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526章 秀女姚潭儿

  “这事儿闹得……办这事儿的人,得呕死了吧?”温润也有点想要幸灾乐祸了。

  真的,这事儿一听就是有人安排的,不然谁有能耐,让一个秀女在后宫,没人陪同的情况下,瞎溜达啊?

  说出去谁信?

  小猴子公公神秘兮兮的告诉温润:“其实二公主第二天就跟太子殿下说了,是熹妃娘娘安排人,引着太子殿下过去,又叫自己的表妹在那里求神拜佛,甚至还让人点了催情的香,真是太过分了,那可是宝华殿!”

  说起来,都亵渎神佛!

  连小猴子公公都生气了:“后来是二公主的人发现了此事,二公主顺手把那香给换了回去,就普通的礼佛檀香,加上那姚潭儿也不是简单的主儿,早就防备着熹妃娘娘呢,上次那个出事的就是熹妃娘娘的堂妹!据说也姓曹,不过是过继来的,当时熹妃娘娘说,到底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就是没见识,过继的就是不如亲生的,说的那姑娘都没脸见人了,据说回去就上吊自缢了。”

  “这么严重?”温润头一次听说,这都能说死人,熹妃娘娘这是什么嘴啊?

  有毒吧?

  “姚潭儿那秀女也不简单,入住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邀请了一个当初跟她同屋的秀女一起去赏花儿,是皇上特意让内务府给她送去的几缸观音莲。”小猴子公公道:“里头还有内务府送的几缸富贵莲。”

  温润点头:“心思巧妙啊!”

  不愧是内务府,这心思用的多巧妙?

  观音莲是荷花的一种,单瓣的就叫观音莲,重瓣就叫富贵莲。

  不管是什么,是一种荷花。

  同样的,不管皇上送的是什么,这位姚潭儿秀女,肯定是飞上枝头了。

  “可不是么?听说熹妃娘娘当时就叫了内务府的一个管事过去,把对方骂了个狗血淋头。”小猴子公公乐呵呵的道:“她也想要两缸荷花,内务府偏偏说花鸟房那边没有了!这不是故意的么。”

  内务府的东西,从来不是一个的,一般都是十个,从中挑选出来好的进上去,最少也得是一对儿,一个送上去,另外一个当替补。

  哪儿可能没有呢?

  其实是真的没有了,剩下的叫太子殿下派人送去了大公主府。

  夏天了,也该让他大姐姐看看荷花,而且荷花缸里头还养了不吃草花根儿的小金鱼,用的大缸也不是陶缸,用的是玻璃缸,透明的,养的荷花能看到根茎叶儿,还有里头的鱼。

  要不怎么说,是太子殿下豪爽呢,这年头,一个玻璃缸,能要一个小康人家十年的积蓄。

  还带拐弯的。

  “这事儿知道是谁在后头使坏,就多防备点儿,以后少往后宫去,有人叫去就说长大了,去后宫不太方便了,要么就跟二公主一起去,要么就来前宫相见,别再去后头了。”温润也是一顿后怕,这是冲着太子殿下去的,却误中副车,或者说是故意的,人姚潭儿小姐姐也不是白给的!

  能从海选里一直冲到宫里,成为秀女,别的不说,起码才智和容貌,缺一不可。

  那位熹妃娘娘就是有点太着急了,何况哪个秀女乐意用性命去陷害太子啊?不管成与不成,那秀女肯定没命,估计家里也得跟着吃挂落儿,熹妃娘娘这盘算,不太妥当啊!

  何止是不妥当啊?

  温润第二天去东宫授课,太子殿下一看到他,不等他放下手里的备课笔记,一把拉住他就往里头找个地方坐:“先生,你太有先见之明了!”

  “我怎么了?”温润听的有点糊涂了:“你这样热情,我一来就夸赞先生,有拍马屁的嫌疑……你作业没写完?”

  温润习惯给他们留作业,一道古意释义,一篇当代的小论文,反正总不让他们闲着。

  以往太子殿下都是第一个完成作业的人,这次怎么了?

  “没,作业写好了,一会儿先生再看。”太子殿下乐呵呵,美滋滋的道:“跟您说个乐子。”

  “看来是个好乐子。”温润看到太子殿下笑的啊,都露出后牙槽了。

  “是个好乐子。”太子殿下偷偷告诉他,熹妃娘娘偷鸡不成蚀把米,给自己拉了个强大的敌人。

  那就是姚潭儿!

