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363章 清理大营账目

  “听人说,温雅士是个文采锋利之人。”贺飞,贺天阳,是六个将军里头自认为文采最好的人,他曾经是当地的一位武举人。

  不说文采斐然,说文采锋利,的确是别出心裁呢。

  “在下又不是将士们,锋利什么锋利啊?”温润哭笑不得:“正吃饭呢,怎么会这么想?”

  好吃好喝的在眼巴前儿摆着,不吃饭看他,什么意思?

  “只是听说,您对着一碗小米粥都能念叨一首诗,一盘拆烩鱼头都能讲个故事,我们这不是……没什么见识么!”花木,花甲非,别看姓氏挺美,实际上这个人长得五大三粗,据说是个双枪将,一双短枪挥舞起来,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听说是花木兰的后代,花木兰一女将军没孩子,但是她有弟弟啊!

  温润一听就摔了筷子:“刘老妖这个大嘴巴怎么回事儿?这点事情可哪儿宣传?”

  “别生气。”王珺赶紧把筷子给他塞回手里头:“等着,以后报复在他大儿子身上,也一样。”

  众人听了哄然大笑,但是眼睛里的打量可少了许多。

  刘老妖谁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啊?

  他大儿子被打发来这里,都猜测是监视他们的,如今明面上的监军没有任命,可暗地里的监军已经入了大营。

  刘奎如何长袖善舞也没用,大家天然的防着他呢。

  不过大家也不敢得罪刘奎,谁都知道他老子是干什么的,故而对刘奎也是敬而远之,公事公办,平时可不敢跟他随便瞎嘞嘞。

  而温润能这么自然不做作的对着刘奎说他父亲的不是,刘奎还满脸通红的直摆手:“我可什么都没说!”

  可见温润不单单是王大将军的契兄弟这么简单。

  再看刘奎这架势,听说刘奎要娶王大将军的亲妹子,真的啊!

  王珺没来之前,他们想要去拜访,可不得其门而入,加上他们之间也不太熟悉,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

  跟王珺也不认识啊!

  但是现在看来,打听的消息还是不够仔细。

  温润也不是真的发火,就是觉得刘老妖是个大嘴巴,怎么还能当皇上的暗手呢?

  王珺看出来他的疑惑,低声跟他道:“刘老妖的差事,他都不跟他媳妇儿说,何况是外人?憋得很,突然有个可以说的内容,兴奋坏了,可哪儿宣传,你体会一下!”

  温润还真不想体会。

  吃过了饭,众人没有一个去休息的,都在跟王珺汇报情况。

  温润也在整理账册,顺便听一耳朵,知道的事情多了一些。

  原来京城里带兵的将领不少,可是有兵权的将领却不多,能形成规模的太少了,一般只有贴身的亲兵,几百个而已,上千的都没有,最多的是八百亲兵。

  而领兵的算上王珺只有寥寥几个人而已。

  董禄,董如海,南苑将军,率领武卫中军一万两千九百四十人。

  他是离皇帝最近的领兵将军了。

  董琛,董福祥,东南郊,武卫将军,领后军六千七百三十二人。

  他主要负责守卫陵寝,因为东南郊外最有名的就是皇陵啦!

  金睿,金佳全,五城兵马司,管理外城各门,手下两万人,眼光不错,战斗力不怎么样。

  主要是维持外京城的治安,人手多是因为管的地盘大,可这个位置也是个受夹板气的位置。

  最著名的就是那位九门提督,洪辰,洪启明。

  他手下五千人马,人手最少,但都是精兵强将,管理的也是内城区的九个城门,是皇上心腹之中的心腹。

  但是他们都没有王珺的权力大,兵马多。

  整个京畿大营一共五万精兵,三万后勤,两万老弱病残。

  总共十万人。

  但实际上,只有八万人左右。

  五万精兵是一个不少,但后勤只有一万人,除了火头军就是照顾战马的马夫们,老弱病残只负责一些零散的活儿,包括洗衣服在内。

  幸好这里是京畿大营,没有那女子存在,不然大营里头有那种玩意儿,温润第一个跳起来反对。

  一般只有边军那里才有“营女支”,还挺少的,因为进去了死得快。

  “董禄?董琛?”看到这两个人的名字,温润抬头问了一句:“跟董浩大将军是什么关系?”

