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506章 冬季拍卖会

  拍卖会是在下午举行,中午的时候,人们破天荒的吃了一顿饭,因为知道,晚饭可能是宵夜的时间才能吃到嘴里。

  所以怕饿肚子,大家都吃的很饱。

  庞辉没在意这个,但是小胖老板来了,看到了,默不作声的去了后厨。

  按照规定,每一个桌子上,都要摆一个八宝攒盒,里头放八样干果,再有一八宝盘子,里面放八样点心。

  不过,这会儿多出来一个四方盘,里头放了满满当当的东西。

  既不是干果也不是点心,而是一巴掌厚的猪肉脯,摞起来一拳头高的牛肉干,十几块五香豆干,七八个干炸黄花鱼。

  这一盘子,足够周围的人在饿了的时候,填一填肚子了。

  而且这一盘东西,无一例外,都有咸滋味。

  可真体贴啊!

  就差再来一碗汤了,一些人家的宵夜,也就这规格了。

  不过这里没有汤,只有热茶水,还都是滇南那边的红茶,上好的红茶,飘着金丝呢。

  温润一看这茶水,就跟庞辉道:“滇南王来了?”

  “来了,这茶叶就是他送来的,好多!”庞辉小声的告诉温润:“很多人在这里喝了茶水之后,回去就派人去买滇南红茶了。”

  这也算是个广告。

  “来了就让他老实点,不许拍玻璃制品。”温润让庞辉转告:“想要玻璃制品,去我那里拿。”

  陈旭个臭小子,如今没人管了,就放肆了。

  整个滇南王府的产业都是他的,他也没个孩子,就跟陈义俩玩耍,钱财随便花,就管不住自己的手。

  一天到晚的出去玩耍,天气冷了就不爱出门,如今听说他开始往南边儿自己新建的那个王府,倒腾东西了。

  还要把祖坟都迁过去!

  这小子,是非要气死他那个生身父亲啊。

  “是,一定跟王爷说。”庞辉心里苦笑,滇南王那脾气,谁说的了?也就这位吧。

  温润整场巡视了一圈,改了一些地方,又让人都小心仔细,这可是年前最后一次拍卖,有很多番邦使节来参加,别丢了国体。

  所有人一听,跟打了鸡血似的,就连后头烧火的大娘,都一副雄赳赳气昂昂,出征大将军的样子。

  午时刚到,温润他们这些提前来的人,就被安排在了一个花厅里用饭,都知道下午有一场硬仗要打,故而中午这顿饭,必须要吃饱。

  后厨也没做别的,二米饭,搭配的是红烧羊肉,凉拌萝卜丝,熬得白菜汤。

  就这俩菜一汤,但是做得是大锅饭,味道还不错,温润也没挑,吃了个八分饱。

  吃饱喝足一抹嘴儿:“开工!”

  他一吆喝,整个金玉楼都热闹了起来,赶巧了,今天阴天,金玉楼早早的就亮起了灯笼,第一个来到这里的客人,不是皇亲国戚,也不是什么高官显贵,第一个来的客人,是京城有名的布商,这个家伙胖墩墩,但是穿着很普通,细棉布的棉衣棉裤,披着一杂毛的大氅,要不是拿了请帖,门口的人可能都不会放行。

  还是庞辉礼数周到的把人迎了进来,放到了一楼的大厅里,一个简单的座位上,这人进来就带了俩长随,而庞辉设计的座位后头,也有两个简单的红木椅子,这可以给跟来的人坐着,不然这边拍卖时间长,站着累不说,还容易让后头的人看不到拍卖台。

  虽然有点失礼,可这人啥都没说,反而客客气气。

  庞辉回来的时候,温润就问他:“他咋没生气?”

