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237章 纠结的年(下)

  “哦,我知道了。”一听说,自己的表弟表妹,都那么小,而自己都十几岁了,舅舅成亲晚,生孩子也晚了一些,都是为了他。

  “嗯,你表妹别看是个小女孩子,却是个厉害的小女孩子,不喜欢花儿朵儿的,就爱舞枪弄棒,你表弟也是个从小就喜欢跑跑跳跳的孩子,你们要是认识了,肯定喜欢他!”陈镇笑着道:“等你去了京城,就知道了。”

  家里两个小魔王,可厉害了,就外甥这老实巴交的样子,肯定得俩小魔王的喜欢。

  “小女孩子呢。”陈旭乐了一下:“我的学生里,也有小女孩子,她们只需要认识字儿,会算术就行了,到时候出嫁,说出去也好听。”

  真正的私塾里,读书的小女孩子很少,出嫁的时候,说一声是知书达理的女孩子,好听一些。

  而且认识字儿,总比睁眼瞎强。

  “是啊,跟她母亲长得很像,咱们老陈家啊,几代都没有女孩子了,上一代那老贱人生的不算,这一代就她一个,好多人都眼珠子似的看着她呢。”陈镇笑着道:“不过她母亲说,不能出个将门虎女,起码要是一个大家闺秀。”

  提起儿女,他发现小外甥很喜欢听,就多说了一些,可是就那么点儿,他常年不在家,对儿女的事情,也知道的不多,相处的时间也少,说来说去,就是那么点事。

  不过陈旭没有拆台,只是多备了一份礼物。

  温润给孩子们放了假,然后带着家里人去采购年货。

  这一次,跟去的还有陈镇,他的人可不少,空着的马车也多一些。

  就连陆氏医馆的人都跟着一起去了:“这么多人,住在哪儿啊?”

  “住在悦来客栈。”陈镇道:“本侯爷包了那里。”

  “包客栈干什么?”温润莫名其妙,谁会无缘无故的承包客栈啊?

  “我带来的人,不止这些,还有不少亲兵没地方住,就住在客栈里,那个悦来客栈是个新开的,本候看着挺干净,就直接承包了,那些人是他们的第一个客人。”陈镇一摊手:“给的银钱足足的,他们每日也算是吃好喝好,喝好吃好了。”

  “那我们住过去?”温润看了看身后的人,可不少呢。

  “住过去吧,那里地方大,人手也够用,安全。”他现在对“安全”两个字很看重,好不容易找到了外甥跟云姨,他不想再出意外。

  “行!”温润点头。

  一伙人到了悦来客栈,温润才发现,这还真是一家新开的客栈。

  客栈的确是新开的,温润一看标志就乐了,这是鲁明的产业啊!

  进了里头,这里的确是很大,光是车马棚就有三个那么多,还有一个很大的露天车马停靠地。

  周围都是一股子新味儿。

  就是里头比较冷清,这里光是大通铺,就能住下五百人那么多,何况还有其他的房间。

  温润他们住进来之后,许家就派了人来,是许家的管家:“老太爷问呢,怎么来了不住在家里,住在了客栈?”

  温润就跟他解释了一下,然后道:“我去老太爷那里住,丢下他们也不合适,这次就不过去打扰了。”

  “那行,我回去跟老太爷说一声。”管家道:“要过年了,您这里有什么事情,就跟我们说。”

  “好,你们也是,有什么事情,别麻烦老太爷,跟我说,我来办,悠然兄不在家,我理应尽孝。”温润道:“家里看好了,我过几日去看看老太爷。”

  “是!”知道他过几日去看望老太爷,管家终于放心了,回去之后就说了,过几日来看望老太爷。

  许老太爷摸了摸胡子:“这孩子,家里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他还惦记我呢。”

  “温老爷是个有情有义的人。”管家道:“这次来,听说镇北侯也到了,县令大人都去了呢,估计是真的忙,而且温老爷也说了,带来咱们家也不合适,镇北侯早早地就承包了客栈,带着世子爷过来的,万一有个什么,怕咱们家沾边儿不好,再说,咱们跟人家侯爷也没什么交情。”

  其实主要是,连县太爷都没有请侯爷入住,他们家也请不起这样的大人物入住。

  温润好,他们家好,就可以了。

  温润在客栈入住了之后,当天晚上就吃到了正宗的京菜!

