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333章 鲁明成皇商了

  跟刘老妖那样的人讨论诗歌与花艺?

  董浩大将军默默地放下了手里的面碗,擦了擦嘴:“哈哈哈……!”

  他放声狂笑,简直是惊天动地,温润很是秀气的打了个饱隔儿。

  这个话题就此打住了,董浩大将军没有再提起,但是晚上休息的时候,他却跟贴身长随叹了口气:“看样子,这门亲事成不了了。”

  他的长随就是他奶兄弟,是他奶娘的二儿子。

  “大将军,真的不行吗?咱们董家也不差什么,刘老妖虽然是皇上的黑手,可咱们董家也为皇上冲锋陷阵啊?”董长随有些气不过:“王珺也是草根出身,凭什么挑三拣四?”

  “倒不是挑三拣四,而是要看皇上的意思,珺小子未必能想的这么长远,可是他那个读书郎温润,就不同了。”董浩大将军又叹了口气:“你看看他将这个军营收拾的多好?我都羡慕啦!王珺是个粗人,只知道带兵打仗,现在都会看兵书了。”

  他去王珺那里看过,大营的书房,里头的书架上放了不少书籍,而且不是摆摆样子的那种。

  一般的武将,尤其是像王珺这样的出身,能认识全字儿,会签自己的名字就不错了,有什么文书的都是有幕僚代劳,最多是最后抄写一遍,然后签名盖章。

  书房的书架子上摆放了一些书籍,其实都是装一装样子,根本不会翻动,更不会看得仔细。

  可是王珺的书房不仅布局雅致,书架上放着的一摞兵书,都被翻的卷了毛边了。

  上头还有王珺幼稚的字体,写的一些东西。

  有心得,也有疑问,还有一些批语。

  可见这人啊,读书多了,自然就开窍了。

  再也不是原来那个粗俗的小火头军啦!

  “可是咱们家大少爷也不差什么。”董长随是个有点固执的家伙:“不仅是您跟夫人的嫡出长子,要长相有长相,要家世有家世,您还是江南大将军,上一任的江南大将军,他儿子都娶了郡主了。”

  要不是皇上没有合适的公主,恐怕都要尚公主了。

  这样的待遇,一般只是几个大将军有这个荣幸。

  上一任的京营大将军,儿子就尚了公主,还生了好几个孩子,有男有女,那大将军后来的爵位,就是公主之子继承了。

  说起来,先帝还是那孩子的舅舅呢。

  现任的京营大将军,虽然没孩子尚公主,但是他自己本身就是公主之子,说起来,还能管皇上叫三舅呢。

  “不一样,不一样啊!”董浩大将军躺在炕上哼哼唧唧。

  晚上睡觉都皱着眉头呢。

  第二天早上吃过了早饭,董浩大将军他们要走了,温润就替王珺送了他们一些“土特产”。

  他没给什么金银财宝,给的是土特产。

  莲花坳特产的五香笋干,这个是秘制的,口味独特,外面没得卖。

  还有菊花糕,也送了不少,可以路上吃嘛。

  更有牛舌酥,这个可是温润特意让后厨做的新式点心。

  这东西目前还没有见过,但是口味独特,因为牛舌酥是咸口的,在以甜口为主的江南点心里,很是少见。

  还有一个是老婆饼。

  这两样点心都是烤制的那种,而且用料简单,做法也不复杂,只需要配好料就可以制作了。

  董浩大将军看着温润准备的点心盒子,这东西就是给他垫垫肚子用的,不过名字很新奇:“这是什么啊?这么长?”

  “牛舌酥。”温润指了指旁边的点心:“这个叫老婆饼,都是好吃又抗饿的那种。”

  “牛舌酥?”董浩大将军是没见过这样的点心,他当场就拿了一个吃了一大口,一口下去,一半牛舌酥就消失了。

  牛舌酥温润做的可有成人巴掌那么大。

  结果董浩大将军一口干下去一半不说,他咀嚼了半天:“怎么没有牛舌?”

  “这个点心是说形状像牛舌,又因为咸香酥脆,故而叫牛舌酥。”温润简直是无语了:“那老婆饼里头,也没有老婆呀!”

