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223章 麻烦不断了

  老王家就算是晚上,也是点了很多灯笼的,在雪夜里,这光芒更亮了。

  几个老卒跟几个黑衣人打成了一团,而且被人压制住了,眼看这就要落于下风,要受伤了。

  温润大喊一声:“住手!”

  他这么冷不丁的喊了一嗓子,那帮人果然手上一顿,老卒们趁机退了出来,护在了温润的身前。

  “你们是什么人?到底要干什么?”温润厉声喝问:“我这里是王家,乃是五品千户的官邸,你们想清楚了,这个时候,鬼鬼祟祟的闯入这里,该当何罪?”

  几个人面面相觑了一下,其中一个人开了口,声音有些沙哑:“这里是不是收养了三个孩子?”

  温润皱眉,摇头了:“没有。”

  “没有?”

  “我们王家有自己的孩子,男孩儿女孩儿都有,收养孩子?说什么傻话?”温润正色道:“你们也不要再来了,走吧,念在你们没有伤到我们的人,放你们一马!”

  “头儿,他说的能算数吗?”其中一个人不服气的道:“这里是王珺的家!”

  “王珺的家怎么了?”温润叉腰:“王珺的家就该死啊?你们还讲不讲理了?而且你们逻辑有问题吧?怎么我老王家就要收养三个孩子啊?那三个孩子跟我们老王家有什么关系?”

  “看来你什么都不知道。”

  “那我该知道什么?”温润得理不饶人:“你们又知道什么?”

  “你给王珺带了东西?”

  “我给我男人带东西怎么了?”温润牙尖嘴利:“他那么辛苦,在军中还吃不好,我给他带一些腊肉腊肠咸腊肉的怎么了?不行啊?那条国法规定,不能给带?”

  正在他们唇枪舌战的时候,大门那里冲进来一群人!

  一群老卒们,一来就对着庭院里的几个人来了个军阵。

  直接把他们给生擒活捉了!

  然后堵着嘴巴,就给捆绑了起来,拖了出去。

  温润目瞪口呆:“这还什么都没问呢。”

  “让他们去处理。”麻老大道:“以后老爷不要随便出来,刚才多危险!”

  温润挠了挠头:“我要不出来,不出声,你们就受伤了。”

  “下次不会了。”麻老大道:“下次您不要再出来了。”

  温润点头:“我知道了,带他们去陆氏医馆看看吧,受伤了没呀?”

  “嗯,我们这就去陆氏医馆。”麻老大带着人这才离开。

  温润赶紧回了房间,将陈旭跟小天天放了出来:“没事了。”

  “外面怎么了?”陈旭这次是有胆量问了。

  “没什么,你俩赶紧洗洗,上炕去睡觉。”温润不想让他们知道那些血腥的事情。

  终于能理解,大家的心情了。

  第二天一大早,温润正吃饭呢,陈强家的来了:“老卒们的另一半,来了咱们家,要常驻。”

  “常驻……是个什么意思?”温润举着半碗片儿川:“什么意思?”

  “就是要在咱们家,多住几天的意思。”陈强家的一脸茫然:“而且是在老卒们以前住着的地方。”

  家里因为经常要接待大人的亲兵们,倒是地方够用。

  可是为什么呀?

  温润想了想,那些老女侠们,武力值不低,关键是,她们对自家的情况,不说了如指掌,也差不多了。

  “那就住下来吧。”温润低头吃饭:“想住多久住多久。”

  “是,老爷。”

  有了这么一群高手入住,温润安心了很多,吃过了饭,他特意拿了两根上好的人参,去了陆氏医馆。

  “我们的人怎么样了?”他主要是关心自己人。

  “都挺好的,没什么大问题。”陆通神医道:“幸好调养的好,这段时间都没怎么生病,这次也多亏了他们,我说,这是什么事情啊?该不是跟我们有关系吧?”

  也不怪陆通神医想得多,他们的身份,是有些见不得光的,不止是官府会追查,就是江湖武林,也不会放过他们。

  “跟你们没关系,是我的问题。”温润已经察觉到了,大概是跟那三个孩子有关系吧?

