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483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觉得晶莹剔透的很好看。

  温润就想起了,唯一烧制而成的透明鱼缸,这个鱼缸不大不小,只有脸盆那么点儿,但是呢,因为是纯透明的,只要里头养上两条鱼,好看点的金鱼,就会很漂亮。

  他决定就送这个了!

  让老太太没事儿,看看透明鱼缸,看看里头的鱼,挺有趣儿的吧?

  《十里平湖冰雪图》温润是真的喜欢,拿回去之后,直接挂在了自己的书房里,每天必须看看,觉得美滋滋。

  等到金大雅家的金老太太过寿的时候,温润果然送了六件玻璃制品。

  除了那个透明无色的鱼缸,还有一套泡花茶的茶具;一座梳妆台,里头有个半人高的玻璃镜子,非常漂亮;一个精致的手把镜子,上头镶嵌了七星宝石;一对儿小南瓜造型的玻璃花瓶;一尊玻璃药师佛像。

  其他的不说,镜子也就是价值不菲而已。

  但是玻璃药师佛像,确实第一次出现在人前。

  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

  据说此佛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趋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

  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国。

  看到前头这个说法了没有?

  “住净琉璃世界”,这尊佛像晶莹剔透,彩色玻璃铸成。

  温润当时没拍卖,是因为这属于宗教物品,这个时代还是非常迷信的,他拍卖佛像,怕被老和尚们念叨,说他不尊重佛祖什么的,他只能留着这个压箱底。

  如今拿来孝敬金老太太,正好!

  金老太太摸着这个佛像,眼睛都迷离了:“这才是药师琉璃光如来!”

  一群老太太,也就吃吃斋,念念佛。

  或者还有人信道,也是吃斋念经的。

  “礼物太重了。”金老太太是个慈祥的人。

  “不重,您难得做一次大寿。”温润笑着道:“后头还有预备的一点其他小玩意儿,希望您喜欢。”

  “喜欢,喜欢啊!”金老太太很开心。

  金大雅也开心,温润给他长脸啊,不少老太太都羡慕金老太太收到了这份价值不菲的礼物。

  那彩绘玻璃药师佛像,不少人都虔诚的拜了拜。

  不过温润说了,没有开光,请金老太太自己开光。

  金老太太很是开心,吃饭的时候,特意给温润的寿面里,加了一个荷包蛋,金大雅还吃醋了:“我娘都没给我多加一个。”

  “一个鸡蛋而已,看你那副嘴脸。”温润故意吃了起来,逗得其他人哈哈大笑,算得上是另类的“彩衣娱亲”了。

  同时也知道,温润跟金大雅这个大雅名仕的关系,是真的不错。

  寿宴过后,这个年就差不多了,毕竟猪头肉都吃过了,温润特意带了银票,去了一趟连城钱庄,在那里兑换出来一定数量的银子,虽然手续费用贵了点儿,但是银子全部都是足量的那种雪花银,而不是乌了吧唧的杂银。

  温润带着这么多钱,护卫足足二百个,还有一些家丁,跟着王珺一起出的京城,他是大将军,有三百人随扈。

  一路去的陈兵镇,当时陈兵镇的人都还纳闷儿呢,怎么温雅士说了话,一冬天没来,开春了,要种地了,还要不要那些荒地啊?

  就连老杜头儿,都不敢打包票了。

  他就没敢去京城,问一问温雅士。

  因为他连大将军府在哪儿都找不到,过年根本没有单独送过礼物,都是求了谁谁谁,送礼的时候方便,把陈兵镇的礼物也带去就行了。

  人是不去的,也不敢去,老头儿胆小的厉害。

  正念叨着呢,温润来了。

  带了这么多人来,还有更多的东西。

  “年前拍卖会,还有筛选大驸马,预备过年,忙的真是,脚打后脑勺。”温润不好意思的道:“年后又是各种迎来送往,诗会文集的,还有一位长辈过寿,也是忙得很,就没来得及兑换这么多钱,现在正好,年也过了,正月都出来了,猪头肉吃了,我就兑了银子拉过来,老杜大爷,这咱们可是都说好了的,谁家谁家的,我连文书都带来了,拿了钱就得按手印,表示把地租给了我,我种什么,他们帮忙伺候,等到上秋收获了,我一亩地要补贴他们五十斤粮食的,这可不能反悔啊!”

