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307章 沁园春·雪

  要不是遇到了好心人,就眼前这群官员,一个个火急火燎就惦记着水患和灾民,谁会搭理自己家的老管家?

  又有谁会给传口信?

  想到这里,陆岑总督就来气,毕竟这队伍里,有他的妻子和儿女。

  “这个只是意外,意外嘛。”康斯这位钦差大臣还不高兴呢,这都啰哩叭嗦多长时间了?咋还没完事呢?

  他都表现得这么明显了,还看不出来吗?什么眼神儿啊?

  还当官的呢,这么不会体察上意的么?

  他们说的不累,爷装的都累了。

  他耍无赖,谁敢拿他怎么样呢?

  而且这会儿也下午了,该吃饭了。

  驿站里的驿卒已经开始往这边搬桌子了,厨房那里,钦差大人自己带的师傅已经在伙房那里煎炒烹炸啦。

  虽然是在江南,但是做的却是地道的京菜,毕竟这边的厨师,没有!

  原来要求的什么做江南菜地道的师傅啊,漂亮好看的美婢啊,一个都没有。

  要吃饭了,当然不能谈正事了,陆岑总督道:“几位就在这里吃午饭吧,外面的也有人摆饭。”

  总不能让人饿着吧?

  “我们在厢房那里吃晚饭。”不等其他人表态,王珺已经开口了:“人多,这里坐不下。”

  其实是不想跟他们一起吃。

  当兵的都习惯了,吃饭的时候,不说狼吞虎咽,可也绝对不会斯斯文文。

  在家和在军中,身边都是自己人,温润也不会嫌弃王珺的吃相如何,可是在外人面前,王珺就懒得跟他们装了,干脆分开吃饭吧!

  “可以,东厢房那里有饭堂。”辛明大人知道王珺这个人的脾气,估计是懒得跟他们一群文人坐在一起吃晚饭,就赶紧打圆场:“今天晚上恐怕要在这里通宵了,大家都留在这里吃饭,吃过了饭……。”

  他想说,吃过了饭继续商议。

  结果钦差大人非常恶劣的截断了他说的话:“吃过了晚饭,本大人要休息!这可折腾死我了,非得要我趴在床上起不来,你们才满意吗?”

  康斯是真的不高兴了,这都什么人啊?还高官呢,就这巡抚的眼力见儿,在他手下干不到三天,就得被踢出去。

  现在么,他是真的佩服陆岑总督,这样没眼力见儿的属下,他得多糟心啊?

  “算了,今天吃过了晚饭就散了吧,明天早点来,本总督也看看这些东西。”陆岑总督看钦差大人的确是不想再谈论政务,何况他也的确是远道而来,水土不服也情有可原。

  再说也不能真的把人往死了累啊?

  有了他发话,其他人可是听了。

  不过上官留了他们所有人晚饭,大家就只好留下吃,王珺跟温润不用,俩人很从容的出了门。

  直奔东厢房那里,他们的亲卫都在那里,占据了整个东厢房呢。

  俩人从房间里出来,温润小声的问他:“你看到那个钦差大人了没?”

  “看到了。”王珺点头。

  “那你怎么不好奇?”温润自己好奇,可看他男人没好奇,就想知道为什么。

  “钦差大人?”王珺突然露出来不屑一顾的表情:“光看他那个管家行事,就能知道他这个老爷什么样了,来这里不是赈灾是游玩,且没一点儿样子!”

  那个钦差大人,坐没坐相,估计也没什么站相。

  肥头大耳,一看就不是个清官,也做不到勤政爱民,更不可能两袖清风。

  这就是王珺的看法。

  东厢房很大,整整七间打通了,六间作为食堂,把头的那一间做了伙房。

  其实他们来这里吃,是吃不好的,毕竟这里是给亲兵们做饭吃的地方,而且是驿站自己的厨子做的江南普通的家常菜。

  因为发了水的关系,这里的菜不多,可是鱼不少!

