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491章 康嫔生了三皇子

  比就比的后果,就是他们一群少年人,跟京畿大营里,善于游泳凫水的士兵,比泳技。

  王珺给皇上也安排了进去,没表明身份,但是少年们都知道这是谁。

  士兵们不知道,但是觉得这个人可亲的很,也有军伍之中的样子,听说是个官员,什么官员?不知道啊!

  反正大将军安排进来的,京畿大营十万人马,未必人人都相互认识,最多认识十几个,几十个的都少。

  也就没人怀疑皇上的身份。

  两边的比试也没什么规矩可言,一开始还是一对一的看谁游得快,后来乱了套,一个个跟下饺子似的,下了水就玩儿,游泳的,憋气的,还有在水下动手的,索性都有分寸,没有闹出来什么事情。

  但是太子殿下他们一群少年人,却跟皇上学会了如何在水下动手,如何制服别人的一点小技巧,一个个激动的脸蛋儿通红。

  可惜,美好的时光只能有这么几日,然后他们就得回去了。

  索性这几日也够了,大家散了之后,还可以泡泡澡,舒服一些。

  结果皇上刚回宫里,送他们父子俩回来的王珺跟温润,还没等跟他告辞,后宫就来人了:康嫔生了!

  “生了个啥?”温润跟太子殿下,不愧是师生俩,一脉相传,几乎是异口同声。

  马公公嘴角抽了抽:“康嫔娘娘身体健康,生了三皇子。”

  “是个皇子,好,好!”太子殿下高兴的笑着道:“可是不负母后的厚望!”

  “好啊!”皇上也很高兴。

  “可不是么!”赶巧了,马公公立刻就道:“听说三皇子身体健壮,一出生,哭声就嘹亮的很,接生嬷嬷都说了,没见过这么壮的娃娃,两个老嬷嬷才给洗干净包好,一个都手忙脚乱,而且听说康嫔娘娘连人参汤都没喝,两个时辰就生了。”

  他没说的是,熹妃娘娘听说康嫔娘娘要生了,还端着架子,处理完了宫务,才慢悠悠的去康嫔娘娘那里,结果没等她到地方,康嫔娘娘,生了!

  她预备的什么太医啊,参汤啊,一概没用上,孩子生了不说,康嫔娘娘身体好啊,就睡了一会儿,醒了过来吃了点东西,直接开奶,给孩子喂奶了。

  康嫔娘娘的身体好,奶水充足,足够喂养三皇子,这个时候,乳母就可有可无了。

  熹妃娘娘本想大展身手,结果扑了个空,如今回去,听说正在破口大骂,发飙呢!

  其实也不怪熹妃娘娘,这康嫔娘娘的胎,可是皇上亲口说的,要她多多照顾,结果她拿乔,耽误了时间。

  康嫔娘娘那边都生了,她人都没去!

  管她什么理由迟到,都是落了把柄。

  另外就是,她安排的什么太医啊,乳母啊,人参鸡汤的,康嫔娘娘是一个都没享用上,这在皇上看来,就是不尽心啊!

  皇帝把自己血脉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办,你却不尽心……让皇上怎么想?

  马公公来的时候,心里翻来覆去的就想了很多东西,这会儿全都用上了:“康嫔娘娘就是身体好,生的龙子也健康,听说刚开奶,吃的可使劲儿了,有经验的老嬷嬷都说,三皇子肯定立得住!”

  “母后当年就是看好康嫔娘娘的身体健康,能为父皇开枝散叶,还能给孤多添几个兄弟,才选了她进宫。”太子殿下笑呵呵的搓着手:“父皇,我们去看看三弟弟吧?儿臣有了两个兄弟呢!”

  温润看得出来,太子殿下是真的欢喜。

  一想也是,二皇子都出来了,三皇子他还能不接受?

  而且三皇子的生母,跟二皇子的生母,是不同的。

  “恭喜皇上了。”王珺跟温润也拱手祝贺:“又得一龙子。”

  “好,好!”皇上一高兴,赏了大将军府好多东西,其实就是古代高级工艺品,嗯,还有一些御膳房的点心,这个温润最爱了。

  其中有一款糖蒸酥酪,乃是宫廷的不传之秘。

  吃起来有点像是果冻,但是又有甜香和奶香。

  非常的不错,家里两个养女爱吃的很,一顿能吃一碗进去。

  可惜家里不会做,只能从宫里拿,但凡是有这道点心,都是送去后面,给两个小小姐吃。

  温润趁机提了个事儿:“求两个宫里的嬷嬷去府上,教养臣的两个养女。”

  “哦,对,你还养了两个小女娃儿。”皇上这才想起来:“不是朕说你啊,这两个女娃娃,你是真心要当女儿养啊?”

