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380章 闲游护国寺

  “找几个名人雅士给孩子们上一上课,主要是讲一些主考官们的文采方向,比如说这位主考官,喜欢辞藻华丽的拼文,那位主考官可能看重的就是论政,这都需要培训,咱们原来没这个条件,现在有了。”温润吃了一大口凉皮,舒服的眯起了眼睛。

  好吃!

  米皮的清新爽滑,是面皮没有的味道,而面皮的柔韧,也是米皮没有的口感。

  看到温润吃个米皮就露出这么满足的神情,王珺觉得这个人啊,还是那么容易养活,就动手给他扒了一个煮鸡蛋:“早上我让张三哥买点肉和蛋送去,那边的人别看夏天了,也得吃点荤腥。”

  夏日里人们嫌弃肉类油腻,很少吃的,,但是也得吃啊。

  那些读书人,一个个瘦了吧唧的,风一吹就好像是要被刮跑,王珺最自豪的事情,就是他把温润养的挺好,唇红齿白,气色超级棒。

  这几年也没见他生过病,身体好得不得了。

  吃过了早饭,说了说家里的事情,王珺就跟他约定,过几天休沐的时候,去逛街,带着全家都去,女孩子不方便露面,可以去庙会,拜一拜神佛,这个可以。

  说好了此事,王珺就去上差了。

  温润在家补了个觉,中午果然吃到了凉皮,面皮的那种。

  但是这个东西不能常吃,于是晚上王珺回来,就吃了打卤面,京城的炸酱面还是很不错的,晚上在屋里乘凉,聊聊天,感觉岁月静好。

  几日之后,天气晴好,全家的人都起得好早,吃了早饭就浩浩荡荡的出了门,包括两个守孝的女孩子。

  护国寺这边最有名的就是庙会,天天都有,初一十五的时候,人更多,更热闹。

  不过护国寺是在内城区,来这里的都是高官显贵,平民百姓很少,因为一般的平民百姓,基本上进不了内城。

  而内城的商家们,基本上都是跟各个府邸挂钩的,所以这里的人都很讲规矩,守规矩,也干干净净。

  哪怕是个小摊贩呢,都有可能是某个高门大户家受宠的小妾的亲戚。

  反正总能拉上关系。

  如今他们来这里,说是上香拜佛,实际上也是出来松散松散。

  护国寺这里不仅有庙会,周围还有好几个商圈街道,都是繁华的那种,买卖的东西价格贵,但是质量也好啊。

  且品种齐全,新奇样式还多。

  不过一开始,当然不能说是来逛庙会的啦,要先去烧香拜佛。

  护国寺的布局很是大气,正殿旁有两塔,曰佛舍利塔。

  寺前后五进的大院子,宽广无比,院中碑刻甚多,其中著名者为赵孟頫书《皇庆元年崇教大师演公碑》和危素撰并书《至正二十四年隆安选公传戒碑》等。

  寺内除供奉佛教诸佛祖外,还有元丞相脱脱夫妇塑像和辅佐明成祖朱棣建有殊勋的姚广孝影堂。

  另有葡萄园数亩,可见其规模之大。

  地方大,能容下不少人同时进香,正殿前面的巨大香炉里插满了香,檀香气飘出去老远了。

  温润他们是在山门内下的马车。

  山门内是前院,很大,有不少车马停靠,这里是内城,贵人多,出来烧香拜佛的女眷也多,故而这前院必须要大,才能停得下马车,甚至在山门左近的位置,还有很大的车马棚子。

  而最南边有一茶汤摊儿,字号“年糕李”。

  这个摊儿不小,前边一溜儿是售货案子,后面有几张方桌,供顾客吃食休息。往北走,有扒糕、凉粉、油炸灌肠、卤煮丸子等卖各种京城风味的摊儿。

  在西边靠墙的地方,有个卖粘瓷药和擦铜药的地摊儿。

  粘瓷药是比火柴棍粗点儿的红黄色小棍,每根五六厘米长……。

  你还别说,温润看的目不暇接:“这地方可太好玩了!”

