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156章 追上来啦

  南宫易倒是睡得挺好,他这段时间一直在跑路,难得有个安稳的地方可以休息,加上他受了伤,失血过多,睡得好一些,第二天精神了许多。

  陈强家的给他送了饭,因为是伤病号,加上这过年呢,早饭很丰盛,红糖馒头加南瓜粥,搭配的荷叶鸡,红烧鱼丸子。

  清清淡淡的吃着也顺口。

  温润过来看了他一眼,发现这人小强似的,这会儿舒坦了,就趴在炕上,扒拉他那些“赃物”,其中一个很大的金项圈,特别的耀眼,他好像挺喜欢的,因为这个金项圈拇指一样的粗细,上面镶嵌了一排鸽子卵大小的红宝石,殷红如血一般,下头还是卷云造型,挂着一巴掌大的金锁,说实话,这个项圈足够莲花坳全体居民啥也不干的吃个三五年了。

  一看他扒拉这么一个奢侈品,温润忍不住乐了:“这个东西就是值钱,眼光不错嘛,有了它,你一个人在外面浪个三年五年的没问题。”

  “不是,我就是看这个挺好看的,给我一个兄弟正合适,他有鞑靼人的血统,人高马大黑铁塔似的,要是戴这么一个东西,肯定富贵又威风。”这家伙刚好了点儿,就开始惦记自己的兄弟了:“他三月十八的生辰,我给他送礼去。好歹也二十岁了,及冠了。”

  男子二十而弱冠。

  这是一个大日子。

  “哦,恭喜啊!”温润拱了拱手,算是道喜了。

  这个时候,两个弟弟大呼小叫的陪着一个小丫头跑了进来:“慢点儿,那个大叔还在的。”

  原来是王玫小姑娘跑了进来。

  小姑娘穿着一身大红色的衣服,白色的兔毛滚边儿,头上两个小包包,同样包着红色的绸缎,系着红色的丝带,用一串儿小珍珠圈了头发,红色搭配白色,颜色差距大,十分明显。

  加上这小姑娘终于被温润养的长了肉,小脸蛋儿有点婴儿肥了,这会儿跑进来,一下子就趴到了温润的大腿上:“哥夫!大叔?”

  “小妹呀,谁让你来的?跑什么?”温润将孩子抱起来,放到了一边的椅子上。

  两个弟弟跟着跑进来,倒是立刻就站住了,规规矩矩的给温润行礼:“哥夫好。”

  “你们俩怎么不看着点妹妹?”这么乱跑,干什么?万一这南宫易真的是个恶人,可怎么得了?

  “妹妹说,这位大叔是好人,我们俩就来看看。”昨天小哥俩儿睡得沉,就没人去叫醒他们,何况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孩子睡不好觉,会长不高。

  “叫什么大叔啊?我还没那么老,叫大哥!”南宫易不干了,他这人其实都三十好几了,但是因为常年在外浪,跟谁都论哥们儿,整个一十三不靠,跟这么大的少年也论哥们儿。

  “叫什么大哥,你当这是拜码头呢?”温润这个气啊:“这是我两个弟弟,你别给带坏了。”

  王玫小姑娘歪着头,看着南宫易笑眯眯,张嘴就喊了一句:“大哥!”

  “你大哥在军营里呢,这会儿也不知道到了没有……应该是没到呢吧?”温润给小姑娘的小斗篷脱下来,交给身后赶来伺候的丫鬟:“去倒两杯牛奶来,还有一壶茶,点心也拿来一些。”

  “是。”跟来的丫鬟是蔷薇,赶紧拿了斗篷就去忙活。

  一般时候,丫鬟们不来前院的,不过跟着小姐的时候就能来,只要小姐来了,她们就能跟来啦。

  “对对对,就叫大哥。”南宫易这人随性惯了,被小姑娘嫩嫩的喊了一嗓子,顿时眉开眼笑,还得意地看了温润好几眼:“你要是喊大叔也行。”

  温润立刻就回嘴:“去你的吧!”

