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316章 刘老妖

  一个是运送银子不方便,另外一个就是银票便捷一些。

  上百万两银子的银票,说实话,把所有人都给镇住了。

  “这么多、这么多的银子?”江南总督也算是封疆大吏,高官显贵了,陆岑本人也是富豪之家出来的读书人。

  可是上百万两银子,他也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银票。

  “都是他们贪污的,江南之地,河道治理银子可不少。”王珺咬牙切齿的道:“这才二年不到,两次河道银子,这帮家伙就贪污了这么多。以前高总督在的时候,还不敢贪太多,自打高总督调任回京之后,他们就大胆了,一份银子都没用在河堤上!”

  往年贪污的其实也不少,不过是没在堤坝上贪污,因为怕被高总督收拾啊!

  现在高总督走了,平时高总督修缮维护过的那些堤坝,都很结实,他们就想着,一二年、三五年的没问题。

  于是,这就没用在河堤上,谁知道今年倒霉,涨水了。

  他们跑出来的太着急,能带走一点金银细软就不错了,那些贪污来的银子,都是官银!

  没办法带走,带走也太现眼了。

  而且也没什么安全的地方方银子。

  就没带!

  反正全城人都跑路了,他们的家又是高墙大院的,大门二门三门的统统上锁,谁敢去偷盗,日后肯定会追究。

  就以他们在本地的“威名”,小偷小摸什么的根本不敢上门,那些大盗们也敢招惹官府。

  最后便宜了王珺。

  被这家伙派人全给翻出来了。

  别人没办法,没胆量,官兵可不管那个。

  带回来的不止是银票,还有一些房屋地契等等,光是各种铺子就上千个。

  这帮人的出身,大家多少都知道一点儿,在同一个区域里为官,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比如说那位皮县令,是个江南土财主家的孩子;而那个县尉,就是个泼皮无赖出身,基本上是没什么文化修养的那种。

  还有那个巡抚,倒是个好出身,可惜,人太贪婪了,家里就算是条件好,也满足不了他贪婪的胃口,朝治河银子伸手。

  可不管是哪一个,什么出身,都不是那种家财万贯类型,当一辈子的官儿,算上他们父辈,干一辈子,也攒不下这么多的家财。

  哪怕是他们娶了富商的女儿,也没这么多陪嫁!

  谁家要是陪嫁这么多嫁妆,那可真的要倾家荡产了,何况正室的嫁妆清单,都是要在衙门里备案,以待查验,也是变相的保护了女子私人财产的一种手段。

  不过只限于正室,哪怕是续弦也是如此。

  如果是什么小妾扶正之类的,那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到时候一查就能查出来。

  他们想抵赖,也抵赖不了。

  “杀得好,该杀!”听了王珺的说辞,陆岑总督气的都哆嗦了:“这是拿万千百姓的命在贪污啊!”

  哪怕是稍微修一修堤坝,也不至于大水来的时候,这么狼狈。

  “这些银子,都是登记在册,册子在我这里。”温润道:“银子,我交给诸位大人们,大家赶紧的行动起来,趁着朝廷的决定还没下来,没人给我们指手画脚,我们先把能办的事情都办了,哪怕最后我们……但我们也问心无愧。”

  温润说的都有些哽咽了。

  其他人也面色戚戚然,他们都明白,王将军跟温雅士这么做,是将大部分责任都抗了下来,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因为不论是去起脏银,还是杀贪官,这俩人一直都是带人在办,没让他们动手更没带他们的人。

  “你放心,本总督多少都能保下你们的性命,你的弟弟跟学生,前途无忧。”陆岑总督能这么说,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了。

  温润也不跟他计较别的,这个时候,赈灾最重要。

  分了一下钱财,该拨款的拨款,该给粮食的给粮食。

  另外就是购买各种构建堤坝的材料,其中最贵的就是石料,有了石料才能修个坚固耐用的堤坝。

  如果一个堤坝都是石头垒成的,估计十年八年的不修一次,也没问题。

  但如果一个地方,十年八年的都不用修一次堤坝,当官的怎么搂钱啊?

