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403章 给出一点爱心

  在冬夜里,胜似骄阳。

  “我就知道,你肯定不会在宫里过夜。”王珺上前来,抬手就摸了摸温润的脸:“冷么?”

  “不冷,一路上都坐的暖轿,还有各种手炉子。”温润向他展示了一下自己现在抱着的这个手炉子:“我带来的那个掐丝铜胎手炉子,被牛公公嫌弃了,觉得不好看,回手就给我换了这个画珐琅花卉开光鸟兽图海棠式手炉。”

  这个可比他那个简单的手炉,好看多了。

  “嗯,占了点儿宫里的便宜,宫里的东西都是好的,咱们走吧。”王大将军眼里就剩下温润了。

  也没看马公公哭笑不得的表情。

  温润倒是跟他摆了摆手:“马公公,回见啊!”

  “唉,回见!”马公公能说什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俩上了马车。

  二十几个亲兵跟着,一路顺顺利利的就走了。

  回头马公公跟牛公公道:“师父啊,你是没看到,这都多久了?俩人还黏黏糊糊的,感情可真好。”

  “那俩人,也是经历过生死的,能不黏糊么?”牛公公叹了口气:“只可惜,咱们皇上没能跟皇后娘娘白头偕老。”

  “师父,这都什么时候了?皇上没翻牌子?”马公公一下子就说到了正点上。

  他出去送温雅士这么久了,这边用过了御膳,太子殿下也回去东宫了,长夜漫漫,皇上总该找个人暖被窝吧?

  不能老是一个人,孤枕独眠啊,后宫人虽然少,但也有十几个好么。

  “敬事房的人都站了多久了?皇上不叫进去,他们敢闯进去?”牛公公扫了一眼那边站着的人:“罢了,咱家进去说一声。”

  牛公公进去了,皇上手里头把着一白玉玲珑球玩着,眼神放空,屋里安静的很。

  “皇上,天色不早了,该休息了吧?”牛公公轻巧的凑了过去,小声的提醒:“敬事房的人盛了绿头牌来。”

  这就是催促去休息的意思。

  “呈上来吧。”谁知道皇上竟然回神了。

  牛公公心里奇怪,以往皇上十次有八次不会让敬事房的人呈绿头牌。

  敬事房的人难得在皇上面前露脸,以前有皇后娘娘在,皇上一个月有半个月是在坤宁宫那里休息,剩下十天几乎是在乾清宫独寝。

  其余的时间,才会去后宫。

  且后宫安静的一片祥和。

  敬事房的绿头牌,有跟没有没什么两样儿。

  现在能有机会在皇上面前露脸,真是太不容易了。

  不由得更加毕恭毕敬,呈上了绿头牌的托盘。

  皇上扫了一眼绿头牌,其实里头也没几个,一张盘子里就放了十几个,都没放满,放满了需要二十个整数呢。

  看了一会儿,出乎意料的,皇上翻了安嫔的牌子。

  那个生了三公子,据说十分安分随时的女子,已经快一个月没见皇上了,她也不着急。

  而温润这个时候,已经跟着王珺回到了家里。

  家里人睡得着的都已经上炕了,他才到家。

  没洗澡,只是用热水泡了泡脚丫子,全身都暖了之后,就被王珺拨了外衣,塞进了被窝里,家里的火炕烧的暖,温润舒舒服服的躺在被窝里,看着王珺忙活好了,也脱了鞋子,钻进了被窝里,吹灭了卧房里的灯火,就慢悠悠的凑了过去,正好躺进了人家怀里:“冬天的时候就爱往你怀里钻,暖和啊!”

  “夏天就不爱了,我就给你打扇。”王珺把人揽在怀里:“今日进宫顺利吗?”

  “顺利,顺利的不得了!”温润小声把经历说了一遍:“我猜测,皇上已经知道太子殿下是故意的了,不过他没说出口。”

  “大帅是不会说出口的,因为那样就白费了太子殿下一番心血,十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魄力,不错了。”王珺道:“相当长的聪明啊!”

  “就是有点冒险,太过早熟的储君,正当壮年的皇帝。”温润不由得想起了他前世,另一个时空,可能也是这个时候吧?康熙皇帝跟他的太子,就是如此。

  那太子还是襁褓里就立为太子的呢,还不是被人拉下马来?

