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325章 丁林,丁双木

  “是我呀!”那人抬起头,笑的一如当年:“怎么?不认识了?”

  “丁兄!”温润果然大吃一惊:“怎么是你?新任的江南道御史,竟然是你!”

  眼前的人,便是当年的丁林,丁双木。

  还记得他么?(不记得的话,看看141章)

  “是我,呵呵!”丁林跟温润抱了抱拳:“坐下吧,咱们都多少年没见了?”

  “上次通信还是两年前我知道你当了言官,怎么,突然就江南道御史了呢?”温润兴致勃勃的坐了下来:“还来了江南?”

  “我本来啊,考中了进士,挺好的,可是我父亲这不是亡故了吗?我守孝了三年,散馆之后错过了授官的机会,就这样,一直在翰林院待着,本来也没什么雄心壮志,就这么在翰林院里抄书写字也不错,清闲的差事,也足够温饱,可没等二年,突然上头就下了命令,让我来江南做御史,我大哥也才是御史台的左都御史,我这就江南道御史了,我娘还说,我们家终于出了两个御史,可以光耀门楣啦!”丁林乐呵呵的道:“我大嫂也争气,给我大哥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我媳妇儿也给我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温润是知道丁林家里的情况,想当初,他父亲纳了一群小妾,结果生了个七仙女儿,还是他娘这个正室夫人肚皮争气,头一胎是嫡长子,年过三十又怀了一胎,生了嫡幼子出来,家里那一代就两个男孩子,都是嫡出。

  丁老夫人当初在后院,那可真的是说一不二。

  现在丁老大人已经故去五年多了,丁家兄弟俩也没分家,一直住在一起,共同孝顺老母亲。

  “是吗?你上次来信说,你跟你大哥已经分家了,但是没有另过,还住在一起。”温润是知道他家的情况的,哥俩儿好得很,丁家大哥当他是半个儿子养大,比他们那死去的老子,可用心多了。

  “嗯,分家不分居,我母亲住在后堂那里,东边是我大哥,西边是我,我这次上任来,带了夫人,没带着孩子,让他们在老太太的膝下承欢尽孝,同时也在京城好好读书,让我大哥看着点儿,说实话,我大哥的大孙子,跟我大儿子差两岁!”丁林跟温润吐槽:“一起管着了。”

  “你这操作不错啊!”温润笑话他:“跟嫂子来这边,过二人世界啊!”

  这在他那个年代,可是十分流行的生活方式。

  可惜,一般的干部好像去哪儿上任,家属跟随的话,好像是不给家属安排工作。

  他记得有一位学姐,就是跟她丈夫走的,她丈夫当时还是在部队呢,不过她没随军,只是姐夫去哪儿,她就搬家去哪儿个城市,姐夫休假的时候,能就近回家。

  一直这样过了七八年,才稳定下来,要的小孩儿。

  “什么二人世界啊,我是觉得吧,有个夫人在后宅,我能放心一些,我大哥也是这个意思,我可不想跟那些官员似的,外地任职,将妻子留在家里,带着小妾上任,到时候,小妾给你惹是生非,还要你擦屁股。”这一点,丁林十分在意。

  因为他父亲那些小妾,就是这么来的!

  按照朝廷的规定,官员们都是异地任职。

  且在当地是不能结亲的,不论是自己本身,还是儿女亲家,都不行!

  但是纳妾不算在内哦!

  因为纳妾不是成亲,妾通买卖,加上他们纳的都是一些贱籍女子,也就是贱妾,更是麻绳提豆腐,提都提不起来啦。

  大不了,卖了呗!

  那不算是个事儿!

  所以丁林才如此反感在当地纳妾。

  “我在翰林院待着,突然就升任了这个官职,没什么实践经验,只一点,我背景清白,这是面君的时候,皇上的原话。”丁林跟温润续了旧,说了自己的一些事情,温润也谈了一下自家的那点趣事,俩人的关系有这么好,有些话,丁林就直接跟他说了:“朝中对江南水患,过于关注了,可你们呢,也的确是闹腾的很。”

  “不对啊,你是江南道御史了,那原来的那位呢?”温润突然想起来,他这里还有一位江南道御史呢,也没官文说,罢官什么的呀?