  大概是因为江里头的水多了,且暂时没有淹死的人,故而鱼也多了起来,虽然不让船只出码头了,可有的地方在水边也能下网捞鱼。

  这会儿就一桌一大盘子的红烧杂鱼,有巴掌大的鲫鱼,也有白票子的小鱼,还有两巴掌大的鲤鱼等等。

  然后是凉拌的水八仙,还打了一个蛋花汤。

  其实温润觉得,水八仙明显是凑盘子的,因为他们吃的是四菜一汤。

  还有一道菜是江南红烧肉,算是个大荤的菜了,主食是米饭,谁来都能吃到这么一份饭菜。

  再多的就没了。

  关键是,温润明明看到有人端了一大盆子的清蒸蟹粉狮子头去了正厅那边!

  “你吃亏了啊?跟着我出来,吃的就普通了。”温润用手肘怼了怼王珺,本来以王珺的身份地位和品级,在里头吃一样。

  “不跟他们一起吃,烦。”王珺给温润夹了一块红烧肉:“吃肉,不要总吃菜。”

  温润的饭碗里,凉拌的水八仙占了一半,不吃肉光吃菜,好吃吗?

  “你也吃吧。”温润吃了这块肉,说实话,味道还不错,就是太肥腻了点儿,他赶紧吃了几口菜,又吃了点鱼。

  吃过了晚饭,辛明大人的长随来跟他们不好意思的道:“大人说了,先散了吧,这钦差大人恐怕水土不服,要休息一晚上。”

  “好。”王珺点点头,就非常干脆的带着人走了。

  温润坐在马车里有些昏昏欲睡,今天没午睡,一直没消停,他有些累了。

  等到了地方,温润刚从车里出来,就愣了一下:“怎么是军中?”

  王珺带他回来了军营,这里虽然也能过夜,但是肯定不如家里舒服啊。

  “明日想来找我们,就来军中通报。”王珺将人扶下了马车:“洗把脸,擦一擦身体就休息吧。”

  这里洗澡有点麻烦,不过擦一擦还是能办到的,温润除了出点汗,身上还是很干净的,温润趁机洗了洗头发,还让王珺也洗了洗。

  俩人洗漱过后,头发很快就吹干了,这才在军中大帐里休息。

  第二天俩人有了经验,不管怎么办,先把早饭吃了!

  温润难得吃了两个大肉包子,有点干,还用豆浆漱了下,将嘴里的包子咽了下去,又喝了一杯沏的浓浓的茶。

  “吃不下去就别硬吃啊!”王珺看他吃的噎到,还要用豆浆往下咽,哭笑不得的劝他:“以往也没见你这么吃肉包子。”

  军中的肉包子,是成年男子拳头大,不过不是纯肉的,是八分肉,两份菜。

  就这,温润都嫌弃太腻了,但是军中的吃食就是如此,没有肉吃怎么有力气?

  而且军中的菜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咸。

  不吃够盐,怎么有力气呢?

  “我平日里也不吃这么多的,这不是一会儿还要去城西驿站吗?”温润好不容易吃的有点撑,就不动筷子了:“这一去又是一上午,光喝茶,还要去官房解手,不吃点咸的,我怕到时候饿得快。”

  “官房”就是驿站里的茅房。

  当然,驿站里的茅房那也是非常讲究的,用的都是厕床呢。

  相当于是古代的“卫生马桶”了,待遇很高的,跟民间的不可同日而语。

  到了城西驿站,跟昨天一样,大家排队进去,请见钦差大人,以及总督大人。

  不过,温润跟王珺一到,就被钦差大人的人告知:钦差大人身体有恙,今日不能谈什么政务了。

  然后又被陆岑总督派人请到了他的院子。

  比起昨天在正房那里接见众人,今天两位大人就在自己住的地方,接见了众人。

  所谓“入住”的地方,无非是一个单独的大院落,就像是住家一样的格局,不过只有一进而已。

  两位大人将整个驿站一分为二,除了前面大门那里作为门面的三层楼,其他的地方都“泾渭分明”!