  妹妹喊大哥,他喊大叔,这不是让南宫易占便宜么。

  南宫易好像真的很喜欢小丫头,王玫小姑娘平时是不会跟陌生人说话的,可就是跟这个南宫易凑到了一起,俩人小声嘀咕,不知道在说什么,还一起笑出来声儿了。

  温润无奈,两个弟弟也好奇。

  最后还是南宫易嘴巴不紧,自己说秃噜了。

  原来他跑来的时候,以为那低矮的家禽屋是给家里奴仆住的地方,进去了之后才发现是养活家禽的地方,被家里的大公鸡、社会鹅给一顿叨,狼狈的跑了出来,又惊动了狗!

  这个倒霉呀!

  不过他到底是黑道世家出身,身上的本事多着呢,为了躲避看家狗的追击,他不得不掏出飞青子,也就是壁虎抓那种东西,借力飞上了墙,翻了进去。

  结果一落下来就是王玫小姑娘所在房间的后窗户那里,因为是小姑娘的居所,这后窗户那里有一块开阔的地方,种了几株梅树,此时梅花盛开,暗香扑鼻,梅树下有草地,若是夏日,这里种的一些小花小草,都是王玫小姑娘喜欢的东西,不过更多的是种植一些蔬菜,小姑娘会自己伺候。

  种成了的冬瓜啊,南瓜之类的,小姑娘就会让厨房做了给大家伙儿吃呢。

  当时小姑娘醒了,是被尿憋醒的,因为过年么,小姑娘倒是不贪吃,就是觉得花果茶好喝,多喝了点儿,半夜起来去撒尿,又不想惊动陪着她的丫鬟,就自己偷偷地去了洗手间,洗手间恰好就在后窗户那里,一个是为了通风方便,另外就是这里紧挨着下水道呢。

  结果小姑娘放完了水,刚洗好手,就看到窗户那里,揉身钻进来一个人!

  当时南宫易也傻眼了。

  他不知道这家人的后窗户有缝隙,是因为这里是洗手间,还以为自己赶巧了呢。

  一进来就看到一个穿着月白色小中衣,披着个兔毛披风的小女孩子。

  再看这屋里头,虽然他没见过陶瓷的马桶,冲水什么的,可这里淡淡的味道,也不像是卧房。

  应该是个……洗漱房。

  因为谁家茅房都没有这么干净的,但是这里应该是有茅房的功能。

  不仅窗明几净,还点了盘香,这是为了熏味道的,是家里自己做的,以干花干草当香料用,是淡淡的花草香气。

  就连旁边放着的熏炉,里头都撒了不少橘子皮,果干皮的。

  一看就是进错了地方不说,还有一个小女孩子。

  这年头大户人家都很在意名声的,小女孩儿看起来也有八九岁了,养的还这么好,肯定是家里的小姐啊。

  要是被人知道,他一个男人闯入了小姐“解手”的地方,这小姑娘八成就要被送入寺庙,青灯古佛过一辈子了。

  于是南宫易赶紧“嘘”了一声,要从窗户那里再钻出去,结果这个时候,陈强家的醒来,发现小姐不在炕上,一想就是去洗手间了,就寻了过来。

  一下子就看到了南宫易,那个时候南宫易特别尴尬,他正钻窗户呢。

  陈强家的也是个临危不乱的妇人,先把小姐抱回了屋里头,让丫鬟们陪着,又叫醒了仆妇们,一群老娘们儿穿的乱七八糟的就直接堵在了月亮门那里,恰好南宫易从后头绕过来,温润设计的宅院,跟其他人家的传统宅院不同,南宫易又被看家狗追着跑,就又到了月亮门那里,一看一群妇人,他就没敢硬闯。

  明知道是人家女眷的住处,再去硬闯,那他南宫易成什么人了?

  就因为没闯进去,他才会被老卒们摁住了,不然他闯进去,以女眷相要挟,老卒们未必敢下手抓他,以他飞天遁地的本事,跑掉是完全可以的,没必要束手就擒。

  温润觉得这个人虽然是那绿林世家出身,但是有自己的坚持和是非观,不会脑袋一热就不管不顾。

  “怪不得妹妹说你是好人呢。”温润摸了摸王玫小姑娘的头:“好了,不要打扰南宫大哥休息了,他受了伤要静养呢,你回去后头,跟两个哥哥玩棋子去吧。”

  两个弟弟就上前蒋妹妹领着:“哥夫,那我们回后头去……。”

  刚说到这里,陈旭跑了进来,满脸的惊慌失措的样子:“老爷,不好了,有官兵和捕头带着捕快来了咱们村儿,就在村口那里,张大爷陪着说话,他们把咱们村儿给围了起来。”

  温润一愣,就站了起来:“来的是谁?”