  “当然是罢官去职,收监审问了。”丁林道:“我都来了,他还有地方站吗?”

  “可是,没有公文啊?”温润瞪大了眼睛。

  丁林的眼睛比他瞪得更大:“你还要什么公文啊?你家那位砍的人头滚滚的时候,也没要一纸公文什么的,还不是照样杀了个血流成河,江南半个官场的人都没了。”

  你都这样了,还朝我要公文?

  温润嘴角抽了抽:“我家那位当时也是一是气愤,他们也的确是该杀……可我们平时不那样的啊!”

  “你们要是平时那样,早就被皇上派人收拾了。”丁林很不雅的翻了个白眼儿:“就因为我跟你关系不错,加上没有什么背景,跟朝中任何一个人都没多大的牵扯,才被选中派过来,我大哥跟我说了,来了就实地勘探,写成公文报上去,放心,我一定不偏不倚,不遮不挡,这里什么样儿,我就上报成什么样儿。”

  “那太好了!”温润大喜:“你这算是上任了吧?去看看那个钦差大臣,他带来的叁拾万两银子,莫名其妙的就不翼而飞了,问他他一个字儿都不说,而且他还自称是国舅爷。”

  “国舅爷?”丁林顿时就严肃了起来:“真的假的?我七姐姐可是嫁给了承恩公府的三公子,她的公爹就是国舅爷,说起来,我家跟承恩公府还是亲家呢。”

  “那你还说你没有背景?”温润觉得这关系也不远啊。

  “你知道的,我母亲那人,对几个庶出的姐姐都是严加管教,她们的生母在我母亲手下也过得颇为拘谨。”丁林笑着道:“何况当时承恩公府还不是承恩公府呢,我那七姐姐是庶出,嫁给的那位三公子,也是庶出。”

  当时这门亲事算是门当户对,现在么,明显老丁家高攀了。

  不过他大哥后来当了左都御史,老丁家就又起来了。

  父亲去世的时候,七姐姐趾高气昂的回来,被母亲一顿臭骂,丢人现眼的很,后来她就老实了。

  现在还是老老实实的回来探亲,但是母亲一次都没有让她留宿。

  至于女婿,那就更不怎么搭理了,国舅爷对庶出的三儿子也不那么亲热。

  家里大公子二公子都已经成材了,三公子说好就好,说不好也不好,反正是当了个小官儿,在熬资历呢。

  下头还有几个弟弟,也都很争气。

  “那你见过国舅爷么?”温润眼巴巴的看着他。

  “见过啊!”丁林道:“不止一次呢。”

  作为家里这一辈里,最小的那个男丁,他是当年七姐姐出嫁的时候,压轿子的那个。

  当然见过国舅爷,不仅见过国舅爷,还见过当年的国丈呢。

  只是过了十多年,他记得当初年轻时候的他们,现在见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认出来。

  “皇上派过来的钦差大臣,据说就是国舅爷。”温润一直看着丁林。

  “什么?”丁林一愣:“不是吧?国舅爷都多大年纪了?还劳动他老人家出京来当钦差大臣赈灾?何况,国舅爷好像有点晕船,他是坐不了船只的,这是水灾,要是旱灾,国舅爷去还说得通。何况国舅爷在皇上登基之后,朝纲稳定了就退了下来,没再沾手政务啊!”

  “国舅爷叫康斯吗?”温润又问了一句。

  “不是啊!”丁林摇头:“你这是什么问题啊?”

  “可是,那个钦差大臣说,他是国舅爷。”温润委屈的道:“别说我们这种小人物,就陆岑总督,都对他礼让三分,后来……。”

  温润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对着丁林一顿吐槽。

  丁林也听的目瞪口呆:“你是说,钦差大臣说自己是国舅爷,把你们江南官场都压住了不敢动弹?”

  “是啊!”温润道:“后来要不是逼急了,能动手吗?你是不知道,当时的情况有多火上房……。”

  这聊着聊着,时间就过去了。

  丁林往外看了一眼:“这都什么时辰了?也该吃晚饭了,今天别走了,就在这里住下吧。”

  “看情况吧。”温润还惦记王珺呢。

  结果护送他过来的百户告诉温润:“将军说,您随意,他晚上在那边住下了。”

  “那边?”丁林看了看温润:“王将军在那边干什么呢?”