  “那当然。”温润点头:“将来也是要在臣的家里出嫁,臣现在就开始攒嫁妆啦!”

  皇上看向了王珺:“真的假的啊?”

  “是真的,光是黄花梨,就让人现在开始琢磨了。”王珺道:“我们京畿大营跟一个南海来的商人有供货协议,他给我们提供一些海边的干货,以前只买卖干海带、干紫菜等等,现在已经开始涉及倒卖珍珠了,我家这位已经委托他,在沿海一带帮忙收购一些好的珍珠,将来给孩子做嫁妆。”

  人家好的珍珠,都是在沿海一带就被那里常年驻守的商人收购在手里了,散买的话,只能去银楼。

  可那种地方,金银珠宝都是翻倍的赚钱啊!

  温润干脆就直接委托熟人给帮忙收购好了。

  不止是那个商人,还有鲁明也是如此,他在那边有糖果加工厂,跟当地人关系好,也能收到一些好货。

  “可怜天下父母心。”皇上感叹了一句:“老牛?”

  “在,皇上。”牛公公赶紧躬身上前。

  “可有合适的人选?”皇上是不会注意什么教养嬷嬷、礼仪女官的,他只会问身边的人,有没有合适的。

  “有,还真有!”牛公公立刻就感叹了一句:“也是这俩老姐妹的造化。”

  原来有一对女官,也是亲姐妹,就是长相一般般,曾经是先帝两位公主身边的礼仪女官,都是正六品的内命妇头衔。

  不过那两位公主先后出宫下降,然后两位公主福薄,红颜早逝。

  身为女官,她们只能再次回到宫里,暂时在空置的宫殿里安置。

  幸好那个时候,前朝后宫一片乱,宫里更是清洗了一遍又一遍,她们俩因为在偏僻的宫殿,又没有投靠什么主子,虽然日子清苦,可也保全了性命,没有死在后宫倾轧之下。

  几年之后,皇上登基,皇后娘娘挑了老成持重的女官,给大公主做礼仪女官,就挑了她们俩。

  俩人是姐妹,长得也有点像,但是相差了一岁呢。

  正确的说,是相差了十四个月。

  出身也是大户人家,不然当不了女官,只是后来家道中落,父兄相继去世,留下的侄子外甥的对她们也陌生,后来全家搬迁走了,根本当没她们俩一样,就这样,跟家里人断了联系,再后来,听说他们家出事了,以后就再也没了消息。

  两个女官都年过半百,按照宫里的规矩,到了六十岁,伺候不动主子了,就该送去安乐堂,颐养天年了。

  但是安乐堂里,这样的人很少,因为很少有宫女和太监能活到六十岁,在他们做不动的时候,有的极端的甚至会自杀,有的会殉主,或者是去守陵。

  比如先帝身边的那一群人,就干脆的给先帝守陵去了,没人比他们更忠心,皇上也任由他们去,因为如果不同意的话,这帮人真的会自杀殉主!

  而这些人在宫里伺候了一辈子的主子,突然没有了奋斗目标,还没人给做个心理疏导,很容易出问题的。

  且安乐堂里的条件一般般,吃饱穿暖,想要享受是没有了,除非手里头有点钱,肯花钱才行,这也是为什么,宫里的人一般都很贪财,宫女二十五岁的时候,还有个希望出宫,太监就真的是没希望了。

  所以太监们都贪财。

  而这对姐妹女官,姓容,一个叫容华,一个叫容美。

  不过在宫里头,一个被人称为“大容嬷嬷”,一个被人称为“小容嬷嬷”。

  人缘关系好,不然牛公公也不会立刻就跟皇上推荐这二位:“俩人年纪大了,更喜欢孩子,且一辈子伺候人,手法娴熟,又有多年的教养在,宫外不少人求着这样的好嬷嬷,可是她们俩……不太爱去那些人家。”

  其实是不想掺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毕竟能请她们的人家,女孩儿八成都是要选秀的,很有可能,她们出去几年,还得跟着回宫做嬷嬷,还得经历勾心斗角的后宫争宠,在宫里待了一辈子,当了半辈子的女官,能不知道这些弯弯绕吗?