  就算是清官儿,可是十年八年的都不能在朝廷那里冒一次水花儿,很容易被遗忘。

  且如果要政绩的话,在河道上,就没政绩可做了。

  温润明白这里头的弯弯绕,所以他也不起高调,也没说非得采买石砖垒堤坝。

  王珺不明白这里的事情,他只给银票,每个人领了银票,就签字盖章,证明银票他领走了,采购了堤坝材料。

  这钱是烫手的,谁也不敢贪污,哪怕一两银子。

  交接银票的时候,当场有七八个人过目,然后做证。

  这是温润想出来的办法,不求事情圆润如意,只求无愧于心。

  而这些东西,最后都是王珺收着,也是让他守着的意思,这里的人,只有他有随身的亲卫,整整三百人。

  梁二累得够呛,休息了两天才缓过来。

  温润让人将军中的粮草都清点了出来,送到了即将开工的河堤上,好大一堆粮食,还有药材,以及盐巴等物,作为给河工们吃喝之用,这一点,就为王珺赢得了无数清官的赞誉!

  因为百姓们看到了吃的就知道朝廷的赈济真的来了,招工的时候,也容易一些。

  王珺带人巡视各处灾民安置点,三天才完事,处理了很多琐碎的杂事,同时也抓了不少人,都不是什么善良之辈,偷东西的还好,更有抢劫的,还有强暴的,王珺的做法就是问清楚了的确不是好人之后,一概砍头!

  杀了个人头滚滚,治安瞬间好的几乎是夜不闭户。

  他刚回到温润他们这边的驿站,洗漱更衣之后,还没等吃饭呢,就接到了京城来人。

  这是一队人马,背上插着旌旗,骑着三十多匹马,一人双骑,且旌旗是明黄色的底,说明这是皇差。

  其次是这样的配置,是快马加鞭过来的,而且肯定传的是皇命啊!

  八百里加急传过来的,众人知道,这是京城对此次事件的处理结果。

  领头的人下了马,就朝所有人喊了一句:“王珺呢?”

  “在!”王珺站了出来。

  对方来的很急,风尘仆仆的样子,头上裹着轻纱,这是为了防止蚊虫扑面,也是为了遮挡风沙。

  这个时候,他们脑袋上裹着的轻纱都没有拿下来,外人看不到他们的长相。

  “扶老子一下,特么的为了你这个家伙,老子从京城一路赶到了这里,水路陆路轮番来,大腿里子都磨破了。”这人一开口,一股熟悉的味道,对着王珺毫不客气的就开口:“可累死老子了。”

  “刘侍卫长?”王珺还很惊讶,赶紧跑过来,将人扶下了马:“你怎么来了?”

  “别人来不合适,皇上也不放心。”这位下了马,终于摘下了脸上的轻纱:“这地方我来过,找的道路。”

  众人一看,这是认识啊!

  认识就好办了,起码脸熟。

  “这是江南总督陆岑,这位是永清巡抚……。”王珺给他介绍了一下诸位大人,然后指着坐在那里大呲呲的人:“这位是皇上在江南当大帅的时候,贴身的侍卫长,现在是个大内侍卫吧?”

  “三品侍卫。”这位用喝酒的姿势,灌了一大碗茶。

  这大碗茶,还是温润让人给他们倒的呢。

  因为他们看起来就是很缺水的样子。

  而三品侍卫是侍卫里的最高级别。

  三品侍卫属于一等侍卫,也称“头等侍卫”。

  是贴身侍奉在皇帝身边的那种侍卫,因为皇帝的安全非常重要,能在皇帝身边伺候还带着刀剑这样的兵器,那等于皇帝是将性命安危都托付给他了,非心腹之人,绝对不会当上大内侍卫,而非皇帝信任的人,绝对不会当上三品侍卫,贴身保护皇上,可以说,皇帝宠幸嫔妃的时候,这贴身侍卫就是在卧房门**着,嗯,顺道可以听一听皇帝的墙角。

