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198章 花灯小文会(下)

  其中就有上午找事儿的那位崔公子。

  不过没温源温浪了。

  温润来了,身后还跟着王珺。

  崔公子大概是想扳回一城,上午那会儿,他真是丢人了,故而看到王珺之后,他第一个行礼问好。

  他就不信了,这么多人都在,温润眼睁睁地让自己的师长,给自己男人行礼?

  可是不行礼的话,可说不过去了啊!

  其他人挺意外崔公子的举动,这家伙别看打扮的平平无奇,可实际上,却是出身豪门,最懂得阶级分明的,他这一代兄弟姐妹八个,却有嫡出庶出之别,非常的讲究这些。

  突然带头给王珺行礼,还是九十度作揖鞠躬的那种。

  其他人一愣之后,才意识到,温润带来的人,与众不同。

  也赶紧行礼吧!

  其他人好说,可在场的几位山长和先生,虽然是有功名在身的,可是别忘了,他们是有官职在身的!

  八品九品,那也是个官儿。

  按照官场上的规矩,这就得跪下磕头啊。

  崔凡这家伙,不安好心。

  王珺岂能让他们难做?直接就一伸手:“不必多礼,几位老先生坐吧,我就是跟来看个热闹,这个崔凡,我见过,白天的时候见过,是个糊涂蛋。”

  王珺一边说,一边大马金刀的坐在了一个空位置上。

  永宁书院的人一阵哄笑,白天的时候,他们都听说了。

  就因为听说了,才佩服的看着温润,这可是他们永宁县的温雅士。

  只有他能想出来这种简单的办法,也只有他才会压制住王珺这位五品千户大人的火气。

  “你!”崔凡这个气啊,他长这么大,还没人这么说过他。

  从小就是在夸奖里长大的,什么聪明绝顶啊,天才儿童啊,这种赞美的话,有人说他是聪明蛋儿,是奶奶这么说的,可没人说过他是糊涂蛋儿啊。

  “我什么我?”王珺摆出来在军营里的气势:“老子在前线剿匪杀寇的时候,你还在摇头晃脑的背书呢!”

  温润有点不好意思:“你好好的坐着,跟谁老子老子的呢?”

  崔凡立刻大声的道:“你凭什么跟我老子老子的?你知道我老子是谁吗?你竟然敢跟我这么说话?”

  “你父亲是谁呀?”王珺安抚的拍了拍温润的手。

  “我父亲是永清府同知,崔安,崔如安!”崔凡报了自家门。

  温润看向了许攸,许攸点点头:“跟我岳父一样。”

  温润明白了,也是个捐官,空有名头没啥实权的。

  不过好歹也是个官身不是?

  温润抬手,捏了一下王珺的肩膀,王珺就明白了。

  他也被温润普及过这个“捐官”的事情,他对此事其实还有点念想的,也想给温润捐一个来着。

  可是没打听好,捐官怎么办?

  要缴纳多少钱?有什么说法?

  “同知应该是从五品,我是正五品,你爹比我还低一级呢。”王珺淡然的道:“就算是他在这里,也得先给我行礼,你觉得呢?”

  崔凡噎了一下:“我不跟你说!”

  立刻就看向了温润:“温雅士,素闻你才华横溢……。”

  “停!”温润一伸手,打断了他的话,把崔凡噎了一下,他才开口:“还素闻?我出名不到三年,你还素闻呢?说话不用那么拐弯抹角,不就是来看我的吗?”

  他的眼睛溜了一下那边站着的几个青年才俊:“既然来了,那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想怎么玩儿?”

  “爽快!”那边,府城书院山长身后站出来一个人。

  这个年轻人一袭棕色的长袍,外面罩着一棕色的狐皮大氅,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出来的孩子。

  “在下麦生。”麦生恭敬地作揖:“见过温雅士。”

  “麦生?”温润细细一想:“哦,姓麦,名生?”

