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272章 老家的琐事

  “你说点高兴地,咱们这正吃饭呢。”温润一边吃饭一边道:“家里的粮食都入了仓?”

  这是重点啊,古代粮食就是命。

  “入了仓,今年丰收,家里没啥负担,缴税粮的就那么些,都送去官府了,知县大人很高兴,对了,还有,温家庄没了,所有人都被发配边关了,不过又有一大群人入住了温家庄,那里现在改成了亲兵庄,据说住的都是亲兵们的家眷。”这一点,刘三儿很是兴奋的问他们:“是真的吗?”

  “是,不止是亲兵的家眷,还有军户们也都过去了。”王珺道:“可有什么不妥的吗?”

  “没有,没有!”刘三儿摇头:“现在亲兵庄那里已经捋顺了,他们有粮食,人又多,没人敢欺负他们,一个个厉害着呢。”

  那都是真的上过战场的人,有那么几个残疾了的老兵,是庄子里的村长和乡老。

  而且他们言行举止,都带着军伍上的气息。

  谁敢违背,直接军规处理,用军棍打人,是真的打啊。

  倒是成了永宁县的一景,很多人都尝试着跟他们接触。

  刘三儿道:“我们也接触了一下,他们来买粮食,村里多余的粮食都卖给他们了,价格合理,又送了一些杂粮做添头。”

  这是村长和乡老们的决定,好歹也是王珺的亲兵,手下的军户。

  “不错,不错。”王珺心里舒坦了:“以后他们还会在这里落地生根,多多接触,就知道,他们其实都很好的。”

  “是,是!”刘三儿点头:“哦,还有,今年的鸡鸭鹅什么的,都收了上来,咱们吃不完的话,可以送去一些。”

  “也好。”王珺想了想:“送去十头大肥猪,二十只羊,一百只鸡。”

  这些东西,足够分了。

  “送二十头大肥猪吧,他们人多。”温润提议:“羊送去五十口,鸡鸭鹅不管什么,都送去五百只,那里起码上百户,上千口子人,少了不够分。”

  “听你的。”王珺就这么一句话。

  他们回来的当天晚上,刘三儿就带着人去了亲兵庄。

  走了三天才到地方,赶紧卸了车子,紧赶慢赶的在大年三十的中午赶了回来。

  而温润跟王珺,在第二天就带着弟弟妹妹们,去了坟地,给家里人上坟烧纸。

  回来之后休息了半天,因为是去上坟的,故而当天下午就没出门,一直到第二天,他们才带着礼物,走遍了整个莲花坳的人家。

  礼物好说,主要是大家叙旧。

  莲花坳发展的很好,尤其是陆氏医馆,别说莲花坳了,就连十里八村儿都有名,来这里看病的人不少。

  温润给陆通神医带了十几支粗细不一的人参,大小不一的灵芝。

  “在府城如何啊?”陆通神医对温润很是热情,对王珺就有些陌生了。

  所以他跟温润聊天,王珺就是好奇地看着这里,这个医馆可够大的,药材也齐全。

  听麻老大他们说,这地方是个风水宝地,什么药材都有,上到珍贵的人参啊,虎骨的,下到最普通的车前草。

  “好啊,府城不错,你要是有时间,就去府城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住在我们家,将军府,肯定没人找你们的麻烦。”温润笑着道:“要是有机会,参加一下歌舞伎会,也不错。”

  “我看过歌舞伎会。”谁知道,这位竟然给了他一个意外的答案。

  “你看过?”温润瞪大了眼睛。

  “当年游逛天下的时候,看到过好几次。”陆通神医道:“其实也挺热闹的,就是看多了没什么意思。”

  “那倒是,不过自己上台就有意思了……。”温润跟他叽叽喳喳的说了自己跟王珺上台的事情,还说了那个文大才子。

  陆通神医摸着下巴道:“那赶明儿,我跟我媳妇儿也上去演奏一曲,你想个曲目出来。”

  “你俩只适合演奏一曲《笑傲江湖》。”温润顿时就想到了适合他们的曲目。

  这两口子,经历之传奇,配得上《笑傲江湖》这个曲子。

  琴箫合奏,绝对是琴瑟和鸣啊。

  “行啊,听说你家有几个歌舞伎,还有一个乐师?”陆通神医很是有点八卦的道:“你家那位,忍得了?”