  “他没那个底气。”庞辉告诉温润:“这人做买卖不地道,以前还跟倒了台的那个军需官员有点瓜葛,后来见势不妙,泥鳅一样的躲开了,这才没叫您家的大将军给收拾喽,不过那几年他也搂够了,如今是京城最大的布料商,只可惜,没啥靠山,想往内务府身边凑,角门都进不去。这样的人,除了一大堆的不义之财,也就剩下豪商个名头了。”

  所以请来是当肥羊宰的。

  “他这么早来?”温润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啊。

  “他是来想拉拢一些人脉关系。”庞辉笑着道:“这么多客人,大家都自持身份,能早来的都是想拉拢点关系,晚来的都是不能让人等的主儿。”

  可不是么,随后这来的都是富贵人家的家主,豪商们。

  温润甚至见到了传说中的山西晋商、江南盐商这样的大腕儿。

  他们来了七八伙,是的,一伙一伙的来,一伙最少五个,最多十几个。

  不过都被庞辉安排在了边边角角里,他们有的生气,可没闹起来,毕竟他们关注的是,坐在中间的都是什么人?

  还有二楼都给谁留着的?

  三楼又是什么人能上去?

  不一会儿,他们就知道了。

  大厅中间的位置,留给了番邦使节团,以及内务府的官员们。

  番邦使节团,来了十八个。

  温润没去看,他们都是有鸿胪寺的官员们领着进来的,座位早就安排好了,加上内务府的那群大爷们,瞬间就填了个七八分满。

  再来人,就是皇亲国戚和高官显贵们了。

  他们被安排在二楼的雅座上,一个个十分矜持,嗯,这次没带女眷来。

  人到了就有说话的,那些商贾果然是先来的有道理,一个个作揖,一个个认识,人家不仅跟高官显贵们说上话,还跟那些番邦使节们拉上了关系,这跟个商业交流大会似的,热热闹闹的就谈上了,不时有爽朗的笑声传出来。

  温润记得那个番邦使节团,是西北边陲之外,某个小国的使节,他们来了没带别的东西,据说就带了黄金来,献给皇帝一千斤的金沙。

  是个非常富裕的国家啊!

  再看那个使节,也非常的有特色,一只耳朵上带着个大金耳环,一个男人脖子上竟然带了狗链子那么粗的项链,大冬天的屋里是热了一些,他将外衣脱了,就穿了个坎肩一样的东西,露出来的粗壮胳膊上,竟然带了俩臂钏!

  这玩意儿一般都是女子戴,且一般都是舞姬才会戴,因为别的女子也不会露出来胳膊给人看。

  你一个糙老爷们儿,带着的还是辣么大的金子打造的臂钏,有意思吗?

  可这么一看,这人全身上下都是金子打造的东西,虽然粗糙了一些,可的确是金子。

  “有钱银呐!”温润说话都大舌头了。

  还有七八个使节,一个个都穿的不错,甚至有一个,看起来应该是个混血儿,后来一打听,好像是西边儿的一个小国的使节,温润默默的盘算了一下,好像是唐朝时期,所谓的西域诸国的后代,类似他前世,新疆地区吧。

  这人的确是个混血儿,不过是他们那边的混血儿,据说会四国语言,并且仰慕中原文化,就当了使节,家里是贩卖珠宝的商人起家,所以这个人,一身的珠光宝气。

  脑袋上戴的帽子,都镶嵌了七八个猫眼石,脖子上的金项链,镶嵌了一圈儿的各色宝石。

  身上的扣子都是宝石打磨而成。

  这么说吧,这人一身的东西,够一个家庭,在京城外城那个地方,啥也不干,过半辈子的了。

  其他的使节也都很豪富的样子,最主要的是,庞辉跑来跟他说:“这帮人不懂得银子的好处,也没铜钱,都特么的带的是金子啊!怎么办?”

  “那就用黄金叫价!”温润一咬牙:“总不能给他们兑换银子吧?”

  一时半会儿的,上哪儿兑换银子去?这么多黄金兑换银子,金银的兑换比例必定会被冲击,那个时候就乱了!

  “实在不行,请连城钱庄来人,当场兑换。”庞辉提了个建议:“何况我们只是走账,并不是真的要兑换实物,应该,影响不到兑换比例。”

  这是商家的一贯手法,只是欺上瞒下,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

  所以他才有点犹豫,说出来也是有些忐忑,这种事情,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他们一般走账都是直接跟钱庄对接。

  “也行!”温润竟然点头了:“反正肉烂在锅里,大家都有的吃,只要不扰乱了市场,比什么都强。”

  扰乱市场,还是在京城,那肯定会让朝廷注意到,如果不扰乱呢?只是拆兑一二,应该没事,大不了,走内务府的账目。

  皇上肯定不介意,给他们当一次蹿钱的桥。

  “那我这就让我弟弟去一趟连城钱庄!”庞辉走不开,只能让小胖老板走一趟连城钱庄了。

  温润点头,他就去安排了。

  不一会儿,来人通知,太子殿下的仪仗即将到来。

  换言之,太子殿下要来啦!