  温润说话好听,其实是很给他们面子的一种说法。

  且他尊重军人,同样也尊重军属,哪怕古代的军属待遇差了点儿,可他依然是尊重他们的态度。

  有的时候,人穷志短,以前哪儿遇到像是温润这样的人啊?

  说话客气,身份还高,也是个痛快人,先给钱,后种地。

  “那您客气了。”老杜头儿立刻顺杆爬:“老头子这就按照名册叫人来。”

  温润拦住了他:“我这里有十几个人跟着您一起去。”

  老杜头儿脸色变了变,这是信不过他?还是想找茬儿?

  结果温润接着道:“这些人拉着东西去,除了给钱,家里有老人孩子的都有一份心意。”

  其实就是一点小恩小惠。

  有老人的就送一坛老酒,一刀大肉。

  有妇人的就送一刀大肉,两匹细布。

  有孩子的就送两刀大肉,两匹细布。

  什么算老人呢?但凡是有了孙子的都算老人了。

  这年头人均寿命可不长,所以只要有了第三代,或者年过五十,就能称“老”了。

  妇人呢?但凡是有个女的的人家,都算是妇人,甭管成亲没成亲。

  孩子呢?但凡是没成家的,在温润眼里都是“孩子”。

  不过这里没成家年纪大的还真没有,都没光棍儿,因为光棍儿都在大营里头呢。

  温润带来的肉类全都是大肥肉,这才是这里主妇们的最爱。

  细布全都是上好的细棉布,蜡染的那种,两匹一捆,一匹深蓝色,一匹染花的,适合面广,男女都能做衣服穿。

  老酒是京城天台露酒坊的天台露,这酒液清澈如冰一般,回味悠长,别说喝了,送礼都够体面。

  肉跟布料没多少钱,酒可没少花钱。

  不过对温润而言,这点钱不算什么,主要是交好这里的人,尤其是老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老杜头儿就是陈兵镇的那个宝贝儿。

  “还是你大方!”老宝贝儿,老杜头儿,被温润的糖衣炮弹给摆平了。

  因为温润两次来这里,都是放低了身段,甚至自备食材,却让他们全家跟着吃香的喝辣的,这次更狠,全镇子都有份。

  “我来这里,跟到了自家有什么区别?”温润自己还挺高兴,花点钱就拉拢了这帮人的心,很划算啊:“以后种植东西,可得让大家伙儿帮忙呢。”

  “好说,好说!”老杜头儿吃的满嘴流油。

  温润在他们家杀了五头猪,开春儿了,大家正缺油水的时候,吃饱喝足了,养出来力气,才能更好的春耕嘛。

  而且温润一点都不含糊,他第二天就开始按照花名册发钱,并且顺便见一见租赁土地的主人,跟他们说一亩地多少钱,要种的是什么,没有异议的话,可以给钱,按手印。

  很多人都见过温润,也知道他,这好事儿谁不干啊?

  温润也不怕他们拿了钱不给他好好种,这里的人家,最少有一个人从军。

  大家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要是真的闹起来,呵呵呵……。

  温润发了钱,签了合同,老杜头儿做了证明人,他就带着空车和人回来了,然后开始清点自己的辣椒种子。

  西红柿种子他打算种在另外一块地方。

  他们家城外不是还有二十亩地么,就种在那里。

  其余的依然种在自家的后院,西红柿这个东西,他不着急。

  两个物种温润以前其实都种过,有一段时间流行窗台小绿色嘛,他也跟人学,结果育秧是没问题的,但是后来一忙活,就忘了给换盆了,最后都憋死了。

  不过现在么,不会啦!

  去年能育苗成功,今年就更会啦!

  倒是温润去东宫授课,太子殿下正在扒拉算盘珠子,温润倒是有教导他们如何看账本,如何盘算账目,甚至教了他们借贷法的记账方式。

  所以看他们扒拉算盘珠子,也没有大惊小怪。

  可是看到太子殿下愁眉苦脸,就有点奇怪了:“你又没钱了?”