  可不是么,他以前只在书本上看到过这样的地方,现在是真真的身临其境了。

  “这个地方热闹,其实外城区的市集更热闹。”王珺是去过外城区的人,可怜温润他们来了这么久,都没去过:“下次带你们去外城区的市集。”

  “好啊,好啊!”温润狂点头,随后就道:“不要带内眷们了。”

  他们一群男人去还行,女眷就算了,外城区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市集估计就更乱了。

  家里三个大的女眷都如花似玉,那俩小的又玉雪可爱。

  “行!”王珺点头,温润说什么都好。

  全家人下了车子,这里有女眷在,故而男子们都在外围,最外面的是亲卫们。

  因为全家人都出来了,这五六百号人,其中亲卫就有三百多,剩下的是家里的人,还有一些家里人的亲戚们。

  反正浩浩荡荡的看着可不少。

  “我以为这么多人来,会很显眼。”温润跟王珺走在前头:“结果也就一般般。”

  这地方占地大不是没有道理的,两三千人在这里同进同出,因为不知他们一家人来上香,也有别的大户人家来,有一队人马是从正山门那里出入的,温润他们走的都是侧山门,能从那里出入的都是皇亲国戚!

  哗啦啦上千号人,那才叫煊煊赫赫!

  “京里头贵人多,有的时候,就连太妃们,也会来这里上香。”王珺道:“咱们家人不算什么。”

  这要是在老家,那可真是轰动了,可是在京城,属于正常现象。

  温润点头:“说的太对了。”

  本朝同样禁止以人殉葬,先帝去世之后,有子女的后宫女子,可以出宫跟着子女过日子,且一律封为太妃,由新任皇帝出费用养老。

  其实太妃一年也就三百两银子,一些布匹绸缎、粮食珍馐等物,一个人的花费也就千八百两而已。

  皇帝还能博得一个孝顺恭敬的美名。

  没有子女的只能在宫里的寿康宫养老,同样皇帝会供养她们到死。

  有太后的话,可能会好一些,大家一群寡妇,在一起还能排遣寂寞。

  没有太后的话,估计皇帝都想不起来,有这么一群寡妇需要他养活呢。

  而出了宫的太妃们可享福了,哪怕是有一个公主在,太妃住在公主府里,那也是享福的命。

  偶尔会入宫跟那些没出宫的太妃们聊聊天,说一说外面的事情。

  有的时候,也会结伴出来上香,或者单独一个人来上香,反正身份都是很尊贵的那种。

  “这里就是大雄宝殿了。”

  护国寺的大雄宝殿建设的富丽堂皇,佛祖金身乃是皇家御赐的金粉染成的,佛眸低垂,仁慈的俯视众生。

  这个大殿上能一次容纳一百零八人一起上香跪拜。

  因为据说西天也有一百零八位金身罗汉,故而这里放了一百零八个蒲团。

  杏黄色的蒲团,已经被人跪的都有些软塌塌的了,可依然鲜亮,这是每个月都要换一批的东西。

  温润亲自去买了香烛,女眷们恭敬的放了很多供品。

  都是在家就做好了的,各色的素点,上面还有天然食用色素点的花儿。

  因为是进献给佛前的东西,这些点心放在佛前一日,第二天要给庙里的和尚们吃,和尚们吃不了那么多,就会散给来的平民香客,或者是送到外城的育婴堂、养济院等地。

  本朝沿袭了前朝的社会救助制度,很少见到乞丐。

  何况京畿之地,要是一群乞丐满街乱走,那还能看吗?

  女眷们上了素点,奉上了鲜果,温润还让人弄了好几个盛开的碗莲,放在那里十分应景,然后全家人,轮番给佛祖磕头,上香求签。

  王珺第一个,温润第二个,王珏第三个,王瑾第四个,王玫第五个……以此类推下去,连他们家看大门的几个残疾老卒都求了。

  可把解签的人乐坏了,他得挣多少解签费用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灵验,王珺的签儿是上上签,说他宏图大展,鹏飞九霄。

  温润的也是上上签,却是辅佐将星,羽扇纶巾。

  两个弟弟的签也是上上签,说他们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个弟妹的签却是中签,只说她们平平淡淡,安享太平。

  王玫的也是中签,说她已经缘定今生,只等花轿过门了。

  倒也没说错,其他人的签子,就有好有坏了,不过基本上都是好的,唯有两个人的签是下下签。

  一个是赶车的苏大叔,说他要谨言慎行,不然容易招烂桃花,惹桃花债。

  一个是竟然是小豪!