  “是,因家里三代单传,故而叫麦生,因为尚未行冠礼,没有取字。”麦生说的还挺痛快:“本次慕名而来,打扰了。”

  “好名字。”温润朝他点点头。

  麦生应该是这些人里的头儿,一个个都挺服气他的,连那个崔凡都是如此。

  “今日来这里,是想看看温雅士的风采。”麦生倒是好说话:“这里一共有九十九盏灯,九十九个灯谜,都是来自各个县城的山长所写,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一起行动,猜谜之后,看谁猜的正确,猜的最多,谁就赢了本次花灯小文会。”

  他刚说完,王珺不等温润开口,就先说了:“赢了有什么好处?”

  永清府学的山长回答了他的话:“文房四宝一套,紫檀木的文魁星摆件一只,如何?”

  “没钱啊?”结果小文来了一句:“这么折腾,一文钱都没有啊?”

  “提钱多俗气啊?”崔凡摆了摆手:“我看啊,谁赢了这场比试,就给对方当三天的随从,如何?”

  “是你来,还是麦生来?”结果王珺还问了一句。

  “我来就我来!”崔凡一口气咽不下去,就想找点麻烦出来,好显摆一下自己。

  麦生想拦着他,结果没来得及,这个家伙就知道惹是生非。

  “崔凡,不要瞎许诺。”麦生很不高兴。

  可是崔凡还不高兴呢:“麦生,你别管,这个赌,我打了。”

  “好啊!”王珺对温润有信心,这个崔凡一看就让人讨厌。

  王珺虽然不是什么欺负人的那种性格,可也不是软柿子。

  温润又推了他一下:“何必跟他计较呢?”

  “是他自己提出来的,这个算是附加条件吧。”王珺连“附加条件”都知道了。

  “不错,是崔凡自己提出来的,如果麦生不如温雅士,那么,崔凡就要给温雅士当三天的随从,指东不敢往西,打狗不能撵鸡。”吴山长道:“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所有人都应声。

  温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麦生不说话,其他人都三缄其口。

  麦生明显是不乐意横生枝节,特别反感崔凡的自作主张,所以除了崔凡,没人站出来明目张胆的跟温润叫号。

  “那大家就准备一下,喝点热水,不然一会儿都冻僵了。”孙先生风趣的道:“老头子我是要喝一口热乎的,你们呢?”

  “喝!”

  “喝呀。”

  “都喝,都喝!”

  有些僵硬的气氛,瞬间被打破了。

  气氛恢复到了正月里该有的热络。

  孙先生趁机告诉温润:“这个麦生不简单,我刚才跟他的先生聊过了,他是给祖母守孝,以至于耽误了乡试,不然的话,早就是举人了,可怜他父亲随后也去世了,连续守孝了六年,至今为止,才是个秀才。”

  温润明白了,为啥这个家伙,年纪轻轻的还没中举,原来是被家里的长辈耽误了。

  “不过此人能守孝过后就直接考中了秀才,学问还是不错的,才华看样子也不缺,你小心了啊,输了可要给那个崔公子,当三天的随从呢。”孙先生叮嘱他:“如果你赢了,那恭喜了,你可以让崔公子给你当三天的随从。”

  “能指挥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么?”温润摸了摸下巴,露出一脸的坏笑:“可以让他给我牵马坠蹬?”

  “可以,长随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孙先生都被他的想法逗笑了。

  “其实,你也可以让他去扫厕所。”王珺凑了过来,幽幽地道:“街上的公厕,咱们家的厕所不用他。”

  孙先生顿时对王珺刮目相看:“小子挺毒的啊?”

  这活儿要是干了,那崔公子估计这辈子都忘不了。

  “谁让他先挑衅我们的?”王珺冷淡的道:“我这人,向来睚眦必报。”

  这是他新学的一句话,觉得特别威风,就用到了这里。

  孙先生都无语了,温润也无语了:“你这报复心也太强了。”

  把人搞去扫公共厕所这个主意,还真是不错咧。

  休息了一会儿,其实是给大家伙儿时间,可以去喝水,吃东西,甚至是去解决一下个人生理问题。

  等到一盏茶的时间之后,就都回来了。

  等到开始的时候,王珺又说了:“你们这么多人,要是每个人都跟这个麦生似的,温雅士还不得被烦死啊?还是说,麦生能代表你们所有人?”

  这下子,众人沉默了。

  是啊,麦生能代表所有人吗?