  不会吧?这才分成多久啊?就没钱了?

  “没有啊,有的,先生。”太子殿下先是摇头,后是点头:“就是没事儿看看账本,我自己的小金库。”

  可不是么,这小账本上头,十分嚣张的写了几个字:东宫小金库。

  温润看的简直是哭笑不得:“你还攒了小金库啊?”

  “我觉得应该攒一个的,父皇知道。”太子殿下攒了小金库,还跟皇帝报备过了。

  自我感觉还不错的样子。

  “这可真是……皇上也挺能惯孩子的嘛。”温润只能这么调侃。

  太子殿下脸一红:“可暂时没什么进项……。”

  东宫的开销其实不多,而且内务府是干什么吃的呀?他们给东宫的东西绝对是上好的,皇上是太子殿下的亲爹,如今唯一一个长大了的儿子,默默关注了多少年,内务府也不敢轻易得罪未来的皇帝。

  哪怕熹妃娘娘明示暗示了好几次,想要拿住内务府的差事,皇上都没点头。

  内务府永远都是独立的一个机构,它只为皇宫服务。

  提供物品和办事,但是绝对不偏不倚……再说了,老曹家的手,伸不了那么长。

  而太子殿下的小账本上,第一个进项,竟然是玻璃制品拍卖会之后,温润给他的分红。

  “要不要再举办一场?”太子殿下还是有点爱财。

  “大公主要成亲了,你的钱还不够花的吗?”温润给了他一脑瓜崩:“什么时候,大公主成亲了,回门了,什么时候再谈吧,何况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春播!”

  一年之计在于春。

  这不是说一说,古代对农耕十分重视,就连衙门的坐堂大老爷,也得下乡去督促农人春耕种田。

  拍卖会什么的,冬天无事的时候举办还行,这个时候要举办,非得被皇帝打的满头包不可。

  “好吧。”太子殿下一想也明白过来了,只好蔫头耷拉脑的点头同意温润说得对。

  还白白挨了一下,郁闷的要命。

  温润没有让他郁闷太久,而是开始带他们在东宫选地方:“今年你们就规整一下试验田,一人选一块地方,东宫你们天天来,哪怕不来,估计也是只有一两天不来,三五日不来,超过七天你们家肯定不同意。”

  家里人送他们来东宫,不是只读书的,还有效忠储君,跟未来皇帝打好关系的意思。

  更有亲近之意,反正太子殿下每年给自己的伴读们送点小礼物,一直不断。

  小少年们很听话,自己找好了地方,温润就让他们自己翻地,撒肥的事情,他们也得自己动手,当然,堆肥是不需要的,内监们说什么,都不会让他们去做那腌攒事儿。

  他们只知道个大概,但是没人会嫌弃脏,因为温润教育他们:“人有轮回,五谷也有,有本事,你们别吃东西,任何一样东西,都是这么长大的,没有堆肥如何长得好?人堆肥三寸,庄稼枕着睡!嫌弃的人,没资格吃东西,也没资格拉东西,不吃不拉,你死去吧!”

  先生说的太狠,大家都不敢反驳。

  挑好了地方,被温润发了农具,就开始整理自己那一片儿地,太子殿下的地方也挑好了,就在东宫的后花园那里,他占了好大一片地方。

  以前也是种菜,还给皇上送过呢,今年他打算扩一下,多种点儿。

  “靠墙的地方多种点豆角,可以打支架,让豆角爬满!”太子殿下干劲十足:“我听说,农家院落,前后左右的土地,能有个三五亩之多,种菜就够全家吃的了,我只管我跟父皇的,二妹妹偶尔给点。”

  他倒不是不关心二公主,而是他们吃饭不在一起的时候多,但是一些黄瓜啊,水萝卜的可以给她送去,洗洗就能吃,当水果吃也行。

  “不错不错,太子殿下已经熟练了许多。”温润很满意。

  “先生教得好。”太子殿下却苦苦一笑:“以前也读书,知道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却无法体会,如今亲手上了,才知道诗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