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318章 中秋节的皇赏

  “你是没抱着他们家孩子跳井,可你却直接杀了他们的人。”温润无奈的道:“这些文官们抱成一团,无非是觉得你这人杀戮太重,而且都不给任何人机会,那些贪官可能罪不至死,可你一来,甭管是贪了十万两银子的河道总督,还是贪了一万两银子的江阴县令,你都一刀切了!”

  一点机会都不给,一点活路都不留,这谁受得了?

  最主要的是,你是一个武将!

  而对方全都是文官,虽然有半个江南官场的文官支持你,可在朝堂上,他们的意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开了武将宰杀文官,却没有被问罪的先例。

  以后那帮武将都这么干,文官们的安全堪忧啊!

  这就是那帮人的意思。

  弄不死也搞不定你,就在大义上叽叽歪歪。

  “犯错就得抓,犯法就得杀!何况他们死有余辜,江南半壁都成了泽国,堤坝竟然使用泥沙夯土修筑,水一冲就散了!”王珺不服气的低声怒吼:“那是修筑堤坝吗?那是草菅人命!江南大水,多少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我不该杀他们吗?”

  他是见过灾民惨状的人,要不是他跟温润及时出手稳住了局面,百姓们几乎要到了易子而食的境地。

  要不然他也不会朝那些贪官污吏下黑手,他也不喜欢杀人,可是那帮人不该杀么?

  那被水冲垮的堤坝,槽烂的麻袋里裹着的是稻草和沙土,他看了都心寒:“跟着皇上打下来的万里江山,不能都毁在这帮子贪官蛀虫的手里!”

  温润赶紧堵住他的大嘴巴:“你少说两句,什么叫跟着皇上打下来的万里江山?这江山社稷,是先帝传给当今的,可不是你们打下来的。”

  这话说着怎么就那么“造反”呢?还是别说了。

  不过随后王珺就纳闷了:“以前我跟皇上通信,也没这么复杂啊?怎么这次还这么文雅了呢?皇上应该知道,我是个大老粗,这么文雅的内容,我肯定看不懂。”

  “应该是从写得信里头,看到了不同。”温润道:“这不是写给你看的东西,是写给我看的呢。”

  王珺连一首像样点的小诗都写不出来,何况是文雅一些的书信了。

  温润写的再直白,那也比王珺写的客气一些,毕竟那是皇帝,相当于总统的存在,总统还不能世袭罔替呢,皇帝那必须世袭罔替啊!

  “皇上知道是你写的信啦?”王珺有点惊讶:“这都能看出来?”

  明明是他写的信啊,虽然是抄写了一遍,但是里头的内容,他也看过了,跟他以前写的没什么不同。

  “你不懂。”温润难得给他捋顺了一下耳边的碎发:“皇上既然这么暗示了,咱们就这么办吧!”

  就算是没有什么皇权特许,他们也不会放任江南水灾继续恶化下去。

  有了皇上给他们撑腰,他们能放心大胆的去干了!

  温润跟王珺分别行动。

  王珺招募人手,扩充兵员,同时也是给一些军户人家,成了丁的男子一个活路,那就是入大营当兵卒。

  每个人都有十两银子的安家费,进了军营就有三套衣服,四双鞋子,一套被褥,都是新的那种。

  新兵入营头三天,都是吃的红烧肉,东坡肉,狮子头。

  第四天开始,一天两顿饭,中午有肉干或者是肉饼吃。

  最重要的是,一天到晚都有汤汤水水的喝,多数时候都是肉汤,不过偶尔有瓜菜汤、蛋汤等等。

  这些新兵训练了一个月,才敢正式让他们入了军营,分配给各个队伙。

  王珺忙着他自家的事情,温润这边也没闲着。

  首先他去了府城书院,马上就要中秋节了,弟弟们要在中秋之后,北上京城,他们要在京城过年,然后参加会试。

  如果考中了,当然皆大欢喜。

  考不中也无所谓了,他们家心态非常的平和。

  但是这个时候,这帮学子们,还能不能安心北上,可就未必了。

  他到了府城书院,果然如此!