  九龙夺嫡,在后世都被影视化的不计其数。

  “你怕皇上多想?你想多了。”结果王珺告诉他:“大帅戎马多年,身体看似强壮,其实暗伤不少,哪怕御医们极力调理,也怕天不假年,你看看先帝?年纪长吧?可是先帝的先帝,三十岁就没了,打仗打的留了伤,人没的突兀,先帝倒是没带兵打仗,活的年头长一些,也是六十岁往上不到七十就没了,大帅如今四十了吧?殿下才十岁。”

  这个温润知道。

  皇上年轻那会儿,跟皇后过得艰辛,成了亲也不敢生孩子,生孩子也不敢保证是男孩儿,要是女孩儿,他们夫妻俩还有个活路,要是个男孩儿,真怕被兄弟们群起而攻之。

  后来为什么远走江南?一个堂堂的皇子,领兵打仗?不就是想远离京城这些纷纷扰扰么。

  可惜,远离京城也无法安宁,最后逼得皇后娘娘在永清府那里生下了太子殿下。

  又在军营里过了几年的日子,生下了三公主。

  最后被人断了粮饷,迫不得已,起兵北上,成了皇帝,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才过了几年好日子,皇后娘娘就突然没了。

  留下皇上带着三个孩子过日子。

  日子过得还糊涂,差点让人耽误了太子殿下的课业。

  “你是说,皇上怕自己天不假年?”温润顿时瞪圆了眼睛。

  果然是啊,古代的各种条件不如他那个时代,虽然说,当皇帝的肯定用的是全国最好的大夫,可这帮人只求无过,不求有功。

  开太平方子才能活得长久,话说御医太医这样的职业,太危险了。

  “嗯,他也很思念皇后娘娘。”王珺抱紧了温润:“失去了心中所爱,又是在那么个地方,我上次去觐见,发现皇上都有白头发了。”

  在王珺的印象里,大帅一直是个仰望的存在。

  出身高贵,皇子么,能不高贵?

  作战勇猛,当年要不是作战勇猛,也降服不了那一江南大营的骄兵悍将们。

  文武双全,皇子的教育不是盖的,肯定文武双全。

  最主要的是,大帅爱兵如子,对他们好得不得了。

  当年的皇后娘娘,甚至在朝廷断了他们粮饷的时候,还典当了自己的嫁妆,给大营采购粮草。

  以至于现在,江南大营的人都还感激皇后娘娘呢。

  整个江南大营都是皇上的人,人心在那个时候,皇后娘娘就替皇上收买了。

  “也是,可怜啊。”温润不由得也抱紧了王珺:“你可得好好的活着,咱们一起白头到老。”

  “嗯。”王珺拍了拍他的肩膀,算是答应了。

  温润昨日在宫里头经历颇多,精神放松下来就睡着了,第二天起得晚,王珺已经走了。

  早上吃的酸菜馅饼,喝的八宝粥,小菜是芥末墩儿,还有一道西南的金钱火腿。

  温润看到这样的搭配,简直是哭笑不得:“这谁的主意啊?”

  好么,东北主食,江南的粥品,京城的小菜加滇南的火腿。

  酸的甜的,咸的辣的都有了。

  “厨院今天都想大显身手,就这么凑了一桌。”张三儿给他送的早饭,笑着道:“你先凑合吃吧,明儿让他们统一一下风格。”

  这的确是看着有点乱。

  “陈旭让人做的吧?这小子就爱这么乱着吃。”这风格一看就是陈旭的,小子没事儿就爱这么乱着搭配。

  “他是吃得香了。”

  张三儿吃过了早饭,看着温润吃,顺便说一说家里的事情,家里一切都好,就是外面好像挺不好的,外城区有个贫民窟,那里好像不太好。

  “我知道。”温润想了想:“家里有富裕的粮食么?”

  “有,起码上千斤。”张三儿道:“多预备点粮食,是咱们家的传统。”

  其实就是饿怕了,大家都想多存点么。

  “取出五百斤粮食,送去贫民窟挨个发放,再去拿一些柴炭分过去。”温润道:“不给钱,只给三样东西,粮食,柴炭和盐巴。”

  “好。”张三儿抹了把脸:“我这就去安排。”

  “咱们家亲兵多,带一些过去,免得哄抢出意外。”温润一边吃饭一边道:“有病的送去医馆看诊,咱们家出钱,尽量别让人死了。”

  大冬天的谁乐意出这种事情啊?