  “是董浩大将军的两个侄子,关系很近的那种。”刘奎道:“只是他们俩更像是儒将,文采不错,写的奏章报表都可好了,兵部那里可稀罕了。”

  说的有点酸溜溜,他也写的不错,可惜,并不得兵部那些大佬们的亲睐。

  温润又看了看洪辰的名字,这个人他有印象,乔迁宴的时候,他来过,送了礼物的,好像是一把镶嵌了宝石的匕首,据说是吹毛断发,削铁如泥。

  还送了两盆盛开的木芙蓉,妹妹可喜欢了,说这才是搬家该送的礼物。

  两盆花被妹妹养在了后宅的绣楼那里,每天都要看一看。

  京城武将就这么几个出彩的,一般都是文臣占优势,毕竟京城不会发生战斗,要是京城也发生了战事,那是要灭国了。

  而且京畿大营这五万精兵,之所以是满编满员,是因为他们戍卫京师,一旦他们出动了,就是有人造反了,当然,如果要灭国了,他们也会全营覆灭。

  “是啊,他们俩倒是武艺不错。”

  “家传的嘛!”

  这些人的来处哪儿都有,而且多半是从边军那里下来的,见过血,厮杀过无数回,一个个说话都带着一点煞气。

  已经尽力克制了,可还是不经意的带出来一些。

  王珺也习惯了跟他们聊天的内容,什么曾经一场仗打下来,血流了一地,还砍了多少敌人的头颅;还有追击贼寇的时候,中了陷阱也没慌,反杀了出去。

  一听就十分彪悍的过往。

  一开始他们说这些还看一看温润的脸色,后来发现温润带来的一群人只顾着低头算账,温润负责汇总,然后清查出来的不合适内容就全都记下来。

  渐渐地,他们也就放开了。

  只有那几个心里有鬼的人,着急上火的够呛。

  恰好在这个时候,几个亲卫端了茶水上来,这是给大家喝的上好茉莉花茶,刚刚烧了山泉水沏的呢。

  一般人不会这么讲究,军营里头大家喝的最多的就是白开水。

  但是这不是为了招待文人么,就特意派人采购的茉莉花茶,特意派人去接的山泉水回来冲泡的,希望能让他们觉得好喝。

  正要端着给温润他们送去呢,就被人给拦住了。

  倒是没有什么恶言相向,反而一脸讨好的表情:“这是茉莉花茶吧?正好几位应该是口渴了,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伺候茶水的活儿,还是能做的。”

  说着不由分说强行接过了端着茶水的托盘……倒是没人去强行接手端着点心的托盘。

  大营里头的点心能有什么?

  无非是火头军急着做出来的核桃酥与小米碗糕而已,可是这样的点心能给文人雅士们吃吗?

  不能!

  故而他们紧急在外面派人去京城的吉祥点心铺子里,购买了非常有名的金丝定胜糕以及桂花糯米糕。

  一斤二两银子呢!

  温润抬头就看到一个一脸献媚笑容的中年男人,端着一杯茶走了过来,这男人一身文士装扮,跟这里的武将们显得格格不入,倒是跟他们差不多,心里猜测应该是大营后勤那里的人,文书或者是采买吗?

  只是他端茶过来,身后端着点心的人离他很远……温润留了个心眼儿。

  手里的汇总账册被他拿在了手里头。

  “温雅士,请用茶……都是上好的茉莉花……哎呀!”这个人看似急急忙忙的来送茶水,一脸巴结的样子,要讨好温润似的,实际上却是走到了温润跟前儿,脚下一个打滑,手里端着的茶杯,正正好的洒向了温润……手里的账本。

  这茉莉花茶是新沏的水,老热了好么。

  另外就是茶水如果落在账本上,那么也会落在温润的身上,这么热的水,泼在身上,这个时候人们穿的都是薄衣服,因为天气转暖,都要端午节了。

  一杯热茶撒过去,温润第一时间会跳起来,会马上去更衣,因为不止是衣服料子的轻薄透气,还因为热水会烫伤他。

  这个时候突发事件,就没人会关注账本……等想起来的时候,账本已经被热茶侵泡,字迹模糊,无法辨认!