  皇上昨天宣召姚潭儿,一起去宝华殿进香,这次没人打扰了,俩人聊得那叫一个投机啊,你还别说,姚潭儿十分健谈,且有见识。

  先说的潭拓寺各类历史遗迹,甚至包括“拜砖”在内。

  “先生,什么是拜砖啊?”太子殿下对潭拓寺倒是久仰大名,也去过那里进香,可没怎么逛过。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为了替其父赎罪消孽,而到潭柘寺出家。后终老于寺中,她每日里在观音殿内跪拜诵经,是为”礼忏观音”,有为所有冤魂超度,往生极乐,虔诚非常,年深日久,竟把殿内的一块铺地方砖磨出了两个深深的脚窝。现今妙严公主”拜砖”依然供奉在潭柘寺的观音殿内,是潭柘极为珍贵的一件历史文物。后妙严大师终老于寺中,其墓塔在寺前的下塔院。元代末期的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崇信佛教,特别是对当时名贯京城的潭柘寺极为青睐,元顺帝曾请潭柘寺住持雪涧禅师享用御宴,并且由皇妹亲自下厨,礼遇之高前所未有。”温润道:“你想一想,潭拓寺的规格,能不高吗?忽必烈的女儿啊!”

  明初重臣姚广孝法号道衍,被明太祖朱元璋挑选高僧,从侍燕王朱棣,建文帝削藩时,朱棣按照姚广孝的谋划,起兵“靖难”,从而夺取了皇位,即为明成祖。

  朱棣继皇帝位后,封姚广孝为僧录司左善世,庆寿寺钦命住持,后又加封为太子少师,赐名“广孝”,仍参与军政大事。

  功成名就之后,姚广孝辞官不做,而到京西的潭柘寺隐居修行,每日里与自己的老友,潭柘寺住持无初德始禅师探讨佛理。

  据说在此期间,明成祖朱棣曾到潭柘寺看望过他,也有人猜测是去讨个主意。

  当年修建北京城时,设计师就是姚广孝,他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据说宫里的许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太和殿就是仿照潭柘寺的大雄宝殿而建的,同为重檐庑殿顶,井口天花绘金龙和玺,所不同的是更高大了一些而已。

  后来姚广孝奉旨主持编纂《永乐大典》才离开了潭柘寺,但其在潭柘寺隐居修行时的住所少师静室,至今犹存遗址。

  明代的潭柘寺成为当时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许多外国人久慕潭柘寺的盛名,而纷纷到此来学习佛法,有的甚至终老于此,其中最著名的有日本的无初德始、东印度的底哇答思、西印度的连公大和尚等人。

  到了本朝,更是声名显赫!

  “看到了吧?那位姚潭儿秀女,话题不是随便挑的。”温润就教育太子殿下:“潭拓寺千年古刹,那里的故事多了去了,跟皇上就这个话题,我也能谈个两三日。”

  而且更有许多民间传说,那就更能侃了。

  “那以后要去潭拓寺看看了。”太子殿下摇头晃脑:“反正俩人聊了一小天儿呢,后来父皇派人送了姚秀女回去,但是随后就派人赏赐了一桌御宴给她,而且都是素斋!”

  “熹妃娘娘肯定生气了吧?”本来舍出去的弃子,结果人家另谋出路了,还利用了一把熹妃娘娘曹氏。

  要没曹氏的帮忙,温润相信,姚潭儿秀女,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就一个人去拜佛。

  “生气?她都要气死了!”太子殿下的消息很灵通。

  据说当天熹妃娘娘就气的没吃下饭,宣了太医来看诊,说熹妃娘娘有点肝气郁结,皇上特意去看望了一下熹妃娘娘,说怎么肝气郁结了?气着了?

