致勃勃,决定这两天请假在家,休息好,养足精神,一定要看好,火器有什么长足的发展。

  吃过了御膳之后,俩人一路讨论着回到了家。

  两天之后,正好皇上休沐,邀请了军方一干老帅大将们,去了南苑校场。

  前头说过,这里是董禄,董如海,南苑将军的地盘,手底下乃是武卫中军,一共一万两千九百四十人。

  实际上多少人不知道,但是董禄是个十分聪明的人。

  别看人手少,可人家是紧靠着皇宫的地盘。

  比王珺那京畿大营都离皇宫近。

  他也不做别的,每日带着人训练,顺便,给军械处火器局,当个试验的人手。

  比如最新的军械,他们第一个用;最新的火器,他们第一个使。

  嗯,哪怕是最新的军粮,都是他们第一个吃。

  这一点,很让人羡慕啊!

  以至于兵部武库司的人,一般不爱给他们调拨军械,因为他们也不使用,调过去干什么?

  可人家董禄就是要!

  该给的待遇,凭啥不给?

  现在么,大家凑在一起,你好我好大家好,就兵部尚书大人不太好,几个老帅看兵部尚书大人的眼神,很耐人寻味。

  按照温雅士那解释来说,就是“恨不得生啖其肉、生饮其血”,或者是“用眼稻子把他千刀万剐”了去。

  “你说的太对了,老帅大将们,平时跟兵部尚书的关系就不太好。”王珺给他解释,理由还是那老三样。

  兵器,给养和饷银。

  天下暂无大的战事,兵部也不会给军中补全所有缺失,户部也给不起那么多银子和东西。

  反正文武不和的事实,都摆在了场面上。

  皇上作为最高掌权者,管控的很到位,今天骂了这个,明天罚了那个,给两边儿撮合,讲情面,起到了润滑的作用。

  当了和事老,自然,敌对的双方,都当他是主心骨,想着自己的人。

  可不是么,这会儿皇上就跟一群老帅大将们闲聊天,说火器局如何如何,新研发的长枪怎么怎么犀利。

  那边几个兵部的人,就直接拉了温润过去。

  温润很是无奈:“我又不是你们兵部的人。”

  “但是您在京畿大营里,不也任职了吗?”兵部左侍郎,算认识的吧?这家伙油头滑脑,家里是三代武将,到了他这里,出了个另类,他读书天赋高,可武艺平平,于是家里只好改头换面,从武将出身,投入了兵部的怀抱,他还是皇上登基那一年,恩科的传胪呢。

  不过爬得挺快,这才多久啊?就兵部左侍郎了。

  看来皇上已经将先帝留下来的人手,都换成了自己人,尤其是兵部,第一个换的就是它。

  “我那是私人职务。”王珺一句话的事儿,他那个记事参军,就是个名头好听,方便他进出大营,还有就是每年盘账啊,安排福利啊,都需要他给参谋参谋。

  再不就是领一份薪水,大营里有啥福利待遇,也分给他一份。

  主要是品级在那里,说出去也不怕人笑话,谁敢欺负他,王珺于公于私,都得给他出头,给他撑腰。

  变相的,整个京畿大营都是他的后盾。

  不然他哪儿敢带着太子殿下出门溜达啊!

  “那你也在礼部挂着职位呢。”这位兵部左侍郎十分热情洋溢:“好歹大家都是文官。”

  温润莫名其妙:“其实,我文武全职……。”

  可不是么,说起来,他是哪儿哪儿都不靠,哪儿哪儿都能拉上关系,嗯,墙头草,说的就他。

  “呵呵呵……温雅士不要谦虚了,那几个老货……。”他指了指那几位老帅:“看咱们不顺眼,说咱们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就拉帮结派了啊?

  温润哭笑不得的道:“我家里那位也是个武将。”

  “那不一样,您家那位是武将,不是老帅,那几位老帅,眼高于顶,心狠手辣。”嗯,说的都不是什么好话。

  “没那么严重吧?”温润被说的有些发毛。

  几位老帅是真的军中帅才,曾经在先帝那个时候,出征多次,甚至几次还力挽狂澜,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而百将易得,一帅难有。

  能做将军、大将军的人,未必能当一军主帅。

  因为当将军,能冲锋陷阵就行,当大将军,敢打敢拼就成。

  当大帅,必须要有大局观,调兵遣将,左右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