  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

  而他们俩被陆岑总督派人请到了他临时设立的书房所在地,就是他院落里东边的堂屋。

  俩人一入这东面堂屋,第一眼见到的,只会是东面放着的大大的书架,隐约可见的有四书五经等读书人常用的书籍。

  北面地上一溜四张楠木大椅,椅子上放着椅垫和背旗。

  中有两张高几,几上各放有碗盏等物,还有两碟江南风格的点心。

  书架前放着的正是那云纹书案,案上的文房四宝子亦不必细说,案旁放着一童子槐下抱书大瓶,瓶里放着些许字画卷轴,进门脚处放着一高四角楠木架,加上放着精致的松柏盆栽。

  布置不可谓简单,但处处透着雅致。

  而总督大人正站在金丝楠木纹云书案旁,手执湖笔,正在一个奏折上奋笔疾书,也不知道在写什么。

  俩人不明所以,只好静候在旁,也没敢落座。

  不过这屋里头倒是凉爽得很,皆因高屋建瓴,南北通透。

  “来了?”写完了东西,陆岑总督才放下手里的毛笔,那是一支上好的红松狼毫毛笔:“坐下说吧,来人,上茶!”

  “谢大人。”俩人齐齐的道了谢,这才落座。

  这里是书房,进来的是个长随,长得五大三粗,给俩人上了两碗茶,还有一碟桃酥,一碟开口笑。

  温润惊讶于对方一个长随,长得虎背熊腰,比王珺都要大一圈儿。

  可能是看到温润惊讶的样子,虽然只是一闪而逝,可陆岑总督还是看在了眼里:“这是我的长随,也是我的奶兄弟,我俩都是东北人,长得比较粗野。”

  的确是,这屋里头四个人。

  陆岑总督跟王珺看起来就是武将的样子,而这个长随也是如此,唯有温润,长得修长又有点纤细,一看就是个弱不禁风的文弱书生。

  “没,在下其实也很喜欢东北的,也欣喜能见到东北人……。”温润说的有点哽咽,前世,他也是个东北人啊。

  “哦?”陆岑总督什么人啊?经历的事情不要太多,人都精明如妖一般:“温雅士对东北也感兴趣?”

  “当然!”温润想都没想就点头了:“尤其喜欢东北的冬天。”

  他记得前世的时候,东北的冬天,达到了零下五十多度,北极村那里整夜的极光飘荡,美不胜收。

  “东北的冬天,你喜欢冰雪?”陆岑总督笑着摸了摸胡须:“那里冬天可是很冷的,人都不出门,三九四九,棒打不走,太冷了,大家都只能在家里猫冬。”

  这里是江南塞北交叉的地方,故而这气候也有刮风下雪,却不如东北那么大。

  “冰雪也有冰雪之美。”温润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好句子啊!”陆岑总督顿时眼睛就亮了:“可有下文?”

  “有!”温润一咬牙,剽了就剽了吧,希望那位老人家别介意。

  “写来看看!”陆岑总督平时最爱的就是赞美家乡了。

  尽管在很多的地方为官过,可是他依然觉得老家最美。

  温润告罪一声,提笔就在案子侧面,铺开的宣纸上写了起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好诗词!”陆岑总督看的很是激动:“可有名字?”

  温润道:“有,名为《沁园春·雪》,因为是想到了冰雪,有感而发,另外,冬日过后便是春天。”

  陆岑总督点点头:“不错,不错!”

  温润说的这句话,隐含期待,如今水患未平,灾民需要赈济,犹如凛冬一般,可是只要他们努力赈灾,这灾情早晚会过去,就像是冰雪再寒冷,春天总会到来。

  “好文采!”陆岑总督颔首道:“以前只是听说温雅士的才名,如今亲眼得见,果然惊才绝艳!一首诗词写的荡气回肠,充满了豪情与霸气!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不放在眼里,成吉思汗也成了陪衬,好气魄。”

  温润心如雷鼓,这什么意思?这首诗词可是那位写的,能不充满豪情与霸气吗?

  “你若是个武将,本总督都怀疑你有不臣之心了。”陆岑总督笑着道:“幸好你是个文人。”

  温润:“呵呵……。”

  一身冷汗都出来了有木有!

  作者闲话:

  咳咳,江湖这里降温了,零下三十多度,虽然没有极限那种五十多度,但是也够呛,江湖已经好几天没出门了,太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