  熹妃娘娘是打落了牙齿也要咽下去,这会儿还不能抱怨哭诉,只能强忍着醋意,说了点儿话,也就是一些个闲事儿,说公务繁忙啊,二皇子淘气了,又打碎了俩玻璃器皿,都是银子呢,内务府也不富裕,皇家也不能这么奢侈云云。

  反正是把皇上这一关给糊弄过去了。

  谁知道第二天皇上又来了,说刚知道,姚潭儿是你表妹啊?她母亲就是你父亲同父异母的妹妹。

  熹妃娘娘又面上小羞涩,心里小愤怒的说,就因为是自己的表妹,自己才这么紧张的,一听说这小丫头失踪了,可是吓了个半死。

  然后皇上竟然派人去宣召了姚潭儿来,让表姐妹见见面,然后又坐在一起吃了一顿饭,还让二皇子喊姚潭儿表姨。

  “那姚潭儿也有意思,说是第一次见到二皇子,当姨姨的不能没有表示,姑姑的鞋子姨姨的袜子,她特意亲自给自己的表外甥,用绒毛线织了一对小袜子,做工精巧,柔软异常,可把父皇欣赏坏了,说她有心了,亲自给二皇子换上了!”太子殿下幸灾乐祸的直拍大腿:“熹妃娘娘当时的表情啊!听报信的人说,不好形容!”

  那就是太纠结,报信的都没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那她病情可能加重了。”温润也很无良的跟太子殿下一起,幸灾乐祸的表情不要太明显:“太医辛苦了。”

  “没!”太子殿下却道:“听说还是吃疏肝解郁、开胸顺气的药吃着,吃完了也没再开,因为父皇说,如果宫务累着她了,就推出去一些,她一听就病好了一半!不过这几日,说熹妃娘娘爱上了玫瑰花茶,每日都喝一些。”

  玫瑰花茶早在前朝的时候就有了,传到如今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但是没有女人不喜欢的,实在是味道好,最主要的是还能美容养颜。

  不过以前熹妃娘娘可不这么喝。

  “玫瑰花疏肝解郁……。”温润太知道玫瑰花茶了,话说他前世上班的地方,就有女领导,每天都喝这个,也不知道每天都生什么气。

  师徒俩好一顿八卦啊!

  而他们八卦的主角之一,熹妃娘娘的确是在喝茶,玫瑰花茶。

  还有曹嬷嬷一直给她顺气:“您不用生气,气大伤身,何况她就算是进来了,也得一步一步的往上熬,想要在后宫站稳脚跟,难!这才刚开始,她这么高调,那十几个秀女怎么想?您只管高坐看热闹,不动手也不拦着就行了,相比以后宫里更精彩!”

  熹妃娘娘如同霜打了茄子一样,蔫儿了:“早知道,听嬷嬷的话就好了,如今本宫都要被人笑话死了。”

  偷鸡不成蚀把米,还让人借了她的梯子,攀附了皇上,就差爬了龙床。

  不是没有机会,但是人家姚潭儿有心机,知道这么若有似无的与皇上打交道,偏偏不让皇上得手,才最勾引男人的心。

  一套手段下来,皇上还不得把她的名字,记得牢牢的啊?

  以至于熹妃娘娘都不能再继续出手对付她,就怕被皇上发现点什么,看出来端倪。

  可不报复回去,熹妃娘娘是真的咽不下这口气!

  把自己都给气病了,还不能让皇上知道。

  生怕把自己的权力夺走,只能每天在曹嬷嬷跟前儿唠叨。

  “想开点儿,您现在大权在握,何必跟她一般见识?这入了宫,承了宠都没什么,端看谁能笑到最后。”曹嬷嬷还是很老道的:“顺妃康妃不计较,不代表那些嫔主子们不计较,那不是还有俩怀孕了的么?”

  熹妃娘娘眼睛一转,喜笑颜开:“可不是么,这孕妇的心情可不怎么好。”

  怀孕的两个嫔位上的人,一个六个月,一个八个月,肚子都挺大的了。

  温润虽然不知道宫里是个什么情况,但是他依然叮嘱太子殿下:“出门带人,多多的带人,前头清除路障的十七八个,把你当重刑犯看管都行,千万别着了人家的道儿,改天带你出去玩水,松快松快。”

  宫里整天上演宫心计,再把孩子给累着。

  “好啊,先生!”太子殿下高兴了。

  温润是过了七月半,就带着他们走人了,去雁栖湖那边玩水,顺便,陈旭也去了,他这位滇南王当的可是舒坦,整天游玩,这会儿又凑到温润跟前,与他唧唧呱呱的嚼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