  可怜丁林是刚上任,还没去他的御史衙门报道呢,带来的只是自己人,而且才到这里第二天,要不是看到温润他们路过的身影认出来,他都不知道温润来了这个驿站。

  “我不知道啊,八成是在问话吧?或者是在看他的兄弟们。”温润知道王珺爱兵如子,他手下的人,犯错了他收拾可以,别人不许碰。

  而且手下人也不准犯错误,比如非礼人家大姑娘小媳妇儿的,那绝对不行,要想女人了,可以正儿八经娶个媳妇儿,生儿育女。

  不许上秦楼楚馆,不许欺辱妇女儿童。

  王珺读了那么多兵书,总算是有了点儿将军的样子和觉悟啦。

  “可能是跟兄弟们喝酒呢吧?我听老彭说过,一般将军隔三差五的就跟自己手下的人大吃二喝一顿,好像是为了促进感情。”丁林说的老彭,就是彭飞,彭万里。

  他是武将家庭出身。

  当然知道将军如何跟兵卒相处。

  “是吗?”温润想了想,王珺好像是这样,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王珺会在大营里头,给大家伙儿加餐。

  要么是一人一只鸡腿儿,要么就是一勺红烧肉什么的,逢年过节还有温润给发的福利,王珺只需要站在辕门那里,目送士兵们回家就行了。

  可就算是这样,兵卒们也感动的不得了。

  “算了,今天你来的巧啊,我本来在这里修整三天,再去拜访你的,我夫人请驿长帮忙,做了蟹酿橙,现在可是吃蟹的季节哦。”丁林爱吃蟹,大家都知道。

  “秋风凉,蟹脚痒。”温润笑着道:“肯定不止蟹酿橙一道菜。”

  “是,还有蟹黄豆腐,清蒸大闸蟹,秘籍双壳蟹,螃蟹冬粉煲。”

  两个人刚说到这里,小厮就敲门进来了:“老爷,夫人说,饭菜已经得了,可否现在就用?全蟹宴要搭配姜汁,以及热黄酒,免得吃多了着凉。”

  “嫂夫人蕙质兰心。”温润朝丁林竖了竖大拇指。

  “跟他们说,多谢夫人惦记,上菜吧,我跟如玉贤弟在书房用就行了。”丁林道:“多备一些姜汁兑黄酒,我们俩喝点儿。”

  黄酒不容易醉人,兑了姜汁只是因为螃蟹性寒,怕吃多了拉肚子。

  “是,老爷。”小厮下去了,就有人送来了饭菜。

  米饭竟然是黑白两色的长粒香米,这个可少见了。

  “这是她爱吃的米饭,我也挺爱吃,你吃吃看。”丁林跟温润坐在一起吃饭,俩人还说了说各自的家人。

  “我两个弟弟倒是不犯愁,可我那个妹妹啊,犯愁了。”温润吃到一半,想起妹妹就有些发蔫儿:“想给找个好亲事,可又怕看不好对方。”

  “你那个当闺女养的妹妹?”丁林见过小时候的王玫。

  “是啊。”丁林女儿都满地跑了,温润也不怕跟他提妹妹的事情:“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我认识的好像都差不多成亲有孩子了。”丁林摇了摇头:“我会留意的,你妹妹被你教的很好。”

  哪怕是丧母长女,也是个大家闺秀。

  他从温润那些字里行间听出来了,这小姑娘很有主见,还会组织人手给灾民捐东西,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子。

  “多麻烦一下嫂夫人了。”温润其实也没指望丁林怎么样,还得是指望他夫人。

  江南道御史的夫人,肯定消息灵通嘛。

  “那我夫人过几日,安顿好了就邀请妹妹去一趟。”丁林吃了一勺蟹黄豆腐:“我让人给王将军送了一份清蒸大闸蟹过去。”

  “我觉得,你要是送一份红烧肉过去,他会更高兴。”温润想起王珺说要吃肉的话,就忍不住笑了起来,打算晚上的宵夜吃点肉馅小馄饨吧,明天中午让人做点红烧肉给他吃。

  温润跟丁林吐槽聊天加吃饭的时候,王珺也没闲着。

  作者闲话:

  上元夜,花灯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