  于是大家赶紧站好队伍,排好顺序,迎接太子殿下的到来。

  人都出去了,这里就空了,跟在温润身边的王珺,也来了个神隐,他不知道去了哪儿,反正温润没看到他。

  太子殿下在前门摆足了仪仗进了门,所有人的眼光都注意到了太子殿下,却没发现,太子殿下的仪仗身后,有那么一群沉默寡言的大将军们,围着一个人,直接从特别的通道,上了三楼。

  直接入了最中间的那个房间。

  这个房间是太子殿下给他亲爱的父皇预备的,一直没用过,但是一直空着不给人用,现在空了一年多,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客人,也是唯一的一个客人。

  房间坐北朝南,正对着拍卖台,是最佳的观看位置。

  南边的窗户八开,只是如今都用棉帘子挡上了,屋里烧了土暖气,闻不到一丝烟火气,倒是墙角摆着的两盆兰草,油绿油绿的很有生机的样子,小几上摆放的水盘里,是一簇一簇的盛开的水仙花。

  屋里没有燃香,因为怕对方忌讳,所以这里都是纯天然的花香,更有一大盘洗好的水果,这个时候有的水果无非是苹果和梨子,算是不错的东西了。

  更有干果盘子、点心盘子和那个肉干盘子。

  一大壶的茶水,茶杯等等,都是皇帝惯用了的东西,全都是随身携带。

  一进来皇帝就笑了:“好厚的地毯。”

  那地毯软和的呀,踩着就那么舒服。

  “特意给您铺的波斯长绒地毯。”王珺小声的道:“怕您脚丫子不舒服,一会儿可以换了软鞋,那样更舒坦。”

  其实为了迎接皇上的到来,这装修好的地方,再次被人翻了个底朝天,重新布置了一番,才有了今天晚上的舒坦。

  “好好好,都听你的!”皇上很开心,也很是舒服。

  马公公赶紧给皇上脱了棉靴子,换了软底的鞋子,皇上舒服了,就叫人给他们都换上舒服的软鞋。

  其实所谓的软鞋,就是棉拖鞋,只不过底儿也用了软底。

  热茶喝上,小吃点心的来一些,很是惬意。

  朝北打开的是六扇窗户,小巧玲珑,格外秀气,而且设计得很刁钻,别人往上抬头看,费劲不说,还看不到什么,只能看到打开的窗户。

  可是这边的人往下看,却很轻易地就能看到想看的地方,很是特别的设计。

  众人在楼下恭敬的送了太子殿下上了三楼,二楼的人才落座,一楼的人才敢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阶级分明的很。

  皇上这个雅间最好最大最豪华,里头的人也是最多的,除了贴身保护的八个大内侍卫,还有七八个大将军,五六个内侍,外头站了一溜儿的人。

  别说行刺了,就是上来都难啊!

  太子殿下上来之后,勉强在自己的包厢里待了一会儿,就溜到了他父皇的雅间里:“父皇,父皇!这就是拍卖会,一会儿父皇要出价吗?”

  “你父皇我穷得很,没钱。”皇上立刻就说自己穷,没钱,也就是不会出价。

  太子殿下毫不气馁:“儿臣有点钱,一会儿要是看到好的,会出价看看,能拍下来就拍,拍不下来就算了,儿臣也没多少小金库。”

  把皇帝都给逗笑了,自嘲道:“嗯,咱们父子俩,都挺穷的哈!”

  其他几个大将军都不吭声,因为他们都没什么钱,倒是王珺,他没钱,可是温润有钱,但是温润说了,这些东西都是用来宰冤大头的,不值得花高价。

  于是他老实的来了一句:“皇上不用拍,好的都先给您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