  冰糖肘子,葱爆羊肉,北疆烤鸭和拔丝鸡盒,汤品是鸭架子汤。

  甜品就是三不沾,还挺有意思的。

  “尝一尝这京中的菜色。”这里就是陈镇做东道,他亲自切了冰糖肘子,夹了一块连皮带肉的给陈旭:“尝一尝,这道菜,是家里跟来的厨子拿手的菜。”

  “好的。”陈旭点头,看了看殷切盼望他的陈镇,温润暗地里推了推他:“叫人啊。”

  “谢谢舅舅。”陈旭说完,就低头吃了起来。

  陈镇满脸高兴的样子:“好,乖!”

  陈旭很少叫他舅舅,尤其是当着众人的面儿。

  陈镇看了看温润,这个人在外甥的心里,很重要啊。

  吃过了一顿京菜,大家都觉得味道不错,就是有点重口,北方人吃咸的多,虽然有冰糖肘子,但咸味占上风,值有点冰糖的甜味儿而已。

  温润晚上睡得不太安稳,第一个是认床,第二就是他吃的有点咸,起来去了放了两次水,喝了一大壶温开水。

  第二天吃饭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对莲子粥情有独钟,缺水啊!

  温润低头闷笑,赶紧吃饭,吃过了早饭就上街了,需要采购的东西,大家都分头行动,这是陈镇头一次看到采购年货,都有清单,购买的时候,还因为要的多,价格也能压一压,还还价儿。

  陈旭跟着温润,俩人采购的清单,有很多重合的地方,比如笔墨纸砚,比如一些香料,这是放在砚台里的东西,因为墨是臭的,放一点香料进去,会好一些。

  另外,这样的香料,也能防止蠹虫。

  陈镇在一边看的稀奇,陈旭却买的认真,尤其是给孩子们挑选小礼物的时候,他特别清点了数量。

  买的东西不是最贵的,可都很贴心。

  而且陈镇还买了一个土布做成的老虎枕头,顺手就塞给了陈镇。

  “给我的?”陈镇惊讶了,这老虎枕头要价只有五十文,在旁人看来是很贵的啦,谁家还不会做个枕头啊?

  可是这老虎枕头做的针脚细密,据说里头是塞满了谷子,枕着实诚且没动静。

  “看您夜里睡觉睡得不太安稳,可能是枕头不习惯吧?”陈旭认真地看着这个舅舅:“这个给你,试一下?我的枕头就是这样的,很好枕。”

  “好,好,舅舅一定试一试。”抱着外甥给买的枕头就不撒手了。

  陈旭还给她买了一根金子打造的发簪,有点俗气,但是陈旭觉得,金子值钱啊,这个拿去送给舅母,挺好的!

  温润采购了一大堆的东西,然后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回去了。

  过了三天,又来了县城,这次是去给长辈们送礼,都知道他们家出了个滇南王世子的事情,众人难免问的仔细了一些,温润也没瞒着,他巴不得大家忘掉他花了一万两黄金买凶杀回去的事情呢。

  滇南王世子好啊!

  一听就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话题。

  温润走了一圈儿,几乎说的口干舌燥,回去的时候,感觉嘴皮子都薄了点儿。

  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的日子。

  温润让两个弟弟轮流祭灶嘛,刚把灶王爷送上天,就来了客人。

  一队人马护送两辆马车,来了莲花坳,停在了老王家的大门前。

  “东家,来人说,他们是镇北侯府的家眷。”刘三儿大声的喊温润:“来找镇北侯的,是一个富贵太太和两个孩子。护送的人咱们认识,是镇北侯的那些亲兵。”

  “啥?”温润皱眉了:“这个时候来了?”