  “忍不了也得忍。”温润小声的道:“这是王玫小姑娘买下来的人,就为了唱歌跳舞,弹奏琴弦。”

  陆通神医吧嗒嘴:“哦哦,那就没的说了。”

  王玫小姑娘,陆通神医是知道的,他女儿的好朋友,也是村子里不少小姑娘的大姐大。

  “现在就在家里招待村里的小闺女们,吹拉弹唱的可热闹了。”温润笑着道:“还有歌舞呢。”

  后院地方大,随着她们折腾。

  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小姑娘们都没见过,还有那些已经嫁人了的老女侠们,都凑到他们家去看热闹了。

  还有村里的大娘婶子们。

  他们在陆氏医馆吃了一顿药膳,下午就跑去张大爷家了。

  “去过杨家没有?”张大爷看着俩人来,很是高兴。

  “不用去老杨家的,当天晚上回来,就跑去杨大叔家啦!”温润笑着道:“我们就是来看看,家里这一年,多亏了大家的照顾。”

  温润哪怕是夏天搬家的,也是这么说。

  “都是自家的娃子,你们出息了,当然是村里的荣耀。”张大爷摸着胡子笑呵呵的道:“村子里现在日子过的好了,可我们都是苦哈哈,帮不上你们的忙,只能给你们看看老家。”

  “能看老家就不错了,这到底是咱们的根儿,就算我们当了一品大员,到时候告老还乡,还是要回来老家莲花坳的。”温润道:“去了外面才知道家里的好。”

  温润是有感而发。

  外头事儿多,操心劳力,还有就是总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对着他有敌意的家伙。

  参加个文会,总是要作死、哦,不是,作诗。

  在村里就不会,孩子们都跟着他学习呢。

  不会要求先生做个诗,填个词什么的。

  夫夫俩一直忙活到腊月二十九才消停。

  大年三十一大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温润开始写对联,又有人求福字儿,这么一写,半年没有回来的陌生感,立刻就没了。

  温润还跟他们道:“家里孩子都学会了,怎么不让孩子写?”

  “你写的话,会好一些,沾沾贵气!”杨大叔现在打扮的像个有钱人家的老爷,他家里如今也免了赋税,出了个秀才,接下来的二儿子三儿子,都会如此。

  所以他们家今年又买了车子和耕牛,还买了两房下人,总算是不再用老王家的啦。

  不过写春联还是指望温润。

  “这都写了七八个福字了,还要?”温润问张大爷。

  “要的,要的!”张大爷乐呵呵的道:“多给写两个。”

  忙活了一上午,终于写好了,其他人也都离开了,留给老王家一堆堆的礼物。

  都是自家的土特产,果干啊,鱼虾蟹干等等,还有一大篓子的大螃蟹。

  在家过年就是气氛好,孩子们进出老王家就跟回了自己家一样自然,后院里不少女眷,看着人家跳舞羡慕的不得了。

  跳舞的舞姬们,也觉得这样的观众,很不错,她们跳舞,还教大家伙儿跳呢,只是一点简单的舞步,众女眷们学的还挺开心呢。

  不过今天不行了,今天过年,大家都回家了。

  温润他们也要过年,舞姬们头一次在家里过年,有新衣服穿,画了新的妆容,还有新的首饰。

  几个舞姬彼此说说笑笑:“没想到将军府这么好。”

  “日子过得顺遂了。”

  “大小姐还说,过了年回去府城,还能在家里学绣花。”

  “聊什么呢?快点去后厨,阿珍姨炸好了肉丸子。”王玫小姑娘在旁边喊了一嗓子:“一人只能分三五个,去晚了就没啦!刚出锅的油炸丸子最好吃。”

  “是肉丸子,还是素丸子啊?”

  “我们不能吃太多的肉,会发胖,跳舞不好看。”

  王玫小姑娘摇了摇头:“不怕,该吃吃,该喝喝,胖了就胖了,咱们跳舞就给自己看,不给外人看。”

  胖不胖的,无所谓啦。

  六个舞姬都笑了出来:“我们要是不会跳舞了,怎么生活呢?”