  明显是不能啊!

  因为麦生是府学的人,

  其他的人都是来自各个县学,虽然永清府学跟县学都在永清府城之内,可毕竟是两个书院。

  “他是永清府学的人。”永清府学的山长开了口:“今日来,就先他向温雅士讨教一二,至于其他人,我是不管的。”

  他说是不管,可其他人如何能得罪得了他?

  因为想要进京赶考,就得过他这一关。

  虽然不是一人决定生死,可这个人是府城书院的山长,是需要他开具学籍证明的,要是到时候给谁来个一二三,谁受得了啊?

  “这么说,其他人还要跟温润纠缠不休是吧?”王珺不高兴了:“我们是来看花灯,赏月过节的,不是来给人当猴儿耍着玩的!谁来都能摸一把,那我家读书郎,成什么人了?”

  “这个,我们就是讨教,讨教一二。”这话说的有点重呀,几个山长坐不住了。

  “这样吧。”最后吴山长发话了:“今晚先让麦生讨教,明日中午,你们在鸿升酒楼摆一桌,请温雅士去赴宴,我们再谈论一二,如何?”

  “好吧!”

  “那就听吴山长的。”

  几个山长都不用交流,立刻就全员同意了。

  看来他们默契得很啊!

  “那好,就这么说定了。”王珺吊儿郎当的道:“到时候我也去啊。”

  “可以。”

  “欢迎啊!”

  “千户大人尽管去。”

  这些人七嘴八舌的表示了欢迎,可是心里头却觉得王珺这人也太上不得台面了吧?

  吃个饭而已,是没去过酒楼还是怎么着?

  温润去吃个饭,付个约会而已,就这么亦步亦趋的跟着,至于吗?

  王珺心里想的是:丫的都这么大方了,他要不带着自己的亲卫去,把他们吃的当裤子,他就不姓王!

  那帮亲兵,跟他一样,都是大肚汉,能吃着呢。

  他从温润的饭量上来看,这帮人的胃口也不大。

  且一个个文文弱弱的样子,肯定抢不过他们啊!

  “好了好了,就这么说定了。”吴山长摆了摆手:“你俩准备一下。”

  温润跟麦公子就准备好了,俩人都选了一个起始点,这周围的灯笼是圆圈形状的,他们要最快的猜出来灯谜,还要正确,这个就有点难了。

  “开始!”吴山长一声令下,俩人飞一般的冲了过去。

  麦生选择的那一边,是什么样的灯谜,温润不知道,但是他这边,可有意思了,也不知道是谁给出的灯谜,难度很高啊!

  赤兔。

  就俩字!

  谜底提醒就三个字:打一字。

  温润想都没想,赶紧写了个“驰”字。

  这种灯谜,有点脑筋急转弯的意思啦!

  第二个灯谜:拍一个巴掌,打一地名。

  温润马上写了三个字的谜底:五指山。

  这个灯谜就要熟悉地理的人才能明白,而这个时代,人们出行困难,能在县城去府城,都是出远门了,如果能进京赶考,那就是见了世面啦。

  第三个灯谜更厉害了:行行重行行,只有五个字的灯谜,谜底提示是地名。

  温润马上写了俩字:漯河!

  河南那边有一个地方,叫漯河。

  他的一个师妹就来自那里,那里是个市,在他那个时代,那地方可是个交通枢纽,贯通南北之地。

  温润破解灯谜速度很快,那边的麦生也不慢,结果俩人速度持平,最后一个灯谜,却因为离麦生近一些,叫他给抢了过去!

  崔公子他们很开心,笑容满满的站在那里,昂首挺胸的样子,别提多趾高气昂啦。

  王珺却淡定的吃着点心喝着茶,两个弟弟紧张地看着他们的哥夫。

  尤其是小文,这手好几次都摸到了刀把上……他一紧张就想抽刀。

  最后被王珺按住了爪子:“别添乱,沉住气。”

  等到麦生将最后一个灯谜猜出来,得意的表情,不由得出现在了他的脸上:“温雅士,承让了。”

  “不让。”温润还是老样子,没见恼羞成怒,也没沮丧的道:“咱们俩,打了个平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