  这种侍卫,就连朝中的阁臣都不敢轻易的得罪。

  指不定什么时候,这样的人,顺口说两句话,皇上就会多想一些。

  当官的,尤其是京官,最怕皇上多想,多琢磨,有的时候,会节外生枝。

  “皇上给了什么安排?我是降职还是撤职?查办还是押解回京?”王珺笑着道:“我知道我做的事情小不了,能派你黑手刘老妖来,是怕我不服管教吧?放心,我都听大帅、不是,都听皇上的,认打认罚。”

  “你还认打认罚?”黑手,是刘老妖的外号,这人不管是干什么,都下得去黑手,当年在大营里头,有人看不惯还是三皇子的皇上,一来就划地盘,还带着家眷在军营里生活。

  还有的是其他皇子安插进来的人,地位虽然不高,可癞蛤蟆趴在脚背上,不咬人就恶心人。

  就是这刘老妖,亲自出手,在军营里啊,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将他们打了个人仰马翻。

  当时江南大将军就想收他做个先锋,或者是左右护翼的将军。

  可惜,这人不干,他就守着三皇子,或者说,是效忠这么一个人。

  刘老妖大名叫什么?不知道。

  刘老妖出身怎么样?不知道。

  刘老妖的家里人呢?还是不知道。

  这人就像是个三无产品一样,出身神神秘秘,办的什么差事,也是神神秘秘,他轻易不会出现,一出现就代表了皇上。

  基本上是说一不二。

  “是,认打认罚。”王珺态度摆在这里,希望可以减轻一点追责。

  “你知道你这次闹出来的事情有多大吗?”刘老妖又灌了一大碗的茶水,这次的茶水温度有一点点热,但是喝下去很舒服:“皇上为了这件事情,连后宫都不去了,在乾清宫待了三天,重臣闹腾的都快要把宫殿的房顶给掀开了!你付得起这样的代价吗?你认打认罚,你能扛得住吗?杀了江南半个官场的官员,虽然他们都该杀,可你把他们抓了,交给朝廷处理,不行吗?”

  “不行!”谁知道王珺摇了摇头:“刘黑手,你知道他们贪污了多少银子吗?朝廷这两年,给江南道多少修缮河道的银子?他们就贪污了五百万两之多!其中就算是从别的地方搂的银子,那起码也得三百万两是来自河道!要是治理的好,我什么也不说,请客吃饭,我花得起这个钱,我花的开心!可是他们呢?这二年就没有修缮哪怕一次河堤,那几个没冲垮的堤坝,还是托了人家高总督的福,那才是一个做事实在的好官!他在的时候,谁都不敢弄虚作假,也不敢贪污的太多,因为那是个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好坏,谁也不敢在河道上糊弄他。现在呢,河道总督才升任不到二年,贪污了多少银子?你知道吗?在他们家的地窖里,挖出来整整五十万两官银!要是光凭他那个职位,就是给朝廷当长工,当一百年他也挣不到这么多银子,都是足金足两的雪花银,户部发放的五十两一个的银元宝。”

  官银,这可不是一般的银子。

  本朝初期,钱币混乱,银贱钱贵,私营典当、钱庄操纵货币兑换,从中渔利。

  为了理顺经济秩序,朝廷在各省设立“官银号”,也就是连城钱庄,统一货币,调节钱价。

  官银一般都是出自官府的银库,足金足两的雪花银。

  官银统一都是完整的银锭,通常制成元宝样式。

  普通的银子流通,通常都以铜板和碎银子为主。

  使用者也不同。

  官银刻有相应的字样或图案,只有官方能够使用,在官银支出给各地和个人之后,会将官银溶成民间用的银锭子样式,或者剪成碎银子。

  而普通银子是民间百姓、私人组织及官员进行使用。

  用途更不同,官银的主要用途在军饷、官薪、宫用、各地建设、赈灾等支出。

  普通银子是作为日常货币使用。

  官银轻易不会在市面上流通,一流通势必会引起注意,这也是为什么,王珺一个劲儿的逼问那些贪官污吏们,银子在哪儿。

  因为他知道,这帮人没把银子花出去!

  每个朝代对官银的管制都不一样,但法律都差不多,市场上都不准流通官银,一但被发现不是蹲监狱就是直接被杀头。

  作者闲话:

  2023年二月的第一天,求推荐和打赏,Thanks♪(・ω・)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