  吕山长嘴巴上都起了燎泡:“你怎么有空来了?驿站那边闹腾完了?”

  “你怎么知道?”温润有些吃惊。

  “这么热闹的事情,我要是不知道,那可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吕山长请他落座:“有什么事情我能帮上忙的,尽管说,你们的事情我都听说了,王将军做得对!”

  这位吕松吕山长,虽然是名士出身,又当了山长,可这脾气呀,还是不减当年,依然是热血,毛头小子一样。

  “先别说他了,这眼看着就八月十五了,秋收咱们这里也没什么可收的,百姓们都在指望衙门的赈济填饱肚子,堤坝上的河工们,也指着那点活儿,挣足了银钱,养家糊口过冬呢。”温润道:“灾民回去了,可乡村里还是缺衣少食,缺医少药,不知道书院里学子们,学得怎么样?”

  “他们学的挺好,起码会看药包发放防瘟疫的草药了。”吕山长道:“还会简单的包扎,止血和裹伤。”

  “那就好,让他们组织一下人手,下乡去走访。”温润道:“看看那些粮食啊,银子铜板的,到没到乡亲们的手里头?乡亲们还缺什么东西没有?现在他们有粮食,有盐巴,发了腊肉下去,秋天了,一些野菜和水菜也能吃了。”

  其实,温润想让大家腌制一些菜,过冬的时候,也是个吃食。

  吕山长想了想:“我这就安排人手,尤其是咱们一些学子的家乡,让他们都回去看看吧,这不看是不行了,都担心呢。”

  “是啊!”温润道:“让他们回去看看,都是当地的人,万一有人阳奉阴违,乡亲们也会跟他们说的,到时候,他们回来就找知府大人去。”

  “你这是?”吕山长皱了皱眉:“怕有人阳奉阴违?还敢贪污?”

  “那是必须要贪污啊!”温润笑了:“什么村长啊,族长啊,那万一有了私心,这家扣点儿,那家扣点儿,他们家不就肥了么?乡亲们也不认识字,不知道朝廷发下的榜文上,每家每户能得多少粮食的赈济,学子们不同,他们都是心思澄清的读书人,读书识字明事理啊!”

  这些学子归乡,就好比是民间监察的人。

  谁有个什么,他们立刻就能知道!

  这也是为什么,温润让各个衙门都放出来榜文,上头说了,每一家每一户该领多少银米。

  “去京城会试的举子,也要熟读那些榜文,以后到了京城,如果有人问起来,记得告诉他们,我们这边安置的各种方案。”温润道:“如今京中,也不太平,江南水患,赈灾的钦差大臣那样子,让我们的学子小心一些吧。”

  “我明白。”吕山长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读书人,他知道这个时候,朝中的事情,肯定相当的复杂。

  吕山长叫了十几个举子,这是永清府要去赶考的所有举子。

  包括温润的两个弟弟在内。

  吕山长叮嘱他们一番,过了八月十五,就要他们北上备考。

  “放心吧,到了京城,有人接待你们。”温润道:“他们俩的一个哥哥,在京城那里,因为每年赶考的人很多,尤其是大比之年,会试的时候,天下举子,汇聚京城,那客栈的价格可是很贵的哦,而且未必能找到安静的住处,早在半年前,我就让人送信去京城安排了,你们到了有人照顾你们。”

  许攸在京城买了一栋宅子,但是温润委托他在京城买了一栋大宅子,紧挨着许攸的那栋宅子,用来安置这些赶考的举子们。

  王珺也委托了刘老妖多多注意下那里,那里是闹中取静的地段。

  并且雇佣了两户人家,负责洗洗涮涮和做饭,打扫卫生什么的。

  还给那栋宅子一些银钱,用来购买口粮和食材,让所有去赶考的举子,不用操心别的,只管一心读书赶考即可。

  “多谢温雅士。”所有人都深深地一鞠躬。

  温润给他们安排的很好,他们虽然是举人,但是会试去京城,未必能真的如愿以偿,而且在会试之前,吃住都很不方便。

  人生地不熟且不说,就这南北方之间的差异,就够他们闹心的了。

  再住在闹哄哄的客栈里,哪还有心思温习功课啊?