  他不能帮所有人,但是可以帮贫民窟。

  哪儿都有这种地方,生存不易,大家相互体谅吧。

  张三儿去忙活了,温润刚吃完饭,陈旭跑来了:“我舅父来了。”

  “来了就进来呗?咱们这样的关系,还跟我客气?”温润乐了:“要不我出门迎接一下?跪地磕一个?”

  “那倒不用。”这个时候,陈镇自己进来了。

  到底是貌美如花的侯爷啊,这穿着黑貂皮的大氅,戴着个紫金冠就进来了,带进来一股子冷气。

  “怎么有空来我家?”温润让人上茶,点心也挑点驱寒的来。

  这么一吩咐,厨院那边就给送来了金丝枣糕跟红豆软糕,好像是偏女士一些的点心。

  索性陈镇不挑食,拿起来就吃,热茶也吸溜吸溜的十分自然。

  陈旭就有些讪讪的了,坐在一边,如坐针毡。

  “行了,我要出一趟门,你过两天跟陈义小子搬回去住,老是住在大将军府算怎么回事儿?”陈旭闹别扭,陈镇可不闹:“将阿里也需要人坐镇。”

  “大冬天的往外跑什么?”温润觉得冬天就该猫冬才是。

  “不算太远,就在直隶,这会儿下了大雪,我去办件事情,去去就回。”陈镇道:“就为了说这件事情,我特意跑了一趟,多冤枉?你小子要是在家,我至于出来么?”

  温润有点明白了,这可能是陈镇示弱的一种方式,他出门,去直隶溜达一圈回来,至于办什么事情?谁知道啊!

  或许根本就没有这个事情,他只是一个借口,让陈旭回去的借口。

  “行,让他收拾一下随身的东西,这就回去吧。”温润直接就替陈旭答应了:“反正他随时来,随时都能住,那院子就是给他预备的,里头的东西都齐全。”

  虽然他同意陈旭回去了,但是也表明,陈旭并非没有地方去,他也算是老王家的人。

  “嗯。”陈镇明白温润的意思。

  陈旭欢欢喜喜的蹦跶出去,跟陈义一说,陈义就带着他,跟着陈镇走了。

  温润本以为俩人回去就没事了,谁知道陈旭回去头一件事情,就是收钱!

  陈镇从滇南王那里讹来了一万两银子,陈旭啥也没干,直接拿了钱,出门买了米粮和柴炭,以及腊肉,送去了贫民窟,正好跟大将军府的人一起做了回善事。

  大概是大将军府起了个好头儿,刘家,王玫得知此事,也搜刮了二百斤杂粮,蒸成了杂粮饽饽,又熬了百斤的米粥,米粥里放了不少腊肉碎,去贫民窟那里施舍。

  因为那里的生活条件不好,王玫又搜刮了一些家里不用的棉被棉衣等物去发放。

  这三家一动弹,其他人看了,多多少少也跟着施舍了一些,大户人家不放在眼里的东西,甚至是破烂衣衫,对于贫民窟的人而言,甚至是活下去的希望。

  故而大将军府得到了好多贫民的感激,此为后话。

  温润在家才过了两天安生日子,王珺上朝回来就跟他说:“今天皇上发火了,翰林院被贬了十几个翰林,那个孟翰林直接被罢官免职,子孙后代,永不录用!说他耽误了国之储君。”

  “老孟头儿,没喊冤枉?”温润可是知道,孟翰林别看年纪大了,那可是真能说。

  “他根本就没上殿。”王珺道:“八成被修理的不轻,可能无法见人。”

  也就是说,他可能被刘老妖他们上了什么酷刑。

  就刘老妖那种人,从来没有手软的时候。

  “奇怪的是,这些人喊冤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来证明自己是被冤枉的,一个个看着怎么那么别扭?”王珺挠头:“所幸我们这边没什么损失。”

  他们是武将阵营的人,文臣那边倒霉,他们乐意站干岸儿,看着他们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