  算计的非常到位,可惜,温润早有防备,他一扑上来,温润一脚就踹在了桌子腿儿上,他坐的椅子不大,一下子就“嘎吱”巨响,连人带椅子往后一大截!

  别说茶水打湿衣服了,就是手里的账本封皮,都没有沾上一滴。

  “哎呦!”那个人就惨了,本来是要扑人的,结果自己跌了个狗吃屎不算,这茶碗碎了,茶水冒了出来,他脸正好磕桌子上了。

  茶水、鲜血和碎瓷片,扎了他满脸都是。

  “这是?”

  这么大的动静,王珺他们聊天聊得再火热,也听见了啊。

  “怎么了这是?”王珺第一个就跑去了温润身边:“烫着了?”

  “没有,这位大人是太心急了,在下的汇总账目才查到今年二月份,你就急不可耐的跳出来,想要毁了汇总账本。”温润淡定的道:“可惜啊,棋差一招。”

  那人听了之后,脸色惨白:“在下不是、不是那个意思。”

  “否认有什么用呢?账目都挑出来了。”温润晃了晃手里头的汇总账本:“哪怕没有查完,你们这些蠹虫,在后勤营做的事情,也无法抹灭。”

  ьEǐЬEī。

  那个人估计听到这里也明白了,再怎么做伪装,也不行了,于是鱼死网破的露出了真面目,满眼愤恨,脸庞的表情都扭曲了:“你怎么发现的?”

  他明明走的很正常啊!

  “茶水是很好,但是点心更好。”温润指了指后头端着点心的亲卫:“你要是挑好的拿,不该是拿点心过来么?”

  那端着点心的亲卫立刻就凑了上来:“可不是么,这糕点一斤就要二两银子,听说文书大人家,天天都要买个二三斤的回家吃,真有口福呀。”

  一个文书,一个月的饷银能有多少?

  买这么贵的糕点吃,全家还吃不吃饭了?

  “将他们押下!”王珺生气了:“敢在本大将军的面前,设计伤害温雅士,是本大将军太和善了是吧?”

  眼皮子底下都有人敢朝温润下狠手算计他,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岂不是要把温润欺负死?

  就说读书郎老实,百无一用是书生!

  “大将军饶命啊!”

  “我们不是故意的……。”

  其他几个人开始求饶:“我们退钱!”

  他们贪污的不多,退回去就好了,那些钱在他们手里转了一圈儿,也有所收获。

  “退钱?”温润气的站了起来:“你们退的回来吗?去年八月开始,你们一次次的伸手做假账,贪污了军中二十五万两银子!”

  “什么?”

  “这么多?”

  “怎么这么多?”

  “二十五万两银子……咱们一年的饷银才多少?”

  这帮武将们一听,这么多银子,顿时红了眼睛:“怎么会这么多?”

  “采购新粮,你们买了陈粮冒充新粮,无非是去年的稻子,褪了壳儿,煮饭吃也没人说什么,但是陈粮的价格可是新粮食的一半!该采购的肉类也是减半,油水不足怎么有力气?盐巴你们盗出来卖掉,这可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不,是无本买卖!还有那些空的名额,明明没人,你们却一直吃空饷!”温润最生气的就是这一点:“吃空饷跟喝兵血,有什么区别?遇到战事,谁人出例?”

  这比永清府镇守军大营里的还要糟糕。

  因为是在京城附近的大营嘛,物资充沛,谁会想到,士兵们一个月才吃两次肉?

  其实按照规定,一旬吃一次大肉,一旬也就是十天,一个月三旬,吃三次大肉。

  平时也都是肉片炖的各种菜,尤其是某些时候,有草原上来的肉牛,大营里会采购一些,给全大营改善伙食,吃牛肉,喝牛骨汤等等。

  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有上头的赏赐下来,但是这些,他们都给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