  “元刀捕头,还有马三叔。”陈旭喘了口气:“听他们那话的意思,是要搜查什么……人……。”

  他这么说话,可那双眼睛看的是躺在火炕上,包扎的行动不便的南宫易。

  “是么?”温润想办法。

  南宫易已经躺不住了:“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追上来了,我这就离开……。”

  温润却摇了摇头:“为时已晚。”

  “不会,我杀出去,他们就会追着我跑,你是个举人老爷,家里一看就不简单,官府不会为难你。”

  “你可拉倒吧!”温润还是摇头:“你一身的伤,气血两亏,还跑出去逃命呢?”

  “我不能连累你们。”南宫易有自己的坚持。

  “放心,你连累不到我们家。”温润指挥起来:“来人,将他挪到后头去,两位弟弟,你俩陪着小妹一起去,将妹妹安置在那里,月亮门你俩守着,叫陈强家的和仆妇们堵好门,任何人不得闯入。”

  “好的,哥夫。”两个弟弟也知道事情严重,何况南宫易对自己家妹妹的避让,才是让两个人觉得这人也还是个好人吧。

  温润安排妥当了,也换了一身衣服,彼时,官兵将小小的莲花坳给围了起来,其他人家都查过了,最后走到老王家,这家一看就不简单,本村大户,本地有名望的人家。

  张大爷就告诉领兵的那位:“这是江南大营后营王珺百户的家,同时,他的契弟是本县举人老爷温润。”

  那领兵的一愣:“两位家主?”

  当家做主的一般都是一个人,怎么这家俩?还是一文一武。

  “没办法,他们家的事情比较长,暂时先不说了,您若是要进去搜查,恐怕要得到温老爷的准许才行。”张大爷道:“这算是官邸,何况温老爷在本地乃是雅士,学政大人亲口所说,知府大人和知县大人都是将他奉若上宾……。”

  其实没知府大人什么事儿,温润都没见过知府大人,无奈的是,张大爷觉得一个知县大人恐怕不会让这帮子官爷忌惮,故而连知府大人都给提出来当挡箭牌。

  可惜,对方连知府大人都不看在眼里的,倒是温润“雅士”的名头,让他顾忌了一下:“雅士?可有什么著作?”

  “这个不太知道,小老儿只是一个村长,又不是什么读书人,不过听小老儿的大孙子说,有好几个才子年前刚从他们家走,那个叫什么来着?哦,谢六公子,还有邓二公子什么的,反正都是公子少爷们,那光是跟着的车马就几十……。”张大爷正忽悠的口若悬河呢,那人就打断了他的话:“谢六公子?可是来自京城?”

  “是,是来自京城,说是京都第一才子呢!”张大爷自打孙子都上了学堂,就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也听孙子们说一些学堂上的事情。

  “谢六公子啊!”他倒是知道这位,话说是个不好惹的,这里的人,竟然让谢六公子亲自登门拜访,可见真的是一位雅士。

  他倒是没想过,张大爷会骗人,因为谢六公子的美名,还传不到这些泥腿子的耳中。

  他来的时候,倒也听上峰说过,永宁县那地方,竟然出了一位雅士,想必就是这位温润,温如玉吧?

  正想着的时候,大门打开了。

  跑出来好几个长工,站着之后,才有一个年轻人走了出来,这人一身松枝绿的锦缎长袍,披着一狐皮大氅,头上戴一顶银冠,垂下来的丝绦在耳边腮下,一直到胸前,脚下一双文士棉鞋,雪白的鞋帮子,干净的不得了。

  这人也好看,长得眉清目秀,不过大概真的是一位雅士,这位老爷年纪轻轻,但气质很好。

  尤其是一开口,说话很客气:“张大爷,这几位是哪儿来的官兵?”

  “是,温老爷,这几位是本府驻军总兵麾下千户大人,还有府城捕头以及捕快七人,本县的都认识哈!”张大爷其实也不太懂得这些人的官职区分,只知道都是带着人手来的,得罪不起啊。