  “是,已经到了门口。”刘三儿道:“我还让人去通知了镇北侯。”

  “去看看吧。”温润只能放下手里的事情,跑去看是个什么情况。

  来的的确是镇北侯的夫人和一双儿女。

  镇北侯夫人是一身简单的平常装束,紫萼的襦裙,披着一银灰色的狐皮大氅,带着帽兜,看不到脸,但是身形非常婀娜。

  领着一小姑娘,一个小男孩儿,站在那里,看着镇北侯。

  陈镇无奈的笑着道:“怎么带着孩子来了?我说过了,年后回去的。”

  “听说找到了云姨跟小外甥,我这高兴的,反正你也不回来过年,我们娘三个来找你,顺便看看外甥,他……他还好么?”女人说话很动听,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很好,一会儿就能见到了,先进来再说。”他干脆带着妻儿进了客院。

  温润随后就到了,其实也是跟着前后脚的事儿。

  到了客院的会客厅,两下见面了之后,温润就告辞了,人家女眷来了,他见个面可以,行个礼就行了,问好完事就该走人了,谁会在这里多待啊?

  随后他就让陈旭过去了。

  不知道说了什么,反正从此之后,陈旭屁股后头多了一个小尾巴,那是他小表弟。

  护送侯夫人来的时候,云姨的丈夫陈强,跟儿子陈诚也来了。

  如今一家三口在团聚呢。

  温润只好自己去了后头的伙房,吩咐他们做多点菜,要有江南的特色。

  江南的特色,无非是腌笃鲜和排骨莲藕汤,还有竹荪炒肉片和西湖醋鱼。

  搭配的炒时蔬,清淡又下饭,因为一路上舟车劳顿,侯夫人也没有什么胃口,这清淡的饮食,正好合了她的胃口。

  两个孩子没吃过江南菜,对藕片情有独钟。

  于是第二天,就有了莲子粥,糯米藕,竹笋炒肉丝,酸笋鸭子等等。

  不过第二天,云姨就跟温润说了:“我过了年,可能要跟着他们去北边了。”

  “不是跟着他们去北边儿。”温润笑着道:“是跟着家里人回家啦,恭喜您了。”

  “谢谢老爷这几年的照顾。”云姨笑着道:“别的话我不说了,我看后头的阿珍不错,让她当个管家娘子吧,她丈夫儿子都在这里,跑不了,对您也能忠心,以后除非是忠心耿耿之辈,否则不要托付后院,你这家里本来就没内眷可言。”

  “知道了。”温润点头:“以后这管家娘子是没有了,管家倒是可以有,我打算让刘三儿来当管家。”

  “他不行。”云姨摇头:“他见识有限,不适合做管家,你另外找一个吧,你家日后一定会飞黄腾达的,这管家是一府的门面,要是找不好,可不行,刘三儿能给你这里当个管事的,守家在地的那种。”

  “好吧。”听人劝,吃饱饭。

  温润为了吃饱饭,就听人劝了。

  他特意拿了身契给云姨:“您自己去办理吧,我在这里留了条子,消了户籍,您还是您。”

  “谢谢老爷。”云姨唯一的担心的就是这卖身契。

  这是她的弱点,拿回来了,就好办了。

  温润送走了云姨,回头看了看自己弄来的东西,其实也不少了,足够过年用了。

  第二天带着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去给长辈们上了坟,祭奠了一番,又告诉他们,王珺现在出息了,都跑京城去了,不过明年会回来的,一定会!

  上过了坟,家里开始准备过年了。

  就是比较纠结,因为今年过年,没有王珺在家,却有不同的人在家,北地过年跟南方不一样,侯夫人跟云姨暂时给老王家当起了管家婆,后院都归她们管了。

  温润只管带着一群小孩儿玩,这次还加了陈镇,俩人其实是陪衬,主要是陈旭带着几个小孩儿玩,两个弟弟跟着凑热闹,一群人玩个老鹰捉小鸡,都能闹腾的满院子笑声荡漾。

  等到除夕的时候,更是热闹,侯夫人不止带了人过来,还有礼物,还有京里头才有的各色烟花。

  放在天上特别好看,连现成的烟花都给压了下去。

  这一年除夕夜,莲花坳的烟花盛景,成了一个美谈。

  吃年夜饭的时候更热闹了,一大群人,加上一群孩子,闹腾的都快要翻天了。

  而远在京城里的王珺,过年的时候,吃了一顿大餐!

  作者闲话:

  补昨天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