  一句话说的董浩大将军愣了一下,随后指着他哭笑不得:“促狭!连我都要吃瓜落儿。”

  温润嘿嘿一乐,王珺也无奈的笑了笑。

  送走了董浩大将军,这牛舌酥跟老婆饼算是在军中出名了。

  火头军也是凑热闹,过了几日竟然又做了老婆饼给大家伙儿打牙祭。

  “怎么做了这个点心?”老婆饼做法简单,烤制的时间也短,只要刷的油调好了味儿,就行了。

  没什么难的,难的是火头军为什么要做这个点心啊?

  “大家都想要个老婆嘛,故而吃个老婆饼,讨个喜气。”火头军一抹额头上的汗水:“将军你也吃吧,跟温老爷好好地过日子,咱们军中的兄弟也跟着多享几年福气。”

  自打这二位来了军中,军中大变样了。

  火头军再也不怕被人嘀咕说克扣食材,每顿饭都能让大家伙儿吃饱吃好。

  每年都有足额的军饷发放,家里有吃有喝,每年都有好东西拿回去,以前回家臊眉耷拉眼儿,头都不敢抬;现在嘛,他们回家都是抬头挺胸,不少人都说上了媳妇儿。

  这样的日子,他们希望永远过下去。

  “行,知道了。”王珺无奈的让人退下,等温润点了库存回来,就跟他坐在一起品茶吃点心。

  “怎么做了老婆饼?”温润看到点心就乐了:“以前没吃过,想跟董浩大将军吃一样的点心?”

  这东西,第一次在军营出现。

  温润以前倒是做过,那个时候是送给彭飞的,他是福州潮汕那边的人,这道点心是那边的风格。

  “说是想老婆了,吃个老婆饼,希望尽快娶个媳妇儿的,想老婆的,还有想未来的老婆……呵呵呵,一群臭小子。”王珺都气乐了:“对了,你查的怎么样?”

  “都挺好的,下雪之后就不再盘库了,等进了腊月再盘一次库房,分一些东西给他们,还是老规矩,轮番回家过年,或者是探亲。”温润道:“跟以往一样。”

  这都几年了?都形成了习惯。

  等俩人回到家里头,第二天就休息了,没出门,在家盘点了一下自家的收成,还有莲花坳那边过来的信,刘三儿给温润例了一张清单,还委托商队带来了一些东西。

  莲花坳那里自己采摘晒干的山货,以及家里收的粮食,以及一些鸡鸭鹅之类的,都是做成了干货或者是腊货送了来。

  知道将军府人多,这吃喝拉撒都消耗的大,故而委托了鲁家商队帮忙带过来。

  鲁明在水灾时候的义举,半个天下都知道了,商人虽然逐利,但也是人啊,也有良心的,他们也敬佩鲁明的大气和果断,对他这个同行,可是很看好。

  无奈的是,鲁明这人跟一般的商人一样滑不留手。

  且联合很多有钱有势的人,做独门生意,糖果这几年越发的生意兴隆,都做到了外邦去啦。

  可就是莲花坳这么一个小地方,委托送点东西,他竟然亲自来了。

  “怎么麻烦你跑一趟?”温润看到他送来了东西,还挺诧异,要知道鲁明这个级别的商人,可是非常忙的呢。

  “好事儿,好事儿!”鲁明兴致勃勃的跟温润道:“皇上封了我家做皇商。”

  “皇商?”温润一愣,随后就笑了:“好事儿啊!”

  本朝的皇商,是由皇帝亲自任命,以官方身份管理朝廷经营的国营产业,代表皇室营商的商家,并且这商家资本未必雄厚,但一定是皇上信任的人。

  而本朝的皇商最初只有四家,即赵钱孙李四家,他们分别是徽商、晋商、海商和儒商。

  皇商隶名于内务府,因为是为皇家经商赚钱,故而所有的皇商都有一个户部员外的头衔。

  员外原指正员以外的官员,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

  前朝以后员外郎成为一种闲职,不再与科举相关,而渐渐和财富联系在了一起,只要肯花银子,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

  而本朝则是捐官和闲职以及一种荣誉头衔,故而皇商也能得这么一个名头,只是品级比较低,只有五品,受宠信的就正五品,不太受重视的话,就从五品。

  一级之差,也有很多说法的呢。

  更因为皇商与皇室关系密切,除了经济上的特权以外,也得到了政治上的表彰。

  比如现在,鲁明这个家伙,已经能上达天听了,再也不是只跟皇后娘娘做买卖,包括皇上也会看重他的吸金能力。

  皇商由皇帝委任,代表皇室营商,官商在政府挂职,代表政府营商。皇商地位高于官商,官商地位又高于民间商人。

  可以说,鲁明做到了一个商人能做到的最高荣誉,成为皇商!