  早在秋收之后,就听说江南大营已经开始北上。

  为什么选择秋天呢?

  因为秋收之后的江南这边,粮草充足。

  他们这个时候起兵,还能截流江南的秋税以及秋粮。

  在这种有利情况下,唯一不同的就是,北上可能会冷一些,但是温润知道,王珺他们很早就开始积攒棉花了。

  棉衣棉裤跟棉鞋,一个都不少。

  就算是南方人不抗冻,有了这么多东西保暖,加上他们进兵神速,估计到了京都,也才十月份吧?

  而能提供这么多东西的,唯有后勤营地,后勤归谁管呢?

  归董浩将军啊!

  加上那三个孩子都姓董。

  他认为这些人是来抄后路的!

  温润说什么也不能让人将三个孩子弄走。

  首先这是董浩将军的骨血,绝对不能给大军拖后腿。

  再有,这是三个孩子,谁那么没良心,拿人家孩子当筹码?

  大的八岁,小的五个月,都什么人呐!

  他跟陆通神医说好了,伤了病了的人,花费都算他的,用最好的药。

  “知道了。”陆通神医摇了摇头:“不是我们的问题,那就是你的问题了,我就说,那些红伤药丸子,不能随便给出去。”

  温润给他将两根人参放在了他面前:“给你的,麻烦了。”

  陆通神医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温润回去之后,心情的确是不太美好。

  但是日子还是要过下去,幸好,转天就天亮了很多,虽然还是阴天,但是云层减少了很多。

  趁着这个机会,全村人都出动,去扫雪了!

  然后第二天就真的是晴天了,也不知道南宫易是怎么想的,他真的将人送去了县衙,听说县令大人直接连人带车,送去了府城。

  等到弟弟和学生们回来,温润才知道,这送去了府城的那些人,好像都被知府大人给砍了脑袋。

  温润听了直皱眉:“都给杀了?”

  这杀气也太重了吧?

  “活该,谁让他们来咱们家闹腾了!”王珏这个少年,如今越发的有大人样子了,而且也充满了杀气。

  “杀了就杀了吧,现在不死,以后也得死,擅闯官邸,这是杀头的大罪。”

  “而且他们不止一次冲了上来,简直是该死!”

  几个孩子的意见都是死有余辜,温润也不能说什么,这个时代,还是血性一些的好。

  这个不好打击的。

  “那你们几个在书院,可要当心一些,记得不要随便出门。”温润怕他们被人抓着当人质。

  “哥夫,我们已经跟书院说过了,在家待到过年,开学了再去。”王珏认真的道:“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我们在书院里怎么能安心读书?”

  “是啊,我听说那些匪徒都有刀剑,我们也是见过流寇的!”王瑾道:“哥夫,希望你不要生气。”

  温润还能说什么?

  “行,在家也好。”在外面,他也要担心。

  “他们巴不得我们在家,那几个家伙,觊觎咱们的火炕很久了,睡床哪儿有火炕舒服啊!”几个孩子笑闹了一下:“哥夫不用担心,我们学习不会耽误。”

  “在家也不能耽误学习。”温润严肃的道:“而且要给小弟讲课。”

  “小天天?”他们都是少年人,小天天对他们来说,还真是小弟弟。

  “对!”温润笑着道:“小孩儿可好玩了。”

  其实是想让他们在家有个事情做,除了学习,还得给他带孩子。

  正好杨木也在:“那就让我弟弟们也过来,两家离得近,实在不行,住在这里吧。”

  老杨家跟老王家的关系那么铁,基本上已经不分彼此了。

  至今为止,温润还会派人帮老杨家春种秋收呢。

  留下弟弟跟学生在家,温润终于放心了,家里人都在自己身边,这很好。

  天气依然是不太好,但是也没有继续冷下去,因为已经很冷了。

  温润现在不敢出门,整个莲花坳的人都不敢出门,真正体会了一把“猫冬”的感觉。

  索性各家各户饮食充足,肉食果蔬都有。

  隔壁杨大叔还起了兴致,给大家伙儿做了糖山楂,挨家挨户发了一大包。

  有人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就说有强盗来了,大家多多注意,他们莲花坳这两年名声在外,地处又偏僻,很容易被那些不法之人盯上。

  这都砍了一批人头了,千万别出门,万一被人绑架了,那可就不妙了。

  这么一说,所有人更不敢出门了。

  “反正冬天也没什么事情,在家猫冬挺好的!”