  如今温润都给他们安排好了,他们当然是感激的啦!

  而这些举子里,有来自莲花私塾的几个人,更是十分开心。

  这是他们的山长!

  “嗯,回去准备一下,过了中秋节,就在书院集合,然后北上吧。”温润其实是想两个弟弟了,来看看他们,以及他的学生们。

  “可是,温雅士,我们还要回家乡去看看情况,这水患让我们挂心家乡父老。”

  “是啊,我们想回去看看。”

  “我家比较远。”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了一下自己的事情,他们需要一点时间。

  “好,大家可以在……嗯,在家过中秋节,过了中秋节,我只给大家三天的时间,八月十八,尽量都回来吧,八月二十,包的客船就会从码头离开,北上备考。”温润盘算了一下时间:“过了八月十九的晚上,那你只能一个人,自费去京城会试了。”

  承包的客船,都是温润出的银子。

  其实倒是没多少钱,就是温润想让他们走的快一些好一些。

  因为走水路快不说,他们都是江南土生土长的人,走水路没有问题的,还能挺舒坦。

  “是!”众位要会试的举子都明白了温润的意思,不由得高兴地应了一声。

  温润也笑了笑:“大家不用那么紧张,要回去过节了,高兴一些。”

  中秋节,是一个丰收的节日,可是在这会儿,却是个颗粒无收的日子。

  最后还是各个豪门大户的太太夫人们,集体捐赠了一批食材,争取让每家每户都能在中秋节的晚上,吃上一盘月饼。

  馅儿都不一样,五仁的,枣泥的,咸蛋黄的……。

  但好歹是那么一个意思,在八月十三的时候,发了下去,水灾比较严重的几个县,更是将东西一刻不停的分了下去。

  温润在八月十三的晚上,才回到将军府。

  结果刚回来睡了个好觉,第二天,中秋节的皇赏,来了江南,送给镇抚将军。

  送来的赏赐,无非是一些时令礼物,比如说一八宝攒盒的宫廷月饼,浙江府进贡的金华火腿,这就给了十个之多,拉了一车来!

  赏银千两,绫罗绸缎各有两匹,更有一百斤的棉花,很是接地气的赏赐。

  这都出自内务府的库房,大气之中透着精致和低调的奢华。

  皇上亲自赏赐的东西,只有一样,也很简单,是一包茶叶!

  还记得君山银针吗?

  这次赏给他们的是二斤君山银针,还是最好的那种“贡尖”。

  来送赏赐的人还是刘老妖,他依然是来去匆匆,但是跟王珺说了:“整个宫里啊,就这么二十斤的贡尖,皇上谁都没给,就独独给了你二斤,你小子,细细品尝啊!”

  “知道了,麻烦你了。”王珺对这个赏赐,其实有点一头雾水。

  可是刘老妖的到来,同样给了他底气,毕竟这代表了皇帝对他的信任和亲近,他在江南,虽然不在朝中,可也能说一声“简在帝心”了。

  “不麻烦,我这千里迢迢的跑了两次江南。”刘老妖晃了晃自己那双大爪子:“头一次来,你们这里乱糟糟,我也不敢耽误工夫,这会儿没事了,你是不是招待招待我啊?别的不说,在江南大营那几年,哥儿几个可不敢放肆,这江南如此美好,啥都没玩过,也没吃过,跟了皇上北归之后,也没机会来这边,上次来了有正事,这次是皇赏,我讨了这个差事,你可得好好招待招待我啊!这几个兄弟也都是跟着我一起来送皇赏的,可不能让我们回去之后,跟其他人闲磕牙,说你这做兄弟的不地道啊!”

  “对啊!王珺,你这都镇抚将军了,怎么着,也得给哥儿几个安排安排啊!”其他人跟着起哄。

  这些人都是跟王珺在江南大营里待过的,且都是跟刘老妖差不多的出身,大帅身边的能耐人。

  作者闲话:

  对不起,忘了定时了,这就直接发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