  皇商的主要职责有五项,其一是代表皇室,经营由朝廷垄断的商业,如铜铁、盐业、茶马、丝绸、皮草、铸银等;其二是管理皇家在各地的资产,如京城及各省的皇店、东北乌苏里的人参种植等;其三是在战争时期为朝廷运送军粮、军备等各种军需物资并承办军火的生产;其四是代表清廷官方主持对外贸易事务,管理港口海运与洋船货物;其五是为宫廷生产并供应各种物资。

  每一项都是有大油水的买卖,可原来都是被四大皇商把持着,其他的皇商都是流水一般,有的三五年,有的可能一二年就换人了。

  且那些皇商都是跟那四大皇商世家有些关系。

  不是姻亲就是故旧,外人根本挤不进去。

  鲁明能被皇帝提名,并且挤了进去,可见他真的很有能量啊!

  温润不由得赞叹道:“鲁老板将来可不得了,以后就是鲁员外啦。”

  “客气,客气!”鲁明红光满面的道:“今天就叨扰一顿晚饭了。”

  “当然。”温润点头,那边就有人去告诉后厨,家里来客人了,赶紧的做个席面来吃。

  后厨忙活的时候,王珺就在自己的书房里写军报。

  而温润跟鲁明聊了一下糖果的事情。

  “皇上的意思,是做一些专门对外邦的糖果,我也不知道外邦的人都喜欢什么样的?”鲁明是真心实意来请教温润的,他觉得温雅士的头脑灵活,主意多,或许能有什么天才的金点子出现:“既能赚钱又要外邦人爱不释手的糖果,其实现在的糖果品种多,可价格适中,对自己人当然是好事儿,对外邦就有点让人占便宜了。还有啊,这都成了皇商了,也得给皇上敬献一种糖。”

  事情很多,由不得他不跑这一趟。

  “给皇商的糖好说,就做龙须糖即可。”这个时代还没有龙须糖,有的是银丝糖,只是做法不如龙须糖那么细致。

  “龙须糖?”这个名字一听就是给宫里准备的啊!

  “嗯,民间吃的叫银丝糖,敬献给皇上的自然是龙须糖。”温润说了一下这两者的差别,尤其是龙须糖需要用到糖胶。

  鲁明闻言大喜:“这个好,这个好!”

  “至于给外邦的糖果……。”温润就有些犯难了:“有一个倒是很特别的糖果,可以让糖的利润再翻个几倍。”

  “还有这种好事儿?”鲁明自己都不敢相信:“您知道的,这糖果的利润本身就很可观了,再翻个几倍?”

  他做了这么久的糖果,岂能不知道糖果的利润?

  纯粹的糖块,利润其实没多少,因为那是实打实的糖。

  可别的糖可就不一样了,什么软糖、硬糖、酥糖、水果糖的,里头兑的各种东西一多,那糖就用得少啦。

  价格却能上去,尤其是北边的那些家伙,南方的水果,他们最多见过干货,吃的时候未必好吃,可是果味的糖果绝对好吃,都是兑了果汁儿的,还有牛轧糖。

  别提多受欢迎了。

  为此,鲁明特意在边关那里盖了好几个作坊,就为了生产牛轧糖,雇佣当地的人做工,老弱妇残的给他做糖果盒。

  收入不高但是能填饱肚子,外邦的人貌似更喜欢牛奶的味道,所以很多牛轧糖都是外销。

  利润已经如此之高了,还能更高吗?

  “当然!”温润告诉他:“利润还能更高一些。”

  鲁明有点兴奋的追问:“那是什么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