  故而她们俩说什么都不同意。

  只想找个合适的人家,有人给养老送终,就行了。

  跟着王玫出去的那几个宫里的女官可享福了,年纪轻的就直接找了合适的人嫁了,都生孩子了。

  年纪大的就王玫给养老,那日子过得舒坦的不得了。

  尤其王玫还发月钱,每个月有二十两银子的月钱呢!

  身边也有人伺候,偶尔王玫还会抱着孩子去看看,他们甚至还能帮王玫带孩子。

  这才是他们向往的生活。

  “两位容嬷嬷啊?”温润乍一听这姓氏,就有心里阴影了,而且还不是一个,是俩!

  不过听了牛公公的叙述,倒是有点心动,教养过两代公主的女官,可不好找,这样额女官出宫,外头的人非得抢破头不可。

  教养出来的女孩子,是没人指摘教养如何的,只会夸赞。

  “要不您见一面?”牛公公一看温润这犹豫了,可能是怕人品不好,不由得提出来:“两位女官可能也想见一见未来的主家。”

  如果皇上下旨,直接赐过去也行,可王家大小姐有这个待遇,王家的养女就未必有这个待遇了。

  有点小题大做。

  但如果是温润自己求来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再说老王家就俩大老爷们儿,如何养的了女孩子啊!

  “也行!”温润不见过是不行的,他的两个养女虽然不是亲生,可也是可爱的小女孩子,万一真是容嬷嬷那个类型的,就算是皇上赐予,也得拒收。

  于是兵分两路。

  皇上带着太子殿下去看看三皇子,以及康嫔娘娘。

  王珺跟温润,与马公公一起,去见一下两位容嬷嬷。

  先说皇上这边,王珺跟温润俩“外人”一离开,父子俩就带着人,没坐龙辇,而是溜溜达达的走着去康嫔那里。

  皇上身边只有太子殿下了,自己的儿子不用隐瞒,他直接就问了牛公公,熹妃是怎么照顾康嫔的?

  结果牛公公也不瞒着,直接就说了,没怎么照顾!

  康嫔娘娘那边都生了,三皇子脐带都剪了,吃上奶了,熹妃娘娘还没来呢!

  “她当时在做什么?”皇上一下子就问到了重点。

  “据说是在处理宫务。”牛公公不偏不倚的道:“然后才听人说,康嫔娘娘发动了,去的路上,就听说康嫔娘娘生了。”

  “康嫔从发动到三皇子出生,两个时辰,她竟然去晚了?”皇上的笑容有点淡淡的冷漠:“宫务重要,朕的龙子就不重要了?”

  这话问的,没人能接,连太子殿下都不能。

  因为这说的是他的那群小妈们,他说什么都不合适。

  而且他跟来,只能是为了看三皇子,而不是为了看康嫔。

  皇上带着太子殿下,来看望康嫔,康嫔所在的延祺宫,顿时一阵欢喜。

  延祺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初名“长寿宫”。

  明嘉靖十四年改称“延祺宫”。

  本朝立国之后,一直沿用至今。

  延祺宫原与东六宫其它五宫格局相同,为前后两进院,前院正殿五间,黄琉璃瓦歇山顶。

  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三间,后院正殿五间,亦有东西配殿各三间,均为黄琉璃瓦硬山顶。

  因为康嫔只是嫔位,按照宫里的规矩,这个位份是不能住主殿,成为一宫主位的,只有妃位可以。

  所以别看康嫔一个人住,但她也不能坏了规矩,她的地方,就是后院的东配殿。

  生孩子也是在东配殿,并非是正殿,坐月子也得在这里。

  宫里最是讲究这些位份和体统,故而皇上来了,也只能是去东配殿看望康嫔,而不是去正殿的寝宫。

  作者闲话:

  五一假期,江湖这里阴天,下雨,冷得很。大家要是出游的话,哪怕是很热,也要带一点厚衣服,免得着凉。谁知道老天爷,会不会突然变脸,冷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