  “这位小哥儿,你这是下下签啊!”解签的人看了签也犯愁,那个签筒里,下下签是有,但是很少,一般都是平签或者是中等签,上上签也有,都是有比例的,可是这么多人摇动那签筒,竟然只摇出来两个下下签,也是奇了怪了。

  他只是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护着这大将军府的众人。

  偏偏俩人摇出来的下下签里,这位叫小豪的小哥儿,摇出来的是个红头签。

  这种签还有个说法,就是见了就有血光之灾。

  血光之灾啊!

  一般人可扛不住这个下下签里的凶签儿。

  而且这是个大将军的亲卫头儿,他有血光之灾,那大将军呢?

  这可不太好解释,也寓意不好,反正是让这解签的人难做了。

  “干什么呢?还不走?”王珺在外面等了半天,其他人都出来了,就温润带着小豪,还有苏大叔他们在里头,围着解签的桌子不离开。

  这里解签的人有十几个,毕竟来上香的人多嘛。

  “小豪摇了个下下签出来,有血光之灾。”哪怕不迷信,温润也觉得神佛应该是敬畏的,他能穿越,谁知道冥冥之中有什么啊?

  而且小豪是王珺的护卫头子啊,他有血光之灾,那王珺呢?

  不止是解签的人会联想,温润也能脑补一下的好么。

  “当兵打仗,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吃粮饷,怎么可能太太平平?”温润他们的担心,在王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他直接抽出来一个小匕首,玩了个花活儿,拉过小豪那臭小子的爪子,在他的大拇指上割了一下。

  王珺这些年,身手不是白练出来的,下手极有分寸,只稍稍一下下,一使劲儿,挤出来一丝丝的红血,抬手就按在了小豪那家伙的脑门上:“看,血光之灾。”

  小豪莫名其妙,他皮糙肉厚的都没感觉到疼好么!

  脑门上红艳艳的一块血痕,远远看着跟点了个大红点似的。

  “嗯,血光之灾。”温润一本正经的点头:“还真是……。”

  其他人也哭笑不得的点头:“是是是,血光之灾。”

  解签人一时语塞,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合适了。

  还是一位胡子花白的知客僧过来,看了半天才单手行礼:“施主虽然杀伐果断,尘世中人,却有慧根,放下屠刀应当能立地成佛。”

  “那不成。”温润第一个就反对:“他一顿没肉吃,就生气,两顿没肉吃就该嗷嗷叫了,大师您看他这样,岂能入空门?还是算了吧。”

  “大师我不当和尚的!”王珺更是吓了一大跳,他从来没想过当和尚,真的,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想过出家。

  闹得知客僧一个劲儿的咳嗽:“贫僧只是觉得施主有慧根,并非要度化施主入空门。”

  这样的他也度化不了。

  这位王大将军的战绩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彪悍”!

  刚来京城那会儿,跟着皇上就杀了个血流成河,功成名就之后,回老家当个油水丰厚的将军,愣是杀了江南半个官场的官儿,别以为佛门就是世外之地,他们这里的消息更灵通。

  闹了一会儿,温润就赶紧拉着人,跟大师告别,出了殿门还拍了拍胸脯:“你可得把持住,别真的进了空门,那我非得抄刀子杀进来不可。”

  “不会。”王珺也忍不住笑了笑:“我这样的哪座庙都不敢收。”

  出了殿门,还转去了后头看了看,这里供奉的神佛多一些,大家有的上香,有的跪拜,温润却是虔诚的每一个都拜了又拜,拜的王珺都不忍心看了:“你这么虔诚呀?”

  以往没看出来,温润这么信佛啊?

  实际上,他一直觉得,温润好像什么都不信。

  作者闲话:

  这一章的灵感,来自江湖的亲身经历,家里有一位表舅舅就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后真的出家了,偶然见到过江湖,说江湖极有佛缘,要化江湖出家……江湖爸妈没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