  “怎么不能生活?以后跟着我学,量体裁衣,绣花缝补,厨艺也要会的,将来嫁个好人家,相夫教子,过一辈子,挺好。”王玫小姑娘打算的可长久了:“放心,以后你们都是自由人啦!”

  “我们不给您陪嫁吗?”舞姬们其实都觉得,以后会跟着小姐陪嫁。

  “不用了吧?等我嫁人,你们都多大了?”王玫小姑娘龇牙咧嘴:“趁着年轻赶紧嫁人,你看我哥的亲兵们如何?都是八九品的武官,小是小了点儿,但他们肯定会对你们好的,成亲了之后,家里就是你们的娘家,他们不敢对你们怎么样,将来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多好!”

  这几天,王玫小姑娘听的最多的就是这样的话,现在拿来跟舞姬们说,倒是说得很顺溜儿。

  倒是琴娘走了过来:“小姐以后千万不要说这些话,这都是成了亲的夫人们说的,你还没出阁,不要说这些,舞姬们的事情,自然有温老爷做主。”

  琴娘是个聪明人,她在这里这段时间,已经摸清楚了,家里谁说了算。

  两位男主人都是好人,既没有对她们动手动脚,也没有觊觎她们的美貌。

  反倒是一回家里就住进了后宅,每日陪伴的就是王家的大小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

  琴娘对此生活,十分满意。

  “哦哦,知道啦,琴娘,快点去吃炸丸子啦!”王玫小姑娘俏皮的吐了吐舌头,拉着舞姬里的一个年纪最小的,就跑去后厨了。

  阿珍姨的油炸丸子,可是一绝。

  一出锅,最好吃,虽然很烫,但是真的不错。

  不过阿珍姨怕她们吃着腻味,故而给她们预备了瓜菜汤:“喝点这个,一点油没放,解腻。”

  “哦哦,谢谢阿珍姨!”

  一群人端了汤水和丸子跑掉了,又来了一伙人,也是想吃炸丸子。

  温润都分到了一碗素丸子,还有一碗汤,这就算是中午吃的东西。

  王珺是一大碗的肉丸子,搭配瓜菜汤吃的很开心:“以前在家里的时候,最喜欢过年了,有好吃的啊!”

  “现在你天天都有好吃的,还惦记这些肉丸子?”温润哭笑不得:“家里做的清炖狮子头,晚上就能吃到了。”

  江南之地的狮子头才是一绝。

  当然,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葵花大斩肉”。

  等到晚上的时候,果然是饭菜丰富,大家坐在一起吃饭。

  吃过了晚饭,就凑到一起玩耍。

  六个舞姬在庭院里翩翩起舞。

  琴娘伴奏,本来是挺好的一个画面。

  结构王珺来了一句:“这么冷的天,跳的什么舞?穿么少,怪冷的,回来吧,要跳舞就在后头的暖和屋子里跳舞,或者你们一起玩耍也行,打个牌,看个叶子戏什么的,都可以。”

  温润也道:“就是,就是!”

  这过年都是冬天,她们虽然穿得厚,可是为了舞姿漂亮,也没穿着外面的大毛衣服,跳舞虽然一直在活动,可是抗寒却不太好。

  琴娘抿嘴一乐:“好好好,这就回去。”

  看来两位老爷,对她们,是真的不感兴趣。

  后头玩乐的东西很多,还有五子棋、双陆呢。

  玩了半宿,到了时间,大家就去伙房忙活了。

  温润摆了碗筷,弟弟妹妹们轮番出去放鞭炮,王珺去放烟火。

  老王家放了莲花坳头一个鞭炮和烟花,其他人家才开始放。

  王珺看着满天的烟火,拉着温润的手:“咱们以后年年都在一起过,月月都在一起,天天都在一起。”

  “是是是,天天都在一起。”温润给他拢了一下狐皮大氅:“回去吧,吃饭了。”

  年夜饭当然丰盛了。

  全家人聚到一起吃了个团圆饭,里头的清蒸螃蟹最让温润喜欢了。

  第二天就都躺在炕上补眠了……第三天,大年初二,有人回娘家啦!

  作者闲话:

  今天全身都不舒服,估计是要发热了,江湖尽量更新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