  “在家待着吧,哪儿都不如家里安全。”

  村民们本来就不多,他们只要动弹,就不会添乱。

  温润觉得杨大叔很厉害啊,一个糖炒山楂,就把大家伙儿给安抚住了,一听说自己的村子因为富裕的关系,被强盗给盯上了,村民们立刻就信了。

  这样也好,大家都安稳的在家待着吧。

  他这边是老实了,安定了,外面已经闹的是沸反盈天。

  五里坡大车店的老板,因为收留了一群匪徒,差点被抓起来,最后还是他赌咒发誓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加上他在五里坡也开了很久的大车店,这才被放回来,可是放回来之后,他就胆战心惊的,成了惊弓之鸟。

  没办法,全家干脆关了大车店,回了县城里,找大夫开了安神的药汤子,要养一养心神。

  永清府那边也因为一口气砍了那么多人的脑袋,而风声鹤唳,很多人家也不敢随便外出了,索性这会儿天气迥异,大家不出门就不出门了。

  倒是永宁书院,吴山长开了个早会,让所有学子都闭紧嘴巴,不要随便跟人透露什么:“要不是莲花坳富裕之名外露,也不会惹来贼人觊觎,都挺清楚了么?”

  “听清楚了!”所有人都异口同声。

  但是几个温氏族人,眼神闪烁不定。

  就这么一个糟糕的天气,还有外地人来永清府,那是应该的,永清府好歹也是水陆交通枢纽。

  可是特意从永清府,千里迢迢的走陆路来永宁县,那就有点意外了。

  永宁县的码头现在可是封冻时间,根本不能行船,且永宁县只是水路上的一个县城,就算是做买卖,也得选永清府啊,永宁县的买卖可不那么好做。

  但是七八伙商人,五六个商队,竟然都奔永宁县去了。

  他们也的确是行商,有货物为证,永宁县再怎么说,也不能拒绝他们的进入。

  温润觉得都闹腾成这样了,也该完事了,可是这一天,他正在看一孤本,也打算抄写几本下来,免得孤本失传,南宫易就来了。

  “你怎么又来了?”温润觉得南宫易一来就没好事儿。

  “我也不想来,但是没办法,你这里事情不断。”南宫易没好气的躺在了温润书房里的贵妃椅上:“我听到风声,那帮人大概是全军覆没了吧?还是没机会再卷土重来?反正他们是消失了,可是道上有人传出消息,悬赏一万两银子,找那三个孩子,有人透露消息说,孩子就在莲花坳,正确的说,是在你老王家!”

  “凭什么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吗?”温润一听就炸毛了。

  “你跟那些藏头露尾的官面上的人可以讲道理,说证据,你跟道上的人,也讲道理啊?”南宫易叹了口气:“那帮人就不是讲道理的人,他们只论拳头。”

  “这怎么还没完没了呢?”温润叹了口气:“那我怎么办?”

  “凉拌吧!”南宫易继续叹气:“我让人放出风声,说我在这里,我看看他们谁敢来这里闹事儿。”

  “是吗?”温润明显不信。

  果然,也就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又有人摸上了莲花坳。

  这次来的是一个人,跟个独行大盗似的,摸上了莲花坳,直奔老王家,翻墙越屋,如履平地。

  三更半夜的,像是一片落叶一样,轻飘飘的落在了老王家的中庭院落里,一点声音都没有。

  但是他落下来之后吓了一跳,因为老王家这灯火通明的样子,这可不像是一个普通人家该有的阵仗,这灯笼挂的也太多了。

  作者闲话:

  补昨日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